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门外的紫玉手提一藤盒进了宅门,由疏影陪同走在回廊上款款穿过花园来到书房,与丹青互行礼后坐下:“数月不见,丹青可好?”
“放下书画的闲暇之余,偶尔友人来访或与其外出走走。当下冬天来了,整个人倒落得神清气爽。”丹青莞尔。
“岁月如梭,再过几天便又是新年!近日乡下散心见得几棵梅花觉得不错,故给丹青带来一棵当是新春祝福。不知是否适夫人意。”紫玉将身旁藤盒打开,拿出一盘看着奇形怪状枝条蜿蜒曲折的梅花。
“紫玉客气了!”丹青嫣然,“龙游梅,甚是好看!既可赏花又宜赏枝,是难得的盆景上品。”
“此梅花适应性强,好生养。既可作盘景,亦可园植。”紫玉道。
疏影端来茶。丹青吩咐其将梅花放置绮窗前。转而与紫玉落座,端起茶杯:“紫玉公子请。”
两人喝过茶,丹青便打开了话题:“不知紫玉公子此次科考结果可理想?”
“让夫人见笑了,紫玉此番是再次金榜落第。”紫玉道。
“紫玉亦不必太在意。如今朝廷正扩大制举,缩短制举间隔,使‘长举’制度化。原有科举制将更完善。”丹青微笑道。
紫玉淡泊。
“闻说神都洛阳牡丹好。待来年春天,我欲前往观赏观赏,如此一来可丰富作画牡丹之积累和神韵、二来可见识下各地风土人情与山河,再次还可散下心。”丹青道,转而望紫玉,“不知紫玉公子可有兴趣一起前往?”
“如此甚好。”紫玉微笑。“只是,你我男女有别,可是多有不便?”
“你我二人之外,尚有疏影为伴,有甚不可?”丹青道。
“话虽如此。--也好,紫玉亦想外出走走,见识下人情与世事。”紫玉言。
“后天便是除夕了。想来也是,人生不过几十秋,十年只如一载。”丹青低眉,“多少悲欢离恍如隔世,又如南柯一梦似黄粱一梦。细数我与夫君已有三载不得相见了!鸿雁不懂离愁绪,素绢呓语但寄君。”
“吹角连营平胡俘,重回故里见伊人。相信令夫君亦是无时不念想与丹青团聚。”紫玉道,“男儿征战沙场保家卫国乃壮举,亦是幸事。故、丹青无须太过哀愁才是!”
“吾一妇人,能有几多埋怨哉。”丹青释然。转而莞尔一笑,“新春将至,我亦有一幅画欲赠与紫玉公子。”言罢起身走向画阁,片刻拿来一幅《踏雪寻梅》图,放在画案上,“紫玉不妨就此打开,看下是否有有不甚满意之处,还请指出以便不才自勉!”
紫玉来到画案前,将画卷缓缓展开:初见一行簪花小楷纵落款“踏雪寻梅-素心夫人·赠”。之后是一方小小的朱印,引领出绵绵画意:见皑皑白雪中,一片片殷红似要浸染在枯老苍劲的梅树枝条上,迎着落雪妍丽静放,一个鬓发如云又珠圆玉润的柔美秀气女子身影幽步其间,显得几分袅袅婷婷,似要过去,只见走向梅林深处的女子鬓发如云下,侧脸上一抹淡淡霞红,隐约可见全貌的眉目清婉灵动地游走在茫茫白雪与梅树间。这行走其间的美人儿步伐间轻缓灵动,颇有曹植君笔下那‘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之姿,似乎很快便会消失眼前进入那一望无垠的踏雪寻梅世界。整幅画绝美而动人心魄,又有几分凄婉缠绵。“甚是欢喜!夫人当是才女!”紫玉喜,望一眼丹青,然后轻轻将画收好。
一旁疏影拿出朱纸做新年用的剪纸,身旁木篓里放着些已做好的花窗。紫玉见得便来了兴趣,和丹青近前坐下,拿过朱纸一起做灯笼、中国结,疏影则去煮饭……
简单吃过午饭。三人将剩余的朱纸做完剪纸,暮色已由屋檐慢慢降临。紫玉起身,告别丹青二女,带着画出了门慢慢消失在暮色渐浓的夜空下。
转眼是除夕夜,人们有点蜡烛、立门神、贴春联、挂年画等。在街上,到处是张灯结彩,如同灯会一般,五彩缤纷。丹青疏影在门口贴了对联,剪纸、燃爆竹,观社戏,之后是彻夜不眠的守岁。
元正早晨祈福后,家家户户开始拜年……
