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最后的音乐会2 ...

  •   琴声响起,打断了这场注定没有悬念的争锋,梅家姐妹虽然人多势众,可在手语交流方面从来就没能在田秀秀面前讨到过便宜。
      争论虽停,可想法却已经走进聂辰的心里,而且他看得出,尽管否认续音的行为,但田秀秀其实也是非常渴望能够让混乱的音乐有机组合起来,成为真正的音乐,甚至是再现交响音乐会的盛况。
      器乐间的组合,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谐趣的交锋与激烈的对抗,这些都不是独奏能够替代的。
      谁也没想到,梅绫和梅绸这次格外坚持,希望能再把大家聚在一起,哪怕是有所遗憾。
      讨论持续到夜晚,就连正在国外旅游的吕芳和张美玉也被拉进会议室,同聚在田秀秀家的众人继续探讨再聚的可能性。
      田秀秀的想法很简单,斯人已逝,没有可能再续之前的缘分,如果想要再来一次,场地就是最难解决的。当年的音乐会更多还是在依依惜别中的感怀,因此就算是乐曲混杂在噪声之中也没什么,可如果想要真正再现交响音乐的效果,就需要一座音乐厅,至少也是个能长期保持安静的场地才行。现在音乐厅已经没了,长期安静的地方不是没有,但太过偏僻,根本无法起到让人们再次感受现场音乐的目的。
      齐思表示支持田秀秀的想法。
      吕芳和张美玉则有些不自信,毕竟年纪大了,很多曲目未必还能如年轻时那样表达的情绪饱满。她们虽然从未放弃音乐,可也认为,想要以音乐会的标准来演奏,绝不是凭借激情就能收获圆满结局的事情。
      这种不自信,田秀秀反而是没有的,始终回荡在她家中的舒缓琴声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么多年来她一直都在坚持练琴,等待着声音与现实脱节的终了,为再续音乐的辉煌而积蓄着力量。她不认为能够再完成一场梦想中的音乐会,但如果把标准降低些,将目标转向传承音乐与启迪新智的角度上,似乎也没什么不可。
      赞同者们举手表示出自己的意志,犹豫者们笑脸应随。接下来,问题就是以怎样的形式来呈现,至少交响音乐会的想法在最开始就被否决了。
      时差是最主要的难题,而且以目前的技术可以说是解决无望。
      最先被排除的是铜管乐器组,找到相熟的乐手不难,可想要计算出准确的契合时间并完美配合好,却是目前技术和技巧难以做到的。
      室内乐是田秀秀提出的想法,弦乐加木管再配上钢琴,奏鸣曲和重奏的搭配足以表达出音乐的优美且不至于让听众感到乏味,就算不能解决好技术上的问题,也可以考虑铜管五重奏等曲目,毕竟铜管乐器的重现时差要更短些。
      大体有了方案之后,该以怎样的形式,以及如何控制这场音乐会的规模,就成了计划任务中的置顶项目。
      聂辰责无旁贷肩负起规划设计的职责。在意识到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音乐会后,他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挑选曲目上——既要考虑完成的可能性,又要考虑让从未欣赏过现场表演的孩子们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妙。音乐厅博物馆里循环播放到乐曲,只能让感兴趣的人能明白不同乐器的音色是怎样的,却很难真正传达重奏的魅力,更不用说是交响曲了。
      「四季作为开场和结束是较为合适的。我打算将四支乐曲穿插在音乐会中,强行分隔成三个篇章,分别展现音乐的技巧、情绪、美妙。」
      将自己的想法留在群组中后,聂辰才再次尝试联络著名小提琴家曾正。就他所知,曾正在做的事情与音乐校准有关,只不过知道详情的人很少。如果曾正在这方面已经取得成功,或许能为这场音乐会排除掉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
      三天之后,聂辰孤伶伶站在城中心的喧闹中,等待曾正告之的提示出现。他不明白对方为什么要坚持当面沟通,但又拗不过自己的好奇心。
      口哨声响起时刚好有一阵急刹车声,要不是训练有素,聂辰险些就忽略了过去。
      声音自左边移到右边,他立刻转身跟了过去,那旋律他不算太陌生,知道是出自某支民谣歌曲。
      音准不错,节奏拿捏也相当好,可见吹口哨的是位专业人士。
      身边人大多双目规律扫视着走过,聂辰真为他们感到惋惜,如此精彩的口哨曲就在身边却没能欣赏到。
      可以想见,吹口哨的人就是曾正本人。悠长的气息,谐趣的转音,还有恰到好处的击掌附和,全都体现着该人的音乐造诣,聂辰甚至能够听出一路走来情绪上的变化。
      穿过喧闹的街道,转进条楼间夹道,口哨声瞬间鲜明起来,就连换气声都纤毫无措,让聂辰深深为之陶醉,盼望这路能再长些才好。
      跟着又一曲舒缓些的慢歌,穿过平淡无奇的大门,沿着那些褪色的音符走上游廊,透过玻璃看着里面堆放的乐器,最后来到一扇通往地下室的门前。
      不是聂辰担心有什么危险而止步,而是那门上有把硕大的挂锁。
      这年头还能见到这样的锁,远比听到纯粹的音乐更难得。
      锁头上的五线谱似乎是某种提示。聂辰仰起头,开始观察周围的楼房,这个平房院子估计曾经是个小学或幼儿园之类,古老与稚嫩碰撞出的感官矛盾再加上刚刚听到一半的曲子,让他有种身在奇幻中的错觉。
      某种念头似乎正在被唤醒,他曾经多次动念而又放弃的想法正被戛然而止的旋律勾引出来。
      呼之欲出的答案与目光所及相重叠,指示出旅程最后的目标。
      白色的小楼看着很不起眼,内里却格外惹眼。还没进门,聂辰就发现门把手的特殊,看似朴素的花色门上密布着交错的乐谱,垂落的风铃系在三角铁上,脚下的木板上捆绑着琴弦。
      门向内打开,主人跃过眼镜看来,在聂辰的脸上停留片刻又游走了三圈后,才招手让他跟着自己进屋。他的手指在鞋柜上轻点,提醒来客需要罩上静音鞋套。
      这种专用鞋套现在肯定已经绝产,如果聊的愉快,他打算问问曾正能否让给他些。其他人不说,田秀秀绝对是会喜欢的。
      宾主安然落座之后,曾正打开桌上的笔记本向聂辰展示他早就写好的话。他不善于用手语交流,但能大概看得懂。
      两个人就这样隔着桌子交流起来,直到阳光过去,屋内已是行文难辨的时候,主人这才招呼客人用餐。
      不同于寻常人家,曾正家的餐厅是在露台。
      少了些音乐,多了些市井杂音,很适合佐餐。
      无言无字,宾客就借着月光吃面,想着刚讨论出的方案,内心里翻腾不休,再被热乎乎的面汤来回揉捏,更显难以忍受。
      促膝长谈是没机会的,两位都是上岁数的人,需要时间来消化和休息,好在事情大体已定,剩下就是该如何去做。
      怀揣着希望离开的聂辰,立刻就开始计划起要联系哪些名家,曾正有一点指正是非常准确的,他们这代人没了之后,音乐就断了传承,声音的保存如今是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想要传承就需要一代人一代人不懈努力地去传递,将他们所思所学尽可能多的流传下去,吸引更多对音乐感兴趣的人,唤醒人们对音乐的希望,否则将来必定是后继无人的局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