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在花开的时候  ...
            
                
                
                    - 
                          在花开的时候
  文/周至川
  2023.04.16
  -
  “这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
  “词人苏轼为了悼念亡妻,写下了这一首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刚下语文课,陈年就趴了下来。
  不是因为困,而是她的老毛病又犯了。
  同桌季芸拿起挂在书包旁边的水杯,正准备叫陈年一起出去打水。
  她拍了拍陈年的肩膀:“陪我去水房,跟你说个大事情。”
  陈年转过头,趴着看季芸,说:“啥大事情啊。”
  看着陈年一幅蔫蔫的样子,季芸说:“你又没吃早饭?”
  陈年点了点头:“赶公交。”
  “现在饿死我了。”
  “饿得我胃疼。”
  季芸拿起抽屉里的饭卡,看了看手表:“走啊,去小卖部,还来得急,路上跟你说。”
  走廊上,陈年挽着季芸的手臂。
  “你这每天不吃早饭可不行。”季芸说,“回头别把胃真的搞坏了。”
  陈年点了点头:“知道啦,你要跟我说什么大事?”
  季芸凑近了一些,小声的说:“你听说了吗?楼下历史班常年第一的那个宋云哲要转到物理班了。”
  陈年听到这句话,放慢了脚步。
  宋云哲这个名字,在她的脑海里是有印象的。
  甚至于,不只是有印象。
  陈年说:“上个学期我看过他的辩论赛,挺厉害的。”
  “但是他怎么突然就要转到理科班来?”
  季芸摇了摇头,嘴里说着不知道。
  季芸继续说:“对了,你之前不还跟我说想找他要联系方式来着?”
  ......
  两人继续往前走,路过办公室,陈年不经意间往里面瞥了一眼。
  一个男生正坐在自己班主任李老师的桌前。
  或许还记得一点他的样子,陈年的心里直接出现了那个名字。
  ——宋云哲。
  转到楼梯口,季芸发现陈年有些许发呆。
  她拿手在陈年的面前挥了一挥:“想什么呢?”
  陈年回过神来:“没什么......我在想一会买什么。”
  -
  办公室里,宋云哲正在确认表上面签着字。
  高一的时候,李珏是宋云哲的英语老师。
  “不管你是学什么方向。”李珏说,“历史或者物理,只要你自己心里有目标就好。”
  “欢迎你来到二班。”
  宋云哲听完李珏的话,拿着表格站起身来:“知道了,谢谢李老师。”
  走出办公室,宋云哲正往楼下的历史一班走,趁着这个大课间,他要去收拾东西。
  教室里面零零散散坐着几个正在写作业的同学,还有围在一起聊天的学生们。
  宋云哲一声不吭的走到了自己的座位边上。
  他要收拾的物品很少,只有一些教科书和练习册。
  之前高一和宋云哲是一个班的同学们三三两两的走了过来,说的语大多数都只有一个意思:你真的要走啊?
