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隧道里的应急灯忽明忽暗,将两人的影子拉长又压缩,如同跳动着的不安心跳。杨锐肩上的伤口仍在渗血,每走一步都让他脸色更苍白一分。
“还有多远?”林薇搀扶着他,感觉到他的体温正在升高。
“不远了,”杨锐喘着气,“前面有个旧通风井,直通实验室的地下二层。希望梯子还没锈断。”
林薇瞥了一眼身后黑暗的隧道,犬吠声似乎更近了。“如果他们跟着血迹过来...”
“他们会跟丢的,”杨锐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瓶,向身后喷洒了一些透明液体,“化学中和剂,能破坏血样中的DNA并掩盖气味。陈屿的小发明。”
果然,远处的犬吠声变得困惑而断续,最终安静下来。
他们继续前行了几分钟,最终停在一个看似死胡同的地方。杨锐在墙上摸索着,找到一块松动的砖块,用力按下去。
一阵几乎无声的机械运转后,一部分墙面向内滑开,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通道。
“紧急逃生通道,”杨锐解释道,“只有项目核心成员知道。”
通道内是几乎垂直向下的金属梯,深不见底。杨锐先下,林薇紧随其后。向下爬了约五层楼的高度后,梯子终于到达底部。
眼前是一条整洁但尘封已久的走廊,墙上的标识已经褪色,但仍可辨认:“伊甸园项目 - 4区 - 授权人员仅限”。
空气中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像是消毒水和某种电子设备的气味混合在一起。所有的一切都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灰尘,但奇怪的是,电力似乎仍在运行,应急灯提供着最低限度的照明。
“这边,”杨锐指向左侧,“主控制室应该还能启动。”
他们穿过一系列走廊,经过一扇扇紧闭的实验室门。透过门上的小窗,林薇瞥见里面各种奇怪的设备:像是牙科椅但连接着复杂仪器的椅子,装满彩色液体的大型容器,还有墙上密密麻麻的显示器。
终于,他们到达一扇厚重的防爆门前。杨锐在键盘上输入一串长长的密码,又进行了视网膜扫描。
“你怎么还有权限?”林薇惊讶地问。
“陈屿的安排,”杨锐简短地回答,“他黑进了系统,保持了几个旧账户的激活状态,以防万一。”
门悄无声息地滑开,露出一个圆形控制室。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全息投影平台,周围环绕着各种控制台和显示器。令人惊讶的是,这里一尘不染,仿佛有人定期打扫。
杨锐径直走向主控制台,启动系统。屏幕一个个亮起来,显示着复杂的界面和数据流。
“我们需要找出陈屿留下的信息,”他边说边键入命令,“如果他说‘老地方’,一定在这里藏了东西。”
林薇则被墙上一排显示器吸引。它们显示着各种大脑扫描图像和神经活动模式,旁边有姓名和日期标注。突然,她停住了呼吸。
其中一个屏幕上显示的是她自己的大脑扫描图,标注着“Subject 73 - 林薇 - 记忆编辑前”。日期正是三年前她“出事”的前一天。
旁边另一个屏幕显示着“记忆编辑后”的扫描图,几个区域的神经连接明显不同。
“杨锐,”她声音颤抖,“过来看一下。”
杨锐走过来,看到屏幕后脸色变得更加凝重。“这就是他们对你做的。”
“能恢复吗?我原来的记忆?”
“理论上可以,”杨锐谨慎地说,“但风险很大。强行恢复被编辑的记忆可能导致严重的认知冲突,甚至精神崩溃。这就是为什么陈屿设置了那么多安全措施。”
他突然停下来,专注地看着屏幕上的某个细节。“等等...这很奇怪。”
“什么?”
“这个模式...”他快速在控制台上操作,调出更多数据,“不像是普通的记忆编辑。看这里——”他指着神经网络中几个异常活跃的区域,“这更像是...记忆封存,而不是删除。”
林薇困惑地看着他:“什么意思?”
