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 23 章 ...
-
三人沉默着待了一会,师戴森身上带的大哥大响了,他站起身走了几步接通电话,眼睛一直看着青英这边,让师戴宇不敢乱动,这让青英很安心。
接完电话他又坐回原位,小声和青英解释:“宋明娇她们刚才到了,和我妈还有嘉一她们一起吃了饭,已经回去了。她让我告诉你,有事你可以随时找她。”
青英笑了,虽然这段时间宋明娇来得不多,但她每次打电话给宋明程总要喊青英接一下,说几句关心的话。比起不闻不问的舅舅,宋明娇这个舅妈要亲切得多。
“师先生,谢谢你。”
“青英,叫我名字就可以,戴森或者阿森都行。”
青英摇摇头,说:“师先生,我该叫你……叔叔的。”
师戴森扶额,本能地抗拒叔叔这个称呼,无奈地妥协,“那你还是叫师先生吧。”
青英不好意思,叫叔叔确实把人叫老了。师先生今天才满的31岁,因为搞学术,可能户外待的不多,皮肤比她还白,看着一点不显年纪,只比她大上几岁的样子。只是他平常总是一张严肃脸,还是很有叔叔架势的。
这样呆坐着担心很难熬,师戴森从包里拿出纸笔,写下音标,小声和青英讲。
青英此前完全没有学过这个,她们学英语,都是由自身水平有限的老师带着念单词句子而已,所以错误很多。
在师先生这样的专家面前,她都不好意思开口。
师戴森鼓励她:“青英,语言就是要开口说,说错了没关系,纠正过来就是。不说出来你就不知道自己是错的还是对的。来,我先念,你跟读。”
青英放下腼腆,认真跟着读,读得不标准的地方,师戴森就停下来,重复带读直到她完全读对。
说得多了,师戴森从长凳上的塑料袋里拿了一瓶汽水,打开递给青英,自己又开了一瓶喝了两口。
青英接过汽水喝了几口,喝完尴尬地笑笑,说:“谢谢,我……基础太差。要是带了录音机就好了,录下来,师先生你就不用反复带读了。”
师戴森又喝了一口汽水,然后拿在手上,含笑摇头,说:“如果要录,我下午就录了。青英,音标是口语的基础,不这样面对面教,很容易出错,开始学错了,以后就会一直错下去,很难掰过来。”
师先生这样用心,青英很感动,热切地看着他,再一次郑重道谢:“谢谢你,师先生。”
她亮晶晶的眼睛像有能摄魂的魔力,师戴森感觉自己陷入一种难以言说的迷惘,闭上眼,努力拉回心神转开视线,看向对面的师戴宇。
师戴宇看着他们你一瓶我一瓶,就是没人问他要不要喝,心里有些恼火。
师戴森看他盯着自己的手,好笑地问:“大哥,你想喝?”
一个大男人,想喝汽水既不打算自己去买,也不打算主动来拿,拿着架子等人奉上,实在可笑。
师戴宇当然不能说,摇头说:“不用,就是有点担心,进去这么久了。”
早点生了,他看看就能回去休息,明天是星期一,要上班的。
青英听他说的这话有些满意,这人总算知道担心了。
师戴森却看出他脸上的不耐烦,暗自叹气。
产房的门开了一次,要走了孩子的衣服和包被。
晚上10点半的时候,助产士把孩子抱了出来,喊:“李文诗家属,李文诗家属。男孩,6斤2两。”
师戴宇应声,赶紧上前,师戴森和青英也站起来。
助产士把孩子小心地往师戴宇这边递,师戴宇不敢抱,推了站在后面的曲婶。
曲婶把孩子接过来,青英和师戴森都看着助产士。
师戴宇站曲婶旁边专心看孩子,一直没开口。
师戴森只好自己来问:“孩子妈妈现在怎么样?”
助产士瞧他一眼,问他:“你是丈夫?”
刚才喊家属怎么是那人上前。
师戴森赶紧说:“不是,是家人。”
助产士瞧一眼盯着孩子不离眼的“真丈夫”,心里暗自叹气,回答师戴森:“大出血,手术呢。”
她这么说,师戴宇才回过神,尴尬地说:“她还好吧!”
在手术呢,好个屁,不过在产科,什么垃圾都见识过,助产士口罩下的嘴一撇,没有搭理他又推开产房门进去了。
师戴宇还想跟她理论,这什么工作态度啊!
师戴森先一步拉开他,直接安排:“大哥,你和曲婶先送孩子回病房吧,孩子刚出生,待在这不好。”
曲婶抱着孩子上楼去了,师戴宇踟蹰了一下,跟在她后面走了,只留下一句:“阿森,有事你喊我。”
这是没打算主动下来的意思了!
师戴森和青英重新坐下,两人对视,都是满脸无奈。
到了凌晨一点多,李文诗才被推出来,同时出来的还有三名医生和两个护士。
打头的医生跟她们说了一下情况——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大出血,已经动了手术,暂时稳定,要留在观察室。
因为看到青英的衣裳,医生停了片刻还是委婉地说了费用可能会很高的事。
师戴森认真道了谢:“谢谢医生,该怎么治就怎么治,我们会按时交费的。”
医生看他表态干脆,以为他是产妇的丈夫,态度和缓了些,说:“子宫暂时保住了,应该不会有意外,你们要尽量让她保持心情愉悦。生这个孩子,她吃了大苦头,出了院也要好好养,可不能耽误了。”
这个师戴森和青英都没办法保证,之前出来送孩子的助产士嘟囔:“这不是她男人,她男人呢,跑了吧。”
全场尴尬,医生还要交班,都走了。
师戴森抓紧问助产士:“请问观察室可以家属作陪吗?”
