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就叫成了大屁股村 ...

  •   傍晚,言阙刚下马车就听到管家说小儿子送了些吃食回京。想到言蹊他就叹气,也不知这儿子随了谁,一点武学天分也没有,从小到大筋骨松软还懒散。前几个月得中举人非要远游,还美其名曰去游学,结果…
      想到这里,言阙眼中闪过一丝暗芒,小儿子下落不明到底是山匪劫杀还是有心人刻意为之,只怕是后者居多。
      沈乐怡看着沉着脸气势汹汹的言阙,略一思索就知道是因为小儿子的事。
      “行了,就等你回来吃饭了。”沈乐怡拍了拍丈夫的胳膊,指着桌上的一个盘子说道:“这是蹊儿送回来的,很适合配饭吃,你快尝尝。”
      说着给他夹了一筷子放到碗中。
      言阙脸色稍霁,嘴硬道:“臭小子就知道送吃的,看他回来我不打断他的腿。”
      对于丈夫的嘴硬心知肚明,每次都说要打断他的腿,结果到最心疼言蹊的还是他自己。
      “这东西…”言阙细细品尝了一下,“似乎不是茱萸,此物辛辣刺激,吃完全身发热,很适合北凉军。”
      言阙吩咐柳元生将马车套好,此物再拿一些包上在门口等他。
      “你且吃着,不必等我了,我趁宫门尚未落锁再去见一见皇上。”
      “好,你去吧。”
      言阙点点头就急忙拿上东西坐车往宫门赶,险险赶上。
      守卫宫门的护卫有些疑惑:“国公爷不是刚回去吗,怎么这会又来了?”
      “我有重要的事求见皇上。”
      检查过不过是些吃食,守卫便放行了。
      言阙一路疾行来到乾元殿,听到通传方才进去。
      “微臣参见皇上。”
      “言卿不必多礼,快请坐。是何事让你如此急切?”
      “今日微臣家中收到小儿言蹊送来的吃食,其中有一物微臣觉得很是适合北凉军。”
      “噢?”皇上被勾起了兴趣,“是何物?”
      “正是这包吃食中的一味材料。”
      掌印太监福得禄接过言阙手中的油纸包带下去检查一番才再次送回乾元殿。
      “此物倒是喜庆,闻着也辛辣。”
      皇帝夹了一根放入口中,过了一会才道:“言卿有心了,此物的确适合北凉军食用,不知是何作物?”
      “我记得你家小儿子叫言蹊,去年得中举人,也是一表人才啊。”
      “皇上谬赞了,微臣明日便去信询问此物的情况。”
      上首传来一阵大笑声:“那朕就替北凉军多谢你父子二人了,待言蹊回来,朕定要好好奖赏与他。”
      “多谢皇上,那臣就告退了。”
      “福得禄,替朕送送言卿。”
      “是。国公爷,请!”
      言阙行礼告退,随福得禄往宫门走去。
      “福公公请留步,此处离宫门不远了,不必相送了。”
      福得禄闻言停下脚步,笑眯眯道:“国公爷慢走。”
      言阙点点头离去,想着回去问问夫人那臭小子的情况。
      山阳县里的言蹊还不知道这件事呢,最近县衙诸人都忙着组织人手挖虫卵配置草木灰清液,言蹊也跟着跑来跑去。
      今天去毛毛村明天去鹞子沟,让言蹊不禁好奇那些奇奇怪怪的村名是怎么想出来的。
      陈宝生最近晒黑了一圈,打眼一看跟裹了一层泥灰一样,龇着大牙嘎嘎乐的时候显得牙特白。
      这会儿听见言蹊的自言自语,陈宝生又乐了。
      “嗐,都是根据每个村的特色来的,比如我们村的就是因为村子旁边就是河。”
      “那鹞子沟的特色是什么?”
      “是一种灰白色的鸟,叫声就是鹞子鹞子的。”
      “噢是这样啊,”言蹊勉强接受这个说法,“那大屁股村总不能因为有什么动物屁股大吧。”
      “那倒不是,”陈宝生否定了这个说法,“那是因为他们村长叫笪皮谷,传着传着就叫成了大屁股,这个村原来叫笪村,后来吧就叫成了大屁股村。”
      听到这个原因,言蹊目瞪口呆,越回味这个理由越觉得好笑。
      古道宜过来的时候就看见他俩在一起傻笑。
      “在笑什么呢?”
