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时间如同指尖的流沙,悄然滑入深冬。林清许与顾云深之间通过屏幕建立的艺术对话,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反而如同藤蔓,在不知不觉中缠绕生长,渗透进他生活的每一个缝隙。
他们的交流,早已超越了最初简单的照片分享。某个周末的深夜,林清许被一幅康定斯基的抽象画论困扰,下意识地将自己的疑惑编辑成文字,发给了那个已然成为他“艺术树洞”的人。他原本没指望立刻得到回复,毕竟已是深夜。
然而,手机屏幕很快亮起。顾云深不仅在线,还就康定斯基作品中“内在必要性”的原则,与他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深入探讨。他没有空白的论断,而是结合了自己在商业决策中遇到的类似“直觉与逻辑平衡”的实例,用另一种视角为林清许打开了思路。
【艺术与商业,看似两极,但在追求某种‘本质’的驱动上,或许同源。】顾云深最后总结道。
林清许看着这行字,内心受到不小的震动。他从未想过,那些萦绕在他心头的、看似虚无缥缈的艺术理论,竟能在另一个截然不同的领域找到如此贴切的共鸣。
顾云深就像一位博学而耐心的引路人,总能在他思维陷入死胡同时,为他推开一扇新的窗,让他看到更广阔的天地。这种精神层面被深刻理解、并被引领着向上攀登的感觉,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感,是任何物质给予都无法比拟的。他感觉自己被当作一个平等的、有独立思想的个体来尊重和对待。
这种深刻的精神共鸣,在与他最亲近的顾云骁的日常相处中,显得愈发珍贵,也无形中放大了那份客观存在的差异。
“清许,你看我这波五杀!帅不帅!”顾云骁结束一局游戏,兴奋地摘下耳机,转头看向正对着速写本凝思的林清许,脸上洋溢着纯粹的、毫无阴霾的成就感。
林清许从艺术的玄思中被拉回现实,他抬起头,对顾云骁笑了笑,真心地夸赞:“很帅。”
顾云骁凑过来,勾住他的脖子,兴致勃勃地计划着:“下周电竞社有场线下观赛活动,听说请了职业选手来,一起去呗?保证热血沸腾!”
“我……”林清许下意识地想婉拒,他更想利用周末时间去新开的那个画廊看看画展,“我可能……”
“哎呀,别可能了!”顾云骁用力拍了拍他的肩,打断了他的犹豫,“整天泡在画室里多闷啊,跟我们出去放松放松!就这么说定了啊!”他的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热情和理所当然的亲昵。
还有一次,林清许在完成一幅关于“孤独与存在”主题的创作时,遇到了瓶颈,情绪有些低落。顾云骁发现后,试图安慰他:“别想那些深奥的了,走,我请客,去吃你最爱的甜品,吃完心情就好了!”
林清许知道他是好意,这份关怀简单、直接,带着太阳般的温暖。但甜品无法解决他关于存在主义的困惑,热闹也无法真正填补他创作上的迷茫。他需要的,是有人能理解他为何会为“孤独”而着迷,为何要执着于用画笔探讨“存在”的虚无。
这种差异并非源于顾云骁的恶意或迟钝,他只是活在一个更简单、更直接的世界里。他的爱是炽热的、包围式的,却无法精准地滴灌到林清许精神世界那片渴望深刻共鸣的土壤。
不知不觉间,一种隐秘的依赖,已经在林清许心中悄然滋生。
他开始习惯在每天醒来后和入睡前,点开那个备注为“顾先生”的对话框,仿佛这是一种开启和结束一天的仪式。当他因为一幅画的色彩关系处理不当而烦躁时,当他被母亲的问责电话影响心情时,当他只是单纯地想分享路上看到的一只慵懒的猫时……他的第一反应,不再是独自消化,或者对身边的顾云骁倾诉,而是拿起手机,下意识地找到那个头像。
而顾云深,似乎总能在恰当的时刻,给出恰到好处的回应。有时是一句精准的点拨,有时是一张能让他会心一笑的趣味图片,有时只是一句简短的【我在听】。
这种稳定、可靠且充满理解的存在,像一块坚实的基石,稳稳地托住了林清许所有细微的情绪波动和创作上的不安。
他的生活,仿佛被无形地分割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阳光下,与顾云骁等人喧闹的、充满烟火气的校园日常;另一部分,则是独处时,与顾云深进行的、静谧而深刻的精神交流。后者像一杯清茶,初品淡然,却回味悠长,悄然滋养着他内心最核心的渴望。
情感的失衡,就在这日复一日的“精准投喂”与“深刻共鸣”中,无声无息地发生着。林清许尚未清醒地意识到,那个名为顾云深的男人,已经在他心中占据了一个何等特殊且牢固的位置——一个集理解者、引导者、庇护者于一身的,几乎无可替代的存在。
这天晚上,林清许刚刚完成一幅作品的收尾,心情颇好地将成果拍了下来,几乎是第一时间发给了顾云深。他期待着对方的评价,这种期待本身,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性的喜悦。
顾云深的回复很快,先是专业地肯定了画作的进步,指出了几个不易察觉的亮点。然后,他话锋一转:
【上次你关于蒙德里安‘格子画’里秩序与自由并存的见解,让我在处理一个棘手的商业项目时受到了很大启发。一直想谢谢你。我这里正好有一套早年收藏的、关于构成主义的绝版外文文献和几件相关的小物件,放在我这里也只是蒙尘。我觉得,它们在你手上会更有价值。这周末方便吗?我让人给你送过去。】
礼物。
这个词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让林清许的心跳漏了一拍。不是昂贵浮夸的奢侈品,而是“绝版外文文献”和“相关小物件”。这份礼物,精准得可怕,直接命中了他作为绘画喜爱者和求知者的核心渴望。
他几乎能想象到那些泛黄书页的独特质感,以及触摸那些可能承载着艺术史片段的小物件时的激动心情。拒绝的话,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这份尚未送达的礼物,像一颗充满魔力的种子,被顾云深亲手埋下。它所带来的那份沉甸甸的、混合着巨大惊喜、深切感动与一丝不安的期待,开始在林清许的心中悄然发酵,预示着某种关系,即将突破现有的边界,向着更深入、也更未知的方向,加速滑去。顾云深的“入侵”,无声,却已深入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