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察微 ...
-
晨曦透过窗帘缝隙,在林光的书桌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带。他坐在桌前,面前摊开一本崭新的笔记本,页面上画着一个细致的表格,左右两栏分别标注着“前世”与“今生”。
笔尖在纸上悬停许久,墨迹在尖端凝聚,将落未落。
这是一项他拖延了太久的任务——系统性地对比分析陆离的前世与今生行为模式。理性告诉他这是查明真相的必要步骤,但情感上却充满抗拒。每一次落笔,都像是在背叛千年的仇恨,质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深吸一口气,林光终于落下第一笔。
“冷漠疏离”,他在“前世”栏写下这四个字。记忆中的天族太子确实如此,对众生保持距离,即使是最亲近的侍从也难以窥见其真实情绪。
笔尖移向“今生”栏,他犹豫片刻,写下:“对多数人冷漠,但...”
但什么?但对他似乎有所不同?但会有不经意的体贴?但这种“不同”是真的存在,还是他自己的臆想?
林光烦躁地划掉后半句,重新写下:“表现一致”。
继续下一项:“高效精准”。前世的陆离处理政务时以效率著称,决策果断,从不拖泥带水。今生的陆离在学习上也展现同样特质,作业工整,计划周密。
这一点,两者高度一致。
“喜静不喜闹”,“注重细节”,“有轻微洁癖”...一项项特质被列出,前世与今生的陆离在这些基本特质上展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林光的眉头越皱越紧。这些一致性似乎在印证他的仇恨——陆离本质上还是那个人,冷漠、高效、难以接近。
但为什么,他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笔尖在纸上轻轻敲击,他回忆起最近发生的点点滴滴。雨中共享的外套,图书馆递来的水瓶,项目展示时的默契配合,还有那些若有若无的关切眼神...
这些细微之处,与记忆中那个冷酷无情的太子似乎有所不同。
犹豫片刻,他在表格最后添加了一项:“对特定对象的态度”。
前世栏,他写下:“对蓬莱仙君表面尊敬实则算计;对雪莲仙子先亲近后伤害”。这是基于他认知的事实。
今生栏,他停顿良久,最终写下:“对多数人冷漠;对林光...”他又卡住了。
如何描述陆离对他的态度?冷漠中带着关注?疏离中藏着体贴?公事公办却偶尔破例?
最终,他写下:“态度复杂,有待观察”。
合上笔记本,林光深吸一口气。纸上分析得再清楚,也不如实际观察来得真实。今天,他将带着全新的目的去学校——不再带着预设的仇恨,而是以侦探般的冷静,观察那个谜一样的人。
校园生活一如既往地展开。晨读,课间操,课堂讲解。林光保持着一贯的沉默,但目光却如同最精密的仪器,时刻追踪着陆离的一举一动。
他发现陆离确实如同学们所说,对大多数人保持距离。女生们的搭讪被礼貌而冷淡地回避,男生们的邀约被简洁地拒绝,老师的表扬也只是微微颔首回应。
那种疏离感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并非刻意伪装。
但林光也注意到了一些微妙的不同。
英语课上,当林光被点名回答一个问题却因走神而卡壳时,陆离看似无意地翻动书页,指尖在某个答案上轻轻一点。动作隐蔽而自然,但林光捕捉到了。
数学测验时,林光的笔突然没水,正在懊恼时,一支备用笔被从旁边推过来,没有言语,没有眼神交流,就像只是随手一推。
体育课上,当林光因前日的扭伤而行动稍有不便时,陆离不知不觉间放慢了跑步速度,保持与他平行的位置,既不明显又不会让他落单。
这些细微的举动,与他对其他人的彻底冷漠形成鲜明对比。
为什么?林光在心中反复问自己。为什么独独对他有所不同?
