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6、建议净化水,阻止瘟疫扩散 ...

  •   仁心堂的议事厅内,气氛比清晨的永安河更为凝重。长安县令、太医院李院判及几位官员围坐在桌旁,面前摆放着林薇带回的水样和土壤样本——深褐色的河水样本中沉淀着细小杂质,过滤后的细布上残留着黑色絮状物,散发出淡淡的腥臭味,令在场众人均皱紧了眉头。
      “既然已确定水源污染是瘟疫的根源,当务之急便是净化水源,阻止污染继续扩散。”县令率先发言,目光投向林薇,“林姑娘,你不仅找到了病因,想必也已有应对之策,还请不吝赐教,谈谈你的见解。”
      林薇点头,从药箱里取出几张绘制着示意图的纸,铺展在桌上:“大人,太医,根据我在现代的经验,针对不同场景的水源污染,有三种净化方法可行。第一种是‘煮沸消毒法’,适用于百姓日常饮用水;第二种是‘过滤沉淀法’,可用于集中处理水井水;第三种是‘草药消毒法’,能迅速净化河水,减少污染扩散。”
      她指着第一张图,详细解释道:“煮沸消毒法最为简便易行,只需将水烧开后继续煮沸一刻钟,高温便能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此前我们已在医馆门口架起大锅,为百姓提供开水。接下来,可由官府组织人力,在全城各街巷设立‘便民烧水位’,派遣专人负责烧开水,免费供百姓取用。同时,让衙役们走街串巷,告知百姓‘不喝生水、只喝开水’,从源头上减少感染风险。”
      李院判凑近仔细查看示意图,点头表示赞同:“此方法确实可行,高温消毒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且无需复杂工具,百姓也易于接受。只是长安城人口众多,所需柴火和铁锅数量庞大,恐怕筹备起来需要一些时间。”
      “这点我已考虑到。” 林薇接着说,“我们可以让官府临时征用城中闲置的铁锅,柴火则从官仓调拨一部分,再发动百姓捐出家中多余的柴火,并承诺疫情结束后加倍偿还。此外,各街巷的里正可以负责管理‘便民烧水位’,确保每个点位都有人值守,避免出现断水情况。”
      县令闻言,立刻吩咐身边的主簿:“王主簿,你现在就去安排此事,务必在午时前,在全城设置至少二十个‘便民烧水位’,确保每个区域的百姓都能方便取水。”
      王主簿躬身应下,快步走出议事厅。林薇又指向第二张图:“第二种方法是‘过滤沉淀法’,主要用于净化水井。首先将水井中的污水抽出,清除井底的淤泥和杂质,然后在井口搭建一个过滤装置——使用三层木桶,底层铺碎石,中层铺细沙,上层铺干净的棉布,让井水通过过滤装置再流入井中,这样能去除水中的大部分杂质和污染物。过滤完成后,再用艾草、苍术煮水,倒入井中进行消毒,每隔三天消毒一次,防止细菌滋生。”
      “此法需耗费大量木桶、碎石及细沙,且需众多人手清理水井。”一位官员忧心忡忡地说,“长安城内水井众多,若逐一处理,恐需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
      苏景此时开口道:“仁心堂的学徒及附近百姓均愿鼎力相助。此前林姑娘为民众疗疾,众人铭记其恩,如今瘟疫肆虐,只需官府一声令下,定有众多热心人士响应。至于木桶与碎石,可令城中木匠铺与石料铺加急制作、供应,相关费用由官府先行垫付,待疫情平息后再从赋税中扣除。”
      李院判亦补充道:“太医院可派遣医工,指导百姓搭建过滤装置、进行水井消毒,确保每口水井均能达到净化标准。”
      县令点头赞许:“好!就按你们说的办。李捕头,你负责组织人手,配合仁心堂的学徒和太医院的医工,对全城水井进行清理和净化;同时,派人看守已净化的水井,防止有人再次污染水源。”
      安排完前两种方法后,林薇拿起第三张图继续说道:“第三种方法是‘草药消毒法’,专门用于净化永安河的河水。永安河是主要的污染源头,若不尽快净化,污染仍会通过地下水渗透到其他地方。我们可以采集大量艾草、菖蒲、金银花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草药,将其捆成束,投入永安河的排污口和上下游区域,让草药在水中自然溶解,释放药效,杀死水中的细菌;同时,组织人手用网兜打捞河面的垃圾和死鱼,防止腐烂的尸体进一步污染河水。”