“意思是你原来的记忆可能没有被删除,只是被隐藏、封锁了。就像把文件放进加密文件夹而不是扔进回收站。”杨锐的声音中带着逐渐增长的兴奋,“如果有人有密钥...”
就在这时,主全息投影平台突然自动启动。一个模糊的人形逐渐成形,然后清晰起来。
是陈屿。
或者说,是陈屿的全息投影。
“如果你看到这个,说明你们已经到达控制室,并且发现了真相的一部分。”投影中的陈屿说道,他的影像偶尔闪烁,像是信号不稳定,“时间有限,所以仔细听好。”
林薇不由自主地伸手,手指穿过投影,触到的只有空气。
“伊甸园项目远不止记忆编辑,”全息陈屿继续说,“它的真正目的是创造完全可控的人工人格,然后上传到经过特殊处理的生物体中。简单说,他们不是在编辑记忆,而是在替换整个人格。”
杨锐倒吸一口冷气:“天啊...他从来没告诉我这个...”
“杨锐,如果你在听,”全息陈屿仿佛能听到他似的继续说道,“我知道你一直怀疑有更深层的秘密。现在你知道了。”
投影转向林薇的方向:“薇,我最抱歉的是对你隐瞒了真相。但这是唯一能保护你的方式。你的记忆没有被删除,只是被封存——因为我需要你某天能够恢复。当你看到这个时,应该已经开始了记忆回归过程。”
林薇感到一阵眩晕,扶住控制台才站稳。
“实验室地下二层有一个秘密区域,”全息陈屿说,“所有答案都在那里。访问密码是你母亲生日的平方根,取前八位数字。”
杨锐突然警觉地抬头:“有人在试图远程访问系统。我们必须快点。”
全息陈屿的影像开始闪烁得更厉害:“最后一点——组织内部有分裂。不是所有人都支持人格替换计划。找到‘守夜人’,他能帮——”
投影突然中断,控制室陷入一片黑暗,只有应急灯提供着微弱照明。
“他们切断了主电源,”杨锐急促地说,“备用电源只能支撑几分钟。我们必须去地下二层,现在!”
他们匆忙离开控制室,凭借杨锐的记忆在黑暗中穿行。到达通往地下二层的楼梯间时,发现门被厚重的安全门封锁。
“密码,”杨锐催促,“你母亲生日是多少?”
林薇快速计算着,输入了八位数字。门悄无声息地滑开。
地下二层与他们刚才看到的区域截然不同。这里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豪华生活区,而不是实验室。舒适的家具,艺术品,甚至还有一个小型图书馆。
最令人震惊的是,中央沙发上坐着一个人——正是那个在陈屿墓前撑黑伞的男人。
他缓缓起身,脸上带着难以解读的表情。“我一直在等你们。”
林薇和杨锐同时举枪对准他。
男人微微一笑,举起双手表示无害。“如果我想伤害你们,早就动手了。事实上,我刚才还帮你们争取了点时间——延迟了系统完全关闭。”
“你是谁?”林薇问,枪口稳稳对准他的心脏。
“你可以叫我‘守夜人’,”男人说,“正如陈屿刚才要告诉你们的,组织内部有分裂。我领导着反对人格替换计划的一派。”
杨锐冷笑:“ convenient timing(真是 convenient的时机)。”
“确实,”男人承认,“但我有证据证明我的立场。”他指向墙上的屏幕,显示着一些文件和数据,“比如这个——三年前那场‘事故’的真相。”
屏幕显示一段监控录像:夜晚的道路上,一辆车正常行驶,突然另一辆车从侧面加速撞来。明显是故意而非事故。
“那不是意外,”守夜人说,“那是暗杀尝试。目标是你们三人。”
林薇感到呼吸困难:“为什么?”
