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 23 章 ...
-
春去秋来,时间总在你不经意之间流逝,无声无息又雕琢着世间的面貌。等你注意到时,也忍不住的发出一声惊叹。
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变化这么大。
又是一年冬季。
年关将近,南城也早已是热热闹闹,到处洋溢着年的气息。
同前些儿年相比,街上多了许多流动的摊子,上面不是卖着红的带金的春联儿和各式福字,就是卖着各种烟花爆竹,红金纸果糖,各式果干坚果等年货。
王雪丽带着杨岚和杨柳去集市转转,打算买些年货,也过个热热闹闹的新年。
正是做生意的好时节,各式各样的鲜牛羊猪肉,活鸡活鸭,从早摆到晚。
忙碌的摊主水都顾不上喝一口热的,各自吆喝着,声音里透着一股欢快的喜劲,份外的热闹。
这些年经济愈加的好起来,购置年货的人也多,挤在人群中的王雪丽拉紧两个闺女的手,就怕这摩肩接踵,拥挤的人群将人给冲散了。
杨岚看着那各色各式的花炮,无端的心情也跟着雀跃几分起来。
好似过年就该这样开开心心的。
“妈,我们买几筒烟花和花炮吧。”
说罢,拖着两人就往那烟花鞭炮摊子挪了几步。
“好,我们挑几个,回头买完其他东西再过来拿。”
王雪丽笑眯眯着应着。
“大姐,是这附近的街坊吧。”摊主看到生意来了,脸上绽出大大的笑容。
“是啊。”王雪丽随口应到,低头看着摊上那满满当当的烟花爆竹。
“那没事,大姐,这会儿人多,你就这附近的,咱离得近。你多买两个,拿不动的话,回头我们给你送家门口。”
摊主是个年轻的瘦高小伙,却也热情的紧。问了住址,转头就应承了送货。
“这般好,那我先谢谢你了。”王雪丽也笑着道。
这几年她生意越做越熟,从一开始自己蹬着三轮车满大街的收废品,到后面发展到有余钱雇佣两三人帮收。
一开始是赚了不少钱。
只是随着经济的上升,南城的发展是愈发的好。大肆的工厂吸引了许多外地的,拖家带口的一起来南城谋一份生活。
其中也不缺乏脑袋瓜灵活的人,废品收购毕竟是没什么技术性,利润却也还行。
起码比打工好上许多。
人家一看,有钱不赚是傻瓜啊。亏了了不起再靠去打工,这不,就有不少人瞄上了这废品回收这一块的生意。
做得好的,再拉上几个老乡,南城市场愈发的大,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王雪丽的收入一度受到了冲击。
行行皆有门道,毕竟是比别人早开始夸入这一行。收入一度缩水的王雪丽后来干脆是花上一笔费用,承包了一个垃圾中转站,手下再雇个两三人,倒也做得像模像样。
人也愈发的爽利,这不,还能笑着和摊主侃大山。
“既然这小哥这么说了,我们不多买两个,不是对不住人家嘛。小柳小岚,看下喜欢哪个,我们赶紧买了,后面还好多东西要逛呢。”
杨柳和杨岚两人应了,探着头看向摊上各式各样的烟花爆竹。
别说,种类还真齐全。
“这么多,我还真拿不定主意。”杨柳今年今年也读高中了,已是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对这些并不大热衷,挑了几个,就不挑了。
“就这些就好了。”
挑完,就在一旁看着杨岚和王雪丽。
杨岚一眼就挑中了其中最大个的圆饼鞭炮,指着它就要买。
王雪丽看着那长长的,缠绕成一个直径接近一米的大圆饼的爆竹,吓了一跳:
“这么大,这得有多长啊,妈可不敢放。”
“我自己来。”杨岚笑嘻嘻道。
年三十零点的时候,可不就要放这样的爆竹,长长的热热闹闹,最好是绵绵不绝。
前世她可没机会放这样的鞭炮,今生有机会,她定要试试。
再说了,过几年就连过年都得限制烟花爆竹了,趁着这条例还没颁布,她可得放个痛快。
“这是巨无霸,足足有一百万响的。”摊主小哥不无自豪的道。
