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警报声尖锐刺耳,红光在房间里旋转闪烁,像血溅在墙壁上。杨锐已经冲到门边,从猫眼向外窥视。
“前后都有人,”他低声说,手中的枪稳稳握着,“看来我们只有硬闯这一条路了。”
林薇的手指紧紧攥着手枪,冰冷的金属触感让她稍微清醒。那些刚刚涌回的记忆碎片还在脑海中翻滚——杨锐站在那个面容模糊的男人身边点头同意的画面尤其鲜明。信任此刻成了奢侈品,她负担不起。
“你有什么计划?”她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
杨锐从背包里掏出两个小装置,扔给她一个。“声波闪爆弹,拉开保险后三秒起效。我数到三,我们从前门突围。向左有安全通道,下到地下室可以从维修通道出去。”
“如果他们预料到呢?”
“那我们就死定了。”杨锐面无表情地说,“跟紧我。”
林薇深吸一口气,点点头。现在不是质疑的时候,活下去才是首要任务。
杨锐猛地拉开门,同时掷出闪爆弹。刺眼的白光和震耳欲聋的声波瞬间充满走廊。林薇眯起眼睛,看到两个黑衣人影踉跄后退。
“走!”
他们冲出房间,杨锐精准地两枪击中最近的黑衣人。林薇紧跟其后,心脏狂跳。走廊另一端又有两人出现,举枪瞄准。
林薇本能地俯身,扣动扳机。后坐力震得她手臂发麻,但子弹击中了其中一人的肩膀。他惨叫一声倒下。
“左边!”杨锐喊道,推开安全通道的门。
他们冲下楼梯,脚步声在混凝土结构中回荡。上方传来追兵的喊声和更多脚步声。
“下到B2层,”杨锐指示,“维修通道在那里。”
到达B2层时,杨锐猛地停下,举起手示意。下面传来对话声。
“...封锁所有出口,他们不可能逃脱。”
至少还有四个人在下面等着。
杨锐看向林薇,指了指上方。“计划改变。我们回B1层,从停车场出去。”
但他们刚转身,上方的门被撞开。“发现目标!B2楼梯间!”
现在他们被夹在中间了。
林薇的目光落在墙上的“维修通道”标识上。“这里,”她推开一扇几乎隐形的金属门,“管道间!”
他们挤进狭窄的空间,杨锐迅速用一根铁条卡住门。“这只能拖延他们几分钟。”
管道间里布满各种管道和线缆,垂直的梯子通向上下未知的黑暗。
“向上还是向下?”林薇问。
杨锐正在查看手机上的建筑平面图。“向下通到地铁维修隧道,但可能已经被封锁。向上到屋顶,或许有直升机接应的机会,但更可能成为活靶子。”
选择,总是选择。林薇突然想起记忆中的一幕:陈屿在类似的地下通道里拉着她的手说:“当无路可走时,寻找被遗忘的路径。”
“有没有第三种选择?”她问,“不被标注在正式平面图上的通道?”
杨锐惊讶地看她一眼,然后更加仔细地研究图纸。“可能有...这里,旧邮政通道,上世纪中叶废弃了。如果还能通...”
上方传来撞门声。铁条开始弯曲。
“没时间讨论了,”杨锐指向下方,“往下,尽量安静。”
他们小心翼翼地向下爬了大约三层楼深度,直到梯子尽头。黑暗中,一扇生锈的铁门半开着。
杨锐先探头查看,“看起来是旧邮政通道。运气不错。”
通道狭窄而布满灰尘,只能弯腰前行。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某种化学品的刺鼻气味。远处有微弱的水滴声回荡。
走了大约十分钟后,通道开始向上倾斜,最终终止于另一扇铁门前。杨锐小心地推开一条缝。
“仓库之类的,”他低声说,“看起来废弃了。”
他们溜进门内。巨大的空间里堆满了被帆布覆盖的货箱,高窗外透进足够的月光,形成长长的阴影。
“暂时安全了,”杨锐长舒一口气,靠在一个货箱上,“趁现在,告诉我你恢复了什么记忆。”
问题来得直接而突然。林薇犹豫了。如果杨锐真的是组织的人,告诉他真相就等于自投罗网。但如果他不是,隐瞒可能同样危险。
“碎片,”她谨慎地说,“实验室警报,陈屿说相信我,还有...一个针头。”
杨锐凝视着她,目光如炬。“就这些?”