  宋云哲说:“签完字了,今天就去楼上的二班了。”
  宋云哲理了理书包,拉上了拉链,看着周围自己朋友:“走了,以后就去学物理了。”
  宋云哲笑了一下。
  在朋友们的簇拥之下,他走到教室的后门口。
  刚考完第一次月考,天气还留有着夏日里的余温。
  烈日当空,阳光刺眼。
  宋云哲下意识地用手挡了挡太阳,转过身和后面的朋友们挥了挥手。两个打算给宋云哲送行的男生就跟着他往楼上的教室走了。
  没有人知道宋云哲为什么要和年级组申请去理科班。
  那天在办公室里,身为组长的任老师第一次拦住一个想学理科的学生。
  任老师说:“希望你能好好想清楚,宋云哲。高考不是一件小事!你这么擅长文科,老师还是建议你留在历史一班。”
  宋云哲说:“任老师,这件事我已经和家里面商量好了,我爸妈挺支持我的这个决定的。”
  宋云哲把申请书递到了任老师的面前,上面有他父母的签字。
  任老师之所以会犹豫,是因为学校把宋云哲作为了历史方向的重点培养对象。他有成为二一年文科状元的潜质。
  “我也不好阻拦你,快成年了,云哲,你要对自己的每一次选择负责。”
  说罢,任老师在申请书上签下了同意二字。
  来到物理二班的门口,正好上课铃声响起。与周围的两个同学做了别,宋云哲准备从教室里的后门走进去。
  事情传得很快,一句“文科班第一转去学理科”这句话已经漫布了整个年级。
  教室里面有几个同学往教室后门看,开始了小声的议论,都在猜测他转班的意图。
  宋云哲在门口深呼吸了一口气,正准备进去。
  李珏从办公室里面走了出来:“走前门,去见见新同学。有几个你还认识。”
  宋云哲点了点头,跟着李珏往前门走。
  陈年和季芸急急忙忙的跑上楼,慌慌张张地从后门进去,嘴里还塞着刚从小卖部里买的面包。
  两人的位置在中间这一大组最后一排空位置的前一排,刚坐下,一抬头就发现门口外站着的宋云哲。
  “宋云哲?”
  陈年喃喃道。
  季芸正在抽屉里找着英语书,她回话:“啥?你还在想那件事啊。”
  “不是。”陈年说,“季芸。你看门口。”
  季芸找到了书,抬起头:“宋云哲?”
  李珏调试好了电脑,扫视了全班一圈:“今天上课前,我先来介绍一位新加入到我们班的同学。”
  “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他。”
  李珏朝门口挥了挥手,宋云哲走了进来。
  班上“哦——”了一声,大家其实都差不多知道宋云哲这个人。
  “介绍一下自己吧。”李珏说。
  宋云哲抬头望向前面。
  “大家好。”
  “我叫宋云哲。”
  “很高兴来到二班。”
  原先和宋云哲高一一个班的同学开始起哄鼓掌:“好!欢迎宋哥!”
  李珏指了指中间这一大组的最后一排:“你先坐那。”
  宋云哲点了点头,走了过去。
  陈年看着宋云哲从讲台上走下来,经过自己的身边,带起微微一阵轻风,她微微的往后瞥了一眼。
  两个空位置,宋云哲拉开了陈年后面桌子下的椅子。
  -
  宋云哲和二班的男生有点不同。
  他略显安静一些。
  他总是在下课后一个人坐在位置上写作业,偶尔会有原来的同学过来找他,跟他说说话。
  临近期中考试,班里的氛围开始不自主地紧张了起来。
  其实从宋云哲到班上,一直到现在,陈年很想找他说话。
  陈年的化学和语文成绩一直排在全年级的前列。但她的数学成绩不是很好,找老师补课甚至都有点无济于事的感觉。
  有几次,她想转过身找宋云哲问问题。
  但她看他太安静了,便不好意思去打扰他。
  文科占优势的宋云哲,数学成绩也不差,他有做前几年理科数学试卷的能力。
  这段时间,宋云哲在不停的补物理化学,他的短期目标,就是这次期中考试不排在后面。
  晚自习下课,教室里的同学三三两两的回家了。
  陈年还在写数学题。
  季芸收拾好了书包,跟陈年说了一句先走了。
  教室里只留下了那对前后桌。
  陈年和宋云哲。
  每次算出来的数据都不一样,这让陈年有点烦躁了,迫于急切之心,她回头,把作业本拍在了宋云哲的桌上。
  她知道宋云哲也没走。
  宋云哲被吓了一跳,刚抬起头,就看见陈年正看着她。
  宋云哲说:“你...怎么了?”