      “这个方法是否有效?”李院判显得有些疑虑,“草药的药效是否能达到消毒的效果,还需验证。”
      “我在现代时,曾见过利用草药净化水源的实例,而这些草药在中医理论中,本身就具备清热解毒、抑菌杀菌的功效。”林薇解释道,“我们可以先在永安河的支流进行小范围试验,观察水质变化及周边百姓的感染情况。若效果显著,再推广至整条河流。此外,应让药商紧急供应草药,确保用量充足。”
      县令沉思片刻,随后说道:“就按林姑娘的建议行事。王主簿,你负责联系药商,尽快送来足够的艾草、菖蒲和金银花;同时,安排人手在永安河支流开展试验,密切监测水质变化。”
      议事结束后,众人迅速行动起来。林薇带领学徒们来到医馆附近的一口水井,亲自示范如何搭建过滤装置。她首先指挥大家将井水抽出,彻底清理井底的淤泥,随后依次将三层木桶叠放好。底层铺入碎石,中层填充细沙,上层覆盖棉布,最后将过滤装置稳固地固定在井口。
      “大家注意,”林薇边演示边讲解,“这样搭建的过滤装置能够有效过滤水中的杂质。清理井底淤泥时,务必要彻底,不可留下任何残留物;进行消毒时,艾草和苍术的用量必须充足,以确保药效能够均匀扩散至整个水井。”
      学徒们勤奋学习,迅速掌握了各项技能。大牛凭借其强健的体魄,主动承担起抽井水和清理淤泥的重任;阿文和阿月则默契配合,高效搭建过滤装置;小石头和小雅则紧随太医院医工的步伐,认真学习调配消毒草药水的方法。
      城中的“便民烧水位”也迅速搭建完毕。在西市附近的一个点位,衙役们架起三口大锅,熊熊火焰将水烧得沸腾不已,众多百姓纷纷提着水桶前来取水。一位老妇人接过满桶的开水,满怀感激地说:“多谢官府和林姑娘的细心安排,有了这干净的开水,我们再也不用担心饮水致病了!”
      永安河的净化试验正在同步推进。衙役们将捆扎好的草药束投入支流,并用网兜打捞垃圾和死鱼。林薇则每日前往支流附近,观察水质变化并进行取样检测。两天后,支流的水质显著改善,原本浑浊的河水变得较为清澈,腥臭味也大幅减轻,周边地区未再出现新增的瘟疫患者。
      “太好了!草药消毒法果然有效!”林薇激动地将这一喜讯告知县令和李院判,“我们可以将此方法推广至整条永安河,同时强化对排污口的监管,防止工厂再次违规排放废水。”
      县令迅速下达指令,在永安河上下游大规模投放草药束,并安排专人24小时严密监控排污口,确保无废水流入河中。随着三种净化措施全面铺开,长安城的水源污染状况得到有效遏制,新增瘟疫患者数量持续下降,而现有患者也在林薇和太医院太医的精心治疗下,逐步康复。
      五日后,仁心堂的病患数量显著减少。一位曾感染瘟疫的中年男子康复后,特地带着自家种植的蔬菜来到医馆,向林薇表达感激之情:“林姑娘,感谢你不仅治愈了我的疾病,还巧妙地净化了水源,让我们得以饮用清洁之水。这些蔬菜微不足道,恳请你务必收下!”
      林薇微笑着接过蔬菜,回应道:“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相信我们很快就能彻底战胜这场瘟疫。”
      苏景凝视着眼前的景象,内心充满了欣慰。他缓步走到林薇身旁,温声说道:“你所提出的这三种净化方法,既简洁实用,又契合当前的实际条件,不仅有效遏制了瘟疫的蔓延,还使百姓掌握了预防疾病的知识,实在是功绩卓著。”
      林薇轻轻摇头,谦逊地回应:“这并非我一人之功,若非有官府的鼎力支持、太医院的默契配合,以及百姓和学徒们的齐心协力,仅凭我一人之力,断然无法达成这些成就。”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落在长安的街道上。之前紧闭的商铺逐渐敞开了门扉,百姓们也纷纷走出家门,街道上渐渐重现往日的生机。林薇站在仁心堂的门口,凝视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从发现瘟疫,到探寻病因,再到制定净化方案,这一路走来虽历经艰辛,但所有的付出终获回报。
      她深知,尽管瘟疫已得到控制,防疫工作仍不可松懈。接下来,还需持续加强水源净化与消毒措施,向百姓普及卫生知识,以防瘟疫卷土重来。只要大家继续携手并肩,坚守“医者仁心”的初心,定能让长安彻底重现昔日的繁华,让百姓们重享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