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档案馆的旧影与巷口的约定 ...

  •   周六的晨光带着点温柔的凉意,透过槐树叶的缝隙,在巷口的青石板上织出细碎的光斑。林野提前十分钟到了集合点,手里攥着沈知行送的银色书签,指尖反复摩挲着“巷尾暖光”四个字——这是他第一次和人约着去做“闲事”,心里像揣了颗裹着糖霜的小石子,轻轻晃着就甜。

      “等很久了吗?”

      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野回头时,正撞进沈知行带着笑意的眼睛里。他今天穿了件浅卡其色的风衣,手里拎着个黑色相机包,头发打理得整齐,额前碎发被风吹得微微动着,比平时多了几分清爽。

      “刚到,”林野把书签塞进外套口袋,指尖还留着金属的凉意,“相机都准备好了?”

      “当然,”沈知行晃了晃相机包,从里面掏出瓶温热的豆浆递给林野,“陈叔早上特意给的,说你喜欢喝甜的,加了两勺糖。”

      林野接过豆浆,瓶身的温度透过掌心传过来,暖得他耳朵有点发烫。他低头拧开瓶盖,刚喝了一口,就看见沈知行从包里拿出顶浅灰色的针织帽:“早上风大,你头发软,别吹得头疼。”

      不等林野反应,沈知行已经伸手帮他把帽子戴上,指尖不小心蹭过他的耳尖,两人都顿了一下。沈知行的手很暖,带着点淡淡的皂角香,林野能清晰地感觉到那点温度顺着耳尖往脖子里钻,连呼吸都变得轻了些。

      “走吧,再晚档案馆该排队了。”沈知行率先转身,脚步比平时慢了些,特意等着林野跟上来。

      档案馆离老巷不算远,坐两站公交就到了。进门时,工作人员已经等着他们——沈知行提前打过招呼,把需要的资料都整理好了,装在一个蓝色的档案袋里。

      “这些都是‘巷口照相馆’留存的照片,大部分是八十年代的,”工作人员把档案袋递给沈知行,“里面还有几页老周先生的访谈记录,你们可以看看。”

      沈知行道谢后,拉着林野走到靠窗的桌子旁坐下。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档案袋上,林野看着沈知行小心翼翼地拆开绳子,心里忽然有点紧张——他好像比自己还期待看到那些旧照片。

      第一张照片是黑白的,画面里是照相馆的门面,木质的招牌上刻着“巷口照相馆”五个字,门口摆着两盆月季,一个穿蓝色工装的年轻人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相机,像是在等什么人。

      “这应该是老周的爱人吧?”林野指着照片里的人,声音放得很轻,“和老周照片里的人很像。”

      沈知行点点头,指尖拂过照片边缘:“你看他手里的相机,还是胶卷的,那时候能有相机的人不多,说明他很喜欢拍照。”

      两人一页页翻着,照片里的场景渐渐熟悉起来——有巷口的老槐树,有林野现在守着的书店,还有穿着旧衣服的居民在巷里聊天的样子。翻到中间时,林野忽然停住了手——照片里是两个年轻人坐在槐树下,左边的人穿着白衬衫,手里拿着本《诗经》,右边的人穿着蓝色工装,正低头帮他拂去肩上的落叶,侧脸的轮廓和老周一模一样。

      “这张比老周那张更清楚,”沈知行凑过来看,声音里带着点感慨,“你看他们的手,悄悄碰在一起,藏在身后,怕被别人看见。”

      林野盯着照片里交握的手,心里忽然有点发潮。原来几十年前,这条巷里就有人这样小心翼翼地爱着,像他和沈知行现在这样,靠着一点细微的互动,悄悄确认彼此的心意。

      “还有访谈记录,”沈知行把档案袋里的纸页抽出来,递给林野一张,“你看这段,老周说他爱人等了他十年,每天都在照相馆门口摆一盆月季,说等月季开够十次,他就回来了。”

