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糖丝牵母念,云糕承匠心 ...

  •   深巷中的云片糕香
      扬州,这座充满古韵的城市,有着数不清的深巷,每一条巷子都像是藏着一段悠悠的故事。阳光穿过斑驳的树叶,洒在青石板路上,形成一片片光影。古旧的墙壁爬满了青苔,墙根处不知名的野花肆意绽放,给这古朴的巷子添了几分灵动。偶尔有几只麻雀停歇在屋檐上,叽叽喳喳地叫着,为这宁静的小巷带来些许生机。
      就在这纵横交错的巷子里,有一家小小的云片糕铺。铺子的门面不大,一扇略显陈旧的木门,门旁挂着一块小小的牌匾,上面写着 “云香糕坊” 四个字,字迹虽有些褪色,却透着岁月的韵味。铺子外摆着一张有些年头的木桌,桌上放着几盘切好的云片糕,供过往的行人品尝。
      云片糕铺的掌柜是一个年轻的哑巴少年。少年身形清瘦,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粗布衣衫,头发整齐地束在脑后。此刻,他正站在铺子内,专注地切着云片糕。他手中的刀很锋利,在案板上一起一落,动作娴熟流畅,一片片薄如纸张的云片糕便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一旁。
      少年切糕的时候,眼睛却时不时地望向糕中那若隐若现的糖丝。那些糖丝,在雪白的糕体中蜿蜒曲折,像是藏着什么秘密。少年的眼神中满是专注与深情,仿佛那糖丝不是普通的糖丝,而是他最珍视的东西。每当他凝望糖丝,嘴角都会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那笑容里,有着怀念,也有着一丝期待。可偶尔,他的眼神中也会闪过一丝迷茫与失落,像是想起了什么难以释怀的往事。
      陈墨的初遇
      陈墨是一个四处游历的美食爱好者,对各种美食有着独特的鉴赏力。他听闻扬州的美食独具特色,便慕名而来。这日,他在巷子里漫步,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云片糕铺前。
      铺子门口那股淡淡的甜香,像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拉住了他的脚步。陈墨不由自主地停下,望向铺子内。只见哑巴少年正专注地切着糕,那专注的神情和娴熟的动作,让陈墨心生好奇。
      “老板,来一块云片糕。” 陈墨走进铺子,笑着说道。少年抬起头,看到陈墨,眼中闪过一丝热情,连忙点头示意。他小心翼翼地用盘子装了几片云片糕,递给陈墨,又递上一把银汤勺。
      陈墨接过云片糕,仔细端详起来。这云片糕色泽洁白如雪,片薄得近乎透明,在阳光的照耀下,隐隐能看到糕中的糖丝,宛如一条条银丝在糕中蜿蜒。他轻轻舀起一片放入口中,刹那间,一股绵软的触感在舌尖散开,香甜的味道瞬间弥漫整个口腔。那甜味并不浓烈,却恰到好处,甜而不腻,带着糯米特有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
      就在陈墨沉醉于云片糕的美味时,他手中的银汤勺突然轻轻震颤了一下。这细微的震动,让陈墨微微一怔。紧接着,汤勺的震颤愈发明显,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操控着。陈墨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汤勺上方缓缓浮现出一个模糊的身影。那身影若隐若现,像是一位中年女子,眼神中满是温柔与慈爱。陈墨下意识地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产生了幻觉。可当他再次看去时,那身影依然在那里。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陈墨心中充满了疑惑。他看向少年,少年却似乎并未察觉到这一切,依旧在专注地切着糕。陈墨张了张嘴,想要询问少年,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知道,这件事绝非寻常,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回忆的糖丝
      少年名叫逸尘,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过去。那时候,母亲还在世,小小的糕铺里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女子,她制作云片糕的手艺堪称一绝,在这一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院子,母亲就会早早地起床,开始一天的忙碌。她先将精选的糯米洗净,浸泡在清水中,让糯米充分吸收水分。那一颗颗饱满的糯米,在水中渐渐变得晶莹剔透,仿佛是被赋予了生命。浸泡好的糯米被母亲沥干水分,放入锅中,用小火慢慢翻炒。随着温度的升高,锅中渐渐散发出阵阵米香,那是一种质朴而温暖的香气,让人闻之就心生欢喜。
      炒好的糯米被磨成细腻的粉末,这便是制作云片糕的基础。母亲磨粉的时候,手法娴熟而有力,那石磨在她的推动下,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是一首古老的歌谣。磨好的糯米粉需要存放一段时间,让其回潮吸收水分,这个过程叫做 “润粉”,也是云片糕松软的秘诀所在。