“就这些足够令人困惑了。”林薇回避着他的注视,“你呢?你从来没告诉我,三年前那场‘事故’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杨锐的表情在阴影中难以辨认。“我中了两枪,差点死了。陈屿拖着我躲了三天,直到组织同意他的交易:你的记忆清除,我的假死,交换他的合作和部分研究数据。”
“但你们一直在暗中对抗组织。”
“陈屿从未真正合作,”杨锐的声音里有一丝骄傲,“他交给他们的数据都有缺陷,或者隐藏了后门程序。就像他留给你的那个IP地址。”
林薇想起陈屿日记中的一句话:“只有‘记忆’项目能救我们”。她刚想提问,远处突然传来一声金属撞击声。
两人立刻安静下来,举枪对准声音来源。
一分钟过去了,一片寂静。
“可能是老鼠,”杨锐低声说,“但这地方不宜久留。我们需要——”
他的话被突如其来的手机振动打断。不是林薇那部老式手机,而是他口袋里的另一部。
杨锐看了一眼屏幕,表情立刻紧张起来。“加密讯息,来自陈屿的旧号码。”
“什么?”林薇感到脊背发凉,“这不可能。”
消息只有简短一行:“安全屋 compromised。去‘老地方’。密码是你生日倒序。——C”
林薇盯着那行字,心跳加速。“是陷阱吗?还是陈屿真的还...”
“不可能,”杨锐断然说,“我亲眼确认过他的尸体。但这号码的确是他的紧急通讯通道,只有我们知道。”
“老地方是哪里?”
杨锐的表情变得复杂。“我们的旧实验室,‘伊甸园’项目的原始基地。但那里三年前就被废弃了。”
又一个选择摆在面前。信任这条神秘信息,还是把它当作诱饵?
林薇看着杨锐闪烁的眼神,突然意识到:如果杨锐是组织的人,他早就该把她交出去了,何必演这么复杂的戏?
“我们去,”她决定道,“但需要准备。如果这是陷阱,我们自投罗网。如果是陈屿...”
她没说完,但可能性让她既恐惧又期待。
杨锐缓缓点头。“有个条件:如果情况不对,我让你跑,你就跑,别回头。答应我。”
林薇凝视着他,试图看透那双眼睛背后的真相。最后她点头:“好。”
他们正准备离开时,林薇的脚踢到了什么金属物体。她弯腰捡起来——是一个老旧的员工徽章,照片几乎磨损殆尽,但名字还依稀可辨:Dr. A. Fletcher。
杨锐倒吸一口气:“弗莱彻博士?他是‘伊甸园’的创始人之一,三年前失踪了。”
林薇翻转徽章,背面有一行小字手写文字:“记忆即牢笼,亦是钥匙。”
又一块拼图,但图案仍然模糊。
突然,仓库远处的灯一盏接一盏亮起,伴随着扩音器里的声音:“我们知道你们在里面。举手出来,我们保证不伤害你们。”
没有时间犹豫了。杨锐指向一个通风口:“那边,跟我来!”
他们冲向仓库后方,子弹开始在他们身边呼啸。林薇感到一颗子弹擦过她的手臂,灼热的疼痛让她几乎叫出声。
杨锐回击几枪,推开通风口栅栏:“快进去!”
就在林薇爬进通风口的瞬间,她瞥见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个在陈屿墓前撑黑伞的男人,正冷静地指挥着包围行动。
然后一声枪响,杨锐身体一震,鲜血从他肩部涌出。
“走!”他喊道,把林薇推入通风管道,随后自己也挤进来,艰难地用未受伤的手臂重新安置栅栏。
黑暗中,他们听到追兵越来越近。杨锐的呼吸变得粗重而不规律。
“你中枪了,”林薇低语,手触到温热的血液。
“擦伤而已,”杨锐咬牙道,“继续爬,这条通道应该通向地铁隧道。”
他们艰难地在狭窄空间中前行,杨锐的血在身后留下断断续续的痕迹。许久后,通道开始向下倾斜,最终通到一个更大的隧道中。
“维修隧道,”杨锐喘息着说,“我们可以从这里走到城市另一端。”
但林薇停下脚步,注视着她沾满鲜血的手。“你需要医疗帮助。”
“没时间了,”杨锐坚持道,“如果他们跟踪血迹...”