  陈年把题目举到他的面前:“我早就想找你问问题了。我这个数算了半天都算不对。”
  宋云哲接过陈年手上的草稿本,看了一眼她作业本上的过程。
  “求法向量的时候有个符号你忘记了。”
  宋云哲指了指陈年作业本上的数字,又拿起她的草稿本对照了一下。
  陈年恍然大悟,直接反坐在椅子上,趴着算起了题目。
  宋云哲的书被压在陈年的作业本底下,宋云哲没办法继续写化学,便看着陈年在草稿本写着计算过程。
  宋云哲的手上正在转着笔,陈年算出来答案,把题目过程放在宋云哲的眼前。
  他手上还在转着笔,整个人看上去十分的轻松。
  “对了。是这个答案。”
  宋云哲把作业本递到了陈年的面前。
  陈年接过作业本说:“认识一下吧,我叫——”
  “陈年。”
  宋云哲停下了手上转笔的动作,把手交叉叠起放在了桌上。
  陈年愣了一下。
  见到陈年的反应,宋云哲继续说:“我知道你,常年的化学第一。”
  “那我们就不算是陌生人了。”
  陈年身上抱着作业本说。
  宋云哲“嗯”了一句,把笔放回了文具袋。
  陈年转过身收拾书包,宋云哲也在清理着自己的东西。
  “一起下楼吗?”陈年说。
  “好。”
  教学楼里,高二这一层,只有一二班还亮着灯。陈年和宋云哲从前门出来,关上了教室里的灯。
  两个人走在夜色之下的走廊上。
  头上的感应灯时不时的亮起。
  陈年走在宋云哲的旁边,她往身旁一看,眼睛和他的肩膀平视。
  她和所有人一样,很想知道他为什么会转班。
  学校里的路上涂上了昏暗的路灯光,身旁伴有微微的桂花香,两人走下教学楼。
  “你化学成绩怎么样。”陈年问道。
  “很一般。”宋云哲转头看向陈年,低头俯身回答道。
  宋云哲的手在口袋里攥着一张纸。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在一束路灯的微光下,给陈年递了过去。
  “这个是我的微信号。”
  陈年接过纸条,拿在手上看了一眼。
  “我想,如果我遇到了不会的化学题,能不能来找你。”
  陈年把纸条攥在手里,她抬起头,跟宋云哲说了一句好。
  两个人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校门口。
  陈年的父亲的车停在了路边。
  她和宋云哲挥了挥手:“回去就加你,明天见!”
  宋云哲同样挥着手:“拜拜。”
  今天,是宋云哲来到二班以来,话说的最多的一天。
  这一晚上说的话,比他前段时间白天说的话加在一起还要多。
  -
  回到家,宋云哲拿起手机就看了陈年发来的好友申请。
  【新朋友-岁岁年年】
  宋云哲刚点完通过,对方就发来了一条信息。
  是一张晚安的表情。
  宋云哲看了看时间,十一点。
  他回了一句“晚安”。
  -
  宋云哲帮陈年补习数学,陈年带宋云哲学化学。
  期中考试过后,班里正在换位置。
  班主任李珏排的座位表都是随机生成的。
  碰巧的是,宋云哲和陈年成为了同桌。
  宋云哲几乎不和班上其他的女生聊天。
  别的女生问他题目,他只是写个过程递过去。
  陈年问他数学题,他连讲带过程一起。
  他还要反问她有没有听懂。
  -
  这天早上,陈年把包放在椅子上,从里面拿出来一些药放到桌上清点。
  宋云哲看到后,说:“带给谁的?这么多?”
  陈年转过头:“没带给谁的,自己的。”
  “怎么了?”
  “老毛病了,我胃一直不大好。”陈年说,“去了趟医院,医生给我开了一点药。”
  宋云哲继续听,陈年继续说:“没什么大事。”
  下了课,趁着陈年去办公室的功夫,宋云哲去找了季芸。他这才知道,陈年经常不吃早饭,胃病是她一直以来断断续续的的问题。
  隔天早上,陈年比宋云哲早点到教室。
  宋云哲背着包,从后门进来。
  刚坐下,就从包里拿出了一大袋子早饭,放到桌上。
  陈年看到后,说:“买这么多,给谁的。”
  宋云哲拿起桌上的袋子:“带给你的。”
  陈年接过袋子:“给我带的早饭?”
