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番外二 ...

  •   很多年前,杨秋染梦到自己和另外两个哥哥都有对象了,三个人带着对象,一起去江南。

      多年以后,这个梦成真了。

      杨秋染回国过完春节,三月份,六个人各自腾出了半个月的时间,一同出发去了江南。

      三月江南,草长莺飞。

      他们的第一站是西湖。

      他们先是登船游了湖,他们上船时是傍晚时分,太阳还没落山,月亮却已经隐隐探出头来。

      路既棠坐在船头,在迎面而来的凉风中,听着讲解员的讲解,“断桥不断,长桥不长,孤山不孤。”有一首歌叫断桥残雪,讲解员说道,很久以前的一年冬天,西湖边的孤山下了雪,第二年春天,一桥之隔,山上白雪皑皑,湖中已经春水初融,所以得名断桥。(注1)

      西湖有十景,每个景都有自己的典故。

      或许最出名的就是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了。

      船缓缓地开,途中,还遇上了别的船,别的船上的游客招手向他们打招呼,倚着栏杆的杨秋染和季心峦最先反应过来,也开始招手回应。

      到了三潭印月时,月亮已经升高了,正好照在三个潭中,远处的岛上灯光亮起。

      船游了一圈开始返航,路既棠看着湖中的景色,对殷倚松说道:“人生在世,就该到处走走,看看风景。”

      暮色中,殷倚松笑了,“我和你一起。”

      晚上,他们是在楼外楼吃的晚饭。西湖醋鱼端上来时,白鹤生凑过去看了,“好像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嘛。”

      说罢,他率先用筷子夹了一块鱼肉放入口中,不过一瞬,他神色变幻,好一会,他才咽了下去。

      席云启一直留意着他,看他神色,问道:“怎么了,没事吧。”

      白鹤生一笑,“没事,好吃的,你也试一下。”说罢,他又夹了一筷子,径直递到席云启嘴边,席云启看了他一眼,无奈地张开了口,将那筷子鱼肉吃了进去。

      季心峦一听,真的相信了,他也试了一下,鱼肉刚刚入口,他就“嗷”了一声。

      杨秋染环顾一圈,她闭上眼睛又睁开,深呼吸,之后也尝了一口,“居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她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一个能表达自己心情的形容词。

      她招呼路既棠和殷倚松,“试一下嘛,来都来了。”

      来都来了。这句话真管用。

      这天晚上,他们尝了很多菜,路既棠最喜欢那道东坡肉,很清爽,一点都不腻,很合他的口味。

      第二天,他们从断桥出发,进了白堤,春色怡人,白堤外侧的深粉色桃花正在盛开,内侧的柳树枝条柔软随风飘荡,许多游人正站在花下拍照。

      他们一路走到了平湖秋月,平湖秋月外的一条路上两侧种了高大的梧桐树,顺着梧桐树走过去,到了一座桥上,往回望去,刚好看到一辆“1314”路公交车驶过,有几对年轻情侣在等这一瞬间打卡拍照。

      路既棠他们上了观光车,继续游苏堤,苏堤的空气十分清新,树下的草丛旁还能看到小松鼠蹦来跃去的身影,小松鼠长得憨态可掬,似乎有点胖过头了。

      第三天,西湖下起了雨,柳絮狂飞,在孤山苍翠的树中,殷倚松为路既棠披上了一件外套,“今天降温了,别着凉了。”

      路既棠笑了一下,转回去看雨了。

      树中庭下,路既棠在看雨,而殷倚松在看路既棠。

      他们在那里待了近五天。

      下一站是杨秋染一直想去的南乔古镇。

      在江南水乡里,坐在摇橹船上,船慢慢地摇,杨秋染小心地将手探出去,兴奋地划水,季心峦在给杨秋染拍照,白鹤生对坐船不感兴趣,枕在席云启肩上睡着了。

      路既棠饶有兴致地看着船两边的景致,岸上白墙青瓦,坐了许多喝茶赏景的人,船一路过了码头,过了桥下,路既棠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景致也越来越美。

      岸上的倒影映在青绿的水中,蓝天、白云和岸上景物都成了水中的画。船行至终点,路既棠下船上岸时,在岸上的桥回望,发现来路上两侧的房上都挂着红色的灯笼。

      许多摇橹船在水中穿行。

      江南,路既棠至此对这两个字终于有了真正的概念。

      他们继续在古镇里游玩,从一处名人故居出来后,听到不远处响起了敲锣打鼓的声音。

      刹时,岸边许多人探出头来看,再远一些的岸上站满了人。

      紧接着,两条摇橹船从上游缓缓驶来,前面的那条船上,穿着宋制婚服的新郎新娘站在船头,新娘团扇遮面,新郎笑着向两岸的人拱手,新郎身后的司仪一身红色长袍,朗声说道:“各位,我家公子小姐今日成亲,请各位到前面的广场观礼。”

      后面那条船上则站着许多穿了宋制服装的送亲人士,想来是那对新人的亲眷,也都笑着向岸上的人拱手。

      船一路走,司仪一路高喊。

      是游船接亲。

      杨秋染兴奋极了,抓着季心峦的手就要跟着船走。

      路既棠和殷倚松对视一眼,两人同时笑了,于是他们也跟上去。

      白鹤生当即拉着席云启跟着走。

      广场已经站了许多人,司仪站在台上说了好长一段贺词后才喊道:“迎新人!”

