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八章:中秋博饼的酸甜味 ...
-
八月十五的傍晚,闽南地区特有的潮湿晚风裹着桂花香钻进窗棂,把客厅里暖黄的灯光都染得软乎乎的。嘉乐趴在茶几边,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桌角那道浅浅的木纹 —— 这张老茶几还是爸妈结婚时买的,边缘被岁月磨得圆润,此刻上面已经摆好了博饼要用的青花大碗,碗沿印着缠枝莲纹,碗底沉着六颗裹着薄蜡的骰子,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象牙白。
“嘉乐,别瞎抠了,过来帮妈摆奖品!” 厨房传来妈妈的声音,伴随着瓷碗碰撞的清脆声响。嘉乐应了一声,从沙发上蹦起来,小跑到厨房门口。灶台上火苗正舔着砂锅,里面炖着的莲子百合汤咕嘟咕嘟冒着泡,甜香混着桂花的味道,把整个屋子都填得满满当当。妈妈系着印着小菊花的围裙,手里端着一碟刚蒸好的绿豆糕,见他过来,笑着把碟子里的绿豆糕往他嘴边递了递:“先尝一块,刚出锅的,小心烫。”
嘉乐咬了一小口,绿豆沙的细腻混着黄油的香气在舌尖化开,甜而不腻。他含着糕点,含糊不清地问:“妈,今年博饼的奖品都有啥呀?”
“你自己去客厅看,都摆在电视柜上了。” 妈妈擦了擦手,又转身去揭砂锅的盖子,“你爸下午特意去超市挑的,说要让你们姐妹仨都能博到喜欢的东西。”
嘉乐跑到电视柜前,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最显眼的是放在正中间的状元奖品 —— 一个印着玉兔捣药图案的月饼礼盒,旁边还摆着几包桂花糕;二等奖 “对堂” 是两条绣着梅花的毛巾,颜色分别是浅粉和米白;三等奖 “三红” 则是两支钢笔,一支银灰色笔身刻着小月亮,另一支天蓝色笔身印着星星图案,笔帽上还挂着小小的流苏;往下还有 “四进” 的笔记本、“二举” 的橡皮、“一秀” 的铜钱,满满当当摆了一长排,像是一片小小的宝藏堆。
“哇,那支银灰色的钢笔好好看!” 嘉乐伸手想去碰,却被突然伸过来的一只手拦住了。他抬头一看,是二姐嘉欣,手里还抱着一个刚拆封的兔子玩偶。
“别乱碰,这是‘三红’的奖品,得靠本事博的。” 嘉欣挑了挑眉,故意晃了晃手里的兔子玩偶,“你去年博饼,连‘二举’都没摸到,今年还想惦记‘三红’?我看你还是先想想怎么拿到‘一秀’的铜钱吧。”
嘉乐脸一红,缩回了手。他确实手气不太好,去年博饼,全程只摸到了三次 “一秀”,最后只得了三枚铜钱,而二姐却博到了 “对堂”,拿到了一条漂亮的围巾,羡得他眼睛都红了。今年他特意在心里偷偷许愿,一定要博到一支钢笔 —— 他现在用的那支钢笔还是一年级时买的,笔身早就掉漆了,笔尖也劈了叉,写出来的字总是歪歪扭扭,上次语文作业还因为字迹潦草被老师批评了。
“我今年肯定能博到!” 嘉乐梗着脖子反驳,却没敢看二姐的眼睛。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了钥匙开门的声音,是爸爸回来了。爸爸手里拎着一个大袋子,里面装着刚买的新鲜柚子和几串灯笼。“爸!” 嘉乐和嘉欣同时喊了一声,跑过去帮爸爸拿东西。
