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结案报告 ...

  •   一、基本资料分析

      刘雪华地处农村,初中文凭,长期受家庭暴力侵害,脾气暴躁。婆家有婆婆、丈夫、儿子三人,关系较差;娘家有父亲、继母、继弟、继妹,多年未来往,已形成实际关系断绝。

      其子刘雨,九岁在屋后荒废田地种玉米换钱,长期受父母忽视,遭受家庭冷暴力和村民儿童欺凌,社交范围狭窄,思想成熟。

      其婆母孤僻、社工多次探访,均为取得实质进展,村民、邻居评价其懒惰,社工感知其冷漠。儿子和儿媳在家中大打出手,招来警察也不曾露面。

      其夫老刘,脾气暴躁,有家暴史,多次进出派出所,屡教不改。

      刘雪华一家问题在当地已形成多年,村委会多次调解无用,转县妇联申请对妇女保护,妇联调解亦无效,我机构经过村委会推荐转接。

      二、服务过程与理论分析

      社工接案,通过与案主刘雪华交谈和村委会、妇联转交档案,做出行为量表评估,与刘雪华签订接受个案服务同意书,形成基本资料后开始走访。走访过村委会、县妇联、周围邻居、村民,后发现刘雪华恐惧离婚,不与社工真诚交流。

      从案主着手进展缓慢,社工决定从其子刘雨身上打开突破口。刘雨受父母家庭冷暴力影响,为人孤僻,上下学不与同村人结伴,后调查曾遭受同村人欺凌。刘雨思想成熟,曾计划不依靠父母抚养,独自生活。经走访学校老师、同学和与其熟悉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了解起思想状态。以“平等交易玉米”为突破口,社工与刘雨建立联系,以“父母打架不是你的错”“可以达成你的愿望,协助父母离婚”为突击重点,打开刘雨心房,进一步了解案主一家情况。

      刘雪华恐惧离婚,原因有五:一是畏惧施暴者的疯狂报复。在老刘“拳头底下出政权”的荒谬理论下,刘雪华多次挨打受伤,有时不反抗甚至能受伤轻些,这养成了其每次与丈夫打架,雷声大雨点小,不敢全力反抗。

      二是施暴者威胁受害者身边人,哪怕同为至亲骨肉。老刘曾对刘雪华道“刘雨就是打死了也是老刘家的种,死了就重新生一个,你一个破鞋,这辈子只能有一个儿子送终”。刘雪华畏惧这样的言论,反抗程度越来越弱。

      三是环境影响,受暴后的孤立无援,很容易让受害者逐步同意施暴者的观点,认为挨打都是自己的错,甚至改变自己,迎合施暴者。刘雪华第一次被打,村民纷纷来劝说。当时原因是两人同时下地,回来后老刘冲凉休息,小睡一觉起来后发现,刘雪华还没做饭,便开始殴打她。村民听到这个理由,纷纷职责刘雪华懒惰,老刘虽然行为不当,但事出有因。事实上,当时两人同时下地,回来后刘雪华也疲累不堪,需要休息。经过一次家暴,日后接二连三的被打,村民议论纷纷,以“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都有错”“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围观看热闹,但不出手相助。偶有出手阻拦者,也在老刘的辱骂威胁下,很快销声匿迹。刘雪华是外村人,与娘家断绝关系,很难得到别人道义上的认同与帮助。刘雪华在本村名声越来越差,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

      四是家暴过程也伴随人格侮辱和贬低,太多的消极评价让受害者极度不自信,认为世上只有对方关心自己,就算侥幸逃脱,自我价值的丧失,也让她难以独立生存。老刘在殴打刘雪华的同时,辱骂她命格不好,出生克母,长大克兄,才让已经长大成人的哥哥溺亡,而今父亲娶继母、生继子女生活平顺就是明证,摆脱她后自然能过上好生活。平时辱骂她未从娘家带来嫁妆,一针一线用的都是夫家东西,自然该做牛做马,作为回报。在村委会、妇联等机构介入之后,老刘又威胁她离开自己,刘雪华活不下去。因为她只是一个农村老女人,没有文凭,身体又差,打工都没人要她。

      五是在精神暴力、身体暴力、性暴力之外,刘雪华也遭受着经济暴力,身上的钱从来不超过十块,买酱油、买醋都需要和老刘申请。在谈及钱财的时候,往往牵扯出“没有嫁妆”的往事和“不会挣钱”的事实,反复挨打。

      社工针对这些情况,首先教会案主刘雪华报警,向她科普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受害者可以申请人身保护,包括对孩子的保护,客观上解决刘雪华和刘雨人身安全问题。其次,运用“同情”手段,站在刘雪华一边,听她讲述往事,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与她共同指责丈夫的错误,让她在心理上把社工当成“自己人”。在刘雪华遭遇知情人指责的时候,为她辩驳,为其营造“安全心理环境”。再次为案主摆脱经济控制,为其找到公益性岗位这种“政府机关工作”,用高大上的工作环境,文明有礼的工作环境,让案主逐步建立自信,并取得一定经济收入。在后续诉讼离婚中,因能出具政府机关单位证明,刘雨的抚养权很快被判给案主。

      在案主刘雪华决定离婚后,社工帮助案主联系工作和租房,联系公益律师,在后续两年的诉讼离婚中,随时关注,多次回访。最终刘雪华成功离婚,与其子刘雨生活平静。

      此次服务,包含妇女权益争取、儿童保护、家庭保护、政策法规解读和多种机构协同等内容,理论艰深,内容丰富,有力锻炼了社工能力,为机构增添美誉度。

      三、个人感想

      对家暴而言,“如果早点反抗,结果可能不会这样”。在遭受家暴的第一时间就要报警,不能寄希望于“忍过这口气”,有一就有二,家暴具有反复性,不会突然中断。据中国妇联抽样调查显示,家暴受害者平均在遭受35次家暴后才报警,现实可悲,身在局中,更要学会自我保护。

      一味责怪受害者不离开,不如想办法帮他们离开。网上总有类似的俏皮话,“这种男朋友不分手,留着过年吗?”“那人就是贱皮子,挨打”,但更重要的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帮助他们离开,过上新生活。《反家庭暴力法》已于2016年3月1日正式实施,家庭暴力不再是家务事,外人看到家暴,也可以报警。作为公益机构,更要广泛宣传反家暴法,让更多人了解法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不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而是可怜之人都该得到救赎。围观者往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说一些“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话,认为家暴是夫妻双方的错,加上“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婚”和“家丑不可外扬”等传统观念影响,往往劝和不劝离,让受害者陷入家暴泥沼,无法自拔。

      感恩教育十分重要。在社工工作后,很多“过来人”“有经验者”告诫社工,不要对案主这么好。素质、能力跟不上,很可能会造成案主依赖心理。若是刘雪华霸占妇联房屋不还,极有可能造成机构与妇联关系破裂。在后续协助其离婚过程中,社工注意培养案主独立自主能力,鼓励其尽快自食其力,为儿子做作出榜样。刘雪华在离婚两年后,另租房屋生活,并在业余时间加入春风公益成为“志愿者”,走上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路。

      注:报告中出现姓名为化名。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结案报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