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4、番外:静水流深——季爸季妈的眼 ...


  •   季家的周末清晨,总是从一杯清茶和报纸的油墨香开始。季弘远(季爸)坐在洒满阳光的客厅沙发上,戴着金丝边眼镜,浏览着最新的工程期刊。妻子文瑾(季妈)则在厨房轻声准备着早餐,空气中弥漫着燕麦粥温和的香气和烤面包的焦香。这个家,如同他们多年来的生活一样,秩序井然,安静温和。

      他们的儿子季然,也完美继承了这种家庭气质。从小就不用大人多操心,安静、自律、专注,像一株沿着自己轨迹安静生长的小树。他的世界似乎很小,小到只能装下书本、画板和那些他们不甚理解却尊重无比的颜色与线条。他们欣慰于儿子的省心,但偶尔,望着那扇总是紧闭的、异常安静的房门,文瑾心里也会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言喻的担忧——这孩子,是不是太安静了些?他的世界,会不会有些过于孤单了?

      变化的发生,细微得如同春风拂过湖面,起初几乎难以察觉。

      最先注意到的是文瑾。她发现儿子周末外出的次数似乎变多了。不再是雷打不动地往返于家和画室之间,有时会回来得稍晚一些,身上偶尔会带着一点陌生的、属于室外阳光和轻微汗水的气息,甚至有一次,衣角还蹭上了一小块不属于他颜料盘的、突兀的蓝色痕迹(像是篮球场的油漆?)。她细心洗衣服时,还会从他裤兜里摸出过一颗包装花哨、绝非季然会主动购买的牛奶糖。

      她把这些细微的发现轻声告诉丈夫。季弘远从报纸后抬起头,推了推眼镜:“同学吧?男孩子总该有几个朋友。”语气平稳,带着学者特有的理性分析,“小然性格内向,能多出去走走,是好事。”

      文瑾点头,心里却总觉得那“朋友”似乎有点不同。因为季然提起“学校”、“同学”时,依旧是那副平淡的样子,但眼神里似乎多了一丝极难捕捉的、流动的光彩。

      直到那次突如其来的大雨。

      季然那天下午出门时说去画室,却没带伞。傍晚时分,暴雨倾盆而下。文瑾有些着急,正准备打电话,却听到门铃响。打开门,门外站着的却不是儿子,而是一个从未见过的高大男生。

      那孩子浑身湿透,头发还在滴水,蓝色的校服紧紧贴在身上,勾勒出运动员般的结实骨架。他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焦急和歉意,手里却紧紧护着一个看起来干干净净的书包——是季然的。

      “阿姨您好!我是季然的同学,林骁!”男孩的声音响亮,带着运动特有的朝气,即使浑身狼狈,笑容依旧灿烂得晃眼,“季然他没淋雨!在楼下等着的!我跑得快,先帮他把书包送上来!”

      他语速很快,像倒豆子一样,却礼貌地没有进门,就站在门口的水渍里。文瑾愣了一下,连忙让他进屋擦擦。男孩却连连摆手,憨笑着:“不用不用阿姨!我身上都是水,别把您家地板弄脏了!季然还在楼下呢,我这就下去!”

      他放下书包,又一阵风似的冲进了雨幕里。文瑾走到窗边,看到楼下单元门口,儿子果然安静地站在那里,而那个叫林骁的高大男孩跑过去,很自然地将自己身上那件同样湿透的外套脱下来,不由分说地披在了季然肩上,然后两人一起快步走进了雨中。

      那一刻,文瑾站在窗前,心里像是被什么轻轻触动了一下。那个叫林骁的男孩,像一团闯入他们安静世界的、热烈而潮湿的风,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生机勃勃。而儿子……似乎并没有排斥。

      晚上季然回来,身上是干的,只有鞋尖有点湿。他简单解释了是同学顺路送他回来,语气依旧平淡。但文瑾和季弘远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明白,这个“林骁”,恐怕不只是“同学”那么简单。

      后来,他们从儿子偶尔的提及中,慢慢拼凑出那个男孩的形象:篮球队的,活泼,有点莽撞,但人很热心(季然的原话是“吵,但……不坏”)。他们得知了校庆板报的合作,得知了篮球联赛,甚至隐隐猜到那次画室的“意外”可能也与此有关。

      季弘远开始有意识地在晚饭时,多问一句学校的事,偶尔会看似不经意地提到:“和你一起做板报那个同学,叫林骁是吧?球打得不错?”季然通常会顿一下,然后轻轻“嗯”一声,再多说一两句“他们班赢了”或者“他训练很累”之类的话。

      这些话,对于惜字如金的季然来说,已是不同寻常的信息量。

      文瑾则发现,儿子房间里,偶尔会出现一些不属于他的东西。一盒没吃完的、包装精致的进口饼干;一瓶喝了一半的运动饮料(显然不是季然会买的牌子);甚至有一次,她收拾书桌时,看到草稿纸背面,有一个用铅笔画着的、歪歪扭扭的篮球简笔画,旁边还有几个明显是别人写的、字迹张扬的物理公式。

      她默默地将这些东西归位,没有多问。但她能感觉到,儿子那颗习惯性紧闭的心,似乎正被一种外来的、温暖而笨拙的力量,轻轻地敲开了一条缝隙。

      真正让他们印象深刻的,是那次林骁来家里吃饭。

      那孩子和季然完全是两个极端。饭桌上,他声音洪亮,笑容灿烂,毫不吝啬地夸奖文瑾的手艺(“阿姨您烧的鱼太好吃了!比我妈做的好吃多了!”),甚至会笨拙地试图给季然夹菜(被季然无声地挡了回去)。他和季弘远聊起NBA,虽然观点稚嫩,但充满热情;也会老老实实承认自己理科不好,正在努力向季然学习。

      他像一颗小太阳,散发着光和热,毫不掩饰对季然的亲近和崇拜(“季然可厉害了!什么题都会!”),弄得季然耳根通红,只能低头吃饭。季家的餐桌,从未如此“热闹”过。

      饭后,两个男孩钻进房间。文瑾路过时,听到里面传来林骁兴奋的展示声和季然偶尔低低的回应。那种氛围,是她从未在儿子身上感受到的放松和……快乐。

      林骁走后,季弘远放下报纸,评价了一句:“孩子不错,性子直,挺真诚。”文瑾笑着点头:“是挺热闹的。”他们都没有多说,但心里都明白,这个突然闯入的、充满活力的男孩,对他们的儿子而言,意味着什么。

      他们看到季然依旧沉迷他的画笔和书本,成绩一如既往的优秀。但他出门的次数更多了,有时是去图书馆,有时是去看展览。他们看到他依旧话不多,但眼神比以前更亮了些,偶尔还会对着手机屏幕,露出一个极淡却真实的微笑。他甚至,开始会在他们问起时,简单地说一句“和林骁一起去”。

      这就够了。

      作为父母,他们从未期望过儿子一定要如何出众,只愿他内心安宁,有所热爱。而如今,他们欣慰地看到,在那片他们熟悉的、安静的土壤上,除了茁壮生长的梦想之树,似乎还悄然绽放出了一朵意外却温暖的花朵。那花朵由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阳光浇灌,带着喧嚣的温度和笨拙的活力,却奇异地与他们的儿子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静水流深。他们家的平静水面下,那名为“成长”与“陪伴”的河流,正向着更广阔的方向,深沉而温暖地流淌而去。他们选择安静地守护在一旁,看着,欣慰着,并随时准备着,在他们需要时,提供一个永远温暖的港湾。

      这就足够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