      在润粉的同时,母亲开始熬制糖浆。她将白砂糖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倒入锅中,用小火慢慢熬煮。逸尘总是喜欢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母亲熬糖。火焰舔舐着锅底,糖浆在锅中慢慢翻滚,颜色逐渐由浅变深,从透明的液体变成了金黄的浓稠状。随着温度的升高,糖浆开始发出 “滋滋” 的声响,逸尘知道,这是糖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母亲的眼睛始终专注地盯着锅中的糖浆,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温柔和坚定。她的双手轻轻搅拌着糖浆,动作轻柔而优雅,仿佛在抚摸着一件珍贵的宝物。她告诉逸尘,熬糖的关键在于掌握火候,火太大,糖会焦糊,火太小,糖又无法熬出理想的状态。只有用心去感受糖的变化,才能熬出恰到好处的糖浆。
      逸尘总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锅中的糖浆,试图从那不断变化的液体中找到母亲所说的奥秘。每当糖浆熬好的那一刻,母亲总会轻轻微笑,那笑容中充满了满足和自豪。逸尘觉得,母亲的笑容比那香甜的糖浆还要动人。
      除了糖浆,云片糕中的糖丝也是母亲的得意之作。母亲熬制糖丝的方法独特而讲究,她会在糖浆熬到特定的状态时,迅速将锅从火上移开,然后用一根细长的木棍蘸取糖浆,在空中轻轻挥舞。随着木棍的舞动,糖浆被拉成了一根根细长的糖丝,在空气中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宛如一条条银丝从天而降。
      逸尘每次看到母亲制作糖丝,都会兴奋地拍起手来。他觉得母亲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能够用最简单的原料创造出如此美丽而美味的东西。那些糖丝,不仅是云片糕中的点缀,更是逸尘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部分。
      云片糕的制作工序繁多,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母亲精心对待。从拌料、入模成型,到切片包装,母亲都亲力亲为,不容有丝毫差错。她常说,做糕点就如同做人,要用心、要踏实,只有这样,做出来的糕点才会有灵魂,才会得到顾客的喜爱。在母亲的用心经营下,小小的糕铺生意越来越好,每天都有许多顾客慕名而来,只为品尝母亲制作的云片糕。
      然而,命运却对这个家庭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母亲突然得了重病,身体越来越虚弱。但即使在病床上,母亲依然心心念念着糕铺的生意,她担心逸尘还没有完全掌握制作云片糕的技巧,尤其是那糖丝的熬制诀窍。
      临终前,母亲把逸尘叫到床边,她的手紧紧地握着逸尘的手,眼神中充满了不舍和牵挂。她用微弱的声音,努力地向逸尘传授着糖丝熬制的最后诀窍。可是,话还没说完,母亲的手就无力地垂了下去,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逸尘悲痛欲绝,他紧紧地抱着母亲,放声大哭。从那以后,糕铺里再也没有了母亲的身影,只剩下逸尘一个人,守着这充满回忆的小店。他努力地按照母亲的教导制作云片糕,可每次熬制糖丝时,他总是感觉少了些什么,做出来的糖丝总是差了那么一点味道。
      每当夜幕降临,逸尘独自一人坐在糕铺里,看着那熟悉的一切,母亲的音容笑貌就会浮现在他的眼前。他多么希望母亲能够再次回到他的身边,手把手地教他制作云片糕,教他熬制那充满爱的糖丝。
      神秘的显现
      陈墨被这突如其来的景象惊得瞪大了眼睛,手中的银汤勺差点掉落。他再次看向少年,少年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眼前发生的一切毫无察觉。陈墨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知道,这其中必有隐情。
      他小心翼翼地放下银汤勺,眼睛紧紧盯着那逐渐清晰的身影。那女子的面容越发清晰,她的眼神中满是温柔与慈爱,正静静地看着逸尘,眼中流露出深深的眷恋。
      “你…… 是谁?” 陈墨鼓起勇气,轻声问道。那女子似乎听到了他的话,缓缓转过头,看向陈墨。她的嘴唇微微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音。陈墨只觉得一股神秘的力量将他笼罩,他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些画面。
      画面中,是一个温馨的家庭。年轻的母亲和年幼的逸尘在糕铺里忙碌着,母亲手把手地教逸尘制作云片糕,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突然,画面一转,母亲躺在床上,面容憔悴,她紧紧地握着逸尘的手,眼中满是不舍和担忧。接着,母亲的身影渐渐消散,只剩下逸尘孤独的身影。