他俩全程守在这,是真正关心产妇,助产士态度好了些,说:“跟上吧,有任何情况就按铃或者到护士站喊人,定时更换垫的纸,量多了一定要告诉我们,千万别疏忽。”
进了观察室,青英挨着李文英的床坐了,师戴森坐在床尾一米多远的休息椅上。
青英摸着李文英没有输液的这只手,“师先生,你先回去休息会吧,晚上我来守就可以了,你放心,我保证不打瞌睡。”
她是承诺了李文诗,加上确实不放心,师戴森却没必要守在这,他明天还有工作。
师戴森嗯了一声,拉开公文包,把大哥大掏出来递给她,说:“青英,你先守一会,我去处理点事,电话你拿着,有事直接用它打电话。”
青英接过这个烫手山芋,师戴森又从包里拿出纸笔写了几个号码,标了姓名递给她。
“你在这等一会,我回去一下,会尽快赶回来的。 ”
青英接过来,发现上面有他的两处电话,他妈妈的电话,宋明娇的,宋明程的,还有师戴铭的BP机号码。
“师先生,你忙完在家休息一会,今天,不对,昨天你累了一天了。”已经过了午夜,师戴森的31岁生日就这样混乱地过去了。
师戴森笑笑,没多说。
青英站起来,抓着大哥大,为难地说:“师先生,电话,你还是带在身上吧,要有事我会找护士和医生的,用不上。这个……太贵重。”
西西说这个得2万多才能弄下来呢,要是弄坏了或者丢了,把她胡青英卖了都赔不起。
师戴森没接,只看着她说:“就是个方便点的电话而已,不用放在心上,青英,你自己注意着点,饿了记得吃点东西。”
青英只好接回来,点头说:“好的,刚才的饼干汽水那些还有呢。”
师戴森走后,青英守着两个重要——一个李文诗和一个大哥大,一刻也不敢松懈。
输的液换了两次,李文诗一直没醒,青英拉着她的手在心里祈祷,大哥大放在她并拢的大腿上。
好在每隔一段时间换的纸,上面血量都不多。
护士来换药瓶,她就抓着大哥大站起来。护士看着她,眼前这小姑娘穿着土气,手里却抓着电视里才有的洋气玩意,护士挺好奇的。
“那男的哪里去了,你们是产妇家人吗?”
产妇的老公“只要孩子不管老婆”的事迹她们护士站早传过了,听丽丽说那个不是丈夫的英俊男人挺好的,她想看看就抢着来换药了。
青英抓着大哥大,尴尬地说:“亲戚。”
师先生算亲戚,自己是个刚认识的外人,不好说。
晚班事不多,也不是生孩子的旺季,护士没走,小声和她八卦,“她男人她婆婆呢,没来看过她吗?”
师戴宇和曲婶走后就再没来过,青英问过,师戴森不用上去看就很肯定地说:“八成已经回去了。”
青英没打算给他们刷好名声,如实地说:“没有,大概有事吧。”
这话说得秒,还能有什么事比生孩子重要,护士笑出声,又问她:“你是产妇娘家人吧?”
青英是李文英点名留下的,勉强算是吧,她点点头。
护士立刻就脑补完结了:娘家条件不好,婆家瞧不起穷媳妇,所以完全不上心,娘家人底气又不足,不敢闹不敢怨。
人要是把在八卦上的联想力用在写文章上,语文老师哪还用愁。
丽丽说的那男人,怕是婆家这边难得的一个良心人。
可惜人不在,护士看青英不想多聊的样子,走了。
护士走了没一会,师戴森又匆匆赶来了。
青英惊讶,问他:“师先生,你怎么又来了?这里我守着没事的,你还要上班,快回去吧。”
师先生是大学里的教授,教的学生将来都是建设社会的人才,课业耽误不得,不像她,反正宋先生他们要出门,耽误一下有什么关系。
师戴森递了一件自己的外套给她,“青英,夜里冷,你凑合罩一下。你放心,干净的。”
青英接过来,又把大哥大还给他,仔细跟他报告:“医生查过房,她情况还好,现在出血量很少,输的液刚才换了一次,输完这瓶说是要停一会。”
师戴森点头,拖了一个小柜子挪过来,把自己拎的东西摆上来。
“青英,来,吃点东西。”
他把饭盒盖一个一个掀了,整齐地排好,把筷子取出来递给青英,说:“来,陪我吃一点。”
他饿了,青英肯定也饿了,昨天晚饭大家都没吃好,保温饭盒里属于李文诗的食物两人都没打算动。所以刚才他叫醒厨师,包了红包让人加班做了些热饭菜。
饼干汽水小孩子爱吃,大人靠这个填饱肚子不合适,吃多了牙齿都发酸。
青英坐下来,拿了筷子和他一起吃,昨晚她在里间是吃了一点的,和这菜味道很相似,想到师戴铭说师戴森在莲花饭店入了股,那可以确定他真的是去那边点餐了。
两人都饿了,把带来的饭菜吃了一大半。
青英帮着收拾,重新扣好饭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