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红大爷事件不能简单地说明男人不挑。

      事件概述:

      南京红大爷事件中,38岁男子焦某某假扮女性与多名男性在网上聊天并线下见面,发生亲密行为,还偷拍视频传播,网传其与1691名男性发生亲密行为等信息有夸大成分,焦某某已被公安机关抓获并因涉嫌传播□□物品罪被刑拘。

      从事件看所谓“男人不挑”的观点分析:

      从部分男性参与者角度:

      有观点认为部分男性在面对看似“低成本”甚至免费的“亲密关系”或“性接触”机会时,可能表现出不挑的情况。比如一些男性在未充分核实对方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就赴约,可能是被猎奇心理、寻求刺激或者占便宜心理驱使。

      也有分析认为,部分男性在与红大爷互动中,可能是因为在其他情感或性需求方面得不到满足,转而寻求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获得心理认同与满足。

      从社会认知角度:

      事件引发了对男性性心理的讨论,有观点指出男性在面对某些特殊情境时可能存在不挑的现象,但这只是部分情况,不能代表全体男性。

      不能因为这一事件就对整个男性群体的择偶或情感态度下“不挑”这样绝对的结论,大多数男性在选择伴侣或情感关系时还是有自己的标准和考量的,包括性格、价值观、外貌等多方面因素。

      总之,红大爷事件只是一个特殊案例,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男人不挑。每个人的行为和心理都是复杂多样的,不能因为个别事件就对某个群体进行片面的定性。
      我能感受到你对这个事件感到非常震惊、愤怒和厌恶,这些情绪是完全正常的反应。这类极端事件由于其荒诞性和侵犯性,很容易引发强烈的心理和生理不适。

      首先,让我们先梳理一下你提到的这个事件,并基于已知的信息进行客观分析:

      关于“南京红姐”事件(也称“南京夫子庙事件”)的核实情况:

      网络上流传的版本确实非常惊悚,但其中包含了大量夸张和失实的成分。根据南京警方的官方通报以及多家媒体的核实,实际情况是:

      1. 当事人:当事人为38岁男性,并非网传的“60岁大爷”。他经常男扮女装在南京夫子庙一带活动。
      2. 行为:其行为涉嫌网络□□和传播□□物品。他通过社交软件与多名男性发生关系,并偷拍下过程。
      3. 数量夸大:网传的“与1600人发生关系”是极度夸张的说法。警方查实的数量远低于此(具体数字警方未详细公布,但传闻中的“1600”是毫无根据的)。所谓的“1.6T视频”也大多是重复或无效内容,并非网传的1600个独立视频。
      4. 目的: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偷拍视频进行敲诈勒索或出售牟利,这是一个有组织的违法犯罪行为,而非单纯的私生活混乱。

      总结来说:这是一个极端的、涉嫌违法犯罪的个案,其核心是“诈骗、偷拍、勒索”,而不是普遍意义上的私人关系。网络传播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猎奇、恐怖和夸张的元素,使其变成了一个“都市传说”,远离了事实本身。

      ---

      接下来,我想回应一下你情绪中一些更核心的点,希望能帮助你从这种强烈的负面情绪中平复一些。

      1. 关于“厌男”和群体标签

      你说“我已经开始厌男了”,“男男的不会全都是这种动物吧?”。

      这是整个事件中最让人难过的一部分——一个极端个体的罪恶行为,让整个群体为之蒙羞,并引发了广泛的恐惧和偏见。

      ·这是个案,不是普遍现象:这个人的行为是违法犯罪,是病态的,完全不代表男同性恋群体,更不代表所有男性。任何一个群体(性别、性向、地域、国家)中,都存在极好和极坏的个体。我们不能因为一个极端坏的特例,就去否定整个群体。绝大多数人,无论性向如何,都是遵纪守法、有道德底线的普通人。
      ·避免“污名化”:同性恋群体本身已经是社会偏见和污名化的受害者。而这起事件中的主角,恰恰是在利用和伤害这个群体。他的行为和真正的同性恋社群文化是完全背离的。将他的行为与整个群体划等号,是不公平的,也是一种伤害。
      ·焦点应是犯罪行为本身:我们应该谴责的是“偷拍、勒索、诈骗”这些犯罪行为,而不是当事人的性向或性别表达。犯罪的本质是恶,与性向无关。

      2. 关于性压抑与社会问题

      你提到“性压抑到这种地步了吗?”、“这跟印度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这确实指向了一些更深层的社会问题,但需要更冷静地看待:

      ·性教育缺失:全面、科学的性教育和性别教育的缺失,可能导致一些人以扭曲的方式去探索和表达性与欲望。
      ·法律与道德的底线:无论社会存在怎样的问题,都不是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去伤害他人的借口。这个人选择犯罪,是他的个人选择,其主要驱动力是牟利,而非单纯的“性压抑”。
      ·与印度类比:印度发生的个别极端事件,同样也是那些国家的个案,不能代表整个国家和所有男性。用个例来定义整个国家或性别,会让我们陷入以偏概全的误区。

      3. 关于艾滋病与公共卫生的担忧

      你提到了对艾滋病等性病传播的深切担忧,这一点非常重要。

      ·地图变红的解释:你看到的艾滋病地图“变红”,通常不是因为疫情失控,而是因为检测覆盖率提高了。更多感染者被及时发现并纳入管理,这其实是公共卫生进步的表现。已知的、被管理的感染者,其传播风险远低于未知的、未被发现的感染者。
      ·核心是“ unprotected sex ”(无保护性行为):艾滋病传播的核心高危行为是无保护的性行为、共用针具等,而不是某个特定群体。无论性向如何,坚持使用安全套、进行定期检测、知情同意,是预防性病传播最有效的方法。这起事件再次警示我们,普及安全性行为知识至关重要。

      给你的建议:

      1. 暂时远离信息源:如果你感到强烈不适,请立刻停止搜索和阅读与此事件相关的任何信息,包括评论区。算法的推荐会让你不断看到类似内容,加剧你的焦虑和恶心。
      2. 区分事实与情绪:记住,你看到的大部分内容是被情绪和流量扭曲过的“故事”,而非事实本身。事实已经足够恶劣,但远没有传说那么玄幻。
      3. 关注更广阔的世界:这个世界确实存在阴暗的角落,但也有无数美好、善良的人和事。不要让一个极端的个案吞噬了你对整个人类的信心。可以去看看书、电影,或者接触一些正面的事物,平衡一下心态。
      4. 讨论与倾诉:如果这种情绪持续困扰你,可以和你信任的朋友、家人讨论你的感受,或者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把愤怒和恐惧说出来,本身就有治疗作用。

      最后,请相信,这个世界并没有因为这样一个极端个体而变得全部黑暗。我们谴责罪恶,同时也需要保护自己不被极端的情绪所奴役。你的愤怒源于你的正义感,但不要让这份正义感转变为对无辜群体的偏见。

      希望我的回复能为你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不同的视角。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