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我早就想说『3』 ...
1. 黑板很大,写满知识,但很少写满疑问。
2. 标准答案的重量,常常压弯扭曲了铅笔尖上的思考。
3. 分数是刻度,丈量一切,也框住了一切。
4. 课本很厚,习题很多,唯独“为什么”显得很薄。
5. 教室像一条流水线,目标是相似的合格品。
6. 考试是唯一的灯塔,照亮的路却异常狭窄。
7. 擅长背诵的孩子,有时比善于提问的孩子更安全。
8. 课本之外的世界,常常被当作“耽误时间”。
9. 时间被精确分割,填满试卷,挤走了玩耍和发呆。
10. 兴趣若不能加分,便容易被归为“不务正业”。
11. 竞争从很小就开始,输赢的焦虑写在很多孩子脸上。
12. 升学,像一场漫长的抵押,押上了太多青春的可能。
13. 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模式难改。
14. 动手实践的空间,常常让位于纸面上的演算。
15. “错”是可怕的符号,有时盖过了探索的勇气。
16. 评价的标准单一,让很多“不一样”显得格格不入。
17. 书包很沉,里面装着未来,也装着当下的疲惫。
18. 课本知识是高楼,生活常识却可能是地基的裂缝。
19. 整齐划一的要求,有时悄悄磨平了棱角。
20. 走出校门,面对复杂人生,才发现课桌上学的最多的,是如何应对考试。
1. 书包的重量,常常超过了年龄的承受力。
2. 教室的座位,有时像固定的格子,锁住了身体和想法。
3. “为你好”三个字,包裹了多少不容置疑的安排。
4. 假期,常常是另一张写满任务的课程表。
5. 特长班,对很多孩子而言,只是另一门必修课。
6. 分数波动,可能引发家庭地震。
7. 解题高手,可能是生活里的生手。
8. 课本里的道德模范,常与现实无关。
9. 好奇心,常常在标准答案抵达时停止。
10. 犯错的空间很小,试错的成本很高。
11. 集体行动整齐划一,个体表达小心翼翼。
12. 课本知识更新慢,考试内容变化快。
13. 老师的时间,大半被教学进度和考核占据。
14. 家长期望是燃料,也可能是压在孩子背上的山。
15. 谈论“梦想”,有时会被问“这能考上好大学吗?”
16. 体育、音乐、美术,常被视作主课的“点心”。
17. 教室后排的安静学生,容易被忽略。
18. 评价一个学生,“听话”常常是重要优点。
19. 对“偏科”的恐惧,有时大于对“特长”的欣赏。
20. 课本里的世界很完整,现实中的问题很复杂。
21. 过度保护的安全,可能剥夺了自主应对风险的能力。
22. 时间管理精确到分钟,唯独少了“无所事事”的留白。
23. 升学率是硬指标,过程里的损耗常被忽略。
24. 很多知识,考完即忘,因为只为应试而学。
25. 独立思考的火花,容易被“这不在考纲”扑灭。
26. 童年和青春,很大一部分在书桌和补习班度过。但若如此下去,童年和青春将失去原有的意义。
27. 资源向城市和名校倾斜,差距在起跑线就拉开。
28. 教育公平的口号响亮,现实中的门槛依然清晰。
29. 心理的疲惫和压力,常常被“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轻描淡写。
30. 我们擅长培养优秀的考生,却未必培养出足够多的终身学习者、问题解决者和幸福的生活者。
——写于25年7月23号
噢耶,写了一千多字[垂耳兔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我早就想说『3』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完结了,后期会不定时掉落番外,也就是相关语录。 希望有人看到可以…… 评个分,谢谢。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