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姓名。"
"苏逾。"
"年龄。"
"21。"
苏逾在沙发边缘坐下,背脊挺得笔直。
沙发套是浅灰色的,洗得有些发白,扶手上搭着条针织毯,毛线线头松松地蜷着。
他盯着茶几上的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三支向日葵,花盘朝着窗户的方向,连花瓣上的绒毛都看得清。
“平时会不会写日记?”
陈梓翻开笔记本,银色钢笔在指间转了个圈。
苏逾立刻从帆布包里掏出个蓝色封面的本子,封面上用银色马克笔写着“舟逾”两个字,笔画末尾带着小尾巴,是李江舟的笔迹。
他把本子推过去时,手指不小心碰到了钢笔。
陈医生翻开日记,指尖划过纸面。
日记上写‘今天吃到了巷口的炒粉,加了双份酸豆角,老板还记得江舟喜欢多放辣’,周四是‘路过篮球场,有人穿了7号球衣,背影很像他’……”
她忽然停在某一页,那里画着片歪歪扭扭的枫叶,旁边写着“云顶台的枫叶应该红了吧”。
“云顶台是你们约好要去的地方?”陈梓抬头时,刚好看见苏逾在摸手腕上的黑绳手链。
那绳子是去年夏令营时编的,李江舟笨手笨脚地打了三个结,说“三生有幸”,结果被苏逾笑了半宿,说他“比语文老师还会掉书袋”。
“嗯……”
苏逾的声音有点闷。
“他说云顶台的云海是全城最厚的。我们约好高考完就去,他背我爬最后那段台阶,
还说要在山顶给我拍张‘大佬登基’的照片。”他说着笑了起来,眼睛弯成月牙,可没两秒,嘴角又垮了下去。
“但是……他现在在邻市打联赛,说等打完就过来。”
诊室门被敲响时,苏逾几乎是弹起来的。林晚拎着个保温桶走进来,粉色卫衣上印着只柯基,晃悠着短腿特别显眼。
“阿姨让我送排骨汤,”她把保温桶放在茶几上,盖子刚打开,浓郁的肉香就漫了开来,
“对了苏逾,江舟刚发朋友圈了!”
苏逾的眼睛瞬间亮了,手忙脚乱地掏出手机。
微信界面停留在和“江舟”的对话框,最新一条是昨天晚上十点半:“训练好累,不过想到周末就能见你,突然又有力气了[加油]”。
他点开朋友圈,置顶的是张篮球场的照片,夕阳把篮筐染成了金色,配文:“等我回来,带你看比夕阳更红的东西”。
“他是不是要带枫叶标本给你啊?”林晚凑过来看,手指点了点屏幕,“你看这背景里的树,像不像云顶台的枫树?”
苏逾用力点头,鼻尖忽然有点酸。他记得去年秋天,李江舟在学校后山摘了片枫叶,夹在物理课本里,那片叶子后来被他做成了书签,现在还夹在那里。
“汤快凉了,快喝。”
林晚把勺子塞进他手里,自己则拉了把椅子坐在旁边,偷偷给陈医生递了个眼色。
医生微微点头,翻开笔记本新的一页,钢笔在纸上写下。
“患者对‘江舟’的存在深信不疑,社交软件互动频繁,家属配合构建的‘约定’体系运行良好”。
苏逾舀了口汤,排骨炖得很烂,是李江舟妈妈的手艺。
他忽然想起高三那年,自己发烧住院,李江舟翻墙出去买粥,结果被保安抓住,写了三千字检讨。
当时他趴在病床上笑他“笨蛋”,李江舟却轻声说:“你快好起来吧。”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江舟”发来的消息:“刚训练完,累瘫了[流泪] 对了,标本我找快递寄了,记得收啊。”
苏逾赶紧回复:“好!你快休息,别熬夜。”
他盯着屏幕,等了两分钟,没等到“正在输入”的提示,心里有点空落落的。
林晚忽然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了,篮球队队长今天来学校了,说江舟他们队进决赛了,周末就能回来!”
“真的?”
苏逾猛地抬头,排骨汤差点洒出来。
“真的,”林晚笑得眼睛弯弯,“队长还说,江舟特意叮嘱,回来要先去心理诊室接你,然后一起去吃炒粉。”
苏逾低下头,用勺子戳着碗里的排骨,嘴角却忍不住往上翘。
窗外的阳光透过绿萝叶子,在他手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李江舟总喜欢在他手上画画。
他想,等周末见到江舟,一定要……
陈医生看着他碗里渐渐空了的汤,轻轻合上笔记本。
诊室里很安静,只有墙上挂钟的滴答声,和苏逾时不时滑动手机屏幕的声音。
她知道,保温桶里的排骨汤是苏逾妈妈早上炖的,她知道……
"你现在很开心呢,发生了什么事?"
"我的异地恋爱人要回来了!"
"那你可以说说你们高中的生活吗?"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