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不是风动幡动 ...
-
林霁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决定得拉着陈寰出去走走。
又磨磨蹭蹭到陈寰房间门口,扒着门框,探进半个脑袋:“陈老师~今天天气超好!别窝在屋里啦,陪我出去逛逛嘛!劳逸结合才能提高效率!”
陈寰从屏幕前抬起头,看向眼睛亮晶晶的某人:“劳逸结合?”
“嗯嗯!”
其实还是有些私心的,比如……减少陈寰再遇到徐佑安的可能性。
“你之前在拉萨工作过,该逛的地方不是早就逛遍了?”
“那怎么能一样!”林霁立刻反驳,理直气壮地走进来,双手合十举到胸前,微微歪着头,用一种近乎耍赖又带着点撒娇意味的语气恳求道,“之前是我自己逛,或者跟同事逛,这次是跟你一起逛啊!感觉肯定不一样的!去嘛去嘛~陈老师~求求你啦~”
阳光从他身后照进来,给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毛茸茸的金边。
他没戴帽子,乌黑的长发在身后扎成了辫子,几缕碎发垂在额前,随着微微晃动的动作轻轻扫过眉眼。
那双总是盛满笑意的眼睛此刻睁得圆圆的,眼神清澈又带着毫不掩饰的期待,像只渴望被带出门玩耍的大型犬。
陈寰看着他这副模样,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挠了一下,有点痒,又有点软。
目光不自觉地在那张灿烂的笑脸上停留了几秒,随即有些不自然地移开视线。
“……好吧,去哪里?”
“耶!陈老师最好啦!”林霁欢呼,上前一步挽住陈寰的胳膊,“走!我们先去喝甜茶!然后……去布达拉宫!我来拉萨这么多次,每次看布达拉宫都觉得震撼,这次我们一起看,肯定感觉更特别!”
陈寰的身体因为他的触碰微微僵了一下,但并没有挣脱,只是任由他拉着自己往外走,唇角向上弯了一下。
冬日的拉萨,阳光是真正的主角。
他们沿着八廓街慢慢走,林霁像只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看到什么有趣的都要指给陈寰看。
陈寰话不多,但会安静地听着,偶尔点头回应,目光偶尔会落在林霁被阳光照得几乎透明的耳廓和飞扬的发梢上。
穿过熙攘的街道,宏伟的布达拉宫逐渐映入眼帘。
它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在冬日湛蓝如洗的天空背景下,白宫和红宫的色彩对比格外鲜明夺目,气势磅礴。
阳光照射在鎏金的屋顶和宝瓶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真的通往佛国净土。
越是靠近宫殿脚下,氛围越是肃穆,酥油混合着藏香,许多虔诚的信徒正在沿着宫墙外的转经道磕长头。
他们大多穿着厚重的传统藏袍,有些袍子的肘部和膝盖处已经磨得发白,脸上刻着风霜的痕迹,眼神却异常坚定和纯净。
只见他们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移至面前,再移至胸前,接着全身俯地,双臂前伸,额头轻触地面,口中低声念诵着经文,念珠在指尖一颗颗捻过。
每一次起身,每一次伏地,流畅而充满力量,带着全身心的投入和对信仰的极致虔诚。
林霁看着眼前这一幕,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低声感慨:“每次看到,都觉得心灵受到一种震撼。这种信仰的力量,太强大了。”
陈寰站在他身边,目光也落在那些磕长头的信徒身上:“藏传佛教在西藏的历史和社会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凝聚了民族精神,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它的过去,也并非全然光明。在政教合一的旧时代,它也曾是封建农奴制度的精神支柱,伴随着特权、压迫和黑暗的一面。”
林霁闻言,转过头看向陈寰。
他明白陈寰的意思,也读过相关的历史。
摸了摸下巴,很认真地说:“教义本身,和人如何诠释、运用它,是两回事。任何庞大的体系,在漫长的历史中,都难免会被人性的复杂所浸染,生出光明也生出阴影。就像搞科学研究的,技术本身无分善恶,但用在什么人手里,为了什么目的,结果可能天差地别。”
“重要的是现在吧。看到他们现在能这样自由且全身心地信仰,眼神里是平和和希望,而不是被压迫的麻木,我觉得……这就很好。铭记过去的教训,摒弃糟粕,让那些真正能给人带来内心安宁和向善力量的精髓,继续发挥作用。”
陈寰侧头看向林霁,阳光照在他认真的侧脸上,他的眼神清澈而真诚,仿佛能映照出布达拉宫巍峨的倒影。
“你说得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向未来,这才是对待历史和传统最健康的态度。”
两人并肩站在布达拉宫脚下,沐浴在拉萨温暖的冬日阳光里,望着神圣的殿堂和虔诚的人群,一时间都没有再说话。
风吹过,传来经幡猎猎的声响和远处隐约的诵经声。
两人沿着布达拉宫脚下缓缓而行。
宫殿西侧和北面相连着长长的转经筒廊,一眼望去,无数个擦得锃亮的铜质经筒整齐地排列在木质廊架下,沿着宫墙蜿蜒向前,一眼望不到头。
经筒大小不一,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藏文经文和精美的图案,在阳光下闪烁着古朴庄严的光芒。
许多信徒和游客正沿着顺时针方向缓缓行走,口中低声念诵,用手拨动每一个经过的经筒。
经筒转动时发出低沉而富有韵律的“嗡——嗡——”声,连绵不绝,仿佛无数个声音在共同吟唱着一首古老而神圣的赞歌。
林霁:“我们也去转一转吧?”
