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未名花信 ...
-
周二的晨光透着秋日特有的清冽,没了往日的暖热,只剩几分微凉的通透。阳光斜斜洒在教学楼的玻璃窗上,反射出淡白的光,落在走廊地面上温凉不灼人,风一吹,梧桐叶碎屑打着旋儿飘过,裹着清爽的凉意,开启了这格外郑重的一天。
上午的政治课和英语课刚结束,校园广播就响起了通知:“请全体同学立即前往多媒体教室集合,进行专题教育课,不得迟到缺席!” 同学们纷纷收拾好书本,三三两两地朝着多媒体教室走去,脸上满是好奇与隐约的紧张——毕竟昨天的流言风波还没平息。
走进多媒体教室,大家一眼就看到了前排就座的几位领导:身着正装的教育局林局长(一位气质干练的女性)、笑容温和的周校长、神情严肃的刘奇副校长,还有戴着眼镜的胡书记,旁边还坐着两位熟悉的宿管老师。
教务处主任率先站起身,语气庄重:“同学们,今天请大家来,是要重点讲校园霸凌与恶意造谣的问题。各位领导百忙之中抽空前来,绝非小事,而是为了帮大家认清是非、守住底线,这对每一位二中的同学都至关重要!” 他扫了一眼台下,加重语气,“这节课关系到你们的成长,都打起精神来,别再走神犯困!”
刘奇副校长接着开口,眉头微蹙:“之前我校曾与其他学校发生过校园冲突事件,今天借着这个机会,一并说清。校园里的任何欺凌、造谣行为,都不是‘小事’‘玩笑’,而是触碰底线的错误!” 他顿了顿,逐条明确核心内容:
1. 恶意造谣:捏造虚假信息、散布他人隐私、煽动他人排挤,均属侵权,需承担相应责任;
2. 校园霸凌:无论肢体冲突、言语羞辱,还是孤立排挤、网络攻击,都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行为;
3. 知情不报:目睹霸凌或造谣行为不制止、不报告,实则是对错误的纵容;
4. 证据留存:遭遇不公时,要及时保留聊天记录、书面凭证等证据;
5. 求助渠道:第一时间向老师、家长、学校德育处或教育局反映,切勿默默承受;
6. 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的差异与尊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 知错能改:若曾参与不当行为,主动认错、弥补过错,仍能获得谅解。
这时,林局长站起身,声音温和却有力量:“同学们,我知道你们正处在青春期,难免有冲动或好奇的时候,但‘自由’绝不是伤害他人的借口。恶意造谣会摧毁一个人的名誉,校园霸凌会留下一生的心理阴影,这些行为不仅违背道德,更可能触犯法律。” 她目光诚恳,“你们的成长,不该有欺凌的阴霾,也不该有谣言的困扰。要记住,优秀的人,从来不是靠打压别人证明自己,而是靠自身的善良与努力赢得尊重。”
周校长接过话头,特意看向女生群体:“我还要提醒各位女同学,宿管老师每次查寝都发现,有个别女生存在小团体排挤、言语嘲讽甚至孤立同学的情况——把‘不和她玩’当武器,把羞辱别人当乐趣,这难道不可怕吗?一个人的恶意,可能会毁掉另一个人的校园生活,甚至影响她的人生轨迹!”
最后,胡书记缓缓说道:“做人先立德,求学先修身。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净土,不是发泄情绪、恃强凌弱的地方。
遇到矛盾,要学会沟通化解,而不是用霸凌或造谣报复;看到不公,要敢于发声制止,而不是冷眼旁观。” 他语气沉重,“学会保护自己,是不让自己受伤害;学会尊重他人,是不让别人受伤害。
这不仅是校园里的准则,更是你们未来走进社会,安身立命的根本。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铭记:善良是底线,尊重是底色,守住这两样,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整个多媒体教室里鸦雀无声,领导们的话像秋日的晨钟,敲在每个人的心上,连同窗外微凉的阳光一起,让大家对校园霸凌与恶意造谣有了更清醒的认知,也对“保护自己、尊重他人”有了更深的思考。
各位领导讲完后,多媒体教室里安静了许久,那些语重心长的话像重锤般敲在每个同学心上,低年级的同学大多把“拒绝霸凌、远离造谣、保护自己”的叮嘱悄悄放在了心里,脸上多了几分凝重。
可角落里几个高三的学生,却依旧带着漫不经心的神色,私下里还偷偷撇嘴,那股子嚣张劲儿没减几分——仿佛领导的话只是耳旁风,压根没真正放在心上。这份明显的不以为然,让不少同学暗自觉得失望,也悄悄为后续捏了把汗。
中午的秋阳褪去了清晨的清冽,添了几分柔和的暖意,却不燥热。阳光铺满操场,把跑道染成浅金,风里裹着食堂飘来的饭菜香,还有桂花淡淡的甜,同学们三三两两走着,低年级的大多低声讨论着领导的话,高三的一些人却依旧高声说笑,和这沉静的秋日氛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午后的阳光愈发温润,斜斜地穿过教室的窗棂,落在课桌上,留下长长的光影。没有了正午的亮堂,却多了几分慵懒的暖,风一吹,窗外的梧桐叶轻轻摇晃,光影也跟着晃悠悠的。低年级同学沉下心刷题,高三那几个嚣张的身影却偶尔在走廊里打闹,仿佛流言和领导的告诫,都没能真正撼动他们的态度。
高二五班的教室里格外安静,连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都清晰可闻。云川凑到政远身边,压低声音问道:“政远哥,你怎么样?还心情不好吗?”
