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到高中了 ...


  •   临城一中物理竞赛选拔集训,阶梯教室坐满顶尖头脑,空气紧绷如弦。江砚坐在最后一排靠窗位置,指尖转着一支特制的钛合金笔(信托基金“学术工具”),面前摊着《量子场论》英文原版,对讲台上教授的高中内容显得意兴阑珊。他腕间的监测器蓝光平稳,偶尔抬眼扫过前排。

      沈予安坐在中排,眉头紧锁,盯着黑板上复杂的电磁学综合题,笔尖烦躁地戳着草稿纸。他理科不差,但在这群怪物里只能算中游,这道题卡了他半小时。

      课间休息。予安泄气地趴在桌上,后脑勺对着江砚的方向。江砚合上书,起身,绕过人群,径直走到予安桌前,放下一张对折的雪白便签纸。

      予安抬头,没好气:“干嘛?”

      “废物。” 江砚声音不高,但足够清晰,引来附近几个学霸侧目。他指尖点了点便签,“你的解题思路在洛伦兹力方向判断上存在根本性错误,导致后续推导全错。最优路径和关键公式在里面。” 说完,转身就走,背影清冷。

      予安气得咬牙,但好奇心战胜了自尊。他打开便签,上面是江砚锋利瘦削的字迹,寥寥几行,精准点出他思路的致命错误,列出了正确的核心公式链。最后一行,却是一道远远超出高中竞赛范围、涉及狭义相对论与电磁场耦合的拓展题,标注着:“有兴趣可以试试,无关选拔,纯属…垫底。”

      予安看着那道“垫底题”,又看看江砚回到座位重新翻开《量子场论》的侧影。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被骂“废物”的憋屈,被精准点醒的豁然开朗,还有那道“垫底题”带来的、被隐秘认可和挑战的悸动。他攥紧便签,埋头重新演算。那道“垫底题”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一圈圈不甘又兴奋的涟漪。

      年级篮球对抗赛。沈予安作为主力小前锋,在激烈的身体对抗中拼抢篮板,落地时被对方中锋沉重的肘击狠狠撞在肋骨上!他闷哼一声,瞬间脸色煞白,冷汗涔涔,捂着肋下弯下了腰。

      比赛暂停。队友围上来。看台角落,江砚猛地合上手中的《材料力学与结构损伤》,眼神瞬间冷冽如冰。监测器蓝光急促闪烁,他迅速起身,穿过人群。

      “让开。” 江砚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挤开围着的队员。他蹲在予安面前,无视予安疼得龇牙咧嘴的怒视,一只手精准地按在他捂着肋骨的手背上。

      “吸气。” 命令式口吻。

      予安下意识吸气,剧痛让他倒抽一口凉气。

      “局部压痛明显,呼吸受限。疑似第8、9肋骨骨裂,气胸风险低于5%。” 江砚语速飞快,另一只手已经从随身的特制保温包(恒温4℃)里抽出一条**冰得恰到好处的湿毛巾,裹上特制的凝胶冷敷袋,不由分说地、隔着球衣按在了予安剧痛的肋部!

      “嘶——!” 冰凉的刺激和剧痛让予安浑身一颤。

      “冷敷降低局部代谢速率,减轻肿胀和疼痛传导。” 江砚解释,动作强硬却稳定。他一边用毛巾按压冷敷,一边抬眼,目光像手术刀一样刮过那个撞人的中锋,对方被看得脊背发凉。然后,他转向裁判和场边老师:“需要立即进行X光检查。他的肌肉代偿动作会增加次生损伤风险。”

      在江砚不容置疑的气场和专业判断下,予安被迅速送往医务室。江砚全程陪同,手里拿着那个保温包,里面的冷源替换了一次。

      检查室外,予安疼得龇牙,看着身边沉默却气场强大的江砚,肋骨上的冰凉触感奇异地缓解了疼痛,也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全感。他别扭地开口:“……谢了。”

      江砚没看他,目光盯着检查室的门,监测器蓝光已经恢复平稳,但声音依旧冷硬:“你的起跳滞空时间和落地缓冲角度存在0.15秒和3度的冗余空间。优化后,可规避此类撞击风险63%。回去后给你做受力模型分析。”

      予安:“……” 刚升起的感动瞬间被“受力模型”砸扁。但看着江砚紧抿的唇线和握着保温包、指节微微发白的手,那句“废物”和冰毛巾的触感一起,沉甸甸地烙在了肋骨下的心下……

      晚自习,灯火通明,笔尖沙沙。窗外乌云压顶,闷雷滚动。突然,“咔嚓”一声巨响,一道惨白的闪电劈开夜空,整栋教学楼瞬间陷入一片漆黑!停电了!