“因为你们发现了人格替换计划的真相,”守夜人平静地说,“陈屿侥幸活下来,但杨锐重伤,你... well,他们决定以你为实验对象,测试记忆封存技术。”
杨锐的枪稍微放低了一点:“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为什么要帮我们?”
“因为我看到了这个计划的可怕后果,”守夜人的声音中带着真正的痛苦,“它最初是为了帮助重度精神病患者,但被扭曲成了控制工具。当我知道他们计划替换重要政府官员和商业领袖时,我意识到必须阻止它。”
他走向一个保险箱,输入密码后取出一个数据芯片。“这里面有所有证据:计划详情,参与者名单,甚至还有...陈屿的最新位置信息。”
林薇的心跳几乎停止:“他还活着?”
守夜人表情复杂:“某种意义上,是的。但他的情况...复杂。”
突然,整个区域剧烈震动起来,警报声大作。
“他们打算把整个地方封锁起来,”守夜人急促地说,“有一条逃生通道,跟我来!”
他们跟随守夜人穿过一系列隐藏通道,最终到达一个隐蔽的车库,里面停着一辆黑色SUV。
“上车,”守夜人命令道,“我会带你们去安全的地方。”
林薇犹豫了,看向杨锐。信任与否的抉择再次摆在面前。
就在这时,她手中的老式手机振动了。一条新信息,来自未知号码:
“不要相信他。看他的右腕。”
林薇的目光下意识地投向守夜人的手腕。当他转身开车门时,袖口稍稍上滑,露出了一个熟悉的标志——蛇缠绕着记忆芯片的纹身。
正是她记忆中那个向她伸手、声音冰冷的男人手腕上的同样纹身。
守夜人转身,看到她的表情,明白她已经发现了真相。他的微笑变得冰冷而危险。
“可惜,”他说,“我本来希望避免使用暴力的。”
枪声在密闭车库里震耳欲聋。枪声在车库里炸响,回声震耳欲聋。
林薇本能地俯身,却发现子弹并非射向自己。守夜人——或者说,那个伪装成守夜人的男人——踉跄后退,胸前迅速漫开一片深色污渍。他难以置信地低头看着自己的伤口,然后望向林薇身后。
杨锐站在那儿,手中的枪口还冒着轻烟,眼神冷冽如冰。
“你...”守夜人艰难地吐出一个字,随后倒在地上,不再动弹。
车库陷入死寂,只有远处隐约传来的警报声提醒着危险尚未结束。
林薇转向杨锐,心脏狂跳。“你杀了他?”
“他正要杀我们,”杨锐简短地回答,检查着守夜人的脉搏,“况且,他不是什么守夜人。”他掀起死者的右袖,露出那个蛇缠记忆芯片的纹身。“这是‘蛇杖’,组织的精英行动队标志。他们擅长心理操纵和伪装。”
林薇看着地上的尸体,胃里一阵翻搅。“但他怎么知道陈屿的全息信息?还有密码?”
