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第 28 章 ...

  •   随着"古今农耕智慧对话"项目的推进,青云古庙的试验田成了远近闻名的研学基地。每逢周末,田间地头总是挤满了前来参观的学生和农民。范阳特意在田埂边设置了互动展区,用折纸搭建的微型农田模型与真实的作物相映成趣,孩子们可以亲手转动折纸水车,观察水流如何灌溉"稻田"。

      这天晌午,烈日高悬,范阳正在指导几个孩子用秸秆编织稻草人,远处突然传来汽车引擎声。一辆面包车停在庙前,下来的却是一群穿着西装的人,领头的是位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胸前别着某农业科技公司的徽章。"范先生,久仰大名。"男子主动伸手,"我们公司想收购你们的古代农耕技术专利,开价三千万,条件可以再谈。"

      现场顿时安静下来,孩子们睁大眼睛看着范阳,手里的秸秆还保持着编织的姿势。范阳轻轻放下手中的稻草,从口袋里掏出个折纸青蛙放在掌心:"这些智慧...不是商品。"他指着试验田,"就像这青蛙需要水,技术也需要...扎根土地。"男子皱起眉头,刚要反驳,却被身后突然响起的争吵声打断。

      原来是隔壁村的王婶带着几个村民匆匆赶来,手里攥着皱巴巴的感谢信。"俺们可不能让你们把这些宝贝拿走!"王婶嗓门洪亮,"要不是小范教俺们用古法嫁接,今年果园早被病虫害毁了!"其他村民纷纷附和,有人举起刚摘的果子,有人展示手机里丰收的照片。

      西装男子脸色铁青,冷哼一声:"一群不懂市场规则的人。"话音未落,姜老突然从人群中站出来,手里拿着个铁皮玩具:"你懂规则?那你说说,这个玩具要是标上高价,还有多少孩子能玩得起?"老院士也拄着拐杖上前,翻开手中的古籍:"古代智慧讲究'利民',不是用来谋私利的。"

      眼看场面僵持不下,范阳走到众人中间,折出一只展翅的纸鸟。"其实...可以有更好的办法。"他看向西装男子,"我们可以合作...但收益要用来...帮助更多人。"经过三天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科技公司负责技术转化和推广,利润的六成将投入设立"传统智慧传承基金",用于扶持偏远地区的农耕教育。

      这个决定让青云古庙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不久后,联合国粮农组织发来邀请,希望范阳能在全球农业峰会上分享经验。出发前一晚,福利院的孩子们偷偷准备了惊喜——他们用折纸制作了巨型地球仪,每个大陆上都贴着代表当地特色的折纸图案,还在中间悬挂了一只金色的纸凤凰。

      峰会现场,范阳的演讲没有使用华丽的PPT,而是带来了三件特殊的展品:一个装满古代稻种的陶罐、一台简易的竹制灌溉模型,还有孩子们制作的折纸地球仪。"传统智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他轻轻转动地球仪,折纸凤凰的尾羽扫过五大洲,"而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演讲结束后,许多国家的代表围上来交流。一位非洲农业部长握着范阳的手说:"我们那里也有古老的灌溉技术,或许可以和你们的方法结合!"一位南美洲的科学家展示手机里的照片,兴奋地说:"看,我们用你们的折纸教程,教孩子们理解水利原理!"

      回到古庙时,范阳收到了更多好消息。"传统智慧传承基金"已经帮助二十多个村庄建立了特色农田,还有志愿者自发翻译了古代农耕典籍,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这天傍晚,他站在试验田旁,看着老安教几个外国留学生插秧,李明和苏晴调试新研发的太阳能驱虫灯,姜老则带着孩子们制作能自动开合的折纸遮阳棚。

      晚风掠过稻田,掀起层层金浪。范阳折出一只纸船,放进田间的水渠。纸船顺着水流漂向远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