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习惯成自然 ...
-
物理小测风波过后,林骁和季然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种微妙的新阶段。那层坚冰虽然还未完全融化,但表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裂痕,偶尔甚至能感受到其下流动的温水。两人之间的交流不再局限于板报和不得已的问答,偶尔也能聊上几句关于学习或爱好的闲话,虽然大多数时候依旧是林骁说得多,季然回得少,但气氛已然不同。
板报工作接近尾声,只剩下最后一些细节的打磨和整体效果的调整。每天放学后,林骁训练结束,都会雷打不动地先去画室“报到”,这似乎已经成了他新的日常routine(惯例)。
周三下午,林骁照例结束训练,冲完澡,头发还湿漉漉地滴着水。他抓起书包,习惯性地跑到小卖部,买了两瓶水——一瓶自己常喝的冰镇运动饮料,一瓶矿泉水。自从上次一起吃过晚饭,他隐约记得季然似乎更倾向于喝纯净水,而不是那些甜腻的饮料。
他气喘吁吁地跑到画室门口,平稳了一下呼吸,才推门进去。
季然正站在黑板前,踮着脚尖,用一支极细的勾线笔完善着边框的花纹,神情专注。
林骁走过去,很自然地将那瓶矿泉水放在旁边的课桌上,声音尽量放轻:“给你带了瓶水。”
季然手中的笔顿了一下,转过头,看了看那瓶水,又看了看额角还带着汗珠的林骁,眼神里闪过一丝细微的波动。他沉默了一秒,才低声说:“谢谢。”
“不客气,顺手的事儿。”林骁摆摆手,拧开自己的运动饮料灌了一大口,然后很自然地把书包放下,凑过去看板报的进度,“哇,这个边画得真细致!还有多久能弄完?”
“今天应该可以全部完成。”季然回答,目光重新回到黑板上,但拿起那瓶水,拧开,喝了一小口。
从那天起,林骁每次来画室,手里总会多一瓶矿泉水。有时候是同一个牌子,有时候小卖部缺货就换另一个牌子,但永远是矿泉水。他不再需要思考“要不要带”,而是成了像训练后要喝水一样的本能习惯。季然也从最初的微微讶异和道谢,变成了默然地接受,偶尔会在画到一半休息时,很自然地拿起那瓶水喝。
周五的中午,食堂人声鼎沸。林骁和大熊他们抢完饭,端着餐盘寻找座位。目光习惯性地在喧闹的人群中扫视,很快,他就在那个靠窗的、相对安静的角落,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季然依旧是一个人坐着,面前摆着简单的饭菜,正安静地吃着。
“骁哥,这边有位置!”一个队友指着不远处一张空桌喊道。
林骁犹豫了一下,对兄弟们说:“你们先坐,我……我过去一下。”说完,不等兄弟们起哄,他就端着餐盘,有点紧张但又故作自然地朝着季然那桌走去。
“嗨,这儿没人吧?”林骁露出一个笑容,虽然心里有点打鼓,怕对方不乐意。
季然抬起头,看到是他,似乎已经不像最初那么意外了。他看了看对面的空位,轻轻摇了摇头。
林骁心里一松,立刻坐下。刚坐下,就看到两个同班女生也端着餐盘朝这边走来,似乎也想拼桌。
林骁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几乎是下意识地,立刻将自己那个巨大的、印着篮球标志的书包“啪”地一下放在了旁边的空椅子上,然后对着那两个女生露出一个抱歉的笑容:“不好意思啊,这位置有人了,我哥们儿马上来。”
女生们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安静吃饭、仿佛事不关己的季然,露出一个了然又略带调侃的表情,笑着走开了。
季然对此没有任何表示,依旧安静地吃着他的饭。
林骁却觉得自己做了件挺聪明的事,心里有点小得意。他并不讨厌同学一起坐,但他潜意识里觉得,季然可能更喜欢安静,不喜欢被打扰。而他,莫名地就想维护这份安静。
过了一会儿,大熊他们那边吃完了,大声喊着林骁的名字,催他一起去小卖部。
林骁赶紧扒拉完最后几口饭,对季然说:“我吃完了,先走了啊。你慢慢吃。”他站起身,犹豫了一下,还是把那个占座的书包拎走了。
季然这才抬起头,看了他一眼,轻轻点了点头。
从此以后,在食堂遇到季然单独吃饭,林骁总会很自然地坐过去。有时会说几句话,有时就只是安静地各吃各的。如果看到有其他人也想过来拼桌,林骁总会想出各种自然的(或不自然的)理由,巧妙地(或笨拙地)“劝退”他们,默默地给季然圈出一小片安静的用餐空间。季然从未对此表示过感谢或异议,但林骁能感觉到,对方似乎并不排斥。