“组织可能监听了我们很久,”杨锐走向SUV,“足够拼凑出许多信息。上车,我们必须立刻离开。”
就在他们准备上车时,林薇注意到死者手中紧握着什么。她蹲下身,掰开那只已经僵硬的手——是一个微型数据传输器,指示灯还在微弱闪烁。
“等等,”她叫住杨锐,“他死前启动了什么东西。”
杨锐接过传输器,脸色骤变:“信号灯塔。他发送了我们的位置,增援几分钟内就会到。”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话,车库入口处传来撞击声——有人在试图强行进入。
“Plan B,”杨锐果断说,指向车库后方,“那里应该有条维修通道。”
他们放弃SUV,冲向车库后方。杨锐找到一扇隐蔽的铁门,用力撞开。门后是狭窄陡峭的楼梯,向上延伸。
“通向地面,”杨锐喘息着说,肩上的伤口因剧烈运动又开始渗血,“到街上我们或许能混入人群。”
爬完四段楼梯后,他们推开顶部的出口,发现自己置身于一条僻静的后巷。夜色已深,细雨再次落下,街灯在湿漉漉的柏油路上投下模糊的光晕。
“现在去哪儿?”林薇问,警惕地环顾四周。远处警笛声越来越近。
杨锐靠在墙上,脸色苍白。“需要一个他们想不到的地方。一个...普通的地方。”
突然,林薇想起什么。“陈屿最爱的那家小书店,‘遗忘之角’。他常说那是城市里唯一安静的地方。”
杨锐皱眉:“太明显了,他们肯定会查那里。”
“正因为明显,”林薇坚持道,“记得陈屿总是说吗?‘最安全的地方是他们认为你不会蠢到去的地方’。”
杨锐勉强笑了笑:“他确实喜欢反其道而行。”他看了看时间,“好吧,但只能短暂停留。你需要换装,我需要处理伤口。”
他们小心翼翼地穿过后街巷弄,避开主干道。二十分钟后,到达那家名为“遗忘之角”的小书店。店内灯光温暖,与外面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
书店老板是位银发老妇人,名叫艾琳娜。她看到杨锐的伤势后没有多问,只是默默领他们到后面的储藏室。
“需要什么自己取,”她温和地说,“我去前面看着。”
储藏室堆满书箱,但有简单的医疗包和一些旧衣服。林薇帮杨锐处理伤口时,他忍不住问:“你刚才在地下,看到那些记忆扫描后,有没有...想起更多?”
林薇的手停顿了一下。事实上,一些新的记忆碎片正在她脑海中逐渐清晰:陈屿在深夜偷偷备份数据;她自己在某个控制台前紧张工作;还有一次激烈争吵,关于是否应该揭发这个项目...
“一些片段,”她谨慎地回答,“还不够连贯。但我知道我们三个曾经一起工作,试图阻止什么事发生。”
杨锐点头:“‘晨曦行动’,我们称之为。计划窃取所有实验数据并公之于众。但有人泄密了。”
“谁?”
“不知道,”杨锐苦笑,“这就是讽刺之处。我们三人互相怀疑,最终导致了...”他没说完,但意思明确。
林薇正要追问,书店前厅突然传来一阵骚动。艾琳娜急促的声音响起:“你们不能随便进来,这里是私人财产!”
杨锐立刻起身,透过门缝窥视。“警察。或者伪装成警察的组织成员。”
他们迅速收集东西,准备从后门离开。但林薇的目光被储藏室角落里一个老旧书籍回收箱吸引。箱子上贴着一张便条,笔迹她再熟悉不过——是陈屿的。
“当无路可走时,知识是唯一的光。”
她突然想起什么,快步走到箱前,推开几本旧书,露出底部的暗格。里面放着一本皮革封面的书——《尤利西斯》。
“陈屿在这里藏了东西,”她低声说,拿起那本书,“他常说这是最完美的隐藏之处,因为没人会真的去读《尤利西斯》。”
杨锐紧张地看了一眼门口:“快找。”
林薇快速翻阅书页,终于在中间部分发现了几页手写笔记和一个小型数据芯片。笔记上是陈屿的笔迹:
“如果他们找到这个,说明计划A和B都失败了。是时候启动‘拉撒路协议’。”
下面是一串坐标和一个名字:德里克·桑德斯博士。
“拉撒路协议,”杨锐低声读道,眼中闪过希望的光芒,“他真的完成了它。”
“是什么?”
“一个能将封存记忆完全恢复的程序,”杨锐解释,“但需要特殊的硬件设备,普通系统无法运行。陈屿一直担心它落入错误手中。”
前厅的争吵声越来越近。没有时间了。
林薇将芯片小心收好,把书放回原处。“坐标指向哪里?”
