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俞老板连夜织网 ...
-
欧阳青见沈明明也在,挺惊讶:“明儿怎么在这里?” 沈明明说:“听红姐姐说有人来修绿梅,好奇来看看。”
欧阳青又看到桌子上放着李冬画的样图说:“这是陈小哥儿画的?”
陈璐说:“不是。我们那儿新来了个师傅,会画画,给花上色很好,您这批绿梅就是他上的色。”
欧阳青仔细看看说:“你这个师傅有些天赋。但笔力不足,有些稚嫩,他不超过二十岁吧?”
陈璐震惊了:“您这也能看出来?”
欧阳青笑笑:“看得多了就能看出来了,你跟他说多练,或许画人物更好些。”
陈璐点点头:“我来之前他还嘱咐我,要是绿梅作者对他的画有任何评语,让我记好回去告诉他呢。”
“倒是个勤学的孩子。”
欧阳青极力留陈璐在府上用了饭,陈璐绞尽脑汁跟沈明明聊了一些天,沈明明也有回应,问了一些做花的事情。
在欧阳青欣慰的眼神里两人又逛了逛花园,虽然天冷已经没什么景色了。
但池子里还有鱼,又喂了一会,陈璐才告辞了。
陈璐走后,沈明明才去睡中觉。
奶妈跟欧阳青说:“小少爷今儿高兴,多吃了半碗饭,话也说了许多。”
欧阳青也说:“是啊,明儿甚少见陈璐这样的小哥儿。以前见的都是和他差不多家世的,我也是这么长大,想想也是无趣。”
奶妈苦笑:“您又说这样的话。”
欧阳青叹说:“让他开心点才是主要的,以后出了门,可就不得自在了。”
陈璐得到了欧阳青十五两的报酬,喜滋滋拿着钱回了家,对李冬复述了欧阳青的话。
李冬听着,喃喃说:“对方果然是个大家,一眼看出我的不足和擅长,可惜我见不到。”
陈璐见他仿佛要入魔,用钱敲敲他肩膀:“这回的单我们一起做的,分成给你二两。以后加油啊!”
李冬拿着钱,仿佛还在沉思,陈璐不理他,回院子干活了。
成通商行
中午,有个小厮从宅子来商行,说家里有人找俞白成,俞白成正好没没什么事就回去了。
回了宅子才发现是保媒的秦婆婆,城里保媒最好的就是她了,这回来就是为了上次的事儿。
秦婆婆正在厅里喝茶,看见俞白成回来了,赶忙站起来,满脸带笑:“俞老板,您可回来了。”
俞白成坐到正座上,喝了茶,问:“可是有消息?” 秦婆婆说:“可不是?这不就赶紧来告诉您?那陈小哥儿,有人打听了!”
俞白成撇了眼茶放下了,明显不喜欢: “不是寻常人家?”
“是绸缎庄郭老板,他夫人找我问呢,说他们家三儿子,到年纪了,找我相看人家,又问了那做花的陈小哥可有人家了。”
“要我说,他们家那个小子,不成个事儿,整天吃酒赌钱,赔了许多钱,郭老板卖房子卖铺子去填这个亏空。”说着秦婆婆直摇头。
俞白成问: “那可有按我的话回?”
“当然了,就说有了人家了,正相看,等过了年脱了孝就下定。”
“哎我说俞老板,您到时候也要请我保媒?那陈小哥儿好像不知道这事啊。”
“自然请你保媒。往后还有什么人家问,都一并这么说。”
秦婆婆又说了:“还有个事儿啊,上回钱大少爷成亲,郭老板揽了宗做绸花的事儿,后来又说不做了,那花都让陈小哥儿做了,郭老板估计是咽不下这口气呢。”
俞白成嗯了声:“这事我知道。”
管家送走了秦婆婆,按照俞白成的意思给了十两,秦婆婆告辞时笑得见牙不见眼。
第二日,俞白成在商行的二楼见了张华,张华上前拱手:“俞老板。”
俞白成请他坐下,又给他斟了茶,张华喝着茶水,等着话。
俞白成问他:“你手里的待租的铺面有多少?” “约莫有十五家,地段好的有三五家,”
张华掏出随身带着的小本,翻开接着说:“东街有两家都是待租的,西街五家,有一家说有意卖出,其他的都在北街末和码头那边。”
“店铺大小如何?”
“ 东街的小些,您也在这边也知道,最繁华也最贵,西街那间要卖的大些,还有个小后院,也有二楼,其他四家只有您这里一半大。”
俞白成把商街道图掏出来问:“西街那间在哪?”