爸爸笑着揉了揉两个孩子的头发,把袋子里的灯笼拿出来:“嘉乐,过来帮爸把灯笼挂起来,咱们今晚要亮亮堂堂的过中秋。” 嘉乐高兴地答应着,接过爸爸递来的灯笼。灯笼是红色的,上面画着嫦娥奔月的图案,他踩着小凳子,把灯笼挂在客厅的吊灯旁边,红色的灯笼垂下来,和暖黄的灯光交映在一起,节日的氛围一下子更浓了。
没过多久,大姐嘉雯也放学回来了。她刚走进门,就把肩上的书包放下来,走到嘉乐身边,笑着问:“嘉乐,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听话?” 嘉雯比嘉乐大六岁,今年上高中,平时总是安安静静的,说话声音也温温柔柔的,对嘉乐格外照顾。
嘉乐点了点头,拉着大姐的手走到电视柜前,指着那支银灰色的钢笔:“姐,你看那支钢笔,我好想博到它,我现在的钢笔不好用了,写作业总被老师说。”
嘉雯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眼神温柔了几分:“那嘉乐要加油呀,说不定今天运气就来了呢。”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博饼最重要的是开心,就算没博到想要的,也没关系。”
嘉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心里却还是暗暗较劲,一定要把那支钢笔博到手。
晚饭过后,博饼正式开始了。妈妈把青花大碗放在茶几中间,爸爸则负责维持秩序:“咱们按年龄从小到大来,嘉乐先掷,然后是嘉欣,再是嘉雯,最后是我和你妈,怎么样?”
“好!” 三个孩子异口同声地答应。
嘉乐深吸了一口气,走到茶几前,双手捧着六颗骰子,紧紧攥在手心,闭上眼睛默念了好几遍 “要钢笔,要钢笔”。他能感觉到手心的汗水慢慢渗出来,沾在骰子上,有点滑滑的。周围静悄悄的,只有挂在客厅里的灯笼偶尔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声响。
“嘉乐,快掷呀,别磨蹭了!” 二姐嘉欣在旁边催促道。
嘉乐睁开眼睛,把骰子举到碗边,轻轻一撒。骰子在碗里打着转,发出清脆的 “哗啦啦” 声,像是在演奏一首小小的乐曲。嘉乐的眼睛紧紧盯着骰子,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骰子慢慢停下来,嘉乐凑过去一看,瞬间泄了气 —— 只有一颗骰子是 “四”,其他都是零散的点数,连最低的 “一秀” 都算不上。
“哈哈哈,嘉乐,你这手气也太烂了吧!” 二姐嘉欣笑得前仰后合,“我就说你不行,还不信!”
嘉乐的脸涨得通红,低着头,手指紧紧攥着衣角,没说话。妈妈在旁边拍了拍嘉欣的肩膀,轻声说:“嘉欣,别笑弟弟了,博饼本来就有输有赢,说不定下次嘉乐就能博到好东西了。”
嘉欣撇了撇嘴,没再说话,走到茶几前,拿起骰子。她运气不错,一掷就掷出了 “二举”,拿到了一块橡皮,得意地冲嘉乐扬了扬下巴。
接下来是大姐嘉雯。她拿起骰子,动作轻柔,眼神平静。骰子在碗里转了几圈,最后停了下来 —— 三颗 “四”,一颗 “一”,一颗 “二”,一颗 “三”,是 “三红”!
“哇,大姐博到‘三红’了!” 嘉乐惊讶地叫出声,眼睛里满是羡慕。
嘉雯笑着拿起那支银灰色的钢笔,仔细看了看,然后又放回了奖品堆里,说:“先放这儿,等博饼结束了再拿。”
轮到爸爸了。爸爸搓了搓手,拿起骰子,用力一掷。骰子在碗里快速转动,发出响亮的声响,最后停下来时,居然是 “状元插金花”—— 四颗 “四”,两颗 “一”!
