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 孤注一掷 ...
-
电脑屏幕的光映在苏凛深邃的瞳孔中,不断跳动的K线图和复杂的金融数据像瀑布一样流淌而过。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速度快得几乎出现了残影。
原身账户里那少得可怜的资金,成了他唯一的赌注。
他并非金融专家,但他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数学模型和算法知识,以及那颗被多个世界知识武装起来的大脑。更重要的是,那本小说简介里提到的几个在末世前发生、曾引起小范围讨论的财经事件,给了他关键的“先知”。
高风险,高杠杆,超短线操作。
每一次下单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市场的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可能让他血本无归。但苏凛的表情始终冷静得像一块冰,只有额角微微渗出的细密汗珠显示着这看似平静表面下巨大的脑力消耗和精神压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窗外的天空逐渐泛起鱼肚白。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狭窄的窗户照进房间时,苏凛终于停下了敲击键盘的手指。
屏幕上,账户余额的数字已经变成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额。
一夜之间,他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手段堪称疯狂,结果近乎奇迹。
没有丝毫喜悦或放松,苏凛立刻开始下一步行动。他迅速登录几个同城购物网站和批发平台,开始下单。
他的采购目标极其明确且高效:
高热量、易储存的食物:压缩饼干、巧克力棒、军用罐头、白糖、食用油。
饮用水:大量瓶装水,以及几个高质量的储水桶。
基础药品:抗生素、止痛药、感冒药、消毒水、纱布、绷带。
防寒物资:最厚实的羽绒服、保暖内衣、雪地靴、加厚手套帽子、暖宝宝。
工具:多功能军刀、强光手电、电池、打火石、绳索。
还有……一些特殊的化学试剂和电子元件,这是他根据原身记忆和自身知识,打算用来制作一些简易防身装置或可能用得上的小工具。
所有收货地址,他都填写了附近一个无人看管的快递驿站。他不能让人知道他的住处囤积了大量物资,那在末世初期无异于自杀。
做完这一切,天已大亮。
苏凛感到一阵强烈的疲惫和饥饿。他泡了一碗原身留下的泡面,快速地吃完。然后,他换上一身不起眼的深色衣服,戴上帽子和口罩,出了门。
他先去银行提取了大量现金。末世初期,电子支付系统瘫痪,现金有时还能派上点用场。
然后,他去了那家快递驿站。由于他下单的都是同城急速配送,第一批采购的物资已经到达。看着那堆成小山的纸箱,驿站工作人员虽然疑惑,但也没多问。
苏凛冷静地开始搬运。他租了一辆最便宜的小货车,分多次,小心翼翼地将所有物资运回那栋老旧的居民楼。幸好是工作时间,楼里人很少,他艰难地将这些箱子一点点搬进那个狭小的单间。
小小的房间几乎被物资堆满,只留下一条狭窄的过道。
但这还远远不够。
苏凛看着这些物资,眉头微蹙。这些最多只能支撑他一个人生存一两个月,而且缺乏应对极端危险和长期末世的装备。他需要更多,更需要一个安全的地方存放它们,而不是这个人口密集、毫不设防的老旧小区。
他需要武器,需要能源,需要药品,需要一個坚固的避难所。
但这些,都不是靠他現在这点资金和方式能轻易搞到的。而且,时间只剩下两天多。
必须另想办法。
苏凛坐在堆满物资的床沿上,再次打开电脑。这一次,他不再关注金融市场,而是开始搜索本地的仓库租赁信息、特殊装备供应商、甚至是黑市渠道的蛛丝马迹。
他的大脑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快速过滤着无用的信息,捕捉着任何可能的机会。
突然,一条本地论坛不起眼的帖子引起了他的注意。是一个仓库管理员抱怨最近工作强度大,提到有个“神秘富豪”突然租下了他们园区好几个大仓库,每天都在疯狂进货,各种物资堆积如山,甚至包括燃油和发电机。
帖子里还模糊地提到了那个仓库园区的大致位置。
苏凛的目光骤然锐利起来。
神秘富豪?疯狂囤积包括能源在内的各种末世关键物资?
这个人……难道也知道些什么?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苏凛的脑海。
合作?