张华用手一指:“这儿,原来是绸缎庄,郭掌柜要出手。”
说着他突然发现:“哟,这间跟您这儿后边都通去金雀巷子呢。”
俞白成挑眉:“你去吧,这间我经你手买了。”
张华拱手喜道:“是,多谢俞老板。”
俞白成话一转:“有个事,”
张华赶紧回:“您尽管吩咐。”
“卖象生花那个。”他声音转轻:“陈璐,他估计要开铺子了,他找你,你就把他引给我,我这儿有他要的铺子。”
张华满口答应。
陈璐的花经过钱桥大婚那一次出的风头,已经供不应求了,外商专门来订花的也很多。
现在他已经不需要出门卖花了,整天在家带着大婶们睁眼就是做花,手指头抽筋了。
当然他意识到市场已经有仿品了,得抓紧时间打出品牌名声,还要固定客户审美,客户人群,还要开发新品不然就会被价格战压住。
现在他急需一个门面,品牌名声都要靠这个宣传。
陈璐出门拜访了张华,张华有个店面在北街,他们的生意属性不需要吆喝不需要地段,全是人脉。张华亲自接待了他。
陈璐打量着他们的店面,一面想这得多少钱,一面跟张华见礼。
张华笑着开口:“陈老板,好久不见,想不到我们真有看店面的一天呐。”
陈璐也带着点笑,这人精。
张华在一旁的茶座上摊开一张商业街的图,让陈璐看,上面标注了各类店铺,营业和空置情况。
陈璐表明来意:“要一间大一些的,有二楼最好,能设雅座。”
张华心里了然:“那不巧了,这几家都能租,但是没二楼,也小,都没我这儿大。”
陈璐皱了皱眉:“那南街的呢?”
“哟,南街全是吃食,点心铺,酒楼都在那,您这类店铺,要我说不适合开在那儿,反而西街都是首饰铺,绸缎庄布庄,都是些精巧玩意,地段也繁华,夫人小姐都爱来这,我做这行多少年了,绝不虚言唬您。”
陈璐沉吟,手指头在桌上敲着,又看了看那几间店面,他也知道西街店铺情况,店铺总体都是小,就一个蛋糕店的大小。
想再辟出一个工作间是难了点,家里离得又远了些,还有仓储的问题,家里已经被原材料堆满了。
张华看他纠结得差不多了,开口:“前儿我刚过手了一间大些的,方方面面都符合您的要求,原来那间郭家的绸缎庄,您知道吧,店刚卖了出去,我看买家是有意拿来放租的,不如,我帮您问问去?”
陈璐看向他,再看向地图,精准看到西街那间店铺,有二楼,还有个院子,甚至有个仓库。
陈璐逐一看了那几家小的,最后只得先按下说:“那麻烦张老板帮我问问,但是租金要是超出这个数,”他比出一个数 “那我也就不必再惦记了,靠近吴记成衣铺这间直接跟我谈价格吧。”
张华露出笑:“您放心,明儿必给您个准话。” 陈璐离开张华的店,转去西南桥那边,他要看看之前定的木盒做得怎么样。
做木工的许老爹一看他来了,停下手里的活招呼:“陈掌柜的。”
陈璐一挥手:“嗯,我来看看盒子。”
许老爹的儿子从另一边过来说:“盒子都在这边上漆呢,您这边看。”
陈璐到隔壁棚里,果然看到几大摞盒子堆在地上,桌子上有一些已经上了漆,正排着晾干。
陈璐上前看了看,活做得很好,天地盖,里面分了九个小格子,木盒盖子上面的字也都按照他的要求刻着:四春堂造花
陈璐像个好说话的甲方一样对他们的手艺表达了赞赏,然后画画饼,满意离去。
第二日一大早就有个小伙计来敲门了,周兰开了门问他:“你找哪位?”
小伙计赶紧说:“我是张老板派来的,找陈掌柜,说店铺的事儿。”
陈璐刚起床,昨天赶了工,钱夫人突然来的订单,又要得急,又要岁寒三友,陈璐眼睛都熬红了,这会儿醒了也没什么精神,穿着松垮,散着头发靠在躺椅上。
周兰拦住那伙计说:“你等会儿。”
院子里已经有人在干活了,周兰赶紧过来:“祖宗,把衣服穿好再出来。”
又喊:“丫丫,快把梳子发带拿来。”
一面帮他拢头发一面说:“门口来了个小伙计,说你看店铺的事情有信儿了。”
陈璐来了精神:“噢,他还在?叫他进来。”
“周兰拍他:“先把头扎好。” 周兰手上利落地帮他绑好头发,又催他穿好衣服。
才去门口让那小伙计进来。陈璐漱了口坐着喝着水,抬眼问那小伙计:“张老板怎么说?”
小伙计一进来就看见个长得跟画上仙的哥儿,刚起床还带着点慵懒,眼睛里含水波似的,眉间的痣透出艳色。顿时眼睛都不知道往哪放。
胡乱行了个拱手礼低头说:“我们……我们老板说,那店铺东家有意,邀您巳时正去清河茶楼面谈。”
陈璐换算了一下,九点整,现在差不多八点。他让周兰给几文钱打发这伙计回去了。
周兰关好门,问他:“该吃早饭了,你现在吃,也好出门?”
陈璐说:“不吃了,现在没胃口,你今天还是要看着王奶奶那儿,准时熬药。”
周兰心疼:“好好,但是你这怎么行,熬了半宿又不吃饭,身上受不住。”
李婶也说:“放心吧,王奶奶那儿我们都看着。” 陈璐点点头。
他把纸笔装到袋子里背着,穿鞋准备出门说:“我去的是茶楼,饿了有点心,别担心。”
“噢,李婶,家里的活你看着点,今天先把那批桃花做出来,叫李冬上色。”
李婶说:“你放心,我们都会安排的。”
周兰给他理了理衣服头发送他出门。扶着门看他出了巷子,才关上门叹气。
丫丫在写大字,看了看她娘:“娘别担心,舅舅会照顾好自己的,舅舅是最厉害的人。”
院子里大家都笑了,李婶说:“可不是,璐哥儿本事大着呢,兰妹子,别瞎操心。”
周兰嗔笑:“是是是,说的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