      陈墨终于明白,这女子就是逸尘的母亲,她的魂魄凝聚在这云片糕中,是因为对逸尘的深深牵挂。陈墨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他看着那女子,轻声说道:“放心吧,我会帮助他的。” 那女子似乎听懂了他的话,眼中露出一丝感激,随后身影渐渐消散。
      就在这时,少年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他抬起头,疑惑地看着陈墨。陈墨看着少年,眼中满是复杂的神情。他不知道该如何向少年解释这一切,犹豫了片刻,他决定还是先把这个秘密藏在心底。
      “这云片糕,真是我吃过最好吃的。” 陈墨强装镇定,笑着说道。少年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指了指糕铺里的一个角落,示意陈墨过去坐一会儿。陈墨点点头,跟着少年走了过去。
      坐在角落里,陈墨的思绪却久久无法平静。他想起了刚才看到的画面,心中对少年的遭遇充满了同情。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少年解开心中的结,让他重新找回制作云片糕的快乐。
      传承的决心
      陈墨决定帮助少年,他深知,要想真正帮助逸尘,就必须深入了解云片糕的制作工艺。于是,他开始跟随逸尘,学习云片糕的每一道制作工序。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巷子,陈墨就和逸尘一起,来到铺子后面的小院。院子里摆放着各种制作云片糕的工具,有大铁锅、石磨、蒸笼、案板等等。这些工具虽然看起来有些陈旧,但却散发着一种古朴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制作云片糕的第一步是炒米。逸尘熟练地将精选的糯米倒入大铁锅中,锅中早已放好了经过筛选的粗沙。他拿起铲子,开始翻炒起来。随着火焰的舔舐,锅中的糯米和粗沙不断翻滚,发出 “沙沙” 的声响。陈墨站在一旁,仔细地观察着逸尘的动作。他发现,逸尘的眼神中充满了专注,每一个动作都沉稳而有力,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炒米的时候,火候很关键。火太大,米容易炒焦;火太小,米又炒不透。” 逸尘通过手势和简单的书写,向陈墨解释道。陈墨认真地点点头,眼睛紧紧地盯着锅中的糯米。他看到,随着温度的升高,糯米逐渐变得金黄,散发出阵阵诱人的米香。那香味,质朴而温暖,让陈墨想起了小时候奶奶做饭的味道。
      炒好的糯米需要用石磨磨成粉。石磨很重,陈墨和逸尘一起,费力地推动着石磨。每转动一圈,细腻的糯米粉就从磨盘的缝隙中缓缓流出,像雪花一样轻盈。磨粉的过程并不轻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力气,但陈墨和逸尘却没有丝毫的抱怨。他们一边磨粉,一边交流着制作云片糕的心得。逸尘虽然不能说话,但他通过手势和表情,向陈墨传递着自己对这门手艺的热爱和执着。陈墨被逸尘的热情所感染,更加坚定了帮助他的决心。
      磨好的糯米粉需要进行陈化处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需要将糯米粉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其吸收自然的湿气,去除燥性。陈墨和逸尘一起,将糯米粉装入干净的布袋中,挂在屋檐下。他们看着那一袋袋的糯米粉,心中充满了期待。陈墨知道,这每一袋糯米粉,都承载着逸尘对母亲的思念和对云片糕制作技艺的传承。
      在糯米粉陈化的同时,他们开始准备其他的原料。制作云片糕的主要原料除了糯米粉,还有白糖、猪油、饴糖、蜂蜜桂花糖等。这些原料都需要精心挑选,以确保云片糕的口感和品质。逸尘带着陈墨,来到当地的集市,挑选最新鲜的食材。他们在集市中穿梭,仔细地比较着每一种原料的品质和价格。逸尘对每一种原料都了如指掌,他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哪种白糖更适合制作云片糕,哪种猪油的香味更浓郁。陈墨跟在逸尘身后,默默地学习着他的经验和技巧。
      回到铺子后,他们开始制作糖浆。这是云片糕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逸尘一直无法掌握的难点。逸尘将白糖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倒入锅中,用小火慢慢熬煮。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锅中的糖浆,手中的勺子不停地搅拌着。陈墨站在一旁,看着逸尘紧张的神情,心中也为他捏了一把汗。
      随着温度的升高,糖浆开始慢慢变色,从透明的液体逐渐变成金黄的浓稠状。逸尘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的手微微颤抖着,显然是因为紧张和压力。陈墨轻轻地拍了拍逸尘的肩膀,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逸尘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然而,就在糖浆即将熬好的时候,锅中突然冒出了一股浓烟,糖浆开始焦糊。逸尘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呆呆地看着锅中的糖浆,眼中充满了失落和沮丧。陈墨连忙将锅从火上移开,安慰逸尘道:“别灰心,我们再试一次。失败是成功之母,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逸尘点了点头,他强忍着泪水,重新准备原料,再次开始熬制糖浆。这一次,陈墨更加仔细地观察着糖浆的变化,他根据之前看到的画面,回忆着逸尘母亲熬糖时的细节。当糖浆开始变色时,陈墨提醒逸尘要注意火候的控制,适时调整火力的大小。逸尘按照陈墨的提示,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终于,糖浆成功地熬制好了,那金黄的色泽,散发着浓郁的香甜气息,让人垂涎欲滴。
