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并轨加速时 ...
二十岁·抉择的回响(项目启动)
钟意没有犹豫太久。祁砚发来的项目资料详尽而充满挑战,其核心研究方向与她深耕的领域高度契合,更遑论那背后代表的、与他在同一片星辰下并肩作战的愿景。她郑重地回复了确认邮件,并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项目所需的背景资料和初步构想。
项目启动会在钟意所在城市的国家航天研究所举行。巨大的环形会议室里,汇聚了国内顶尖的航天精英。祁砚作为轨道对接技术组核心成员,一身笔挺的深色西装,身姿挺拔如松,在众多资深专家中毫不逊色。他发言时逻辑缜密,语言精准,阐述着复杂轨道力学模型下的对接策略,冷静自持的气场掌控全场。
钟意坐在后排,目光追随着台上那个光芒四射的身影,心头涌动着自豪与爱意。轮到她代表理论物理支持小组简述高能粒子防护模型的初步框架时,她深吸一口气,走上台。面对台下诸多审视的目光,她清晰流畅地展开逻辑链条,将艰深的理论转化为可落地的技术路径,思维之敏捷、表达之沉稳,赢得了在场专家的频频点头。
会议间隙,祁砚穿过人群,自然地走到她身边。没有过多言语,只是将一瓶拧开的水递给她,低声问:“紧张吗?” 眼神里的关切藏不住。
钟意接过水,指尖擦过他的,微微一笑,带着初生牛犊的锐气和被认可的自信:“有一点,但更多的是兴奋。” 她看到祁砚眼中一闪而过的赞许光芒。
“模型第三部分,关于引力扰动的非线性叠加,”他忽然切入专业话题,声音压得更低,“我有些想法,会后讨论?” 这是他们之间最自然的交流方式——用共同的理想和语言确认彼此的存在与价值。
“好。”钟意点头,心照不宣。在宏大的事业蓝图里,他们是彼此最坚实的战友,也是最亲密的爱人。
---
二十岁·双城的攻坚(学业加速期)
项目正式启动,意味着更繁重的工作量和频繁的双城奔波。钟意原本的学业并未松懈,反而因项目的实践需求而更具方向性和紧迫感。她的时间被精确切割:白天泡在研究所的实验室或会议室,与项目组碰撞思路、验证模型;晚上则回到学校图书馆或宿舍,挑灯夜战,完成自己的课程论文和课题研究,同时为项目中的理论难题寻找更深层的支撑。
祁砚同样忙碌。轨道对接是项目的核心难点,容不得半点差错。他带领的小组常常通宵达旦地优化算法、模拟推演。巨大的压力下,他依旧是那根定海神针,冷静地分析每一个数据异常,精准地调整模型参数。
两人的联系,在忙碌中找到了新的频率:
* **深夜的云端协同**:共享文档里,是两人针对某个引力场耦合问题你来我往的公式推导和批注。不同颜色的光标在屏幕上跳跃、碰撞、融合,最终指向一个更优化的解。寂静的深夜里,键盘敲击声成了跨越千里的共鸣。
* **清晨的语音留言**:钟意在赶早班高铁前,会录下一段简短的语音:“模型V3的仿真结果出来了,符合预期!今天去所里重点攻防护层材料参数。加油!” 祁砚可能在实验室熬了个通宵刚合眼,但醒来后总会第一时间回复一个言简意赅的「收到。轨道修正方案已更新,并发你。」后面或许会跟一句,「注意休息。」
* **车站的短暂交汇**:偶尔两人在C市高铁站擦肩。一个刚下火车风尘仆仆赶往研究所,一个结束阶段任务即将返回北方。熙攘的人流中,他们总能精准地捕捉到对方的身影。没有时间拥抱长谈,只是一个短暂却深沉的凝视,一个默契的点头,一句“路上小心”,以及交递在手中的、还带着体温的咖啡或三明治。短暂的几分钟,是高压下最温暖的充电站。
霍渊看着祁砚电脑上那个不断被点亮的、代表钟意位置的小图标(仅限于公开行程信息),啧啧称奇:“老祁,你这‘Guardian-1’系统真是24小时无休啊!钟意妹妹这学霸模式全开,你俩这是要卷死谁?”