就在这时,林薇的老式手机振动了。又一条来自J的信息:
“他在撒谎。检查他的右臂内侧。现在。”
林薇冻结了。杨锐正背对着她,试图用撕下的布条包扎伤口。
“怎么了?”他问,感觉到她的静止。
记忆中的画面再次闪现:杨锐站在模糊男人身边点头;陈屿在视频中说“尤其是——”;以及那个针头刺入脖颈的刺痛...
slowly地,林薇举起了枪。“杨锐,转过身来。”
他缓缓转身,看到枪口对准自己,眼中闪过震惊,然后是理解。“林薇, whatever you're thinking—”
“把你的右袖卷起来,”她的声音出乎意料地平稳。
杨锐的表情变了,从困惑到某种近乎悲哀的接受。“所以你收到了那条信息。”
“卷起来。”林薇重复道,手指扣在扳机上。
杨锐慢慢卷起右袖。在他的前臂内侧,一个微小的电子芯片植入物在隧道应急灯的照射下微微反光。
“什么时候?”林薇问,心沉入谷底。
“三年前,”杨锐的声音空洞,“他们给我‘假死’的同时。一个追踪器,也是...监听装置。”
林薇感到一阵眩晕。“所有一切...他们一直都知道?”
杨锐摇头:“只在我激活它时工作。我从来没有...除了...”他突然痛苦地闭上眼睛,“在公寓里。当我连接你到系统时,我不得不短暂激活它获取最新加密密钥。那一定暴露了我们的位置。”
“所以仓库的包围...”
“是我的错。”他承认,声音充满自责。
林薇的手在颤抖,但枪口仍然对准他。“还有什么是谎言?”
“大部分都是真的,”杨锐急切地说,“除了...组织不知道陈屿留给你的具体是什么。他们以为只是数据,不是记忆恢复密钥。他们想要那个后门程序。”
“而你现在要把它带给他们?”
“不!”杨锐的声音突然充满力量,“听着,我可能被植入芯片,但我的意志还是自己的。陈屿知道这件事,他帮我设计了屏蔽装置,大部分时间它是不活跃的。”
林薇想起陈屿日记中的话:“联系了J,最后的希望。” J就是杨锐?
“证明它,”她要求,枪口仍未放下,“证明你不是在骗我。”
杨锐缓缓伸手进口袋,林薇紧张起来,但他只是拿出一个小装置。“信号屏蔽器,陈屿设计的。通常它工作良好,但在高安全区域,我不得不短暂关闭它以避免被发现。”他苦笑道,“ irony的是,为了保护你,我反而暴露了你。”
远处传来脚步声和犬吠声。追兵已经进入隧道了。
“没有时间了,”杨锐说,“现在你必须决定:相信我,或者开枪。但无论你选择什么,知道这一点:陈屿爱你胜过一切,他做出的所有选择都是为了保护你。”
林薇注视着眼前这个流血、疲惫的男人,她曾经信任如兄弟的人。记忆中的画面与眼前的现实交织,形成一幅无法解读的拼图。
最终,她缓缓放下枪。“带我们去‘老地方’。”
杨锐眼中的 relief 显而易见,但立刻被担忧取代。“那可能正是他们期望的。”
“或许,”林薇说,“但正如你所说,有时候唯一的路是直穿陷阱。”
她帮助杨锐站起来,两人沿着黑暗隧道蹒跚前行。未知的前方等待着答案,也等待着更多危险。但此刻,林薇感到一种奇异的平静——终于,她正在主动选择自己的道路,而不是被记忆或他人牵引。
隧道远处,一列地铁呼啸而过,它的灯光短暂照亮前方的道路,也照亮了隧道壁上一个小小的、熟悉的符号:伊甸项目的标志。
他们正在被引导至某个地方,而林薇决心找出真相——无论代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