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日常 ...
-
南川的冬天在几场零星的小雪后,彻底显露出湿冷的本色。
然而,对于谢聈和商寄而言,这个冬天却格外的温暖。并非源于气候,而是来自那个被他们一点点共同构筑起来、名为“家”的港湾。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磨合与调整,两人逐渐找到了更适合彼此的相处节奏。
那种小心翼翼的试探和紧绷感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松弛、更加融入骨血的默契。
日常,成了最动人的浪漫篇章。
商寄依旧坚持着他“五点下班”的承诺,并将其升华为一种近乎虔诚的仪式。
除非遇到推不掉的跨国会议或紧急事务,他总会准时出现在谢聈公司楼下那棵巨大的银杏树下。
——秋天时那里一片金黄,如今只剩下遒劲的枝桠指向灰白的天空。
他很少再开那辆扎眼的豪车,而是换了一辆低调许多的SUV。
他会提前发信息告诉谢聈自己到了,然后就在车里处理一些零碎的工作邮件,或者只是听着音乐,耐心等待。
谢聈走出办公楼,一眼就能看到那辆熟悉的车。
冷风吹得他鼻尖发红,但脚步却不自觉地加快。
拉开车门,一股暖意混合着商寄身上淡淡的、令人安心的气息扑面而来。
“今天冷吧?快暖暖。”商寄很自然地接过他手里的公文包,递过一个温热的暖手宝——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准备的,总是温度刚好。
车上通常会放着舒缓的音乐,或者播着谢聈感兴趣的科普频道。
商寄不再像以前那样一上车就喋喋不休地追问一天琐事,而是会观察他的神色。
如果谢聈看起来疲惫,他就会调低音量,让他安静休息,如果谢聈眼神明亮,他就会挑起话头,聊些轻松的话题。
这种细致入微的体贴,无声地浸润着谢聈的心。
他发现自己开始期待每天下班的这一刻,期待打开车门瞬间的温暖,期待商寄那句千篇一律却又无比受用的“辛苦了。”
到家后,两人会分工合作准备晚餐。
通常是谢聈主厨,商寄打下手。
——虽然依旧是“破坏”多于“建设”,但至少洗菜递盘子的积极性很高。厨房里弥漫着食物香气和偶尔的拌嘴笑闹。
“商寄!那是糖不是盐!”
“啊?长得差不多嘛……哎呀没事,甜口的红烧肉也挺有新意的!”
“……”
饭后,是雷打不动的书房时间。
巨大的书桌上,两台并排的电脑屏幕亮着,两人各忙各的。
商寄处理他的金融数据和项目方案,谢聈则沉浸在他的生物分子式和实验报告里。
空气中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偶尔翻动书页的沙沙声。
但这种沉默并不尴尬,反而充满了一种相互陪伴的宁静力量。
有时谢聈遇到难题陷入沉思,会无意识地咬住笔杆,有时商寄谈成一个棘手的项目,会兴奋地拍一下桌子,然后收到谢聈一个略带嗔怪的眼神,立刻缩缩脖子压低声音道歉。
无需言语,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就能感知到对方的情绪和状态。
夜深时,商寄会先去放洗澡水。
他记得谢聈喜欢偏热一点的水温,泡澡时喜欢加几滴薰衣草精油助眠。
等谢聈泡完澡出来,商寄通常已经靠在床头,手里拿着平板电脑看财经新闻,另一只手却空着,自然地伸出来,等着谢聈钻进被窝,准确无误地落入他怀里。
谢聈的身体总是带着沐浴后的温热和清香,像一块暖玉。
他会调整到一个最舒适的位置,将微凉的手脚贴在商寄身上,汲取着他的体温。
商寄则会放下平板,手臂收紧,下巴轻轻抵着他的发顶,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
“今天腿好像有点酸?”商寄有时会察觉到谢聈细微的不适——可能是白天站久了做实验。
“嗯,有一点。”
下一秒,商寄的手就熟稔地探下去,力道适中地帮他按摩着小腿肌肉。动作自然得仿佛演练过千百遍。
