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第1章
      宣平三十八年一过,迎来宣平三十九年,又翻一年,喜意闹人。瞅着,将至月中,又近十五的元宵节。

      大晋朝,承平府,下辖楼县,城东卫庄。庄子中心的一处老宅子里,老太太张氏在跟二孙女说些掏心窝子的小话。

      “小月,元宵节近,明儿个随祖母一道回一趟县城大宅。回大宅里,得记着不许与人胡闹。”老太太叮嘱一番。

      “祖母宽心,有您再三叮嘱,孙女回县城大宅后一定老老实实,可不敢跟一个猴儿一样的撒泼耍横,没得让人在暗地里蛐蛐。”

      噼里啪啦回一番话的少女名唤卫小月,她在五岁那一年被祖母张氏接到跟前亲自抚养。匆匆九年过去,今年三月,卫小月将迎来十四岁的生辰礼。
      明年春日,卫小月便及笄。

      卫小月容貌清丽,一幅美人胚子,她的脸颊上还带一点婴儿肥。
      在一开口讲话时,娇嗔的语气里带上三分活泼气息,让亲自抚养二孙女长大的老太太听着就是舒心自在。

      这会子的卫小月回过话后,忙是起身,她拿起小炉子上正煮着奶茶的小壶,握着壶柄,倒好茶汤,斟至祖母跟前。

      “祖母润润嗓子,您先吃茶。”卫小月给祖母斟好茶,再给自己倒一盏。
      “真香。”卫小月吹一吹茶汤,待温度适宜,饮上小口后,又赞赏一句。

      有孙女在身边陪伴,一道吃茶逗乐,老太太心情好,也喝上一盏茶,吃掉几块点心。

      “老太太,二姑娘,梁二郎君来拜访了。”守门的张家婆子来传话。
      “请堂屋来吧。”老太太回道。

      “听老太太吩咐,这便去请客来。”张家婆子忙回话,尔后,告退离开。

      稍过片刻后,一位少年郎走进卫家老宅的堂屋里。
      少年郎姓梁,名澄,字玄真。

      梁澄年满十四岁,一介读书郎,瞧着带些文气,因出身于农家,年少长干农活,身量却并不瘦弱。

      “问老太太安。”梁澄施了晚辈见长辈的礼。
      “老身大安。”老太太笑着指一指下首的位置,笑道:“坐吧。”

      梁澄谢过,并不急着落坐。此时,他递上一份包裹,说道:“提前来贺老太太、二姑娘元宵节的喜庆,此为一点心意。”

      老太太瞧一眼包裹,笑道:“既然是梁二郎的心意,老身就笑纳了。”

      礼物送到,梁澄又陪着老太太闲谈片刻,尔后,准备告辞离开。

      “小月,替祖母送一送梁二郎。”老太太没留客,随口吩咐孙女一句话道。
      “好。”卫小月应下话。

      “祖母瞧着你这妮子做的梅花酥不错。当回礼,装几盒回赠给梁二郎贺元宵节。”老太太又吩咐一回话道。
      “嗯。”卫小月颔首应下。

      自家种的寒梅树,摘了花朵做酥饼。卫小月在做好酥饼前,早早就备上用途。
      一则老宅自家人食用。二则封装到锦盒里,做为元宵节的贺礼小添头,赠于县城大宅里住着的亲人。三则给予梁二郎。

      卫小月送梁二郎出堂屋后。

      老太太张氏坐于堂屋上首,此刻的她打开了梁二郎送来的贺礼包裹。
      只瞧见包裹里有一个盒子,盒子里面装着两支小参,参上还带着泥,一瞧,便是新挖来的。
      小参的份量不重,可搁老太太眼中,还成礼数。

      关于梁二郎与二孙女一点子眉来眼去的官司,老太太是成全的。
      梁二郎是卫庄人,一旦二孙女嫁给梁二郎,对于老太太而言,她的身边亲人还落了二孙女在近前。
      这二孙女嫁人后,能搁了眼前瞅着,老太太安心。

      卫家老宅前院,一树寒梅,梅开朵朵。

      卫小月的鼻间嗅了一点子的花香,心情甚美。她递上装着几盒梅花酥的包裹给梁澄,笑道:“玄真,给。”

      话罢,又瞅一眼四周,尔后,卫小月方从袖中拿出一本书籍。
      “你收好,抄写了,原本抄本,双份还我。”卫小月叮嘱一句。

      梁澄应一声,收下梅花酥,又接过书籍。他心底知,二姑娘借他书籍是担上干系,乐意借书,尽是情义。

      “二姑娘,我已经抄好《诗经》,原本还你,抄本也还你。”梁澄脸上全是笑意,满面欢喜的说道。

      话罢,梁澄从怀中拿出两册《诗经》。一为卫小月借的原本,二为梁澄写的抄本。

      “……”卫小月此刻不回话,她只伸手,默默的拿回了两册《诗经》。

      在卫家老宅里,卫小月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书房内摆着不少的书籍。
      非是印刻的书籍,尽数为抄本,全是梁澄一本本抄好的。

      至于原本,不过是卫小月回县城大宅时,从大宅书房里借阅的。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那……”卫小月瞧一眼手里的书籍,问道:“你还有话与我讲吗?”