祁砚头也不抬,手指在键盘上翻飞:“效率最大化。她在理论突破,我在工程落地,目标一致。” 冰冷的术语下,是并肩作战的骄傲与支持。他欣赏她全力以赴的光芒,如同她仰望他掌控全局的沉稳。
---
二十岁·突破的曙光(关键节点)
项目推进数月,进入深水区。空间站核心舱与实验舱的首次自动对接模拟测试,成为关键里程碑。轨道组的模型精度、钟意团队构建的防护场稳定性,都面临最严苛的检验。
巨大的控制中心里,气氛凝重。屏幕上,代表两个舱段的虚拟模型在深邃的宇宙背景中缓缓接近。祁砚坐镇轨道控制台,目光如鹰隼般锁定着密密麻麻的实时数据流,手指在触摸屏上快速滑动,进行着最后的微调。钟意坐在他斜后方的理论支持席,紧盯着防护场强度波动曲线,心悬到了嗓子眼。
“距离500米,相对速度稳定。”
“引力扰动参数介入…轨道修正启动。”祁砚的声音冷静无波,下达指令。
屏幕上,舱段的轨迹发生细微而精准的调整。
突然,警报灯毫无征兆地闪烁!
“警告!防护场边缘粒子流密度异常激增!模型预测偏差!”钟意团队的一名成员急声报告。高能粒子流的意外波动,可能干扰对接敏感器!
控制中心瞬间一片低呼。所有人的目光下意识地投向钟意和祁砚。
钟意心脏狂跳,但大脑在高压下异常清醒。她飞速调出后台数据,指尖在键盘上敲出残影:“不是模型偏差!是太阳耀斑引发的瞬态粒子风暴!强度超出历史数据库!启动B预案,动态强化防护场西侧象限,优先级最高!”
她的声音清晰果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同时,她的目光越过人群,精准地投向祁砚的方向。
祁砚在她话音落下的瞬间,几乎没有任何停顿,手指已同步在轨道控制界面输入一串指令:“收到。对接程序暂停3秒。轨道姿态微调,规避粒子流峰值区域,姿态发动机点火倒计时…3,2,1!”
两人的指令,一个加固防御,一个调整姿态规避锋芒,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在危机爆发的电光火石间完美协同!
屏幕上,代表实验舱的模型在祁砚的操控下完成了一个极其精妙的侧旋微调,同时,防护场的能量光晕在西侧瞬间亮起,稳稳挡住了汹涌而至的粒子流冲击波!警报解除!
短暂的死寂后,控制中心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首次高仿真度自动对接模拟,在突发危机的考验下,圆满成功!
祁砚紧绷的下颌线终于放松,他摘下耳机,转过头。隔着兴奋的人群,他的目光穿越喧嚣,精准地落在钟意脸上。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朝她微微颔首。那深邃的眼眸里,盛满了毫不掩饰的赞许、骄傲,以及一种“我懂你,你亦懂我”的深沉默契。
钟意回望着他,脸颊因激动和刚才的全力应对而泛红,眼中闪烁着兴奋和如释重负的光芒。她看懂了他眼中的一切。并肩作战,共克难关,他们的专业与情感,在这一次惊心动魄的协同中,完成了更深层次的共振。
---
二十岁·星辉下的暂歇(短暂的喘息)
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团队获得短暂休整。祁砚和钟意难得拥有一个完整的周末。没有选择喧嚣的城市,祁砚驱车带她来到了郊外一座宁静的山顶天文台。这里远离光污染,是观星的绝佳之地。
巨大的望远镜指向深邃的苍穹。祁砚站在仪器旁,熟练地调整着参数,将镜头对准了木星和它著名的伽利略卫星群。
“看,”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低沉,“木卫一(Io),太阳系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天体。它的轨道…被木星和其他卫星的引力反复拉扯,内部潮汐加热剧烈,所以永不安宁。”
钟意凑近目镜,看着那个橘红色、布满斑驳火山痕迹的小小世界,感受着宇宙间引力的神奇作用。
“像不像我们这段时间?”她忽然轻声说,带着笑意,“被项目引力反复拉扯,内部也‘加热’得够呛。”
祁砚愣了一下,随即低低地笑出声。那笑声在寂静的夜空下格外悦耳,带着难得的轻松和愉悦。他伸出手,自然而然地揽住她的肩膀,将她拥入怀中。两人并肩仰望同一片璀璨星海。
“但你看,”祁砚指着木星旁边另一颗更宁静的卫星,“木卫二(Europa)。厚厚的冰层下,可能藏着液态海洋。它的轨道…相对稳定。”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等这个项目尘埃落定,我们的轨道…也会进入更稳定的阶段。”
他低下头,在钟意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一个轻柔而珍重的吻。没有过多的承诺,只有对未来的笃定和此刻相依的温暖。星光如碎钻般洒落,笼罩着山顶上相拥的身影。木鸟项链紧贴着他的胸膛,无声地诉说着归属。
短暂的喘息,是为了下一次更强劲的加速。学业与事业的高峰仍在攀登,但两颗心在星辉下确认的共振频率,已为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最坚实的依靠。前方的轨道,无论多么崎岖,他们都将携手并进,加速驶向共同的星辰大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并轨加速时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这个世界太快,我们在平行时空慢慢来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