板报终于到了最后检查的阶段。周六下午,两人约在画室做最后的收尾。季然需要检查每一个细节,修补瑕疵,而林骁则负责打扫“战场”,收拾散落的画材、擦洗调色盘和画笔。
这些杂活林骁现在干得越来越顺手了,虽然依旧谈不上精细,但至少不会再把洗笔水打翻,也不会把颜料弄得满手都是。他甚至能大致分清哪些画笔需要小心呵护,哪些可以粗暴对待。
“那个……胶带好像快用完了。”季然检查到贴照片的角落,发现双面胶卷只剩最后一点。
“我去买!”林骁立刻自告奋勇,“小卖部就有!我知道哪种!”他现在对小卖部美术用品区的熟悉程度,都快赶上对体育用品区的了解了。
“谢谢。”季然头也不抬地继续检查下一个区域。
林骁像得到命令的士兵,飞快地跑出画室,没多久就拿着两卷新的双面胶跑了回来,气息微喘:“买来了!这种行吧?”
季然接过来看了一眼,点了点头:“可以。”
林骁心里美滋滋的,像是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
过了一会儿,季然需要修改一处标题的阴影,需要一种特定的灰色粉笔,但找遍了粉笔盒都没找到。
“奇怪,明明应该还有的……”季然微微蹙眉。
“是不是用完了?要不我再去小卖部看看?”林骁立刻又站了起来。
“不用了,”季然摇摇头,“可能混到别的颜色里了,或者掉哪里了,我换种相近的颜色试试吧。”
虽然没帮上忙,但林骁这种随时准备“跑腿”的积极性,似乎也成了合作中的一部分。
这些小小的习惯,如同细小的溪流,无声无息地渗透进两人的日常互动中。
带水,占座,跑腿,打扫……
林骁做这些事越来越自然,几乎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他从最初笨拙的、带着明显“讨好”或“弥补”意味的示好,逐渐变成了一种下意识的、习惯性的关照。
他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可能是因为季然帮他讲了题?可能是因为一起完成了板报有了“革命情谊”?也可能只是因为,他觉得季然那种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安静样子,需要有人帮忙挡掉一些外界的纷扰,需要有人顺手递上一瓶水。
而季然,也从最初的意外、客气和疏离的感谢,逐渐变成了平静的接受。他很少主动要求什么,但对于林骁提供的这些小小的便利,他不再拒绝,也不会表现出过度的热情,只是用一种极其自然的态度接纳下来,仿佛这一切本该如此。
这种默契的形成是悄无声息的。
当林骁又一次很自然地将矿泉水放在季然手边时,当季然需要什么工具而目光刚扫过储物柜时林骁就已经起身时,当两人在食堂相遇不再需要尴尬的搭话而能自然同桌时……
他们都隐约意识到,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次次重复,一点点累积,正在悄然编织着一张细密的网,将两个原本平行的世界,越来越近地联系在一起。
周一的板报评比,高二(三)班毫无悬念地拿下了第一名。鲜亮的色彩,巧妙的构思,工整的文字,精美的图画,赢得了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
班主任刘老师高兴得合不拢嘴,在班会上大力表扬了季然和林骁。
“这次板报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离不开季然同学的精心设计和绘画,也离不开林骁同学的积极协助和材料收集!两人配合默契,为我们班争得了荣誉!大家鼓掌!”
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夹杂着大熊他们搞怪的欢呼口哨声。
林骁站在讲台旁,看着台下同学们羡慕赞赏的目光,心里骄傲极了,笑得见牙不见眼,比自己赢了比赛还开心。
他偷偷瞟了一眼旁边的季然。对方依旧是那副平静的样子,只是耳根微微有些泛红,在大家的掌声中,几不可见地抿了一下嘴唇,似乎也有一丝淡淡的喜悦。
那一刻,林骁忽然觉得,之前所有的尴尬、手忙脚乱、甚至帮倒忙,好像都值了。
放学后,林骁训练完,依旧习惯性地走向小卖部,拿了两瓶水。
走向艺术楼的脚步,轻快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