  陈年确实还没吃早饭。
  宋云哲继续说:“你要是觉得合胃口,以后的早饭我都帮你带了。”
  “你不能不吃早饭。”
  “会不会太麻烦了。”陈年喝着豆浆说道。
  “那——”宋云哲说,“作为回报,你给我补化学就好了。”
  条件很简单,补习换早餐。
  其实宋云哲的化学已经不需要陈年去帮他补习了。
  宋云哲只是为了给陈年带早饭,找了个理由。
  往后的日子里,宋云哲的早饭每天早上都会准时送到陈年的眼前。
  -
  陈年的胃药时断时续的。
  这些都被宋云哲看在了眼里。
  ......
  凛冽的寒冬在时光的长河里转瞬即逝。
  三月,入春已经有些时日了。
  空荡的校园里恢复了假期前的热闹。
  教室里,陈年刚坐下,身后的宋云哲就递上来了一大袋东西。
  用盒子装好,包装好的。
  “新年礼物。”
  陈年回头,宋云哲走到了自己的座位旁。
  沉甸甸的一大盒,东西不少。
  陈年从包里拿出来一个红色的小袋子,走到宋云哲的桌子边上。
  宋云哲抬起头,见到陈年,便站起身来。
  陈年把小袋子递了过去:“这是我在开福寺求得平安福,给你的新年礼物。”
  “祝你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顺意。”
  宋云哲接过平安福,拿在手里,仔细地看着。
  季芸从教室前门走了进来,和他们俩打着招呼。
  “慢慢看,我先去找芸芸。”陈年说道。
  宋云哲坐了下来,他小心翼翼的捧着这个平安福,把它放进了自己的书包内袋里。
  -
  陈父因为工作的原因,最近没有接陈年上下学了。
  那天放学,陈年走到公交站,隔着好远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宋云哲!”
  陈年朝他喊了一句,小跑向前。
  宋云哲耳机里音乐的声音不是很大,他回过头,取下了耳机。
  “你也在公交站?”陈年站在宋云哲的旁边说道。
  “你今天也坐公交啦?”宋云哲说。
  陈年点了点头:“以后都是了。”
  宋云哲没有把耳机戴上,他把耳机放在了手心,微微低头听着陈年的声音。
  陈年问:“你坐多少路?”
  宋云哲说:“138和805都可以。”
  陈年欣喜:“我坐138!”
  宋云哲试探道:“那一起?”
  陈年把目光放在了宋云哲的眼前,点了点头。
  “你在听什么歌?”陈年问。
  宋云哲把另一只耳机从耳机盒里拿了出来,递给了陈年。
  宋云哲说:“这一只我没怎么用过,你听吗?”
