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四章 尾声 ...
-
后宫别殿的花厅陈设奢华,面容端庄的王贵妃坐在花厅正中的檀木椅上,她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屏风之后,屏风的香纱勾勒出一个少女的身影,那便是无依无靠的瑛儿。
瑛儿微微低着头,双手轻轻交叠在身前,恭恭敬敬地站在花厅门口。
“娘娘,您召唤奴婢?”瑛儿轻声问道。
王贵妃望着瑛儿,眼中闪过一丝怜惜。她轻声唤道:“瑛儿,过来。”
瑛儿快步走到王贵妃面前,跪下身来,轻声道:“娘娘,奴婢在。”
王贵妃微微一笑,伸手轻轻扶起瑛儿:“起来吧,这里没有外人,不必如此拘礼。”
她的目光落在瑛儿消瘦的脸上,微微叹了口气,“你自幼在杨氏身边长大,又侍奉怡和公主多年,此番冒死抓住了杀害她们的凶手,真是有勇有谋,忠义可嘉。我为你已安排好了去处。”
瑛儿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迷茫和惶恐:“娘娘……”
王贵妃轻轻摆手,打断了她的话:“你与怡和情同姐妹,杨氏待你如亲生女儿一般,如今她们走了,我自然不能让你流落宫外。你来代替你的姨母杨氏做我的掌事女官如何?”
瑛儿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却又很快被担忧所取代。她咬了咬嘴唇,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娘娘,奴婢已离开内宫多年,我怕……怕自己做不好。”
王贵妃微微一笑,眼神中透出一丝坚定:“瑛儿,你放心。你侍奉怡和公主,做得很好。如今你在我身边,我也会教你规矩。只要你用心,定能做得很好。”她顿了顿,又道,“再者,你自幼在宫中长大,这些规矩你早已知晓,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罢了。”
瑛儿心中一暖,眼眶微微泛红。她从未想过,王贵妃会如此体贴入微。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稳下来:“娘娘,您待我如此厚恩,我定当尽心尽力侍奉您,绝不敢有丝毫懈怠。”
王贵妃微微点头,眼神中带着几分欣慰:“瑛儿,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你既聪明伶俐,又懂得分寸。如今你在我身边,我定会好好待你。”
瑛儿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幸福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入夜,赵清城坐在书房的藤椅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精致的羊脂玉扇坠,目光却落在面前的案几上。那里放着一封信,信封上用朱砂写着一行小字:“张参知亲启”。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
赵清城缓缓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一阵带着桂花香的晚风拂面而来。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享受着这一刻难得的宁静。
“公子可知,那张参知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赵清城转过身,看到了自己的管家谦叔。
“张参知死后,我差人去查抄了赏戏楼,官差们在楼里的密门后面,发现了一幅很有趣的画。” 赵清城缓缓开口道。
“哦?是什么样的画,能让公子觉得有趣?”谦叔忙问,脸上带着一丝好奇。
赵清城微微一笑道:“那密门后的暗室内挂着这样一幅画:画的中央是一颗龇着牙的狼头,狼头周围,有五只神兽围拢膜拜。其中最下面的一只兽,是一只白鹤。”
他故意顽童般地顿了顿,目光中透着一丝狡黠。看到谦叔被他弄得一头雾水的样子,他心下十分满足,继续道:“我差医官查验了张参知的尸身。他的胸口上,也纹着一只白鹤。而且呀,那白鹤的图案与赏戏楼密室中的白鹤一模一样。”
“啊?那这说明张参知还有其他四个同伙?”谦叔不禁惊呼。
赵清城满意地点了点头,赞许道:“谦叔聪明。”
他拿出折扇,徐徐摇晃,喃喃道:“另外四头神兽分别是:青羊、红鹰、黄牛和黑鸦。在这五兽中,白鹤位于南方,代表着大宋的方位;而其余四兽都在西北方向,说明另外四人潜伏在西夏和大辽。但这中间的狼头又代表了何意?我定要详加探寻。”
赵清城说罢,拿起书案上的信封道:“我截获的这封密信,称张参知为‘白法王’。而且据信的内容推断,白法王是黑、红、青、黄、白五法王中,等级最低的一个。这白法王已险些破坏我大宋安宁,他这次失败,其他法王定不甘心,他们意图要搅乱这太平盛世,我需速速把他们都揪出来。”
谦叔皱眉道:“公子在边关势单力薄,西夏又是丝绸之路的驿站,来往人员甚是繁杂:不仅有波斯、大食、回鹘的商人,还有周边各族的悍匪、巨盗。西夏的朝廷内,也是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十分凶险,公子此去查探定要多加小心。”
赵清城道:“无妨,可惜我明日一早就要赴任,赶不上和瑛儿姑娘话别了。托您将我这随身多年的玉扇坠拿给她,让她将这信物埋在怡和公主的墓旁吧!”
第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赵清城便已经收拾好行装,他带着仁宗皇帝的密令,踏上了前往西夏的旅程。
赵清城站在汴梁城外,回身遥望京城,心中微微一叹:“此去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然而,此时的他并不知道,他虽然成功抓住了那些法王,但自己的命运也从此产生巨变。
西夏边境,风沙漫天,赵清城站在城门前,望着远方的荒漠,心中暗自思索:原来百年前就有这五法王的传说,他们失去音讯这百年间,培养了这批继承人,定是有巨大的图谋。
他明白这股酝酿已久的暗流正在毫不停歇的向宋、夏、大辽的和平土地涌来,注定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这些法王究竟是谁?赵清城握紧了手中的剑柄,他知道,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