      卫小月一问,似嗔似怪,苑尔一笑。

      落梁澄眼中,二姑娘一笑就仿佛是春风拂面,又灿烂若春花怒放,他怦然心动。

      “先生讲,以我的学问今年可下场。”梁澄鼓足了勇气,十分慎重的说道:“二姑娘,待我取得一份功名,定请媒人登门提亲。”

      “……”这会儿的卫小月不急着回话了,如今世道,闺阁的女儿家要讲一点矜持。
      于是卫小月翻一翻手中的《诗经》,尔后,翻开一页。

      “玄真,我喜这诗,赞赏梅花。”卫小月含糊过梁澄的许诺,又道:“我也做一首梅花小诗赠予玄真。”

      “冬寒已过春又来,我家老宅花犹开。”
      “不需人夸好颜色,留得一颗真心在。”

      卫小月站在寒梅树下,满树花开,少年郎瞧着少女言笑晏晏,听音识趣。
      梁澄非是一颗石头心,此刻的他悟了。

      文人骚客自是贪念红袖添香,于是梁澄立马给予回应。
      “梅花小诗,岂能只赋一首。”话罢,梁澄也赋一首梅花小诗。

      “七载寒窗寄春君,风来花来岁馀来。”
      “暗香疏影莺时到,一点真心万万好。”

      在诗里,梁澄回应的真真切切,卫小月真懂了。

      “嗯嗯,这诗好,人也好。”卫小月夸一句。

      “玄真,明年春,我及笄。”卫小月小声呢喃一句。明明低语,尽入梁澄耳中。

      待送走梁澄后,卫小月回到堂屋。

      “已送走梁二郎了?”老太太问道。
      “回祖母,人走了。”卫小月回过话后,便落坐于祖母近前。

      “这是元宵节贺礼。”卫小月瞧见打开的盒子,更瞧见里面装着的两支小参。
      “是啊,梁二郎的元宵节贺礼。那孩子是一个知礼的人。”老太太夸一回梁二郎的好话。

      “这屋里就咱们祖孙俩。”老太太一边讲话,一边把目光落在二孙女的脸庞上。
      老太太十分认真的问道:“趁着要回县城大宅前,祖母诚心的再问一回,你这妮子就真儿个认定梁二郎了?”

      “他六亲不靠,命硬,你不害怕吗?”老太太连续两问。

      先问卫小月对于自己亲事的看法,是否真心的愿意嫁给梁二郎。再问,万一梁二郎克妻,就问怕不怕。

      “祖母,玄真他人很好。”卫小月抿唇一笑。

      搁这一个世道里,刑克亲人,命硬,真不是什么好批语好命数。
      当然,搁卫小月的上一辈子,答案另算。年年岁岁,不尽相同。一个新世道,一种新看法。

      诚然,卫小月活出了两辈子,前世今生。

      前世的卫小月是现代社会的牛马打工人,卷到飞,可谓007,结果不言而喻,猝死了。
      今生的卫小月胎穿,可能是婴儿的脑容量有限。刚开始的卫小月没有前世记忆。直到年岁渐长后才慢慢的觉醒宿慧,恢复了前世的记忆。

      这一辈子的卫小月想改写人生,她不想再卷了,只愿躺平享福。

      这一辈子的卫小月出生于卫家,父卫礼,楼县的八品县丞官。
      搁世家大户看,这是芝麻绿豆点的县丞小官,真懒得提一嘴。搁楼县的地界,卫家出一个官,也属于富贵户。

      卫礼娶过两任夫人,先夫人姓章,已经过逝,乃是老太太张氏的外甥女。
      先夫人生一女,唤卫小婉。这一位卫家大姑娘比卫小月大十岁,早已出嫁。

      卫礼又娶继室柳夫人,生嫡长子卫闳,嫡次子卫闰。

      关于嫡长兄卫闳比卫小月大五岁,娶妻方氏,还给卫小月添了一个两岁大的侄女卫扶云。
      至于嫡次兄卫闰比卫小月大两岁,娶妻朱氏。

      至于县城卫家大宅里,卫礼还有一妾金小娘,由上峰赠予,尔后,纳了入内宅。

      金小娘貌似颇得卫县丞的宠爱,生一女一子,其女是卫家三姑娘卫小蓁,比卫小月这一个二姐姐小一岁。其子是卫家三子,比卫小月这一个姐姐小五岁。

      至于卫小月本人,生母早亡,只知姓白。关于生母白小娘的娘家在何处,还有哪些亲人,
      卫小月真是不知。

      卫小月能查到得关于生母白小娘的生评痕迹,只知生母是青楼伎子出身。
      搁这一个世道里是要被人在暗地里蛐蛐的贱籍。至于再加详查,很难。

      不过卫小月不查也能猜测三分。想来这一辈子的生母白小娘总归是苦命人。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1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