      林野低头看着文字,眼眶有点发热。他想起老周现在总坐在巷口的石凳上,手里拿着本旧书,偶尔会对着槐树发呆——原来那些沉默里,藏着这么长的等待。

      “我们把这张照片复印一张吧,”林野抬头看着沈知行,声音带着点哽咽,“送给老周,他肯定会很开心。”

      沈知行点点头,起身去跟工作人员说。林野坐在原地,看着手里的访谈记录,忽然觉得自己很幸运——他不用等十年,不用靠月季来计数,喜欢的人就站在身边,能清晰地看到他的笑,摸到他的手。

      复印完照片,两人又在档案馆待了一会儿,沈知行用相机拍了些有纪念意义的照片,说以后要洗出来,贴在笔记本里,当作他们“老巷故事”的一部分。

      回去的路上,公交靠窗的位置正好空着,沈知行让林野坐里面,自己靠在旁边。林野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那个铁盒:“昨天整理书的时候,又发现了张纸条,你要不要看?”

      沈知行凑过来看,林野从铁盒里拿出张淡蓝色的纸条,上面写着:“昨天的雨很大,但有个人把伞都给了我,还送了我暖手宝,我好像有点喜欢他了。”

      “写得很真诚,”沈知行把纸条放回铁盒,目光落在林野的脸上,“就像……就像有人在写我们的故事。”

      林野的心跳忽然漏了一拍,他别开目光,看着窗外的槐树,小声说:“才没有,我们只是朋友。”

      “只是朋友吗?”沈知行的声音放得很轻,带着点认真,“林野,我不想只做朋友。”

      公交刚好到站,报站声打破了车厢里的安静。林野愣在座位上,没敢看沈知行的眼睛,直到沈知行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到站了,该下车了。”

      两人走下公交,沿着老巷慢慢往回走。巷口的槐树下,老周正坐在石凳上看书,看见他们回来,笑着挥了挥手:“小林,沈设计师,去档案馆还顺利吗?”

      “很顺利,”林野走过去,把复印的照片递给老周,“我们找到您和您爱人的照片,给您复印了一张。”

      老周接过照片,手忍不住发抖,眼里很快泛起了泪光:“谢谢你,小林,我都快忘了这张照片的样子了。”他抬头看着沈知行,又看了看林野,笑着说,“你们俩真好,像我年轻的时候,能一起做喜欢的事。”

      林野的脸有点发烫,刚想说话,就听见沈知行说:“周老师,我们以后还会去档案馆,要是找到您爱人的照片,再给您送过来。”

      老周点点头,把照片小心翼翼地夹进书里,又聊了几句,才慢慢起身回家。

      看着老周的背影,林野忽然想起访谈记录里的话,转头对沈知行说:“以后我们也像老周他们一样,把我们的故事藏在书里,好不好?”

      沈知行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伸手握住林野的手:“好,不仅要藏在书里,还要藏在巷口的灯里,藏在每一棵槐树下。”

      林野的手被沈知行握着,掌心的温度让他觉得很踏实。他抬头看着沈知行的眼睛,里面映着巷口的阳光,像有星星在闪。他知道,从今天起,他和沈知行的故事,又多了一笔温暖的色彩——藏在档案馆的旧影里,藏在巷口的约定里,也藏在彼此紧握的掌心里。

      回到书店,林野把复印的照片夹进《老巷往事》里,又拿出那个铁盒,写下一张新的纸条:“今天和他去了档案馆,找到了老周的照片,他说不想只做朋友。巷口的阳光很好,我好像也喜欢他了。”

      沈知行站在旁边,看着林野认真写字的样子,悄悄用相机拍下了这一幕。照片里,林野低着头,阳光落在他的发顶,手里的笔在纸条上慢慢移动,暖黄的灯光映在他的脸上,像一幅温柔的画。

      “以后我们把这些照片和纸条都整理好,”沈知行走过去,从背后轻轻抱住林野,“等我们老了,就坐在巷口的槐树下,一起看这些故事。”

      林野靠在沈知行的怀里,闻着他身上淡淡的皂角香,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这条巷里的故事,还会继续写下去,而他和沈知行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