不,对方身份不明,目的不明,贸然接触风险极大。更可能的是被当成疯子或者窃贼。
但是……如果操作得当,或许可以……“借用”一下对方的资源和渠道?
苏凛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神越发冰冷而专注。一个极其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计划开始在他脑中酝酿。
他需要更详细的信息。他需要知道那个“神秘富豪”是谁,他的仓库具体位置,他的行动规律。
他再次投入到信息的海洋中,利用他高超的网络技巧和逻辑推理能力,从那个模糊的帖子和各种公开信息中抽丝剥茧,试图拼凑出更多线索。
时间在高度紧张的脑力活动中飞速流逝。
傍晚时分,苏凛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屏幕上已经列出了几个最可能的仓库园区地址,以及根据零星信息推测出的、那个“神秘富豪”可能使用的几家大型供应商。
他需要实地勘察。
而与此同时,凌曜刚刚结束了一天的高强度奔波。
他亲自监督了第一批重要物资——柴油发电机组和大量燃油的入库,看着坚固的仓库大门缓缓落下锁死,才稍稍安心。
他又去查看了那个位于城市边缘山体内的废弃防空洞。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好,结构非常稳固,只有一個主入口和几个隐蔽的通风口,易守难攻。他立刻联系了一支信誉良好的施工队(通过高出市价三倍的价格和严格的保密协议),要求他们立刻开始按照他的设计进行加固改造:加厚合金大门,内部加装保温层、独立供电系统、通风过滤系统、储水设施……
做完这些,他又驱车赶往一家大型医疗用品贸易公司,亲自验收了李医生帮他筹备的第一批珍贵药品和手术器械,并同样运往仓库。
此刻,他正站在一家高端户外用品店的仓库里,清点着最后一批极地防寒装备。店长正殷勤地跟在他身边。
“凌先生,您要的这批探險級防寒服,可是我们直接从品牌方调来的库存,市面上绝对少见……”
凌曜面无表情地检查着货物的材质和工艺,确认无误后,直接刷卡付尾款。
“老规矩,送到这个地址。”凌曜递过去仓库卡片。
“好的好的,绝对准时送达!”店长笑容满面地接过卡片,忍不住又多了一句嘴,“凌先生,您这简直是把半个北极都搬回家了呀。”
凌曜抬眸,冷冽的目光扫过店长。店长顿时感到一股莫名的寒意,赶紧闭嘴,低头干活去了。
凌曜走出仓库,看了看时间,晚上七点。他打算再去一趟建材市场,订购一批加固安全屋用的特种钢材。
他坐进驾驶室,发动汽车。忙碌了一整天,即使是他,也感到了一丝精神上的疲惫。但他不能停下。
车辆汇入晚高峰的车流,缓慢前行。
在一个红灯前停下,凌曜无意间侧头,看向路边的一家大型五金建材批发市场。正是他昨天扫货的地方。
他的目光扫过市场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忽然,一个身影吸引了他的注意。
那是一个看起来十分年轻的男子,穿着简单的深色T恤和长裤,戴着帽子和口罩,看不清面容。他站在一个卖发电机和燃油桶的摊位前,似乎正在仔细地询问着什么,手指偶尔在摊主提供的清单上划过。
让凌曜注意到的,不是这个人本身,而是他那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气质。
周围的人,无论是摊主还是顾客,都带着一种忙碌、喧嚣或者为生活奔波的精明感。而那个年轻人,却给人一种极致的冷静和疏离感,仿佛一台精密运行的机器,正在高效地收集和分析信息,而不是在购物。他的眼神透过帽檐的遮挡,锐利而专注地扫过那些发电机型号和参数,那种审视的目光,不像普通顾客,更像是一个……工程师在评估设备。
更让凌曜心头微动的是,那个年轻人询问的,是大型、高功率、静音的柴油发电机,以及配套的防冻燃油和专业储油桶——这些,根本不是普通家庭或者小工程会用到的设备,恰恰是凌曜自己正在大规模囤积的战略物资!
红灯变绿。
后面的车按响了喇叭。
凌曜缓缓踩下油门,车辆继续前行。但他的目光却通过后视镜,久久地锁定了那个逐渐变小的身影。
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
这个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