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7号检查室的第二束光 ...
-
市立医院门诊三楼
林雾把筛查表塞进背包,拉链“嗤”一声像角膜切口。
她没去坐回城大巴,而是拦下一辆拼车——司机正用蓝牙耳机骂股市:“眼科板块又跌停,老子割在地板!”
林雾报了“市立医院”,司机回头打量她手里的裂隙灯灯泡箱:“姑娘,器械城的吧?今天眼科可热闹,听说有大佬来飞刀。”
8:05 17号检查室门口,走廊比昨夜年会走廊短,却更冷。门牌是手写贴纸,被反复撕贴后只剩“7”和“检”两个残字,边缘卷起,像翻起的结膜瓣。顶灯坏了两盏,仅剩的一盏在尽头闪烁,光斑打在地上,像房角镜里忽明忽暗的房水闪光。
林雾把背包带往肩上提了提,指腹蹭过拉链——金属齿刮过指腹,像角膜切口那“嗤”一声轻响。
门虚掩,一线蓝光从门缝里漏出来,斜切在灰白墙面,像昨夜裂隙灯的光刃。
她吸了口气,推门。
“啪。”
顶灯骤然全亮,白光刺得她瞳孔猛地缩成针尖。
房间不大,却空得出奇。
正中桌前,一人背对门坐着。
白大褂熨得笔挺,领口别着一次性医用护目镜,推到头顶;左手持显微镊,右手举着一枚一次性人工晶体。
晶体在灯下折出七彩,像把浓缩的K线塞进虹膜深处。
“角膜曲率 44.2,散光 180°。”
那人没抬头,声音透过口罩,带着玻璃体切割机般的冷频,“你迟到了四分钟。”
林雾愣住。
她认出那侧脸——
昨夜港交所大屏上,他正与港交所总裁举杯;此刻,他眼底布满激光斑,像被星群炸过的夜空。
顾沉。
空气里还残存夜班的消毒水味,混着一次性晶体包装带的塑料腥甜。
顾沉把镊子“叮”地丢进不锈钢盘,抬眼——
右眼缠着半透纱布,左眼虹膜在灯下呈不自然的深褐,像被光凝点灼过的视网膜。
“林雾?”他语气平静,像在确认病理切片编号。
林雾把灯泡箱放到脚边,纸箱外“严禁重压”四个马克笔字迹被汗水晕开。
“Z 是你?”
“Z 是今天的手术代号。”顾沉用下巴点了点墙上的电子排班屏——
【飞刀手术:Z-001 晶体+PRP 9:00】
排班表最下方滚动条闪红:
【病人:张杜氏,角膜曲率44.2/43.8×180】
一张A4纸推过来
顾沉把术前同意书翻到最后一页,指腹压住签名栏:
“签完字,老太太的人工晶体由你植入。超声乳化主机、黏弹剂、推注器——全在隔壁消毒锅。三十分钟后开台。”
林雾没接笔,目光落在桌角——
那里摆着一台微型角膜地形图仪,屏幕亮着待机界面:
Welcome Dr. Lin.
正是昨夜Z快递给她的那台。
“为什么要我做?”
“因为你的公司把老太太挂在我的手术单上,手术费5600×2,其中40%返给清眸。”
顾沉用镊子尖轻敲晶体边缘,发出清脆的“嗒”:
“而我,需要一位不会留下影像记录的助手。”
他抬眼,纱布下的右眼看不出情绪,左眼却像刚做完激光的视网膜——
空洞、焦黑,却异常清晰。
顾沉把机器推过来,示意林雾坐下。
光束切过她的角膜,像昨夜高速上的手术刀划开雾。
“你的角膜厚度530μm,前房深度2.8,完美。”
他语气像在评估一枚即将上市的新品。
林雾盯着光带里自己的倒影,忽然问:
“如果我不签?”
“老太太的手术会被改到下午,地点:明瞳移动筛查车。
由那位18岁实习生主刀,3秒/只眼。”
门被风带上,发出“咔哒”一声——
像角膜切口最后闭合。
林雾拿起笔,笔尖悬在同意书上方,墨水滴成小小的半月形。
她听见自己的心跳——
咚、咚、咚——
和昨夜停车场里那声系统提示音重叠。
林雾的视网膜在灯光下像一片被翻耕的旱地。
她没有眨眼:“你为什么要告诉我?”
“因为我需要一个角膜内皮计数正常、又敢把数据公开的人。”
“然后?”
