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无声的预演 ...

  •   陈远对“情印”的探索渐入佳境。在高度可控的训练环境下,他已能稳定地在特定的小型物体(如鹅卵石、木块)上留下持续时间约数小时、带有明确情绪特征的微弱印记。这些印记虽然能量强度很低,但特征鲜明,能被协会的特制灵波探测器精准识别,初步证明了“情绪标记”的可行性。

      然而,将这种技巧应用于动态的灵波信号,依旧困难重重。信号转瞬即逝,频率变幻莫测,想要在如此不稳定的载体上留下有效印记,如同在激流中用树枝作画。林博士和秦医生设计了一系列复杂的模拟信号环境,陈远在其中反复尝试,失败率居高不下。但他没有气馁,每一次失败都让他对自身情绪能量的精微控制有了更深的理解。

      就在陈远埋头苦练之时,外界的情势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吴教授的担忧成为了现实。协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监测点,陆续传回更多令人不安的报告。不仅仅是历史文化名城,一些现代化大都市中,即将举办大型演唱会、国际峰会、传统节庆活动的场馆或核心区域周边,也检测到了那种微弱、短暂、难以溯源的灵波扰动。

      这些扰动出现得毫无规律,持续时间从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强度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并未引发任何可见的异常现象。它们就像幽灵般一闪而过,若非协会布设了高灵敏度的灵能监测网络,根本无从察觉。

      但将这些孤立的事件点在地图上标注出来后,一个模糊的模式开始浮现:这些扰动似乎总在大型人群聚集活动筹备或宣传期出现,并且,扰动的灵波频率特征,与榕山镇事件中检测到的“无声石磬”的残留频谱,存在微弱的相似性!

      “他们在‘踩点’。”情报分析会议上,苏晓指着电子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点,语气沉重,“用极低强度的灵波信号,扫描、测试不同地点灵能环境的‘共鸣特性’,寻找最适合发动大型袭击的‘舞台’。榕山镇是范围测试,而现在……他们可能在策划一场真正面向公众的‘演出’。”

      “目标是哪个活动?什么时候?”老张眉头紧锁。地图上的标记点太多了,覆盖了未来一两个月内全国数十个大型活动。

      “无法确定。对方非常狡猾,采用了多点、低频次的骚扰策略,让我们无法集中防御。”技术主管摇头,“而且,我们怀疑这些扰动信号本身可能也带有某种筛选或标记功能,甚至……是某种触发条件的预设置。”

      会议室气氛凝重。敌暗我明,被动防御的范围太大,根本防不胜防。

      “陈远的‘情印’研究有没有可能帮上忙?”吴教授问道,“如果能在对方下一次进行灵波探测时,成功在其信号上留下一个追踪标记……”

      林博士立刻否定:“太冒险了!且不说陈远目前远未掌握信号层面的标记技术,就算成功了,对方一旦察觉标记,很可能顺藤摸瓜找到我们,甚至将计就计设下陷阱。现阶段,‘情印’更适合用于事后现场勘察或特定物品的追踪。”

      主动出击的方案被暂时搁置。协会只能采取最笨拙但也最稳妥的方法:加派人力,对所有标记点涉及的大型活动,进行最高级别的秘密布控和灵能环境实时监控。同时,尝试通过大数据分析,寻找这些被“踩点”活动之间的潜在关联性,希望能缩小嫌疑范围。

      工作重心暂时从前沿研究转回了常规警戒。陈远也被编入了值班待命序列,参与对几个高风险城市监测数据的轮班筛查工作。这工作枯燥且耗费心神,需要时刻盯着屏幕上的灵波曲线,捕捉任何一丝异常波动。

      这天深夜,陈远独自一人在监测室内值勤。面前是八块分屏,分别显示着不同城市重点区域的实时灵波数据流。窗外万籁俱寂,只有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

      连续几个小时的高度专注让他有些疲惫。他揉了揉眉心,正准备起身冲杯咖啡提神,眼角的余光忽然瞥见其中一块分屏——显示着江南市中心广场的数据——上,一道极其微弱的、几乎淹没在背景噪声中的异常脉冲,一闪而过!

      脉冲持续时间不足0.1秒,强度低得可怜,若是自动报警系统,很可能就忽略过去了。但陈远近乎本能的共情直觉,却捕捉到了那一瞬间的“不协调感”——那脉冲的频率,带着一丝极其隐晦的、令人心悸的冰冷和算计的意味,与他记忆中“楔子”执行者的意识残留,有某种难以言喻的相似!

      不是自然灵波扰动!是人为的!

      陈远瞬间睡意全无,立刻操作仪器,锁定那道脉冲消失的频段,进行数据回溯和深度分析。同时,他按下了紧急通讯钮。

      “指挥中心,这里是监测三组陈远!江南市中央广场区域,检测到可疑灵波脉冲,特征与‘楔子’活动高度疑似!请求立刻核实现场情况并追踪信号源!”