  陈年接过耳机,戴在了自己的耳朵上。
  宋云哲继续说:“我点的随机模式,你有没有想听的。”
  陈年说:“听到哪首是哪首。”
  周围的天气渐渐回暖,空气里飘着些许湿润的气息。
  耳机里的音乐响起,随机的。
  -只身回望太匆匆,此生多少情与仇,只愿与你长相守
  -无边丝雨细如愁,朝来寒雨几回眸,你在哪一方停留
  陈年说:“听到这首,我就想到了之前张老师在班上给我们讲的那首词。”
  陈年说:“天若有情,这首歌在我的歌单里。”
  宋云哲说:“我在想,应该是《江城子》吧。”
  宋云哲说:“苏轼悼念亡妻所作。”
  陈年说:“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一句我真的很喜欢。”
  宋云哲说:“生死茫茫,佳人相隔。其实古人的爱恋故事,放到现在,很多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陈年说:“想听你讲讲。”
  宋云哲低头看着望着他的陈年。
  他说:“你听过《钗头凤》吗?有两篇,一篇是《红酥手》,一篇是《世情薄》。前者是陆游所作,后者是才女唐婉所作的回词。”
  陈年看着手机,念着: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陈年回头。
  宋云哲俯身继续说:“这两首词的背后,也是一段令人唱绝的凄美故事。但在这个故事的背后,还有着另外一个故事。”
  陈年仔细听着。
  宋云哲说:
  “世人皆叹钗头凤,无人心疼赵士程。”
  “赵士程在唐婉人生的至暗时刻给她带来曙光,不顾家族的反对,留在她的身边。”
  “可与赵士程成婚的唐婉,心里一直想的却是陆游。”
  “赵士程明白她的心思,于是在陆游到来的时候,还给他们安排了单独会面。”
  “陆游在沈园的墙上写下了这首《钗头凤·红酥手》。”
  “当唐婉在沈园看到这首词的时候,趁着赵士程离开的片刻,写下了回词,《钗头凤·世情薄》。”
  陈年在认真听着,她一直看着宋云哲的双眼。
  “无意之中,赵士程来到沈园时,看到了唐婉写的回词。”
  “其中有一句,我想,可能真的戳中了赵士程的痛点。”
  陈年的手在手机上划动着,陈年念道: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宋云哲点了点头:“是这一句。”
  陈年理解了,不用宋云哲解释,她明白了为何这句话可能会是赵士程的痛点了。
  宋云哲说:
  “不久,唐婉因病而去。”
  “赵士程选择专心投身官场,他一生未娶。”
  听到了,陈年的嘴角抽动了一下。
  她感觉,赵士程的故事就是一段悲情。
  他就像是故事里的男二一样,默默守护,默默陪伴。
  一曲终了,宋云哲讲的故事告一段落。
  陈年从故事里回过神来,她对宋云哲说:“你听老歌吗?”
  宋云哲在陈年的面前输入了自己的手机密码,打开了音乐界面。
  宋云哲把手机递了过去:“你搜。”
  歌曲的前奏在耳机里响起,确实有些许年代感。
  -你是不是不愿意留下来陪我
  -你是不是春天一过,就要走开
  陈年说:
  “听完刚刚那个故事,我就想到了齐秦的这首歌。”
  “唐婉,对于赵士程来说,是一种离开。”
  “其实我挺害怕离别的。”
  “我不喜欢离别。”
  “我想,周围的人,能一直在身边,互相陪伴,那该多好。”
  陈年看向宋云哲。
  宋云哲说:“会的,会有人陪在你身边的。”
  宋云哲心想:如果你愿意让我陪在你的身边,我就不会离开。
  视野中出现了公交车。
  是138路。
  陈年说:“车来了。”
  宋云哲点了点头。
  上车后,宋云哲站在陈年的身旁,他对陈年说:“如果你愿意。”
  陈年回头看向身后的宋云哲。
  宋云哲说:“以后,上下学,我们一起吧。”
  陈年说:“好。”
  -
  世间入夏,知了的歌唱准时来到了人们的身边。
  考完高三的摸底考试,陈年和宋云哲算是正式跨入了高三了。
  高三很忙碌。
  教室里的座位开始变成了单人单座。
  这几天,陈年的胃病又有点犯了,她忍着胃疼,跑完了八百米体测。
  宋云哲站在终点等陈年。
  刚过终点,陈年几乎快要疼的瘫下来了。
  季芸和宋云哲连忙走上前。
  陈年捂着肚子,嘴里喘着气。
  季芸在下一组测试,她像是托付一般,把陈年的手臂交到了宋云哲的手中。
  宋云哲轻声说:“我送你去医务室吧。”
  陈年无力的点了点头。
  刚想挪步,却被宋云哲慢慢抱起。
  “手搭着我的脖子。”宋云哲说,“两只手。”
  顾不上那么多,陈年干脆也躺在了宋云哲的心口前。
  医务室内,校医询问了一些基本的问题,给了一点药。
  校医说:“你最好找时间再去医院看看,做个检查。”
  躺在床上,陈年点了点头。
  吃了一点药,陈年缓过来了一点。
  校医被学生叫去了操场。
  陈年从床上坐起,宋云哲过去扶着她。
  陈年的精神恢复了许多,她说:“宋云哲,这个周末,你有时间吗?”