      看着熬好的糖浆,逸尘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感激地看着陈墨,眼中闪烁着泪光。陈墨也为逸尘感到高兴,他知道,这小小的成功,对于逸尘来说,意义重大。
      接下来,他们开始将各种原料混合在一起,制作云片糕的糕坯。逸尘将陈化好的糯米粉倒入案板上,在中间挖了一个凹槽,然后将熬好的糖浆、猪油、饴糖、蜂蜜桂花糖等依次倒入凹槽中。他用双手开始充分地搓揉,将所有的原料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搓糕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力气,要确保每一粒糯米粉都能充分吸收糖浆的甜味和其他原料的香味。陈墨也加入到搓糕的队伍中,他和逸尘一起,用力地搓揉着糕粉。不一会儿,他们的额头上都布满了汗珠,但两人都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
      在搓糕的过程中,陈墨发现逸尘的手法虽然熟练,但有些地方还是不够到位。比如,在搅拌糖浆和糯米粉时,有些角落的糯米粉没有完全被糖浆浸湿,导致糕粉的松软度不一。陈墨轻轻地拿起逸尘的手,耐心地教他正确的搅拌方法。逸尘认真地学习着,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专注和渴望。在陈墨的指导下,逸尘的手法逐渐变得熟练起来,糕粉也被搅拌得更加均匀。
      糕粉搓好后,需要放入模具中进行成型。逸尘拿出一个特制的长方形模具,在模具内铺上一层薄薄的蒸布,然后将搓好的糕粉倒入模具中。他用木方子将糕粉压实,使糕粉紧密地贴合在一起。接着,他在糕粉表面盖上一层蒸布,再用压糕机将糕粉压平。整个过程,逸尘的动作流畅而熟练,仿佛这些动作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成型后的糕坯需要进行蒸制。逸尘将装有糕坯的模具放入蒸锅中,用大火蒸制。随着蒸汽的升腾,厨房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米香和糖香。陈墨站在蒸锅旁,静静地等待着。他知道,这最后的蒸制环节,同样至关重要。如果蒸制的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云片糕的口感和质地。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逸尘打开蒸锅,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他用一根竹签插入糕坯中,检查糕坯是否蒸熟。当他看到竹签上没有沾有糕粉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小心翼翼地将蒸好的糕坯从模具中取出,放在案板上晾凉。
      此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巷子里的灯光陆续亮起,给这古老的巷子增添了一份温馨的氛围。陈墨和逸尘坐在铺子前,看着那刚刚制作好的云片糕,心中充满了成就感。经过一天的努力,他们终于完成了云片糕的制作。虽然过程中充满了艰辛和挫折,但他们都没有放弃。这一刻,他们感受到了传承的力量和责任。
      手把手的教导
      经过前一天的制作,陈墨和逸尘对云片糕的制作工序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而,他们都清楚,要想真正做出完美的云片糕,尤其是让那糖丝达到逸尘母亲制作的水准,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第二天一大早,陈墨就来到了糕铺。逸尘已经在准备材料了,他看到陈墨,脸上露出了热情的笑容。两人简单交流后,便开始了新一天的尝试。
      今天的重点是研究糖丝的纹路与火候之间的关系。逸尘将熬好的糖浆倒入一个特制的容器中,然后拿起一根细长的木棍,准备开始制作糖丝。陈墨站在一旁,眼睛紧紧地盯着逸尘的动作。
      逸尘轻轻蘸取了一些糖浆,在空中挥舞着木棍。随着木棍的舞动,糖浆被拉成了一根根细长的糖丝,在空中闪烁着晶莹的光芒。然而,当糖丝落在糕体上时,他们发现,糖丝的纹路并不均匀,有的地方过于稀疏,有的地方又过于密集。
      “看来,火候和力度的控制还需要再调整。” 陈墨皱着眉头说道。逸尘点了点头,他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于是,他们开始尝试不同的方法。
