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的小卡片】
①商王在甲骨卜辞中一般自称为“余一人”、“予一人”、“一人”,认为自己是天下一人,人间最尊贵的王,但是这种自称用在文中很奇怪诶,所以取了意思比较相近的“寡人”作为商王自称。
②商周时期,“大”发音为“太(tai4)”,所以现在我们读作“太史、太卜、太祝”,在当时写作“大史、大卜、大祝”,和“大巫”这个职务很显然是一套的,且商朝时“巫卜祝史”都属于宗教事务官体系,这四个职务的长官应当品级所差不多。早周及周初沿用商朝的官僚体系,想必变化不大。但现存版本的《周礼》(即《周官》)中并没有“大巫”一职,只存“司巫”作为所有巫官的长官,该职务没有副手,品级远低于以上三种官职,考虑现行的《周礼》约成书于东周时期甚至更晚,可能是后期“大巫”这一职务已被撤销因此未录,“司巫”这一职位可能原本是“大巫”的副手,也有可能是“大巫”职位在降级后改称“司巫”,因为“司巫”这个构词方式不太符合商朝和早周时期的构词习惯,和周王朝后来为礼乐制度而设立的“大司乐”这个职位倒像是同款。(当然以上仅是我的臆测,没有任何的史学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