  宋云哲点头:“有。”
  陈年说:
  “沧山公园的桂花开了。”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宋云哲说:“好。”
  -
  沧山公园。
  早上的空气很新鲜,九十月,正值桂花开放的季节。
  沧山公园里有一块专门种桂花树的地方。
  漫步于公园里的小道,陈年和宋云哲听着同一首歌。
  清香环绕周身,仿佛置于别样的天地。
  高三忙碌所带来的焦虑和烦恼,在此刻似乎是烟消云散。
  世界纷扰喧嚣,有时我们很难找到一处安静的地方。
  若是寻得此地,便是幸运至极。
  找到一颗缀满了黄色桂花的树,宋云哲举着陈年递过来的手机,拍下了两人的合照。
  这是一场初秋的相见。
  陈年打开手机,准备发照片给宋云哲。
  她点进了宋云哲的主页,说:“你微信名什么时候改成‘朝暮’了?”
  宋云哲说:“之前改的。”
  陈年说:“朝朝暮暮?这挺好。”
  宋云哲心想:这确实挺好,因为她是岁岁年年。
  他想陪她岁岁年年。
  -
  高三的忙碌,时光偷偷溜走。
  二零二一年六月九日,陈年和宋云哲的高考正式结束。
  出成绩的那天的傍晚,宋云哲给陈年发消息:
  【朝朝暮暮:沧山公园的桂花还没开】
  【朝朝暮暮:你愿意陪我去走走吗】
  陈年回复着:
  【岁岁年年:我愿意啊】
  ......
  沧山公园。
  陈年说:“一晃一年都快要过去了,我们的高考也结束了。”
  宋云哲说:“是啊,距离我转班已经快两年了。”
  陈年说:“其实我一直有个疑问。”
  宋云哲说:“你说。”
  陈年说:“你文科成绩这么优秀,当初为什么要选择转科?”
  宋云哲顿了一下:
  “我不怕跟你说,我来告诉你。”
  “其实那段时间,算是我经历的暗夜。我做出换科的决定,是因为一些事情。”
  “当时,我爸确诊了一个很严重的病,我妈是医生,她告诉我,如果病情恶化,会危机到生命。”
  “我站在医院里的走廊上,我爸躺在病床上。我妈平常穿着白大褂能够镇定自若,但那天她却在病房里很不安。”
  “我走在医院里的走廊上,望着路过的病房。透过门上的玻璃,我看见了许多同我爸有着同样感受的病友。”
  “走出医院,我就下定了决心,转科,选物化生。”
  “世间疾苦需有人医,面对我在走廊上看到的那些画面,让我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我的文科成绩固然是还算行,也正因为此,我也坚信,我一定能够学好理科。”
  “那...叔叔现在怎么样了。”
  “后来,他做了手术,情况一天比一天好转。”
  暗夜过后,将会是盛大的曙光。
  这段故事,只有陈年一个人知道。
  在同学的眼中,宋云哲的心情是在一天一天的变好。
  他的话也越来越多。
  人总会熬过黑暗,黑暗也不会一直存在。
  宋云哲望着陈年笑了。
  盛夏的树下,对视一笑。
  -
  宋云哲被执礼大学的医学院录取了。
  陈年去到了执礼大学的中文系。
  说来也奇怪,自从陈年遇到宋云哲之后,她开始对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她经常和宋云哲一起交流书籍,她也开始尝试自己写写小故事。
  陈年的胃病还是会反复,不定时的。
  宋云哲帮她调理,帮她缓解偶发的疼痛。
  -
  毕业之后,陈年在网络上,开始小有名气。
  她经常和宋云哲一起探讨自己故事的剧情,宋云哲是她最忠实的读者。
  他们把对方放进了自己的人生计划。
  许下要一起共度岁岁年年的心愿。
  若是能一直这样,那该多好啊。
