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张雅琪的供词 ...
-
第二天清晨的阳光带着几分柔和,透过审讯室的百叶窗,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张雅琪坐在金属椅上,脊背挺得笔直,可那微微发颤的指尖和红肿的眼泡,还是暴露了她的慌乱。她身上的校服皱巴巴的,领口处沾着一块不知名的污渍,与前一天那个眼神嚣张、双手交叉的模样判若两人。
林砚推开审讯室的门走进来,手里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他将杯子轻轻放在张雅琪面前的桌子上,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一声轻响,打破了室内的寂静。“先喝点热的吧,”他拉开对面的椅子坐下,语气没有刻意的严厉,却带着不容回避的沉稳,“现在可以说了,你和江知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张雅琪的目光落在那杯牛奶上,睫毛颤了颤,伸手握住了杯子。温热的触感透过杯壁传到指尖,让她紧绷的身体稍微放松了一些。她小口抿了一口牛奶,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却没能压下眼底翻涌的情绪。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出来,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校服的衣襟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我恨她。”张雅琪的声音带着哭腔,断断续续的,却字字清晰,“她凭什么?凭什么每次考试都能考前十名,凭什么李老师总把她的作文当成范文在班里读,凭什么连班里最安静的男生都愿意帮她捡掉在地上的笔?”
林砚的眉头微微蹙起,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就因为这些?因为她成绩比你好、比你受老师同学喜欢,你就联合别人欺负她,强迫她用美工刀划自己的手腕,最后还下药害死她?”
“不止这些!”张雅琪猛地抬起头,眼泪还挂在脸上,眼神里却迸发出强烈的怨毒,像是积压了许久的情绪终于找到了出口,“去年期末考试,我坐在她后面,让她把选择题的答案传给我,她不肯!不仅不肯,还在考完试后偷偷告诉李老师,说我考试想作弊!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还把我爸叫到学校。我爸回家后把我关在房间里,连晚饭都没给我吃,还说我要是再给家里丢脸,就再也别想花他一分钱!”
她的声音越来越大,情绪也越来越激动,双手紧紧攥着杯子,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从那以后,我就跟自己说,一定要让她不好过。她不是喜欢当好学生吗?我就要让她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她不是怕惹事吗?我就要让她每天都活在害怕里!”
林砚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她。他能从张雅琪的话语里感受到一种扭曲的嫉妒——那种因为自己得不到,就想毁掉别人的阴暗心理。而这种心理,在一个十五岁孩子的身上,显得格外可怕。
“所以你就找了李萌和赵雪,一起把江知艺堵在女厕所里?”林砚等她情绪稍微平复一些,才继续问道,“强迫她划手腕的时候,你就没觉得害怕吗?没觉得自己做得太过分吗?”
张雅琪的身体僵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像是后悔,又像是不甘。她低下头,声音沙哑了许多:“一开始……一开始我也有点怕。第一次把她堵在厕所里的时候,她哭得很厉害,说她再也不敢告我的状了,求我放过她。可我一想到她当初告我状的时候,一点情面都不留,我就觉得解气。”
她顿了顿,像是在回忆当时的场景,声音里带着一丝麻木:“我让她自己划手腕,她不肯,我就把美工刀递到她手里,按住她的手往下划。看着血从她手腕上渗出来,我心里竟然觉得……觉得很痛快。后来次数多了,我就不怕了。她也越来越听话,我让她给我买零食,她就把自己的零花钱省下来给我买;我让她帮我写作业,她就熬夜帮我写,连一句反抗的话都不敢说。”
林砚的拳头在桌下悄悄握紧,指节泛白。他想象着江知艺一次次被堵在狭小的厕所里,在恐惧中看着美工刀划开自己的皮肤,看着鲜血渗出时的绝望。那个在照片里笑得灿烂、眼里满是稚气的女孩,到底承受了多少难以言说的痛苦?
“那你为什么要给她下药?”林砚的声音比刚才沉了几分,“既然她已经对你言听计从,你为什么还要置她于死地?”