      他们先调整了熬制糖浆的火候,将原本的小火改为中火,让糖浆的温度上升得更快一些。这样一来,糖浆的流动性更强了,拉出来的糖丝也更加细长。可是,问题又来了,由于糖浆的温度过高,糖丝在接触到空气后,很快就凝固了,根本来不及在糕体上形成漂亮的纹路。
      “不行,这样太快了。我们还是得把火候降下来,但是在拉糖丝的时候,要加快速度。” 陈墨思考了片刻后说道。逸尘再次点头表示同意。
      这一次,他们将火候调回了小火,让糖浆在锅中慢慢熬煮。当糖浆达到合适的状态时,逸尘迅速拿起木棍,蘸取糖浆,在空中快速地挥舞起来。这一次,糖丝的纹路明显比之前均匀了许多,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瑕疵。有的糖丝在糕体上出现了断裂的情况,使得整个糕体看起来不够完美。
      “是不是我们在拉糖丝的时候,力度还不够稳定?” 逸尘通过书写向陈墨表达了自己的疑惑。陈墨看着那些断裂的糖丝,陷入了沉思。
      “有可能。我们再来试试,这一次,你在拉糖丝的时候,尽量保持手臂的稳定,不要晃动得太厉害。” 陈墨建议道。
      于是,他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尝试。逸尘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然后再次拿起木棍,蘸取糖浆。这一次,他的手臂稳稳地在空中挥舞着,每一根糖丝都均匀地落在糕体上,形成了漂亮的纹路。
      “太好了,就是这样!” 陈墨兴奋地喊道。逸尘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他看着那完美的糖丝纹路,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成功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当他们将带有糖丝的糕体放入蒸锅中蒸熟后,发现糖丝的颜色变得有些暗淡,而且口感也不如之前那么酥脆。
      “这是怎么回事?” 逸尘满脸疑惑地看着陈墨。陈墨也感到很奇怪,他仔细地观察着糕体,思考着问题的所在。
      “难道是蒸制的时间太长了,导致糖丝的水分被蒸发掉了?” 陈墨猜测道。为了验证这个猜测,他们决定减少蒸制的时间,再次进行尝试。
      这一次,他们将蒸制的时间缩短了一半。当他们打开蒸锅时,一股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只见糕体上的糖丝依然晶莹剔透,颜色鲜艳,而且口感也变得酥脆可口。
      “终于成功了!” 陈墨和逸尘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尝试,他们终于找到了制作完美云片糕的方法。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陈墨和逸尘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云片糕的制作工艺。他们尝试加入不同的配料,如红枣、核桃、葡萄干等,为云片糕增添了更多的风味。同时,他们还对糕铺进行了重新装修,让它变得更加温馨舒适。
      随着云片糕的品质越来越好,糕铺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每天都有许多顾客慕名而来,只为品尝他们制作的云片糕。逸尘也从一个自卑内向的哑巴少年,变成了一个自信开朗的糕点师傅。他用自己的双手,传承了母亲的手艺,也让这份温暖的味道,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里延续下去。
      新糕的诞生
      在陈墨的悉心指导下,逸尘终于鼓起勇气,再次站在了制作云片糕的案板前。他深吸一口气,眼神中满是坚定与期待。这一次,他要按照陈墨教给他的方法,制作出饱含母亲味道的云片糕。
      逸尘先将陈化好的糯米粉均匀地铺在案板上,那细腻的米粉就像冬日里的初雪,散发着淡淡的米香。他在米粉中间挖了一个凹槽,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熬制好的糖浆缓缓倒入其中。随着糖浆的注入,空气中弥漫起一股浓郁的香甜气息,那是幸福和温暖的味道。
      接着,逸尘用双手开始充分地搓揉,将糖浆与糯米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他的动作熟练而有力,每一下都饱含着对母亲的思念和对这门手艺的热爱。陈墨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逸尘,眼中满是鼓励和赞许。他知道,逸尘已经掌握了制作云片糕的精髓,接下来就看他能否将这份心意融入到每一片糕中。