  -
  最近,陈年的胃疼经常反复,身体看上去比之前虚了一点。
  陈年以为是自己最近写东西写的太晚了点,没有休息好。
  宋云哲给她准备了一次全身体检。
  执礼大学医学院建洲市附属第一医院。
  宋云哲看过陈年胃镜检查报告,他没有给陈年递过去。
  他跟陈年说,报告还没有出来,要等等。
  把陈年送回家,宋云哲做了饭菜,就赶回了医院。
  “教授,麻烦您再看看。”
  “小宋啊,”教授看过报告,取下了眼镜,“作为医生,我想,这些你应该是看得懂的。”
  “是。”
  “进入进展期了。”教授说,“按照整个趋势来看,得尽快准备治疗了。”
  宋云哲驱车回家。
  回到家,餐桌上的饭菜没有动几口。
  陈年趴在沙发上睡着了。
  宋云哲坐在沙发旁,看着陈年。
  他想否定自己所学的知识,他很难相信陈年会经历这一切。
  当年,他的父亲是这种情况,让他做出了一种选择。
  现在,面对自己的妻子,陈年,他也做出了另外一种选择。
  -
  陈年住进了医院。
  她很平静,她把心态放的很宽。
  她依旧每天写作,乐观,向上。
  出版社的编辑没有跟她催稿。
  陈年总是会按时,甚至提前交稿。
  半年后,陈年的第一本书正式出版了。
  签名的事情,没让她少花功夫。
  单人病房里,陈年坐在窗边的小桌子上,手里正签着字。
  宋云哲坐在她的对面,帮她整理着桌子上的纸张。
  一张又一张,堆积在桌上。
  夕阳落下,照在纸上,陈年的签名,被映衬得闪闪发光。
  陈年和宋云哲的父母天天都会来到医院。
  陈年的父母看着自己的女儿没有食欲,他们就变着思路给她做菜。
  后来,宋云哲辞去了工作,他带着陈年去到了一个又一个未曾去过的地方。
  从外面回来,陈年又住回到了医院。
  她还在写书。
  又是一年初秋。
  陈年坐在椅子上,望着病房窗户外的艳阳天,她对身后的宋云哲说:
  “宋云哲。”
  “沧山公园的桂花开了。”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沧山公园的桂花树下,他们聊了许多。
  陈年扶着宋云哲的身子,画面定格在了那个初秋的晴天。
  -
  次年春天,陈年去世了。
  向来不喜欢离别的她,还没有写完第二本书。
  葬礼上,陈年的父母哭的撕心裂肺。
  宋云哲父母的心里,也难以平静。
  宋云哲在家里整理着陈年的遗物。
  书架上,陈年写的第一本书旁,放着一个厚厚的本子。
  本子的封面上面写着【岁岁年年和朝朝暮暮】。
  陈年的字迹镌刻在纸张上:
  -我好想与他岁岁年年
  -可惜
  -这个愿望我不能实现了
  -我想同他朝朝暮暮
  -可惜
  -也不太可能了
  宋云哲翻看着陈年的日记,往日的记忆再次浮现。
  泪水落地,读到最后一页。
  最后一页,留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宋云哲!我就知道你会看到这。我离开以后,《岁岁年年和朝朝暮暮》这一本书要是没有写完,你就替我完成了吧。我爱你,岁岁年年,朝朝暮暮。
  落款:陈年
  -
  春日的晴天,宋云哲带着日记本来到了沧山公园。
  公园里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坐在树底下的长椅上,耳畔萦绕着公园广播的音乐:
  -太多太多的话我还没有说
  -太多太多牵挂值得你留下
  -花开的时候,你却离开我
  -离开我,离开我
  翻看日记本的纸张,滴答一声,纸上泛起了纹路。
  齐秦的这首《花祭》,还是陈年当时推荐给他听的。
