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马车穿梭在街道上,不一会便回到了谢府。
谢衍清蹦蹦跳跳地回到了自己的院子,踏进院门,便感到了一丝不对。今日的院子安静了许多,房门口还多了几个自己未见过的婢女,谢衍清装作不知道的样子继续走着,忐忑地推开房门。
只见谢清川一身浅蓝色素衣坐在里面,手上还把玩着自己的羊脂白玉盏,面前还有一个白玉蟠螭纹单耳杯。
!!!
谢衍清心中警铃大作,感到来人不怀好意,谢衍清放低了姿态。
“哥,你怎么了也不提前说一声,我好招待招待你。”,谢衍清在心中规划着路线,一步一步地挪了过去。
“一家人,什么招呼不招呼的。”,谢清川笑着看着他,手指一松,杯子向下坠去,又被他稳稳接住。
“哥……有话好好说……”
谢清川放下杯子,向谢衍清走了过去,“这几日离陆家那小子远一点,要是给我惹上事了,你就别想出这个门。”
说罢,朝着门口走去,“哦对了,再让我发现你去了映春楼,我就把你收藏的杯子全砸了。”
陆家出事了。
谢衍清此刻满脑子只有这一句话,顾不上一切的他立刻让侍卫前去打探,等人走后便瘫坐在地上,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明明早上还没有事,为什么现在出事了,究竟发生了什么,难不成已经被查到了吗,为何如此之快。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在脑海中,一颗心仿佛跳到了嗓子眼一般,令人难以呼吸。
“二公子,大公子吩咐,让您前往前厅用膳。”,来人是谢清川身边的一名二等侍女。
谢衍清回想往日,自己如若不主动前去,爹娘和哥哥是不会派人来传他的,除非有什么重要的事,哥哥现在派人来传他,不会是事情败露,陆和熙不会将自己供出来了吧,况且,自己的人已经出去将近一个半时辰还未回来,是被抓了还是真的有事。
谢衍清怀着一颗忐忑的心走向前厅,做了充足的准备才踏入房门。
“衍清,你来了,快坐。”
“嫂嫂,你回来了!”,谢衍清看清说话之人,心中莫名地有一种开心。
自己的玩伴回来了。
是的,在他心中孟知夏不像是自己的嫂嫂,不会端着长辈的架子来训诫他,反而更像是哥哥为他接回家的一个“家人”、玩伴。
孟之夏只比谢衍清大了一岁,两人相仿的年龄使其有着些许共同的话题,况且都正处于贪玩的时候,那些长辈眼中顽劣不堪的游戏是他们共同的回忆,而庄严的祠堂中也存在着两人一同罚跪的身影。
“今日你大嫂回来,还不赶紧坐过来。”,谢书衡坐在主位上看起来还有点高兴。
当然,不是因为大儿媳回来了,而是自己的二儿子终于知道学习了。
谢衍清长叹一口气,紧绷的身体松弛了下来,虚惊一场。直到家宴结束,都相安无事。
“川儿,五日后是你的及冠礼,这几日你就好好休息休息,工部那边我会向你庄伯伯说明的。”
随后,谢衍清以身体不舒服为由,提前回到了院子。
庆幸的是,出去打探消息的侍卫已经在院子中等待,而陆家根本没有出事,只是昨晚的晚宴致使陆尚书身体受损。
此刻,谢衍清更加确信自己的哥哥已经知道了什么。
看来你谢清川也没有表面这样的清纯无害。
谢衍清还没有蠢到直接去质问谢清川,他在等,等谢清川自己露出马脚,等他向皇上告发,等他在查明真相的那一刻来质问自己。
谢衍清想知道,在亲情与权力面前,哥哥还会选择什么,还会像平常一样维护自己吗。
他从柜子里拿出一个锦盒,里面是他早已为谢清川准备好的及冠礼物——《丹青山河图》,画里的“清川”就如他的名字一般
他知道,谢清川喜欢收藏各种字画,这一幅是他在年初时拖了好几层关系才收到的遗迹。
谢衍清依旧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白日里照样与陆和熙混在一起,回家后又拉着孟知夏和他一起玩耍,日子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甲戌月庚午日
黎明,天还未破晓,府里便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谢衍清早早地就收拾妥当,在前厅帮忙准备又或者在门口迎接来客。很快,他便瞧见陆家的马车,眺望过去,竟没有陆和熙的侍卫和婢女!难道陆和熙没有来吗。
为首下来的是陆希宸,正当他以为不会有人时,那天的小女孩掀开帘子走了出来,似乎才睡醒一般,身后站着的正是陆和熙。
“漂亮哥哥!”,陆星蔓跳下马车向谢衍清跑过来。
谢衍清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被来人扑的踉跄了一下,看着抱着自己腿的小孩,两人对视一眼,谢衍清竟然还有一丝不好意思,红了脸。
“哥哥,你真好看,比我哥哥都要好看。”,话落,还抱着谢衍清的腿摇晃了几下。
“谢……谢谢。”,谢衍清更加不好意思。
马车上的陆和熙、身前的陆希宸,两人脸黑得如同石砚里的墨一般。此时陆希宸才明白自己的女儿为什么吵着要来,原来,这里有一个“钟馗”,将陆星蔓的魂勾了过来。
陆希宸上前弯腰下去将陆星蔓抱起,“蔓蔓我们先进去好不好,待会儿再找这个哥哥玩。”,说完还不忘瞪一眼谢衍清。
“好。”
当陆和熙走过来时,送给了谢衍清今天的第二个白眼。
谢衍清看着走进去三人,心想:我也没有干什么啊,瞪我干什么。越想越觉得委屈,所以他决定,以后一定要好好宰陆和熙一顿。
天空开始泛白,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大地上时,“质客”们神情肃穆,一切井然有序。
谢清川一身玄瑞,在若有若无的天光衬托下,衣料中的金色暗纹如黑暗中藏匿的毒蛇一般,无不彰显着威严,而挽于脑后的那一根素白色发簪,更像是污泥中的莲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美丽而又致命。
谢衍清身为赞者,位于谢清川身后一步的位置,墨色深衣,庄严而又肃静,如同屏障一般站在谢清川身后,像是他坚实的后盾一般。
玄与墨,同根同源,一明一暗,相辅相成。
“三加礼毕——赐字!”,赞礼官雄厚的声音传遍整个礼堂。
谢书衡坐在高位上,看着跪拜在前的谢清川,满心慰藉。
一旁的人打开书卷,缓缓说道:“尔名‘清川’,清澈如鉴,川流不息,易洁身自好,志业之绵长。今遵循古制,赐尔雅字——曰‘仁甫’。”
“望尔人如其名,字如其名,怀仁爱之心,行丈夫之事,清正廉明。”
名与字,一身风骨。短短四字,将谢清川的性格、处事风格总结得清清楚楚。
“清川,谨遵教诲。”
礼毕,谢清川走上前去,接过那卷书帛,告别自己的过往,迎接新生,天光在此刻也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边,此时此刻,只属于他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