      堂上坐着两个年长打扮的人。

      新郎新娘登台。

      司仪接着道:“一拜天地!”

      新娘手持团扇和新郎一起盈盈拜下。

      “二拜高堂。”

      新郎扶着新娘转身,两人一同向坐在高堂的两人拜去。

      “夫妻对拜!”

      新郎新娘面向彼此,再次拜下。

      三拜结束后,新郎拿下新娘面前的团扇,两人一起面对观众,鞠了一躬。

      “送——入——洞——房!”司仪再度喊道。

      新郎新娘离场,一列侍女打扮的女孩子拎着篮子上台,司仪继续说道:“我家新人请各位吃喜糖——”

      他话音刚落,台上的一列女孩子抓了一把篮子中的糖。

      漫天的喜糖洒了下来,站得近的杨秋染接住了一颗又一颗。

      最后,杨秋染居然接住了六颗喜糖,六个人刚好一人一颗,她笑道:“沾沾喜气。”

      撒完喜糖后,台上的人又齐齐向台下的观众鞠了一躬,一齐退场了。

      路既棠听到旁边的人说道:“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成第三次亲了。”语气是十足的疑惑。

      路既棠听了,险些笑出声来。游船接亲的人都是演员,每天都会成亲,只是为了哄观众开心。

      有个好兆头,大家都高兴,何乐而不为呢?

      他们的第三站是江宁。

      江宁是六朝古都,路既棠一进江宁,就觉得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他们先去了莫愁湖。三月正是海棠花开的季节,莫愁水院里,海棠花开在菱形的窗后,开在转廊前。从远处望去,花枝纤细轻盈,好像下一刻就要散在春日的风里。

      莫愁女故居中,莫愁女像前,海棠花开得像凌波的月影。

      站在廊下,能看到水中飘着许多花瓣,碧色的水中,粉色的海棠花瓣随水而逝。

      路既棠站在多年后的莫愁湖中,隔着一段长长的光阴,想象年轻时的父母在这里的样子。

      这个名字,到底蕴含着他们多深刻的爱意啊。

      在酒店休息一天后,他们又去鸡鸣寺外赏樱花。

      鸡鸣寺路的樱花一树一树的盛开,如梦似幻。

      路既棠说道:“所以到底是为了楼外的蒹葭还是今晚的月亮,都不是,是鸡鸣寺的樱花开了。”(注2)

      楼外的蒹葭隐喻爱情,今晚的月亮隐喻故乡,鸡鸣寺的樱花隐喻归人。

      闻言,殷倚松也想起了什么,他握着路既棠的手,微微一笑,和路既棠一起,站在樱花树下,赏三月花开。

      从前以为等不到的人回来了,此刻还站在他的身边。

      杨秋染拍完照后,跑过来兴奋地说道:“听说鸡鸣寺专斩孽缘,要是自己一个人去,还能一去寡三年……”

      她还没说完,就被季心峦捂住嘴抱走了,“她乱说的,没有的事,相信科学。”

      开什么玩笑,那两位,一位千辛万苦才和爱人冰释前嫌,一位费尽力气才让爱人非他不可。

      一句“专斩孽缘”下去,没看见殷倚松和席云启脸色都变了吗。

      路既棠第一次听说,他说道:“居然有这样的事,还真有意思。”

      刚刚还在低头回信息的白鹤生抬起头,一副兴趣盎然的样子,“既然这么有意思,那我还非去不可了。”

      路既棠和白鹤生对视一眼,同时在对方眼中看到戏谑。

      与此同时,席云启拉住白鹤生的手,低声道:“你又想带着路既棠干什么坏事?”

      白鹤生眉尾一挑,邪气简直要溢出来,他说:“你猜。”

      席云启真是怕了他了。

      不知道席云启和白鹤生说了什么,最终他们还是没进去。

      游玩了一圈,他们该返程了。

      在返程的飞机上,路既棠看着飞机一路穿过云层,看到了云上金灿灿的落日,殷倚松抱住他,低声说道:“睡吧,睡一觉就到家了。”

      路既棠于是真的闭眼睡过去了。

      这一趟,他见过了江南的春景,心满意足了。

      真好。

      未来,他们还会一起去看这个世界更多的风景。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2章 番外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