杨锐已经用手机查好了:“城外的私人研究实验室,属于桑德斯博士。他是陈屿的导师,也是‘伊甸园’最初的创始人之一,几年前因意见不合离开了项目。”
后门突然被撞开,两个穿着警服但行动更像特种部队的人冲进来。杨锐迅速反应,击倒第一个,但第二个已经举枪瞄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整个书店的灯光突然全部熄灭。黑暗中,一个声音低声说:“这边,快!”
一只看不见的手拉住林薇,引领她穿过迷宫般的书架。杨锐紧随其后。他们被带到一个小型办公室,书架缓缓移开,露出后面的秘密通道。
“直通隔壁建筑的地下室,”那个声音说,“那里有车等着。”
林薇试图看清救命恩人的脸,但光线太暗,只能分辨出是个高挑的身影。
“你是谁?”她问。
“一个相信陈屿的人,”那个声音回答,“现在快走,时间不多了。”
他们冲进通道,身后的书架缓缓闭合。通道另一头果然停着一辆不起眼的灰色轿车。上车后,杨锐立即检查车辆:“干净,没有追踪器。油箱满的,还有备用武器。”
他启动引擎,驶入夜色。林薇回头望去,看到警察——或者说伪装成警察的人——正从书店涌出,但似乎失去了目标。
“那个声音...”她喃喃道,“有点熟悉。”
杨锐的表情复杂:“可能是组织内部的同情者。陈屿确实发展了几个线人。”
林薇不再追问,拿出陈屿留下的芯片插入手机。需要密码。
她尝试了陈屿常用的几个密码,都不对。然后她想起书店里那本《尤利西斯》的出版年份——1922。
输入“1922”后,系统解锁了。
芯片里只有一个文件:视频日志,标注日期是陈屿“死亡”前一周。
视频中的陈屿看起来疲惫但决心坚定:“如果你看到这个,薇,那么‘拉撒路’是我们最后的希望。去找桑德斯博士,他能帮你恢复所有记忆。但警告:真相可能比你想象的更难接受。”
他深吸一口气:“关于杨锐...不要完全信任他,但也不要完全怀疑。他的情况复杂,比我之前告诉你的还要复杂。组织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植入了一些...控制机制。他并非总是自己行动的主宰。”
杨锐猛地踩下刹车,车子在路边戛然而止。他显然听到了陈屿的话,脸色苍白如纸。
“什么控制机制?”他声音嘶哑地问。
视频中的陈屿继续说:“杨锐体内有一种实验性纳米装置,能响应特定频率的信号。当激活时,他会无意识地执行预设指令,事后却毫无记忆。我相信这就是三年前‘晨曦行动’失败的原因——不是他的错,但他被利用了。”
林薇看着杨锐,他双手紧握方向盘,指节发白。震惊、愤怒、恐惧在他脸上交织。
“我一直以为...”他声音颤抖,“我只是做了错误决定...有人因我而死...”
视频中的陈屿似乎能预见到他们的反应:“杨,如果你在看这个,记住:你不是叛徒。你是受害者。原谅自己,像我已经原谅你一样。”
视频结束。车内陷入沉重的寂静。
良久,杨锐终于开口,声音破碎:“现在你知道了。我可能是他们的一件武器,甚至不知道自己何时被操控。”
林薇伸手轻轻放在他手臂上:“但你刚才救了我。那是你的选择,不是吗?”
杨锐看着她,眼中闪过感激,但仍充满痛苦。“也许只是他们还没下令对付你。”
前方,坐标指示的目的地已经可见:一座坐落在树林中的现代化建筑,标牌上写着“桑德斯神经科技研究所”。
选择再次摆在面前:信任一个刚刚发现自己可能是被操控的傀儡的人,信任一个已死之人留下的线索,踏入一个完全未知的地方。
林薇深吸一口气:“我们来到这里了。不管里面有什么,我们必须面对。”
杨锐点头,重新启动车子:“但这次,我们要更加小心。”
他们驶向研究所大门,不知道等待着他们的是救赎还是更深的陷阱。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每向前一步,他们都离真相更近——无论那真相多么令人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