政远抬了抬眼,语气平静:“没有。但我得找出那个造谣的人,好好跟他说,让他赔我精神损失。”
“其实……我也有错。”云川挠了挠头,一脸懊恼,“周花的一些私下事,我之前在三班面前提过,还跟他们说过她爱售卖八卦的毛病。这事大概率是曜辰,或者他们班班长景驰干的——当时就他俩在,其他都是咱们班人。”
“哦?”政远挑眉,“那他俩有嫌疑。”
云川重重点头:“我觉得是曜辰!上次我们打球,他中途突然着急忙慌地走了,现在想想,肯定是心里有鬼!”
政远指尖敲了敲桌面,眼神沉了沉:“好,我知道了。”
他起身直奔高三四班,教室门本来就开着,周花坐在第一排,抬头看见他,还假惺惺地挥了挥手。政远走到她桌前,语气诚恳:“关于造谣的事,我想跟你好好说,希望你能给我一个说法。”
周花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梗着脖子道:“我没做什么,跟你没什么好说的!”
“别装傻了,这事跟你有关。”政远耐着性子。
“我的天呐!你别冤枉人啊!太过分了吧!”周花拔高了声音,引得班里同学纷纷侧目。
几个高三学生立刻帮腔:“对啊!现在的高二这么没素质吗?对学姐一点尊重都没有!”“把我们高三当空气?”
政远不想争辩,转身想走,却被突然冲过来的周花男闺蜜伟伟拦住:“想走?没门!” 伟伟一把揪住政远的领角,一拳直接砸在他脸上,接着又狠狠踹了他肚子一脚。
政远疼得皱了皱眉,猛地站起身,眼底翻涌着怒火,却没还手——他深吸一口气,没看他们一眼,转身就往校长办公室走。
此刻林局长(政远妈妈的亲生妹妹,他的亲小姨)一行还没离开。政远推门进去,脸上的伤痕和眼底的怒火藏不住:“小姨,周花捏造虚假信息造谣我,毁我名誉,已经构成名誉侵权;我找她理论,她朋友伟伟还动手打我。学校有监控为证,我要求她不仅要公开道歉、澄清事实,赔偿精神损失,还得承担侵权的相应责任,动手的伟伟也必须接受校纪处分!”
林局长看着他的伤,又想起刚强调过“拒绝霸凌、反对造谣”,脸色瞬间沉到极点,立刻吩咐:“刘副校长,调取所有监控,联系双方家长!造谣毁誉不是小事,动手伤人更是触碰底线,必须严肃处理,给全校一个交代!”
监控画面清清楚楚记录了全过程,周花和伟伟的家长也匆匆赶来。面对铁证和侵权的严重后果,周花终于慌了,哭着承认是自己造谣,还供出是曜辰私下跟她抱怨政远,让她帮忙“出口气”。
最终处理结果:周花在全校大会上公开澄清事实、郑重道歉,赔偿政远精神损失,记大过一次,计入档案;伟伟因动手伤人,同样记大过,书面检讨并道歉;曜辰作为始作俑者,被班主任严厉批评,需向政远私下道歉。
这场始于造谣的风波,终于以“名誉权不可侵犯”的结局落幕,没人再敢轻飘飘对待“造谣”二字——秋日的阳光洒在校园里,不仅照亮了真相,也让所有人记住:尊重他人名誉,才是最基本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