午休时分,林光假装小憩,实则微睁着眼继续观察。陆离坐在窗边位置,正在看书。阳光透过玻璃照射进来,有些刺眼。
林光注意到一个细节:陆离的座位本是阳光直射的位置,但他似乎没有感到不适,阅读速度依然稳定。
然而当一片云彩飘过,阳光暂时减弱时,陆离几不可察地松了口气,揉了揉眉心。
这个细微的动作引起了林光的注意。他继续观察,发现当阳光再次强烈时,陆离的阅读速度其实有轻微下降,指尖在页面的按压也稍微用力了一些。
他在强光下会不适?林光暗自记下这个发现。
下午的艺术课上,老师播放一部古典绘画纪录片。当画面切换到一幅描绘烈日当空的油画时,教室内突然响起一阵轻微的吸气声。
林光敏锐地转头,看到陆离正微微偏头,避开投影仪的强光,手指无意识地按在左眼下方。
那个位置...正是泪痣所在之处。
一瞬间,林光的心跳莫名加速。他想起千年前的某个片段:天宫正殿,烈日当空,众仙朝会。陆离作为太子主持大典,却在某个时刻突然停顿,指尖轻轻按过眉心,动作短暂几乎无人察觉。
当时的林光站在殿下,却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细节。会后他悄悄询问:“殿下是否不适?”
陆离微微惊讶,随即恢复平静:“无碍,只是强光刺眼。”
那时他以为是谦辞,如今想来...
下课铃响,林光故意慢吞吞地收拾东西,目光却锁定在陆离身上。只见陆离快步走出教室,却不是往常的方向,而是走向走廊尽头一个光线较暗的转角。
鬼使神差地,林光跟了上去。
转角处,陆离正靠在墙边,眼睛微闭,手指轻轻按摩着太阳穴。那副总是挺直的背脊此刻微微放松,流露出罕见的疲惫感。
林光屏住呼吸,藏在拐角后悄悄观察。他看到陆离从口袋中取出一个小瓶,滴了几滴液体到眼中,然后轻轻眨眼,长舒一口气。
那是...眼药水?
就在林光惊讶时,陆离突然睁开眼,目光精准地投向他的方向:“谁在那里?”
林光心中一紧,下意识想逃,但脚步却像被钉住一般。犹豫片刻,他慢慢走出藏身之处。
“是我。”他生硬地说,大脑飞速运转寻找借口。
陆离的眼神有一瞬间的惊讶,但很快恢复平静:“有事吗?”
“我...路过。”林光勉强解释,目光却不自觉地落在陆离手中的小瓶上。
陆离注意到他的视线,自然地收起小瓶:“轻度干眼症,老毛病了。”
轻描淡写,但林光敏锐地捕捉到他语气中一丝几不可察的回避。
“哦。”林光不知该说什么,气氛一时尴尬。
陆离静静地看着他,忽然问:“你的脚踝好了吗?”
话题转得突然,林光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差不多了。”
“下次小心些。”陆离淡淡地说,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他转身的瞬间,走廊的应急灯突然亮起,强烈的光线直射他的眼睛。陆离猛地闭眼,偏过头去,脸上闪过一丝痛苦的表情。
虽然只是一瞬间,但林光看得清清楚楚。
“你...”他下意识上前一步。
“没事。”陆离迅速恢复平静,但苍白的脸色和微微颤抖的手指泄露了真实情况。
林光的心突然揪紧。这一刻,他几乎可以肯定:陆离的眼睛有问题,而且不是普通的“干眼症”。
为什么前世今生,都有这个毛病?仙人之躯也会眼疾?还是说...
一个大胆的猜想在心中成形:这会不会是某种仙力反噬的痕迹?某种强大术法留下的后遗症?
“需要帮忙吗?”林光听见自己问,声音中的关切让他自己都惊讶。
陆离微微摇头,已经恢复常态:“不用。谢谢。”
他转身离开,步伐依然稳健,但林光注意到他刻意避开了有直射光线的区域。
回到教室,林光迫不及待地打开那本对比笔记本,在“特殊特征”一栏添加了新发现:“对强光敏感,疑似眼疾”。
笔尖停顿片刻,他又在后面加了个问号和一个备注:“可能与前世有关?”