过完上元节,年十六的上午,紫玉带了简单衣物书籍等行李和心爱的笛子按照约定坐了马车来到丹青家。丹青与疏影二人已收拾妥当简单的衣物等用品和文房四宝,只片刻,三人便坐上马车由之前规划好的路线:姑苏城出发经由常州,金陵、淮南、商都等地,最后至神都洛阳。姑苏城至神都洛阳有千余里路,路上不时须落脚休息,如此算来快则十天半月抵达,慢则须一月左右。当下离牡丹花开的时间尚早,丹青等三人也就一边观看路上山水花树写生、和感受地方风土人情,一边前行。
如此平静轻松地过了八九天,这天出得淮南城不远,天色渐渐暗下来,此时经过一片山棱,一边是的青山绿树;一边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河水时深时浅而清澈,小河过去远处是高低不平的树林和杂草小花儿,再远处是几间一看便是穷苦人家的茅草屋,屋顶上依稀可见一阵寒风吹过便散去的袅袅炊烟。河里驾车的紫玉正看着,目光由远及近回到小河上,此时的紫玉正打算停车让疏影到河里取些清水来以便路上饮用,突然由山棱处窜出五六个举着明晃晃长刀的大汉:“哎呀!马车停下!”几人说着晃了几晃手中长刀。团团将前路堵住,又有两人绕过马车跑到后面去,马受了惊吓不肯再前行。
紫玉只好将马车停下,车里的疏影正要拂开车帘的手即被紫玉摁下。
“哼哼!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小子、识相的,留下买路钱和马车。否则洒家我让你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几位兄台,你们看小生我正带着古稀父母欲往它城谋生,小生乃一介穷书生身上实则无甚银子。还请借个道,在下当感激不尽也!”
“哼!见鬼的、老子是最见不得读书人了,还是个秀才!”一个领头模样的肥头大耳汉子轻笑道,“老子也是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小娃娃,这不?才出来借点钱耍耍,哈哈哈。”“哈哈哈……”几个喽啰一阵附和,跃跃欲试。
“兄台之苦,小生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我这有些碎银,全部给你们罢。”紫玉说着拿出包袱将碎银掏出全部扔给大汉。
“哎呀!不曾想读书人也有可爱一面嘛,谁言一定是迂腐又胆小的。兄弟我佩服你这秀才胆量。”领头大汉说着打了个哈哈,将长刀往身前一侧,“兄弟们,还愣着干嘛?马车不想要啦?”于是喽啰们一拥而上来到马车前,不由分说将紫玉拉下车,一把扯开车帘眼睛往里一探:“老大,车里有两个美人儿。”
“哇哦!你小子竟敢欺瞒洒家金娇藏屋。”领头大汉走近。一把扯住紫玉的衣襟,--“是金屋藏娇,而非金娇藏屋。”紫玉纠正。“哼,管你啥金的,老子要的是金子。”大汉嚷着,要求手下将丹青二女赶下车。
“慢着!我们自己会下车,不劳烦几位公子。”丹青从容正色道,之后由疏影陪同下了马车。
“哎哟、甚有个性的小娘子。哥哥我喜欢。嘻嘻!”一个喽啰道。正要伸手去拉丹青避开的手。
“兄台无礼。”一旁紫玉道。
“个性你奶奶个头啊!信不信老子抽你?忘了咱们是只劫财的吗。”转而望丹青等三人一眼,吩咐手下,“快快将他们身上所有值钱东西都给我夺来。”
转眼功夫,丹青三人身上所有值钱东西包括头上的金簪子银步摇,和包袱里的银子被掠夺一空。
“老大!这小子身上有一块玉佩,要不拿下?”一个喽啰道。
“玉乃官家物品,非功名在身平头百姓不得有。你小子活腻了?”领头大汉说着,将三个剩下衣物和文房四宝的包袱扔给紫玉等三人,又将几幅画和紫玉的笛子扔下。“书生,你就吹着笛子和两位姑娘游山玩水去罢。哈哈,爷去也!”说话间,和其他小喽啰赶着马车绝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