张雅琪的身体猛地一颤,像是被这个问题戳中了痛处。她抬起头,眼里满是恐惧,眼泪又一次涌了出来:“我……我本来没想害死她的。我就是觉得,她活着一天,我就觉得不踏实。我怕她哪一天突然敢反抗了,怕她把我欺负她的事告诉老师,告诉她爸妈,怕我爸知道后会打死我。”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带着一丝哀求的语气,像是在为自己辩解:“我听说□□能让人睡很久,就想让她睡一觉,然后把她带到滨海湾,假装她是不小心掉进海里溺水死的。我以为这样一来,就没人知道我欺负她的事了,我就能像以前一样,安安稳稳地在学校里待着。”
“你从张强那里买了多少□□?给江知艺吃了多少?”林砚追问,目光紧紧盯着她,不肯放过她脸上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
“我……我一共买了十五片。”张雅琪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第一次买了五片,第二次买了五片,第三次又买了五片。给她吃的时候,我本来想给她吃五片的,可我又怕她睡不醒,不够时间把她带到海边,就……就给她吃了十片。”
她的眼泪掉得更凶了,双手捂着脸,肩膀不停地颤抖:“我真的不知道十片会害死她啊!我看到她喝完药没多久就晕倒了,脸色惨白,怎么叫都叫不醒,我才慌了。我害怕极了,就想着赶紧把她处理掉,就把她抱起来,扔进了滨海湾的海里。我跑的时候,还听到海浪的声音,我总觉得……总觉得她会从海里爬起来找我……”
林砚看着她痛哭流涕的样子,心里没有丝毫同情,只有愤怒和惋惜。愤怒的是她的残忍和自私,为了自己的安稳,竟然能对一个同龄的女孩下此毒手;惋惜的是,她本该是一个在阳光下奔跑、享受青春的孩子,却因为一时的嫉妒和怨恨,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毁掉了自己的一生。
“张雅琪,你知道你这么做的后果吗?”林砚的语气很沉重,“你不仅害死了江知艺,让她的父母承受了丧女之痛,也毁了你自己。根据我国法律,故意杀人罪要承担的刑事责任,即使你未满十六周岁,也会被判处相应的刑罚。你以后的日子,很可能就要在监狱里度过了。”
“不要!我不要坐牢!”张雅琪猛地放下手,眼里满是惊恐和绝望,她从椅子上站起来,想要扑向林砚,却被旁边的警员拦住了,“我知道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我不该欺负江知艺,不该给她下药,我不该害死她!求求你们,放我回家好不好?我想我爸妈,我想回学校上学……”
警员按着她的肩膀,让她重新坐回椅子上。张雅琪还在不停地哭着、哀求着,可她的哀求,在江知艺冰冷的尸体面前,显得格外苍白无力。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做错了事情,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林砚看着她崩溃的样子,心里没有丝毫动摇。他站起身,对旁边的警员说:“把她带下去,按照法律程序处理。”
警员点了点头,架着还在哭闹的张雅琪走出了审讯室。审讯室里又恢复了寂静,只剩下那杯还冒着热气的牛奶,以及桌面上未干的泪痕。
林砚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晨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吹了进来,让他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他拿出手机,想给江知艺的父母打个电话,告诉他们案子的进展,可手指在拨号键上悬了很久,却迟迟没有按下。他不知道该怎么跟那对已经失去女儿的父母说,不知道该怎么告诉他们,害死他们女儿的,竟然是一个和他们女儿同龄的孩子。
就在这时,走廊里传来了脚步声。林砚回头,看到周景澜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过来,脸色依旧苍白,眼底的青黑比昨天更明显了——显然,为了这份补充尸检报告,他又熬了一个通宵。
“林队,这是江知艺的补充尸检报告。”周景澜把文件递到林砚手里,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我们在江知艺的指甲缝里发现了少量皮肤组织,经过DNA比对,确认是张雅琪的。结合之前的尸检结果来看,江知艺在晕倒之前,应该和张雅琪发生过轻微的肢体冲突。张雅琪很可能是在强行给江知艺喂药的时候,被江知艺抓伤了。”
林砚接过报告,快速翻看着。报告里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锤子,敲在他的心上。当看到“江知艺体内除□□外,还检测出少量抗抑郁药物成分”这一行时,他的脚步顿住了,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难受得厉害。
“抗抑郁药物……”林砚抬起头,看向周景澜,声音有些沙哑,“也就是说,江知艺因为长期遭受欺凌,已经患上了抑郁症,而且一直在偷偷服用药物?”
周景澜点点头,眼神里满是沉重:“根据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情况来看,她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时间,至少有两个月了。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要靠抗抑郁药物来缓解心理压力,最后还被人下药害死……如果学校能早点发现她遭受欺凌,如果她的父母能早点察觉到她的心理变化,如果我们能早点介入,或许……或许这一切就不会发生了。”
林砚沉默着,没有说话。他知道周景澜说的是对的,可世界上没有“或许”,悲剧已经发生,再也无法挽回。他拿出手机,拨通了市教育局局长王建军的电话,语气严肃得不容置疑:“王局长,我是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林砚。关于市三中初二学生江知艺被校园欺凌致死的案子,我希望你们能立刻引起重视。”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我要求你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校园欺凌专项排查行动,不仅要排查学生之间的欺凌行为,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每个学校配备专业的心理老师。另外,要加强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校园欺凌的危害,知道如何及时发现和干预校园欺凌。我不希望再看到第二个江知艺,不希望再看到这样的悲剧发生!”
电话那头的王建军立刻答应下来,表示会马上召开会议,安排专项排查行动的相关事宜。林砚挂了电话,心里稍微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要彻底杜绝校园欺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周景澜看着他,眼神里带着一丝认可:“你做得对。惩罚凶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这是我应该做的。”林砚摇摇头,目光重新落回那份补充尸检报告上,“这次案子能这么快有进展,多亏了你的尸检报告。如果不是你发现了江知艺体内的□□,发现了她手腕上疤痕的异常,我们可能还会在意外溺水的误区里打转。”
“我们是搭档,互相配合是应该的。”周景澜的嘴角微微勾起一丝浅淡的弧度,眼底的疲惫似乎也消散了一些,“我们的目的,从来都不是只抓住凶手,而是要还死者一个公道,让更多的人免受伤害。”
林砚点点头,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整理好所有的证据,包括张雅琪的供词、张强的证词、尸检报告、监控录像等等,尽快将案子移交检察院,让张雅琪接受法律的制裁,给江知艺的父母一个交代。同时,他也要盯着市教育局的专项排查行动,确保行动能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林砚和周景澜的身上,带着一丝温暖的力量。他们知道,这条路或许会很艰难,但只要他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让更多的孩子在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滨海市的校园,少一份黑暗,多一份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