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交接 ...

  •   早上上班的时候,张云星发现黄主编调到国际事务部,由规副总编兼管建筑房地产板块的文件,已经正式发出来了。
      黄主编办公室的东西,昨天就清的差不多了。规副总编实际上另外有办公室,但既然是兼管,很多时间也需要在这边坐班,不可能总是在原来的地方办公。报社的总部与几个主要的事业板块,办公地点分别在两栋塔楼,来来回回也不方便。
      上午,人力资源部门过来宣读了一下公司的决定,双方例行做了讲话。什么感谢大家的支持,肯定黄主编这些年的努力付出,全力支持规副总编的工作,云云。
      大家都认真地听着,很多人虽然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但是谁也不敢真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不重视的态度。和其他同事一样,张云星也一直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其实也没什么好记的,都是官话、套话。
      等到会议结束的时候,张云星发现自己支持的“持”字,右下边的那个“寸”始终写的不好看。书法字帖怎么就写的那么好看呢?自己这笔记本半篇都快写满了,这个“持”字就是像跟自己作对似的,东倒西歪。
      网络部的小崔,则记录着规副总编的一些讲话:道可道,非常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这几句话,好像也不是榷风星球原产的,规副总编应该也是引用的,总之张云星还是听不太懂。大道废了,怎么会有仁义呢?还是仁义废了,才有大道?大道是个啥?反正挺绕的,也亏小崔这家伙居然还能往笔记本上记。
      张云星又扭头看了看小崔的笔记,发现这行字下面划了个长长的破折号,后面写着:道德经=,等于号后面却是一个图画,像是一张嘴,嘴里面还有几颗牙齿。
      啥意思?道德经=空口白牙?夸夸其谈?还是,仁义道德=吃人?
      张云星摇了摇头,小崔这家伙经常也很搞怪。
      又瞥了瞥另一边的黎双全,记得很认真。同样是规副总编讲话的内容:管理者必须管理,利用好人和物资资源;有限信息博弈,如何做好信息管理。
      张云星对管理学也很感兴趣,经常阅读一些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书籍,作为记者,这些也都是基本功。
      尤其是全球经济联系如此紧密,动辄出现旧有货币本位制度崩塌,新货币体系信心不足,金融衍生品次生危机造成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等,如果对这些不了解,可能很难理解行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黎双全是个很有特点的人,在和他的初期接触中,张云星发现他是一个很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人,他善于倾听,也善于说服,有时候你帮他做事,还并不反感。
      可是时间长一点,张云星发现跟他共事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他确实善于说服,可是他处处在干预周围同事的工作,动辄以领导的口吻说,这件事应该这样唦,那件事应该那样唦。比如,你要是去采访某个人,别人回避不见,你可能在考虑是否需要掐准他某天出现在某地,再前往;或通过第三人或领导再约一下,等等。黎双全就会说,那你就蹲在他办公室门口等着唦,下班没等着就等到晚上12点唦。
      可是他自己却是听不得别人半点意见的,如果你有意见,那就是对他个人有意见。
      还有一点,黎双全的专业素养很差,他写出的稿子,歪七扭八、文理不通,基本常识都没有,让你看完了觉得整个世界都开始凌乱了。本来自己写的东西怎么样,自己担着就好了,大家虽然心中腹诽,口中也不多说啥。可问题是,这个时候黎双全就会跟你讲团队意识、团队合作,唉,无比痛苦。
      据说黎双全当初进报社的时候,还是特招的重点校的学生会干部,家里也有些背景,黄主编也不会拿他怎么样,这些年也就这么过来了。
      那天晚上吃完饭回家,黄主编说的那番话,虽然比较含蓄,但张云星是明白的。张云星一直觉得,这事就怨自己,可能人生就是需要吃一堑才能长一智吧,谁让自己那么少不更事呢?唉,这些事不回忆也罢,张云星摇摇头,将这些不快的记忆驱出脑外。
      规副总编年纪大约四十五岁上下,头发斑白,但修剪的比较整齐。脸型偏瘦,长的稍有点前后弯,下巴微往前戳。张云星想了想,像某个古代兵器,对了,月牙铲。哎呀,这样形容别人不厚道,张云星赶紧自我批评。
      人力资源负责人走后,规副总编花了些时间了解了一下板块情况,包括业务开展、人员编制、职责分工、外部对接、在手任务等等。下午,又分别找大家做了一次谈话。
      轮到张云星的时候,已经快下班了。规副总编谈话的内容,主要聚焦在几个方面:一是稳定人心。虽然有这次调整,但也是为了报社业务发展的需要,现在国际业务板块是需要精兵强将充实、加强力量的时候,报社也是再三做了权衡后的结果,希望张云星能够理解和支持。
      张云星是没有门户之见的,自己只是个小兵,报社怎么安排,自己就怎么支持好了,没什么异样心思。当即也表达了服从报社安排,全力支持的意愿。
      二是接下来要梳理业务构架,重新厘定目标,做到有收有放。希望张云星和其他人一起,认真考虑,这几天还会组织大家召开头脑风暴会,看看哪些方向要舍弃的,就不能拖泥带水;需要深入拓展和挖掘的,要先用枚举法列出各种可能性。哪怕这些可能性再滑稽,也都可以提出来,说不定经过讨论后是一条可行的方向。
      三是提醒大家要认清现实。如果梳理过后,新的目标仍无法达成,表明这个板块的价值和作用就需要重新思考了,可能报社不得不做出大动作,来确保整个组织的经营目标和运行效率。
      四是资源配置问题。这个板块的人员结构,之前是有些低配了,下一步考虑人员结构的优化,有进有出。可能会考虑岗位分级制度,同时对现有人员做事不错,能力和贡献都突出的,年内至少要有2—3人提升为副主编、主编。过程中发现不错的苗子,也会重点培养。希望大家努力,及时互通有无,把这个板块的影响力和业绩搞上去。
      之前张云星跟规副总编见过面,但没有接触过。听规副总编这么一讲,感觉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为人也没那么多偏见。虽然看着比较严肃,但是开口讲话还是挺和蔼的,并没有让人觉得很严苛,很难共事之类。
      有时候人云亦云的东西,听听就好,张云星心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