陈寰点了点头。
两人融入人流,也学着旁人的样子,伸出右手,轻轻拨动每一个冰凉的铜质经筒。
指尖传来金属特有的凉意和光滑的触感,伴随着经筒转动时轻微的阻力和那沉稳的嗡鸣声。
听说每转动一次经筒,就相当于念诵了一遍筒内的经文,是在积累功德,也是向佛祖传递自己的祈愿。
林霁一边走,脑海里浮现出曾经读过的诗句。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这意境,放在这里,莫名有种执着而虔诚的美。
陈寰跟在林霁身后,随着他的脚步触碰每一个他触碰过的经筒。
走完长长的转经廊,手心都因持续摩擦而微微发热,心里却奇异地感到一种平静和充实。
随着人流,来到宫殿外围一处相对开阔的平台。
这里视野极佳,可以仰望布达拉宫巍峨的宫墙,也可以俯瞰部分拉萨城景。平台一角,悬挂着无数五彩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
据说风每吹动一次经幡,也相当于诵经一次,许多人在此驻足,闭目静立,默默许下心愿。
“陈老师,”林霁拉了拉陈寰的袖子,“来都来了,入乡随俗嘛!我们也许个愿吧?”
“心诚则灵,形式本身,更多是内心信念的外化……”
“不许再说不信这一套什么的!就当是……陪我体验一下,行不行?”
陈寰看着他那副期待的样子,又看了看周围虔诚的人群和飞舞的经幡,轻轻“嗯”了一声。
林霁立刻高兴地笑起来,率先闭上眼睛,双手合十,模样十分认真。
陈寰看着他,也缓缓闭上了眼睛。
林霁许愿许到一半,忍不住偷偷睁开一只眼睛,想看看陈寰。
那双总是过于冷静理智的眼睛此刻紧闭着,阳光洒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在他白皙的皮肤上镀上一层浅金色的光晕,长而密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
他的鼻梁挺直,唇线微微抿着,神情放松,站在飞舞的五彩经幡下,身后是巍峨的圣殿,整个人仿佛融入这幅画面中,有一种惊心动魄的圣洁而又脆弱的美。
微风拂动他额前的碎发,似乎也吹动了林霁的心。
林霁的心跳不受控制地加速。
一种强烈的从未有过的冲动毫无预兆地涌上心头。
他想凑过去,轻轻地吻一下陈寰那看起来有些干燥却形状优美的嘴唇。
这个念头来得如此突然而猛烈,让他瞬间屏住了呼吸,脸颊腾地烧了起来。
像被施了咒语一样,呆呆地看着近在咫尺的脸庞,身体不自觉地微微前倾……
就在他几乎要控制不住自己的瞬间,陈寰的眼睫颤动了一下,缓缓睁开了眼睛。
四目相对,林霁吓得魂飞魄散,猛地向后一缩,脚下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幸好及时扶住了旁边的栏杆。
他心脏狂跳,脸上红得像要滴血,慌忙掩饰道:“啊!脚、脚下滑了一下!这地砖有点不平哈、哈……”
陈寰忙伸手扶他:“小心,没事吧?”
林霁心虚地不敢看人,胡乱点头:“嗯嗯!许、许完愿了?”
“嗯。”陈寰应道,“你许了什么愿?”
林霁拼命平复心跳,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能说不能说!愿望说出来就不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