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匿名信和投诉 ...
-
黄主编的离开与黎双全有关系?
张云星摇摇头,不太相信。先不说黎双全有没有这个能量,单从黄主编这些年对他的态度,是个人都不可能干出这种事来呀?
黎双全的专业功底差,大家都知道,黄主编心里能没数吗?黎双全写一篇稿子,那些新来的编辑改着改着能直接崩溃,比重写一篇还难。
最后还是要到黄主编这儿过审的,听说黄主编最开始也骂黎双全,后来发现不是靠骂能解决问题的;再后来骂编辑,编辑委屈的不行,都快抑郁了。再后来就自己改,改到快崩溃的时候就拽自己头发。
理发的时候理发小妹说:“哥,你这左边鬓角天生秃,不太好处理呀。要是两边同时往上推,就变锅盖头了;要是只推一边,一边高一边低不好看呢。”黄主编都快疯了,他么地这哪是天生秃啊,可是这话不能说,否则别人认为这人有病。
“是什么样就什么样吧,一边高一边低也没什么”,黄主编说。
理发小妹慌忙摇手,说道:“不行不行,哥,我要是这么处理,店里要扣我钱的,我们也要对顾客负责任。”
最后黄主编就改发型了,呃,锅盖头+,就是在锅盖头的基础上,左侧鬓角用推子推出了一个小花造型。那时候大家觉得黄主编还挺时尚的,但小崔有一天跟张云星说,不是时尚,是另有寓意。
小崔说,黄主编有一天跟几个人一起喝酒,他也在。有人说黄主编心态好,时尚,黄主编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日光菊代表坚强、隐忍。”小崔秒懂,那个图案就是日光菊。
张云星无奈苦笑摇头,黄主编这个人就是人太好。他也偶尔会发火,但最终却不会拿人怎么样。他总是说,无论是谁,我们都要给人一碗饭吃,不能绝了别人的生计。所以,黎双全再烂,黄主编也从来没有动过要把他赶走的心思。
张云星自忖,自己是绝对做不到像黄主编这样的。所谓的大爱无疆,在企业管理中,很多人认为就是傻吧,张云星心想。自己还不理解这种境界,但非常敬重黄主编,这是一个面对恶势力刀子顶到胸口也无惧的真男人。
小崔居然说,黄主编的离开与黎双全有关系?难道是黄主编一直护着下属让报社高层生气啦?
“是真的”,小崔说,“我有一个高中同学,是报社的社长助理,负责日常行程安排、来访接待、邮件处理之类的。”
“她说,之前社长的邮箱就接到过一封反映问题的匿名信。信上的内容主要是说,建筑房地产板块经营混乱,对各个合作的自媒体、电商克扣压榨,对他们的合理诉求置之不理,导致这一块合作方怨声载道,经营大受影响。还说,这边的经营没有任何突围思路,总是归因于市场环境不好。服务意识也不到位,造成了很多老客户流失。另外,说这边任人唯亲,对自己亲信的人,犯了过错也不加以责罚。对于不是亲信的,动辄捕风捉影进行批评、打压。”小崔说道。
“那也不一定是黎双全干的吧?”张云星说道,虽然他也挺讨厌黎双全,但并不喜欢凭猜测捏造事实。
“咋不是呢。匿名信反映的问题,其实报社已经在核实了,但需要一个过程。黎双全以为报社置之不理,所以就直接找社长去投诉了。”小崔说,“我同学负责接待的,名字、长相都对得上。”
“这他么地还恶人先告状了。自媒体、电商这事,不是他在里面搅事吗?”张云星有点不敢置信。
“谁说不是呢,关键是大家心知肚明,但是没什么直接证据呀,除非启动深入调查。”小崔说,“据说黎双全反映,黄主编不仅对自媒体、电商进行打压;合理诉求置之不理,还警告他自媒体的事不要碰。他也是基于身为报社员工的荣誉感,主动去做自媒体、电商的安抚工作的。另外说,黄主编亲信的人,安排的采访到点不去,也不打招呼,任由委托方干着急。委托方意见特别大,造成了长期客户流失。而黄主编根本就不做任何处罚,反而责怪他黎双全及时补位工作没做到位。”
“我那同学也是中途进去倒茶水以及安排浇花的时候,听了几句,大概意思就是这样。”小崔说道。
张云星彻底无语了,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应该是自媒体这事,有人反映到黄主编那儿去了,黄主编警告了黎双全,黎双全很不爽,所以投诉去了。
另外,还把自己也捎带上啦?听这意思,说的就是上次南山雅园采访的事,不是说当时就安排黎双全去了,只晚了十来分钟,到的时候还没开始吗?自己第二天又过去了一趟,钟经理也没表现出任何不满呀。怎么还“长期客户流失”了呢?
这件事毕竟自己也有错,不管什么原因,也不管是不是黎双全拿着这个事去借机生事,如果真的有自己的一部分原因,张云星还是觉得很自责。
这件事刷新了张云星对人性认识的新高度。他从来没有想到,一个人颠倒黑白居然能做到这种程度,而且还是一个一贯包容,为你改稿子头发都拔秃了也不愿让你离开的人。
当然,黄主编的调动应该还是多方势力博弈的结果,而且调到国际事务部也不一定是坏事。不过这件事应该是一个导火索。
与小崔的这一番对话,以及随之而来黎双全的一系列操作,还有一个潜在影响。从那时起多少年以后,张云星在面试新进人员时,如果遇到担任过学生会职务的,就会有一种本能的厌恶。张云星认为,大夏国多数大学的学生会成员,本事没学到什么,不过是在价值观还没成型的时候,无限拉低了下限而已。
后来张云星经历了人世间更多毫无下限的栽赃陷害、报复打击、蝇营狗苟,见识了贪欲炽盛、猜疑如缕,了悟了易经的道理,才意识到自己也被这一段年轻时期的职场阴影,带偏了人生观念。
大多数人都是不错的,好与坏、优与劣、有节操与无底线,与出自哪个地区,来自哪个团体,其实关系不大,关键在于个人的定力和悟性。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们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