在这种极致的温暖和安全感包裹下,谢聈的睡眠质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噩梦几乎绝迹,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模糊而安宁的梦境。
有时清晨醒来,会发现即使是在睡梦中,他们的手也是紧紧交握的。
周末,他们不再刻意追求什么“浪漫约会。”更多的是一起去超市采购,推着购物车,认真讨论下一周的食谱,或者一起去健身房。
——这是商寄硬性规定的,美其名曰“为革命保护身体”,实则担心谢聈体质太弱,又或者只是窝在家里,一个看书,一个打游戏,互不打扰,却又一抬头就能看到对方。
在一个阳光很好的周末下午,谢聈坐在阳台的躺椅上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书滑落在一旁。
商寄悄悄走过去,没有叫醒他,只是拿起一条柔软的毛毯,轻轻盖在他身上,然后自己就坐在旁边的地毯上,背靠着躺椅,也拿起一本书安静地看。
阳光透过玻璃窗,暖洋洋地笼罩着两人。
谢聈清浅的呼吸声就在耳边,商寄看着书,嘴角却一直带着不自知的、温柔的笑意。
岁月静好,大抵如此。
这些琐碎至极的日常,一点点修复着谢聈内心因漫长孤寂和抑郁而留下的细微裂痕。
他发现自己脸上不自觉带笑的次数越来越多,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渐渐被一种踏实的期待所取代。
他甚至开始主动规划一些小事。
比如在日历上标记下商寄的生日,偷偷计划着礼物,比如研究新的菜谱,想在商寄下次搞定一个大项目时给他一个惊喜,比如在逛家居店时,会停下来看一些可爱但没什么实用价值的小摆件,想象着它们放在家里某个角落的样子。
这种对生活重新燃起的热情和参与感,是药物无法给予的。
商寄将这一切变化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谢聈正在一点点好起来,正在从那个封闭、谨慎、易碎的壳里,真正地走出来,拥抱阳光,拥抱他,拥抱他们共同的生活。
当然,他们依然会遇到问题。
外界的不理解并未完全消失,工作的压力也时常存在。
但如今,他们有了更强大的内心和更有效的沟通方式去面对。
有一次,谢聈公司一个项目受阻,团队连熬了几个通宵,情绪都很低落。
谢聈回到家时,满脸疲惫,话都懒得说。
商寄没有多问,只是默默给他放了热水,煮了易消化的面条。
等谢聈洗完澡出来,热腾腾的面条已经摆在桌上,旁边还放着一杯温牛奶。
吃完面,谢聈的情绪缓和了一些,才主动开口说起项目遇到的难题,语气有些沮丧。
商寄没有立刻给出解决方案,而是安静地听着,然后问:“需要我做什么吗?或者,只是需要我听着?”
谢聈摇摇头,叹了口气:“就是有点累,感觉努力了好像也没用。”
商寄坐到他身边,搂住他的肩膀,语气轻松却坚定:“谁说的?我男朋友这么厉害,什么难题搞不定?休息一下,明天再战。大不了这个项目黄了,我养你呗。”
虽然是玩笑话,却奇异地驱散了谢聈心头的阴霾,他靠进商寄怀里,失笑:“谁要你养。”
“那我等你养我?”商寄笑嘻嘻地凑过来。
“滚。”
笑闹间,压力似乎也随之消散了。
第二天,谢聈重回战场,果然找到了新的突破思路。
日子就像窗外的江水,平静地流淌着,偶尔泛起涟漪,却始终向着前方。
新年临近,南川街头巷尾开始有了节日的氛围。
某个晚上,两人一起贴窗花。
谢聈负责比对位置,商寄负责贴。
暖黄色的灯光下,红色的窗花映着两人的笑脸。
“歪了歪了,左边一点。”谢聈指挥着。
“哪儿歪了?明明很正!”商寄嘴硬,但还是稍微调整了一下。
“好了,就这样吧。”谢聈看着窗花上寓意着“喜相逢”的图案,轻声说。
商寄贴好最后一点胶,跳下椅子,从身后抱住谢聈,看着玻璃上两人依偎的倒影,满足地叹了口气:“真好看。”
谢聈向后靠进他温暖的怀抱里,看着窗外万家灯火,心里被一种充盈的幸福感填满。
日常即浪漫。
无需惊天动地,无需海誓山盟。
就是这一点一滴的陪伴,一丝一缕的牵挂,一夜一夜的相拥而眠,构成了爱情最坚实、最温暖的底色。
这个冬天,不再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