      几分钟后,苏晓和技术人员赶到了监测室。经过反复核对和增强处理,确认了脉冲的异常性。协会安插在江南市中央广场附近的便衣观察员也传回消息:脉冲发生时段,广场及周边未发现任何可视异常或人员行为异常。

      “信号太微弱,源头无法精确定位,发射端可能具有高度移动性或使用了某种隐身技术。”技术员报告。

      “又是一次‘踩点’。”苏晓脸色难看,“江南市……下周就要举办为期三天的国际花卉博览会,预计日均客流量超过十万。”

      目标似乎正在缩小范围。

      “陈远,你做得很好。”苏晓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的直觉和共感,比仪器更敏锐。继续保持警惕。”

      这次事件给协会敲响了警钟。敌人的行动频率在加快,目标选择更加明确指向高人流量的公共活动。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随后的几天,类似的微弱脉冲信号又在另外几个大型活动举办城市被捕获,但每次出现的位置、时间、频率都毫无规律,仿佛在玩一场捉迷藏的游戏。协会的防御力量被拉扯得十分疲惫。

      陈远在值班之余,更加拼命地投入训练。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下一次正面冲突即将到来,而他必须尽快掌握更强大的自保和破局手段。他反复练习着“情印”的施加和感知,尝试着在更复杂的模拟环境中稳定自己的情绪输出。

      这天训练间隙,他偶然翻看协会内部关于共情体质的古籍抄本时,看到了一段晦涩的记载:

      “情之极,可通幽明。念至纯,则印入微。以己心为镜,可照彼心之影;以己情为引,可溯彼念之源。然,镜易碎,引易焚,慎之慎之。”

      这段话似乎描述了共情能力的一种更高阶应用——不仅感知情绪,还能以自身情绪为媒介,更深入地“映照”甚至“追溯”对方意识的根源?但这需要极其纯粹和强大的心境,且伴随巨大风险。

      “以己心为镜,可照彼心之影……”陈远喃喃自语。这是否意味着,如果他能将自身情绪锤炼到极致纯粹的状态,或许就能更清晰地洞察“楔子”执行者那冰冷意识背后的真实意图?甚至……找到他们的老巢?

      这个想法让他心跳加速,但也深知其中的凶险。古籍的警告言犹在耳。这绝非现阶段可以尝试的领域。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三天后的傍晚,陈远刚刚结束一轮高强度的信号标记模拟训练,累得几乎虚脱。他坐在训练室的地板上休息,口袋里的个人手机突然急促地震动起来——不是协会配发的设备,是那部无法完全屏蔽的幽冥直播手机!

      他心中一凛,掏出手机。屏幕果然自动亮起,直播界面强制弹出!但这一次,画面并非实时影像,而是一段预先录制好的、有些晃动模糊的视频!

      视频背景是一个光线昏暗、类似后台化妆间的地方。画面中央,一个穿着华丽演出服、脸上化着浓重油彩妆容的木偶,被线绳吊着,僵硬地摆出各种动作。木偶的眼睛是两颗空洞的玻璃珠,嘴角却挂着一丝诡异夸张的笑容。没有声音,只有木偶关节活动时发出的“咔哒”轻响。

      视频持续了约十秒,结束时,画面定格在木偶那张诡异的笑脸特写上。

      紧接着,一条来自【判官】的弹幕缓缓飘过:

      **【判官】:好戏即将开场。舞台已备,角色就位。猜猜看,下一次……‘谢幕’的会是谁?】

      视频和弹幕只出现了不到半分钟,直播界面便自动关闭,手机恢复正常。

      陈远背后瞬间被冷汗浸湿!他立刻冲出训练室,找到了苏晓和林博士。

      看完陈远录下的视频和判官的信息,苏晓和林博士的脸色都变得极其难看。

      “木偶……舞台……谢幕……”苏晓声音冰冷,“这是在暗示下一次袭击与表演艺术相关的大型活动有关!而且,方式可能涉及……操控!”

      林博士放大视频画面,仔细检查那个木偶:“这个木偶的造型……有点眼熟。像是某种地方戏曲,比如……江州布袋戏的木偶?”

      江州?陈远猛地想起,判官上一次提示的地点就是“江州,旧琴台”!而协会之前监控到的异常脉冲,也包括江州市!江州下个月即将举办盛大的“国际传统戏剧节”!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指向了江州!

      “立刻最高警戒!重点监控江州国际戏剧节所有活动场馆,特别是与木偶戏相关的演出!”苏晓立刻下达命令,“通知吴教授!判官这次……可能不是在提示生机,而是在……预告一场即将发生的灾难!”

      幽冥司的“无声预演”结束了。真正的“演出”,似乎即将在江州那座繁华的都市拉开帷幕。而这一次,他们面对的,可能不再是固定的灵异地点,而是一场在万千观众面前、精心策划的、血腥而恐怖的“公开演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