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2024.09.30 ...
-
写到凌晨,我忽然停下来刷了刷朋友圈。
所有学校都刚刚举行完运动会,所以沉寂许久的朋友圈骤然出现了许多鲜活的身影。
作为一个在观众席上从头坐到尾的悠哉人士,我自然是没有什么心得和感悟好分享的。
我看了很久。朋友圈几乎被运动会的照片占满,我翻了很久都没翻到底。我看着照片中大家欣喜的笑容和亮闪闪的奖牌,我也是真心地为大家感到开心和骄傲。
在放下手机重新看向电脑屏幕的那一刻,我才恍然意识到:
在这个所有人都美满、幸福的一天,我一个人窝在昏暗的小房间里,断断续续地敲打着一篇构思了近一个月的悬疑小说。
亲手叙写着一位又一位角色的死亡。
我时常为自己笔下角色的命运感到悲哀。
网上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作者笔下的角色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
朋友于是这样打趣我:那成为你的孩子,命也太惨了吧。
不过我想,又有谁不爱自己的心血呢。
在我短暂的写作经历中,其实不难发现我更擅长于写痛苦与哀伤。甚至于我之前这样给自己定位:比起写文章,其实我更适合写文案。
我会为自己找借口,或许是因为我没谈过恋爱,所以不太擅长描写甜甜的故事?不过又被我自己否认,经验匮乏的作者数不胜数,就像写科幻文的作者从未经历过他们笔下的幻想。但好在我也会安慰自己,“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大可以走好写BE的这条路。
我构思过很多文章,但一直没有着手去写。一是现在还在上学,没有时间每天更新;二是故事剧情都不清晰,只有零零散散的思路和片段。
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几乎都以悲剧结尾。
我一直有在尝试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却总是以失败告终。
朋友让我在原来的大纲上只对结尾进行修改,被我态度强硬地拒绝了。
我说,我宁愿故事的结尾充满遗憾,也不要强行赋予大团圆的烂尾结局。
每一位角色都是有他们存在的价值的。
对于我的某些文章来说,只有主角的死亡才能更深地彰显它们的立意和意义。
我笔下的人物生来都是身负使命的,在他们的结局尘埃落定的那一刻,他们才是真正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我眼中真正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物。
他们的命运由我书写。
我也时常会为自己笔下角色的结局感到痛苦。
但是他们依旧相信我,愿意将自己的生命交付在我的手中,心甘情愿地走向他们既定的结局。
我从来不认为一次元的他们只是简单的文字堆砌。
他们更像是另一个世界有思想、有个性的人,在作者的指引下一点点走完了自己人生的路。
只不过我笔下的角色,人生总是比别人短暂一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