“不是我自己夸,一般人还进不到这样的爆竹,就是我这呀,也没多少存货。”
这名儿说得杨岚更是欢喜,霸气。
“妈,买吧买吧。”杨岚拉着她妈的手,撒娇的晃到。
都说女孩子长得快,一点也不假,才读二年级的她,已经到王雪丽的胸口位置了。
这几年,家里经济好了,王雪丽是恨不得将之前的亏损一次性给两闺女补足。
桌上经常有鱼虾大骨头汤不说,经常还买些核桃露,鱼肝油等保健品。
为着杨岚那细嫩又稀疏的头发,更是操足了心。
变着法子淘着一些方子,恨不得是睡一觉起来,闺女就能长出一头乌黑靓丽的大长发。
就连厨房的锅里也是不间断的常熬着芝麻黑米等。
奈何收效颇为有限,可把王雪丽愁得哟,直念叨这是要出一个丑闺女了。
最后,还是冯婆婆出马,给的一个土方子最管用,这才解决了她心头的忧患。
这几年的相处,还真让她们处出亲人般的感情。上了年纪的冯婆婆也不嫌麻烦,颠颠着老腿,将每天淘米的水,盛在一个黑陶钵钵里沉淀。
每次再将上面的清水舀掉,这样攒个三五天的淘米水,再用来给杨岚洗发。
虽然有点酸馊的味儿,可别说,那效果是杠杠滴。
坚持了一个月,杨岚那一头黄发,不说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那也是明眼可见的乌黑浓密起来。
现在,留着小长发的她,仰头摇晃着王雪丽的手,微撅着嘴,长长的睫毛扑闪扑闪的冲她撒娇。
王雪丽的心肝都颤了颤,这娃会长,专挑她和丈夫的长处长,小时候还没这么显眼,这几年是愈发出落的好了。
看那眉眼,无一不好,王雪丽自豪的想着。
再被这娇俏的小儿一撒娇,一叠声的好好好就要无条件应下。
稳住三五秒的呼吸。
“不行。”这巨无霸的爆竹,看着着实吓人,她可不敢让闺女冒险。
再看到小闺女一瞬垮掉的表情,连忙找理由道:
“这个太大,我们那铺不开,等明年咱们搬新家了再买。”
杨岚方才不情不愿的点头应了。
最后挑了一个大礼炮的烟花来,交代了地址,约好中午前就给送到,三人才离开摊位。
这年头,烟花爆竹还是有些贵的,特别是那些大礼炮的烟花,就要百多块钱。
这要搁前些年儿,放老百姓眼里,都是华而不实的东西,只有做生意的人,一则有钱,二则图个吉祥,一买就是好几个。
哪像现在,家家都有闲钱,愿意在过年是买个热闹,来年红红火火。
王雪丽领着两闺女,买了三对儿的春联。
大的那副,红底烫金字,底下还有一对儿的莲花锦鲤戏水,这是准备贴在冯婆婆家朝向弄子的木门边。
小的那两份,她预计着自己房间贴一份,对门的冯婆婆也贴一份。
两份的款式差不多,一副是花开富贵,另一幅是五福临门。
“待明年,咱们搬进新家,到时有地儿贴了,就可以买这金童玉女,现在挑个简单的福字就会好。”
王雪丽有些爱不释手的将那些精致撒着金粉的金童玉女报春贺新春的图放了下来,偏头对两个闺女说。
手里挑拣起那些福字。
说起新房子,杨柳和杨岚也都有些期盼。
这一两年,商品房逐渐的出现在南城。
王雪丽这几年手上也攒了一些钱,原先还想着回老家去盖房子。但杨岚和杨柳都坚决反对。
杨岚是知道以后的房价涨得是有多疯狂。
不要说南城,就是其他城市里比较落后的乡镇上建的商品房,那房价也让许多人是倾尽全家两代乃至三代人的积蓄,才能够买下。
许多人只能是望楼兴叹。
她妈妈手上有钱,她肯定得劝着买商品房,那才是划算的。
不说以后上涨的空间,买了房,定居在南城,现在好处还不大显,以后周边的商场,学校等配备设施齐全起来,就知道有多方便了。
杨柳更是不想回老家。
这样一来,待看到商品房一开始出售,王雪丽考虑着两个女儿以后的户口以及学习,咬牙拿出五万块积蓄,花了付了40%的首付,买了个一百三十多平的四房两厅。
“这真是贵了,这在老家都可以盖一栋房了。”
买了房的王雪丽想到欠银行的小十万块钱,心是不住的抽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