“哇!爸博到状元了!” 三个孩子都欢呼起来,妈妈也笑着鼓起了掌。爸爸得意地笑了笑,把那盒印着玉兔捣药图案的月饼礼盒抱在怀里,说:“今年的状元归我啦,等会儿给你们分月饼吃。”
博饼一轮一轮继续进行,嘉乐的运气却一直没好转。他又掷了好几次,不是没中,就是只中了 “一秀”,拿到了几枚铜钱。看着二姐时不时博到 “二举”“四进”,手里的奖品越来越多,大姐虽然只再博到一次 “一秀”,但之前已经有了 “三红” 的钢笔,而自己手里只有几枚冷冰冰的铜钱,嘉乐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闷闷的,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他悄悄往后退了退,靠在沙发上,看着茶几旁热闹的家人,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客厅里的灯光明明很暖,灯笼也很亮,可他却觉得有点冷。他想起自己那支劈了叉的钢笔,想起老师批评他字迹潦草时的眼神,鼻子突然一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嘉乐,你怎么了?” 一只温热的手轻轻搭在他的肩膀上,是大姐嘉雯。
嘉乐赶紧把眼泪憋回去,摇了摇头:“姐,我没事。”
嘉雯在他身边坐下,目光温柔地看着他:“是不是因为没博到想要的奖品不开心呀?”
被大姐说中了心事,嘉乐再也忍不住了,眼泪掉了下来:“姐,我好想博到那支钢笔,可是我手气好差,一直都博不到。我的钢笔不好用了,写作业总被老师说……”
嘉雯拿出纸巾,轻轻帮嘉乐擦了擦眼泪,然后从口袋里拿出那支银灰色的钢笔,塞进他手里:“嘉乐,这支钢笔给你,写作业用得上。”
嘉乐愣住了,手里握着钢笔,笔身还带着大姐手心的温度,暖暖的。他抬起头,看着大姐:“姐,这是你博到的‘三红’奖品,我不能要。你下周还要参加作文比赛,老师不是让你准备一支好用的钢笔吗?”
嘉雯笑了笑,揉了揉他的头发:“傻弟弟,作文比赛我用其他笔也可以。你比我更需要这支钢笔,你看你现在的钢笔都不好用了,用这支笔写作业,字迹肯定能变好看,到时候老师就不会批评你了。”
“可是……” 嘉乐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大姐打断了。
“别可是啦,” 嘉雯拍了拍他的手背,“博饼本来就是为了一家人开心,奖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在一起过节。而且,看到你开心,姐比自己拿到奖品还高兴呢。”
这时,爸爸端着切好的月饼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块莲蓉馅的,递到嘉乐面前:“嘉乐,怎么躲在这儿不开心呀?来,吃块月饼,这可是今年最好的莲蓉馅。”
嘉乐接过月饼,咬了一口,甜丝丝的莲蓉裹着桂花的香气,顺着喉咙滑下去,心里的委屈好像被这甜味一点点冲散了。他看了看手里的钢笔,又看了看身边温柔的大姐,还有笑着的爸爸,突然觉得,就算没博到状元,没靠自己的手气拿到钢笔,也没关系。
二姐嘉欣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那个兔子玩偶,塞到嘉乐手里:“喂,嘉乐,别再哭鼻子了,这个兔子玩偶借你玩几天,不过你得答应我,下次博饼不许跟我抢‘二举’的奖品!”
嘉乐抱着兔子玩偶,手里握着钢笔,看着围在自己身边的家人,脸上慢慢露出了笑容。客厅里的灯笼还在轻轻晃动,暖黄的灯光洒在每个人身上,桂花香和月饼的甜香交织在一起,温馨又美好。
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钢笔,笔身上的小月亮在灯光下闪着淡淡的光。他知道,这支钢笔不仅仅是一个博饼奖品,更是大姐对他的疼爱,是家人之间的温暖。这份温暖,比任何状元奖品都珍贵,会一直留在他心里,陪着他长大。
博饼还在继续,骰子碰撞的清脆声响和家人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飘出窗外,融入了中秋的夜色里。嘉乐不再执着于博到什么奖品,而是跟着家人一起,笑着,闹着,享受着这个充满温暖和爱意的中秋之夜。他知道,不管以后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只要有家人在身边,就什么都不用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