  宋云哲那时没有想到,陈年真的会在花开的时候,离开他。
  -
  宋云哲跟医院申请了一段时间的长假。
  那晚从医院回来,宋云哲站在家门口,自顾自地站在那儿,望着里面的漆黑一片。
  呆了许久。直到楼道里传来了另一户人家的欢声笑语,宋云哲才把门关上。
  陈年离世以后,家里的任何一件物品,宋云哲都没有动过,维持原状。
  从前,宋云哲下夜班回来,总能看见陈年抱着笔记本电脑,坐在沙发上边写作,边等他。
  怕宋云哲回来肚子饿,陈年总会在厨房里准备好吃的。
  无论多晚,陈年一直会等宋云哲回家。
  陈年工作的弹性限度极大。偶尔被报社、杂志邀请写文章,或者是上一些电视台的文化类节目,当当嘉宾。
  遇到宋云哲休假的时候,只要是天气好的日子,两人就会开着车出去转转。
  车内,陈年总是会放一些轻松的音乐给宋云哲听。
  宋云哲则会在开车的时候,时不时地哼上一两句。
  作为一名作家,陈年也喜欢记录。在她的手机里,留存着许许多多和宋云哲一起的瞬间。
  宋云哲在做饭,陈年在拍;宋云哲唱歌;陈年在拍;陈年在给新书签名,宋云哲在拍。
  宋云哲把陈年手机里的视频导了出来,电脑里面有一份,U盘里面有一份,固态硬盘里存了一份。
  宋云哲关上电脑,打开电视,起身关上了客厅里微黄的灯。
  U盘连接iPad,利用屏幕镜像进行投屏,往日回忆的画面开始显现。
  凌晨四点,窗外的花未眠,最后一条视频的进度条走到了终点。
  ——五分二十一秒。
  这是陈年坐在落日余晖的窗前,给宋云哲拍的告别视频。
  视频里的最后一段话,陈年说:
  “初秋,若是沧山公园里的桂花开了,你有时间,就替我去看看。”
  “陈年永远爱宋云哲。”
  “岁岁年年,朝朝暮暮。”
  这些视频,宋云哲不敢再点开第二次。
  -
  隔天,宋云哲从客厅里的沙发上起来,洗漱完,他就出了门。
  他不知道要去哪里,他也没有心思去想,要去到何方。
  耳机里一直在放着歌:
  -失去你的风景像座废墟
  他再次坐上了138路公交车。
  他回到那间教室,坐在了他们曾经一起同桌过的地方。
  他又去了趟武功山,去看他们曾经一起看过的日出和云海。
  他一个人坐在空荡的客厅里,一遍又一遍地看着他们曾经一起看过的每一部电影。
  -
  陈年是在春天离开的。
  夏末,宋云哲替陈年写完了《岁岁年年和朝朝暮暮》这本书。
  初秋,出版社的编辑给宋云哲寄来了书的样本。
  其实这本书的结尾,陈年早已经放在了电脑里面。
  是一首词和一首歌。
  词是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歌是A-Lin唱的《天若有情》。
  宋云哲带着那本书,来到了沧山公园。
  书页的第一页,夹着陈年送给他的平安福。
  望着满树的桂花,宋云哲坐在那里,耳机里听着《天若有情》。
  -只身回望太匆匆
  -此生多少情与仇
  -只愿与你长相守
  -无边丝雨细如愁
  -朝来寒雨几回眸
  -你在哪一方停留
  -天若有情亦无情
  -爱到最后要分离
  -你轮回的印记落在我眉宇
  于他而言,在他经历的暗夜里,陈年就像是一颗最明亮的星星,照亮了他那无边无际的夜空,好让他能够看见繁星点点。
  陈年就像一束驱散黑暗的光,照进了他的生活。
  宋云哲拿出笔,在手中的第一本书上,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
  “陈年。”
  “沧山公园里的桂花又开了。”
  “我来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