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陆北蓟要比白芫淡定许多。
  “你先别急。”陆北蓟安抚她,“就算真的开战,也不一定会征兵,事情还没有那么糟糕。”
  “真的会打仗吗?”白芫又确认了一遍。
  “最近去你摊子上买东西的,是魏人多,还是胡人多?”陆北蓟反问。
  “当然是——”白芫话没说完,突然醒悟:魏胡街上以前常常出现的胡人客商,好像少了。
  “商人嗅觉灵敏,定是听说了什么消息,在躲避风险。”
  陆北蓟用手指蘸了点茶水,在桌子上画图给她看。
  “你看,这是我们在的并州,旁边便是荆州,一旦突厥想要发兵,必然会先从离得最近的荆州入手,并州与荆州之间恰好隔着一道天堑,就算荆州被攻下,也伤不到我们。”
  这算是给白芫吃下了一个定心丸。
  只要不打仗,哪怕近日生意差些,也不要紧的。
  “不管打不打仗,粮价肯定要涨,我们最好还是屯些粮救急,等粮价涨起来再买就晚了。”陆北蓟说。
  白芫和陆北蓟赶紧去城里的粮店,往日门庭冷落的粮店门口排起长队,门口贴着的粮价比平时高不少。
  “这才几天啊,竟涨了这么多。”
  “涨再多也有人买,再不买明日涨更多。”陆北蓟早有心理准备。
  二人也不敢废话,赶紧排队买粮。
  “大户人家平日就有囤粮的习惯,现在来这买粮的都是小户,就像我们一般。”陆北蓟说。
  幸好他们来的早,后面来晚的,想买也买不到了。
  因为买的粮多,他们干脆租了一辆车把粮运回家。
  二人一车,一到村口便引起了注意。
  村头树下闲唠嗑的人对着车指指点点:“到底是年轻人,一点都不经吓。”
  “咱家家都种粮,买那么多粮做啥?白瞎那钱!”
  “唉,这孩子家中也没个主事儿的人,听到点风声就六神无主了。”
  “定是赚钱多了,让银子烧的。”眼红白芫的人可不在少数,有人酸言酸语。
  “我活了五十年,这里从来没打过仗”白头发老头拄着拐杖,信誓旦旦,“官府都不让说了,还当真呢。”
  白芫可不管他们说什么,看到镇上粮店的景象后,她深觉这一步棋没走错。
  乡下毕竟不比城里,许多人大字都不识,又哪能看得懂局势呢。
  不过白芫还是去提醒了交好的几户人家。
  “你们去城中的粮店看看,再决定要不要买。”白芫对铁牛嫂说。
  铁牛嫂回村后,特意来谢过白芫。
  魏胡街没什么生意了。
  白芫还是每天出摊,一是这个月的租金已经交了,二是县里消息比较灵通,出来走走总比在家中胡思乱想强。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月,无事发生。
  就在百姓悬着的心逐渐放下时,战事忽起。
  突厥三王子带领一队骑兵奇袭荆州,仅用三天,便连下三城。
  这个消息一出,距离荆州最近的并州便慌了。
  突然开战,并且大魏一开始就战败了。
  并州人都在担心会不会波及到自身。
  青城县这个小城也不例外。
  这几日,青城县的茶馆成了最热闹的地方。
  都想在这里听到第一手战事消息。
  “咱们大魏朝一向兵强马壮,怎么如此轻易便被突厥人攻破了?”一个红面皮国字脸的方巾男人恨恨锤权。
  “呵呵,兵强马壮,朝廷拨再多军饷也是肥了上面的人,底层将士的苦有谁知道?全都叫军营里那些贪官污吏克扣了!”一个长脸男子愤怒的说。
  有人出言反驳:“这位老兄,此话有些偏颇,自打当今——”双手向天拱了拱,“励精图治,严查贪腐之风,如今不论朝堂还是军营,都比从前要清正多了。”
  “你看咱们县令自从上任以来,颁布的哪一项法令不是为了百姓?可曾贪腐半分?可曾官商勾结?可曾鱼肉百姓?”
  “是啊。”马上便有人附和,“咱们县令也是寒门出身,从不与蝇营狗苟为伍,现在不也照样掌一县之权?”
  “所以他被发配到这鸟不拉屎的地儿来了。”
  “.......呃。”
  “不对,我听说的事,咱们大魏有突厥人的奸细,是奸细把城门打开了。”
  “对!肯定是守城的人中混进了奸细,居庸关易守难攻,要不然不会败的如此之快。”
  “可是我听说这次领兵的突厥三王子,最是骁勇善战,是继承部落的有力人选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有自己的想法,众口难调。
  长脸男子说:“你们别不信,我有个远方亲戚在荆州做小旗,军营里屁大点的小官儿,你猜他捞了多少——”手指比了比,“每年这个数!”
  “啊?”
  “这么多啊。”
  众人啧啧道:“上面的军官还不知道贪了多少。”
  “哎,我也听说一个事”一人说道,“听说有些军营把朝廷御寒的棉衣换成夹了柳絮的给底层小兵穿,结果大军还没开拨,便冻死了一大批人,这事最后也压下去了。”
  “啊,天呐。”众人议论纷纷。
  “不对吧。”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提出疑问,“你说的这事我好像听过,这不是前朝哀帝在位时的事儿吗?”
  “不知道就不要乱说,胡乱造谣可是要挨板子的。”
  茶馆消息虽多,但也真真假假。
  有人信以为真,也有人听个乐呵。
  陆北蓟饮完一壶茶,将铜板放在桌子上,悄然离去。
  突厥人连下三城后,终于在宁远关遇到了硬骨头。
  驻守宁远关的宁远侯年过四旬,但是老当益壮,他亲自率兵出门迎敌,让一路高歌猛进的突厥人初尝败果,狠挫了敌人锐气。
  前线消息一传来,茶馆里又沸腾了。
  茶馆老板也十分高兴,大手一挥:“今日的茶水全部免单,贺我朝大捷!”“有内奸”
  有人就问了——
  “这宁远侯是何许人也?”
  “咱们的开国将军荣威将军知道不?”
  “荣威将军谁人不知?听说用兵入神,乃是武曲星下凡,看不得前朝生灵涂炭,百姓凋敝,特意到凡间来辅佐高祖皇帝成就大业的。”
  “我问宁远侯,你说荣威将军是怎么回事?”
  “你这人真是个急性子,我还没说完呢!宁远侯便是荣威将军的后代,自然继承了他的谋略。”
  “可是以前怎么从未听过他的名号?”
  “因为宁远侯在二十六岁那一年,意外坠马,双腿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