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第 38 章 ...

  •   实验室的灯光仿佛凝固了,时间在秒针的每一次滴答声中都显得格外沉重。白板上那四张尸体额头的特写照片,像是四只凝固着永恒惊恐的眼睛,无声地注视着房间里的两个人。空气中,消毒水与残留的血腥气、化学试剂味混合成一种令人神经紧绷的催化剂。

      姜临月俯身在电子显微镜前,屏幕上是那几缕从男性受害者指甲缝中提取的、深蓝色合成纤维被放大到极致的影像。纤维表面光滑,结构致密,呈现出工业化生产的规整纹理。她的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取着材料数据库进行比对。

      “纤维成分确认,是改性聚丙烯腈,掺有少量特氟龙涂层。”她的声音透过口罩,带着实验室特有的冷静回响,“这种材料常用于高洁净度环境下的防护服,比如……高级别生物实验室,或者精密电子元件的无尘车间。耐磨,抗腐蚀,防静电。”

      季梧秋站在她身后,目光紧盯着屏幕上那放大了数百倍的纤维结构,仿佛要从中看出凶手的影子。“高级别实验室……无尘车间……”她低声重复,大脑飞速运转,将这些信息与凶手表现出的化学知识、对“洁净”和“秩序”的偏执联系起来。“能追踪到具体品牌或批次吗?”

      “很难。”姜临月直起身,揉了揉因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有些酸涩的后颈,“这种材料应用广泛,供应商众多。但结合那种特殊颜料使用的荧光稳定剂……”她转身走到另一台分析仪前,调出颜料成分的数据图谱,“这两种东西,同时出现在一个具备高智商、反社会倾向的个体手中的概率,会大大缩小排查范围。”

      她指着图谱上一个不起眼的峰值:“这个稳定剂,供应商屈指可数。我已经将名单提交给许队,他们正在交叉比对近期采购记录与我们的侧写名单。”

      季梧秋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凶手特征”一栏下,用力添加上:“可能具备高级实验室或精密工业工作背景,或有渠道获取相关物资。”笔尖划过白板,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她的目光再次落在那行血字和六芒星图案上。“The Silence is a Gift…” 寂静是份礼物。剥夺声音,制造绝对的、受控的寂静。这不仅仅是杀人,这是一种宣告,一种权力的展示。

      “他在模仿……”季梧秋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又带着某种逐渐清晰的笃定,“或者说,他在试图……超越。”

      姜临月看向她,眼神带着询问。

      “这种仪式感,这种对‘标记’的执着,这种将杀戮视为‘作品’或‘礼物’的心态……”季梧秋的指尖点着那个六芒星符号,“历史上,有一些著名的连环杀手,也有类似的行为模式。他们在杀戮中寻找存在感,通过留下独特的标记来宣示主权,甚至与警方进行智力博弈。”

      她快步走到旁边的资料柜,抽出一份厚重的、标注着“历史重大连环案件”的档案夹,快速翻动着。“开膛手杰克的信件,‘十二宫杀手’的密码,‘暗夜行者’的仪式性摆放……他们在杀戮中融入了个人的‘签名’和‘美学’。”

      姜临月走到她身边,看着她翻过一页页记载着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篇章的资料,眉头微蹙。“你认为他在模仿这些……前辈?”

      “不完全是模仿。”季梧秋停下翻页的动作,手指按在一张模糊的、某个古老仪式符号的图片上,“他可能是在汲取灵感,但他在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他使用的工具更先进,计划更周密,留下的标记更独特、更难以解读。他想要证明,他比那些‘前辈’更聪明,更难以捕捉。”

      这个推断让实验室的空气几乎凝固。一个不仅残忍,而且有着强烈表现欲和历史参照意识的杀手,远比一个单纯的变态狂更加危险。他的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的、对“名望”或“独特性”的扭曲追求。

      “如果他视自己为某种‘艺术家’或‘大师’,”姜临月的声音依旧平静,但语速稍快,“那么他的‘作品’就不会只有一件。隔壁的案件,可能只是……序曲。”

      “没错。”季梧秋合上档案夹,眼神冰冷而锐利,“他在热身,在测试我们的反应,在完善他的‘技艺’。下一次,他的‘作品’可能会更加……‘完美’,也更加难以预测。”

      压力如同不断上涨的潮水,漫过脚踝,逼近胸口。她们不仅是在追捕一个杀手,更像是在与一个试图书写黑暗历史的、疯狂的“作者”赛跑。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敲响。时云一探进头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的兴奋:“季顾问,姜法医,有发现!排查组在交叉比对颜料供应商名单和侧写人员时,发现一个高度可疑的目标!”

      季梧秋和姜临月同时精神一振。

      “谁?”季梧秋立刻问道。

      “一个叫‘林墨’的男人。”时云一快步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三十二岁,独立化学研究员,拥有自己的小型实验室,主要从事一些……呃,比较冷门的合成材料研究。有邻居反映他性格孤僻,作息异常,经常深夜还亮着灯,偶尔会闻到奇怪的化学气味。更重要的是,我们查到他在三个月前,通过一个中间商,少量购买过那种特殊的荧光稳定剂,理由是‘实验需要’。”

      林墨。独立化学研究员。拥有实验室。购买过稳定剂。

      所有线索,仿佛瞬间被一条无形的线串联了起来。

      “他的实验室在哪里?”季梧秋追问,声音因紧张而微微绷紧。

      “就在城西,一个由旧仓库改造的独立区域。”时云一将平板上的地图放大,指向一个标记点,“位置相对偏僻,符合侧写。”

      季梧秋和姜临月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决绝和警惕。

      “通知许队,准备行动。”季梧秋的声音斩钉截铁,“申请搜查令。我们亲自去。”

      “需要叫排爆和医疗支援吗?”时云一问道,显然也意识到了潜在的危险性。

      “叫。”季梧秋毫不犹豫,“对手极度危险,不能有任何侥幸。”

      命令迅速下达。实验室里刚刚凝滞的空气被一种临战前的、高度紧张的忙碌所取代。姜临月快速收拾着便携式现场检测装备,季梧秋则最后一次检查了自己的配枪和通讯设备。

      在等待集结的短暂间隙,季梧秋走到窗边,看着外面依旧沉沉的夜色。城市的轮廓在黑暗中显得模糊而遥远。林墨……这个名字像一枚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是他吗?那个将死亡视为“礼物”、用鲜血和符号书写黑暗篇章的“作者”?

      姜临月走到她身边,将一个小巧的、类似U盘的设备递给她。“最新型号的紧急定位和生命体征监测器,信号更强。带上。”

      季梧秋接过设备,冰凉的金属外壳触感让她微微一怔。她没有拒绝,将其小心地放进外套内侧口袋,紧贴着胸口。这个动作,与之前在医院、在便利店一样,超越了纯粹的职责范畴,带着一种无需言明的关切。

      “小心。”姜临月看着她,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

      季梧秋迎上她的目光,在那双总是冷静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担忧。她点了点头,同样轻声回应:“你也是。”

      没有更多的言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警笛声由远及近,在楼下响起。突击队员和支援车辆已经集结完毕。

      季梧秋深吸一口气,最后看了一眼白板上那些触目惊心的照片和符号,然后毅然转身,与姜临月一起,快步走出实验室,走向那片未知的、潜藏着极致危险的黑暗。

      夜色正浓,追猎已经开始。而她们,是刺向黑暗最深处的,最锋利的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