放学后,林光特意去了趟图书馆,借了几本关于眼科疾病和光敏感症的书籍。他坐在角落里快速翻阅,寻找可能与仙力反噬相关的症状描述。
大多数内容都很专业且科学,与他寻找的线索相去甚远。就在他准备放弃时,一本关于民俗传说与健康征兆的书引起了他的注意。
书中记载了一些民间关于“天眼”、“灵视”的说法,提到某些具有特殊能力的人会对光线异常敏感,甚至将这种敏感视为一种“天赋的代价”。
其中一段描述格外引人注目:“具通天之能者,常畏强光,盖因目能视常人所不能见之物,故需避俗光之扰。”
通天之能?视常人所不能见之物?
林光的心跳突然加速。他想起陆离那些精准的直觉,那些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目光,那些对危险和机会的敏锐把握...
难道...
不,这太荒谬了。现在是科学时代,怎么还能相信这些迷信说法?
但另一个声音在心底提醒他:你自己就是转世之身,还有什么不可能?
犹豫再三,林光还是借走了这本书。无论有用与否,多一个视角总是好的。
晚上回到家,他继续观察陆离的行为模式。通过社交媒体上同学们偶尔抓拍的照片,他注意到一个规律:陆离在室内总是选择背光或侧光的位置,户外活动时则经常戴着墨镜,即使是阴天也是如此。
这些细节平时不引人注意,但一旦有意观察,就显得格外明显。
最让林光在意的是,在文化节项目展示那天的一张照片中,陆离站在舞台强光下,脸色苍白,但眼神异常明亮,仿佛在忍受某种痛苦的同时又极度专注。
那种表情,莫名地熟悉。
林光闭上眼,努力回忆。千年前的某个场景渐渐清晰:蓬莱仙境内,陆离站在阵法中央,四周光芒大作,他脸色苍白却目光如炬,手中法诀变幻,正在施展某种高阶仙术...
当时林光躲在远处偷看,被那强大的仙力波动震撼。事后他问陆离那是什么术法,陆离只是淡淡回答:“护阵之术,不必多问。”
现在想来,那种苍白脸色与明亮眼神的矛盾组合,与照片中的表情何其相似!
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林光打开一个新的页面,开始搜索“强光敏感”与“超常感知”的相关资料。
大多数结果都是医学解释,但也有一些边缘论坛讨论着类似“超感官知觉”的案例,其中不少提到对光线的异常敏感作为“副作用”。
越看越觉得玄乎,但越看也越觉得...有可能。
深夜,林光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城市的灯火,心中波澜起伏。
今天的观察所得,远远超出预期。不仅确认了陆离确实对他有不同对待,还发现了这个可能的“仙力残留”证据。
如果陆离真的保留了一些前世的能力或特征,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可能也保留了一些记忆?意味着千年前的事情可能另有隐情?
月光洒在书桌上,那本对比笔记本静静地摊开着。“前世”与“今生”的栏目之间,似乎有一条无形的线正在慢慢连接。
林光轻轻抚摸着自己的右眼下方。那里什么也没有,但他记得陆离左眼下的那颗泪痣。
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印记?为什么会对光线敏感?为什么独独对他不同?
太多的疑问,太少的答案。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明天的观察将继续,而且会更加仔细。
因为在那双对强光敏感的眼睛里,可能藏着解开千年恩怨的关键。
夜色渐深,林光却毫无睡意。他打开台灯,开始详细记录今天的每一个发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可能的线索。
侦探工作才刚刚开始,而真相,似乎比想象中更加扑朔迷离。
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他写下了一个新问题:
“如果你的眼睛真的能看到常人所不能见,那么,你在我身上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