      短暂的死寂后,教室炸开了锅。惊呼声、桌椅挪动声、手机屏幕的光亮此起彼伏。黑暗放大了不安。

      沈予安下意识地绷紧身体。他不怕黑,但讨厌这种失控的混乱。他摸索着想去拿书包里的备用小手电。

      就在这时,一只微凉的手在黑暗中精准地握住了他的手腕!力道不重,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稳定感。

      是江砚。他就坐在予安旁边(江砚用“最优视野利于思考”的理由换的座位)。

      “别动。” 江砚的声音在黑暗中贴着予安耳朵响起,比平时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能见度为零,无序移动碰撞风险增加37%。”

      予安被他握着手腕,能清晰地感觉到对方指尖微凉的触感和平稳的脉搏,莫名地安定了下来。他反手也抓住了江砚的手腕,像抓住一根浮木:“……知道了。”

      黑暗中,两人靠得很近,呼吸可闻。江砚另一只手似乎在操作什么,他腕间的监测器发出极其微弱的蓝光,照亮了他紧绷的下颌线。他似乎在……紧张?

      “你……怕黑?” 予安压低声音,带着点难以置信的戏谑。

      “荒谬。” 江砚立刻否认,但声音更紧绷了,“黑暗环境导致视觉信息缺失,大脑被迫依赖不可靠的听觉和触觉输入,产生错误的空间定位和威胁感知,属于非理性恐惧的生理基础。我只是在评估环境风险系数。” 解释得又快又急,像在掩饰什么。

      仿佛印证他的话,又一道惊雷炸响,震得窗户嗡嗡作响!几个胆小的女生尖叫起来。

      予安感觉到江砚握着他手腕的力道猛地收紧!指尖甚至微微颤抖了一下!监测器的蓝光也急促闪烁!

      予安愣住了。这个永远冷静、用数据掌控一切的家伙……真的在害怕?一种奇异的保护欲和柔软瞬间涌上心头。他非但没有嘲笑,反而用另一只手摸索着,覆盖在江砚紧握他手腕的手背上,用力握了握。

      “怕个屁,” 予安的声音在雷声中显得异常清晰,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混不吝的安抚,“有我在呢。雷公劈下来先砸我个高的!”

      江砚的身体似乎僵了一下。黑暗中,予安看不到他的表情,只能感觉到自己手背上那只微凉的手,先是更紧地回握了一下,然后力道缓缓松开,最终翻转过来,与他掌心相贴,十指极其僵硬地……扣在了一起。

      监测器的蓝光闪烁频率渐渐放缓。黑暗中,两只手在课桌下紧紧相扣,掌心都沁出了汗。窗外雷声轰鸣,教室里人声嘈杂,但予安的世界里,只剩下掌心那交缠的、带着轻微颤抖却无比坚定的温度,和身边人逐渐平稳下来的呼吸声。这一刻,数据失效,最优解失效,只剩下最原始、最“非理性”的依偎。

      高考倒计时牌翻到了个位数。午休时间,教室闷热嘈杂。予安和几个哥们儿打完球回来,汗流浃背,抓起桌上的矿泉水猛灌。

      江砚坐在座位上,面前摊着错题本,指尖却无意识地在那个刻着“安”字的硬币上摩挲。他看了眼予安灌凉水的样子,眉头微蹙。

      午休结束铃响。予安回到座位,发现桌上多了一个磨砂纯黑色的保温杯,款式简约冷硬,一看就价值不菲(信托基金“健康管理用品”)。

      “这谁的?” 予安拿起保温杯,沉甸甸的,触手温凉。

      “你的。” 旁边传来江砚平板的声音。他头也没抬,仿佛在说今天天气不错。“里面是淡盐水,电解质浓度0.9%,温度25℃。剧烈运动后饮用冰水会导致胃肠道血管急剧收缩,影响消化系统供血和体温中枢调节效率,弊大于利。25℃是水分吸收和舒适度的平衡点。”

      予安拧开杯盖,一股淡淡的咸味和恰到好处的温水气息扑面而来。他喝了一口,温润的水流滑过灼热的喉咙,瞬间抚平了燥热,比冰水舒服太多。

      “哦。” 予安应了一声,心里却像被这温水熨帖过一样,暖洋洋的。他抱着保温杯,手指摩挲着冰凉的杯壁,状似无意地问:“……专门给我弄的?”

      江砚翻错题本的动作顿了一下,耳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漫上红晕。他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掩饰动作),声音绷得死紧:“只是实验剩余品再利用。恒定25℃的容器测试热力学系统在非绝热环境下的温度衰减模型。你喝掉是清除实验残留物的最优解。”

      予安看着他通红的耳根和一本正经胡说的样子,差点笑出声。他抱着保温杯,故意凑近江砚,压低声音:“江大学霸,你这‘热力学系统’的温度……好像有点高啊?” 他意有所指地瞟了瞟江砚的耳朵。

      江砚猛地合上错题本,发出不小的声响。他站起身,动作有些僵硬地往外走,只丢下一句带着恼羞成怒意味的话:“……分子热运动加剧而已!复习你的!”

      予安看着他的背影,抱着那个25℃恒温的保温杯,笑得肩膀直抖。杯壁的凉意贴着掌心,心里却像揣了个小太阳。高考的压力,离别的愁绪,似乎都被这个别扭的保温杯和某人通红的耳根,冲淡了不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