      陈宝生一下就正经起来,严肃道:“我们在讨论各村名字的来源。”
      “噢?”古道宜一脸兴味。
      “兄长我跟你讲…”
      言蹊凑到他耳边把大屁股村的名字来由讲了一遍,边讲边嘿嘿笑,被古道宜拍了一巴掌才止住笑。
      “行了,这大半个月大家辛苦了,马上就要秋收了,希望诸位同心协力保证秋收。”
      刚刚还一脸疲惫的衙差们瞬间挺直腰背,齐声应是。
      天气愈发燥热,街上的行人也开始逐渐集中在清晨与傍晚。言蹊近日也不太爱出门了,主要是他本就是怕热,再加上前日贪嘴吃了太多冰,拉了半宿,遭罪不说,那个卫生条件他是真的接受不了。
      刘正峰来叫他的时候,他正躲在房内吹风扇呢,听见刘正峰的声音赶紧让系统把风扇收起来才去开门。
      “言举人,我家大人邀您去观看那高产麦种收割。”
      “这就熟了?”言蹊有些惊讶。
      “那你等我一下。”
      言蹊转身回屋拿上扇子跟刘正峰一起去县衙后院。
      一见到他,古道宜立刻招呼他过来。
      “你之前说此麦种亩产可达三百斤,我观这麦穗个大饱满确实比寻常麦种更重。”
      古道宜激动的脸色有些潮红,若真能有三百斤那可是利国利民的喜事啊。
      麦地周围的人也是激动万分,尤其是葛洪山,毕竟这麦子是他亲自耕种的。
      言蹊很久没见过成熟麦穗了,不禁有些怀念。伸手触碰麦穗时被麦芒扎了一下手,言蹊反而笑了,恍然回到了他小时候拾麦穗的时候。
      言蹊问道:“现在收吗?”
      “收!”,古道宜让葛洪山挑几个人一起收,“人多收的快些,争取今日能称担。”
      葛洪山挑了五个人一起收,三分地并不大,很快几人就收完了。葛洪山又带着几人将收好的小麦带到旁边的麦场碾压拍打进行脱粒。
      “回大人,小麦脱粒完成,可以称重了。”葛洪山道。
      古道宜大手一挥:“开称!”
      早已准备好的刘正峰赶紧带着称斗冲了上去,待所有小麦称完,几人都是一脸恍惚。
      刘正峰声音发飘道:“大人,三分地出了一百零五斤。”
      听到一百零五斤的古道宜手止不住的颤抖,三分地居然有一百零五斤,那若是一亩地一公顷呢。
      看着现在旁边傻乐的言蹊,古道宜猛地抱住他,激动的拍着他的后背。
      “好啊,好啊!言弟,兄长替天下万民谢谢你!”
      “兄长你冷静点啊!”
      看着在古道宜怀里扑腾的言蹊,本来还在恍惚做梦的众人都笑了起来。
      终于挣脱开的言蹊瞪了古道宜一眼,手劲忒大,他后背肯定青了。
      看言蹊凌乱的衣衫和时不时摸后背龇牙咧嘴的表情,古道宜心虚不已,太激动了忘记自己手劲大了。
      古道宜假装没发现,转而说道:“咳,言弟,新的高产麦种一事需要尽快禀告皇上,此事你功劳甚大,皇上必定重重有赏,你和我一起递折子吧。”
      递折子?想到自己那一手狗爬字,信都不敢写还写折子,那不是分分钟露馅?言蹊果断拒绝。
      “不了不了,兄长你自己去写吧。”
      古道宜劝了几遍无用,想着事关重大也就不再提了。吩咐众人将麦种保存好留待京城来人查验,就将提前取下的麦穗带走去写折子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这是第一本书,写的这本书的主角时脑海里出现的就是普通人的一生,所以主角虽然有金手指,但并不滥用,因为普通人总是顾虑很多,遵守规则,所以主角也是从一个谨小慎微的普通人一步步成长为心怀天下的侠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