“然后我们一起拆一台手术机器人。”
他关掉裂隙灯,递给她一张门禁卡:
“B1 层,设备科,3 号冷库。今晚十点。”
与此同时,陈焕生在群里那条@所有人的消息,在林雾手机顶端疯狂闪烁:
【裕县照片不合格!没眼泪、没张嘴,重拍!今天必须补 60 例阳性!】
紧接着,老郑的语音挤进来,声音在空荡的检查室里炸成回声:“小林,你在哪儿?陈总说再不补数据,扣你季度奖金!”
林雾没接,屏幕亮得刺眼。
顾沉侧过身,镊子夹起一瓣 CCC 刀片,轻轻一弹——
“叮”。
金属声冷脆,像激光打在视网膜上的光斑。
他抬起缠着纱布的右眼,声音低却清晰:
“奖金重要,还是真相重要?”
手机还在震,老郑的未接来电红得像出血点。
林雾指尖悬在接听键上方,指节泛白。
顾沉把刀片放回托盘,金属与玻璃相撞,又一声轻响。
“三秒钟,”他说,“你可以挂电话,也可以出去补拍六十张假阳性。”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角膜地形图仪的屏幕上,“或者,留下来,看一枚真正的晶体是怎么被放进去的。”
林雾拇指左滑,红色挂断键被压成一条细线,像视网膜动静脉被激光封闭。
她把手机反扣在桌面,屏幕暗下去。
“我留下。”
声音不高,却在冷白的检查室里有了回声。
顾沉点头
“好。”
他按下计时器,30:00 开始倒计时。
“30 分钟后,张杜氏上台。你主刀,我兜底。”
镊子再次举起,金属尖映出林雾的脸——
瞳孔缩小,却第一次没有躲闪。
倒计时 29:44
林雾把手机反扣在桌面,屏幕最后一次亮起——
【明瞳 AI 宣布完成 2 亿美元 C 轮融资,投后估值 15 亿美元】
配图是九宫格:寸头蹲在裕县尘土里,与老人合影,老人们张嘴大笑,缺牙的黑洞像一排未缝合的巩膜切口。
推送闪了两秒,被飞行模式掐灭,像房角镜下突然熄灯的房水闪光。
顾沉没回头,单手举起那枚人工晶体,对准窗外直射的阳光。
光线穿过透明光学部,在灰白墙面投下一间小小的、倒立的病房——
床栏、点滴架、昏黄顶灯,甚至一枚模糊的输液泵,都被浓缩在指甲盖大小的光斑里。
晶体在他指间微微旋转,病房里的“人影”随之晃动,像玻璃体里漂浮的混浊物。
林雾看着那间倒置的病房,忽然想起裕县的那位老太太。
她此刻或许已坐在明瞳的车上,怀里揣着“免费复查”的小票,却不知道半小时后,自己的名字会被写进另一份手术同意书。
而光斑里的人影,也许正是她自己——
被数据、估值、融资裹挟,倒挂在资本市场的墙面,动弹不得。
顾沉把晶体放回硅胶推注器,声音轻得像激光后的微爆破:
“看清楚了?”
林雾点头,喉咙却像被黏弹剂堵住,发不出声。
倒计时 28:26
顾沉按下计时器暂停键,转身面对她,纱布下的右眼看不出情绪,左眼却像刚做完 PRP 的视网膜——
焦黑、空洞,却异常坚定。
“30 分钟后,你主刀,我兜底。
如果你不动刀,老太太就会出现在明瞳的流动手术车——3 分钟/眼,晶体进货价 80 元/片。”
他顿了顿,补了一句,“那片晶体,和我们手里这枚,同一批次。”
一片云掠过太阳,墙上的倒立病房瞬间熄灭,只剩灰白。
林雾低头,看见自己胸前的“青目”马甲在灯下泛着旧塑料的光,像过期药瓶的铝箔。
她深吸一口气,走到洗手池前,拧开水龙头。
水流冲过指尖,声音像房水在超声乳化针头里碎裂。
8:20 计时器继续
29:00
28:59
28:58
……
林雾抬头,镜面里自己的瞳孔缩成针尖,却第一次没有躲闪。
她轻声说:
“开始准备吧。”
声音不高,却在空荡的检查室里,像一枚被精准推注的晶体,
稳稳地,
落进囊袋。
半个小时后,17号检查室关灯
门再次虚掩。
走廊尽头,保洁阿姨推着拖把经过,水渍在地上拖出一道长长的、弯曲的反光——像一条被拉直的视网膜静脉。
而此刻,B1 层 3 号冷库的锁芯里,
一张写着“清眸-报废器械待销毁”的标签,
正被冷气吹得微微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