      搓好的糕粉被逸尘放入特制的模具中,他用木方子将糕粉压实,使糕粉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的长方体。随后,他在糕粉表面盖上一层蒸布,再用压糕机将糕粉压平。整个过程,逸尘的动作流畅而自然,仿佛这些动作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成型后的糕坯被放入蒸锅中,用大火蒸制。随着蒸汽的升腾,厨房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米香和糖香。陈墨和逸尘静静地站在蒸锅旁,等待着云片糕的诞生。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同时也有一丝紧张。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制作,更是一次对过去的告别和对未来的期许。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逸尘打开蒸锅,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他用一根竹签插入糕坯中,检查糕坯是否蒸熟。当他看到竹签上没有沾有糕粉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小心翼翼地将蒸好的糕坯从模具中取出,放在案板上晾凉。
      此时,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案板上的云片糕上,那洁白的糕体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边,显得格外诱人。逸尘拿起一把刀,准备将云片糕切成薄片。他的手微微颤抖着,这是他第一次按照新的方法制作云片糕,他不知道结果会如何,但他心中充满了希望。
      随着刀的落下,一片片薄如纸张的云片糕整齐地出现在案板上。逸尘拿起一片云片糕,放在眼前仔细端详。只见糕中的糖丝晶莹剔透,如同一条条银丝在糕中蜿蜒,每一根糖丝都均匀而细腻,形成了漂亮的纹路。他轻轻地咬了一口,那熟悉的绵软口感和香甜味道瞬间在口腔中散开,让他想起了小时候母亲制作的云片糕。
      “成功了!” 逸尘激动地看着陈墨,眼中闪烁着泪光。陈墨也为逸尘感到高兴,他走上前,拍了拍逸尘的肩膀,说道:“恭喜你,逸尘。你做到了,你母亲一定会为你感到骄傲的。”
      就在这时,逸尘突然感觉到一股温暖的气息笼罩着他。他抬起头,惊讶地发现,母亲的虚影正微笑着站在他的面前。母亲的眼神中满是欣慰和慈爱,她轻轻地抚摸着逸尘的头,仿佛在告诉他,她一直在他身边,从未离开。
      “妈,我做到了。” 逸尘哽咽着说道。母亲的虚影微微点头,然后缓缓消散。逸尘知道,母亲终于放心了,她的魂魄也可以安息了。
      从那以后,逸尘的云片糕铺生意越来越好。每天都有许多顾客慕名而来,只为品尝他制作的云片糕。人们都说,逸尘制作的云片糕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充满了温暖和爱意。那每一片云片糕,都仿佛蕴含着一个故事,讲述着逸尘对母亲的思念和对传统手艺的坚守。
      逸尘也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他不再是那个孤独的哑巴少年。他用自己的双手,传承了母亲的手艺,也让这份温暖的味道,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里延续下去。他会热情地向每一位顾客介绍云片糕的制作工艺,分享他与云片糕的故事。而每一次制作云片糕,他都会想起母亲,想起那些与母亲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陈墨在帮助逸尘掌握云片糕制作技艺后,也即将踏上新的旅程。临行前,他坐在云片糕铺里,再次品尝着逸尘制作的云片糕,心中满是感慨。他深知,这份美食背后承载着的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段深厚的情感和传承的力量。
      回到家中,陈墨将云片糕的制作食谱仔细地记录下来。他用清秀的字体,一笔一划地写下每一种原料的用量、每一道工序的步骤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记录的过程中,他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在扬州云片糕铺的点点滴滴,逸尘专注的神情、母亲虚影的温柔、那弥漫在空气中的香甜气息,都让他难以忘怀。他希望这份食谱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让云片糕的美味和背后的故事能够流传得更远,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份来自扬州深巷的温暖与传承 。
      食谱的传承
      回到家中的陈墨,久久无法忘怀在扬州云片糕铺的点点滴滴。逸尘专注的神情、母亲虚影的温柔、那弥漫在空气中的香甜气息,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他深知,云片糕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于是,陈墨决定将云片糕的制作食谱详细地记录下来,让这份美味能够被更多的人知晓,让这份传承得以延续。
      陈墨坐在书桌前,铺开一张洁白的宣纸,拿起毛笔,蘸上浓墨,开始书写。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每一笔每一划都饱含着对云片糕制作工艺的尊重和对逸尘一家的敬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