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苏老先生的到来,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真相带来的冲击过后,是更为复杂的现实摆在面前。
那天下午,林舟将情绪激动的苏老先生扶到椅子上坐下,给他倒了一杯温水。小林曦似乎感知到气氛的凝重,安静地靠在林舟腿边,小手依旧紧紧抓着她的裤子,大眼睛一会儿看看默默垂泪的外公,一会儿又不安地看看林舟。
“林女士……”苏老先生捧着水杯,声音依旧沙哑,带着浓浓的愧疚,“谢谢你,真的谢谢你……谢谢你救了小曦,把他照顾得这么好……”他看着小曦红润的脸蛋、干净合身的衣服,以及那双虽然带着些许不安却不再惊恐的眼睛,心中百感交集。
“苏伯伯,您叫我林舟就好。”林舟在他对面坐下,轻轻揽住小曦的肩膀,语气平和而坚定,“小曦现在是我的孩子,这是法律上承认的事实,也是我们彼此的选择。”她必须先表明立场,守护好她和孩子现在这个来之不易的家。
苏老先生连忙点头,眼神里没有一丝想要抢夺的意思,只有恳切:“我明白,我明白!我……我不是来跟你抢孩子的。我只是……只是想看看他,知道他还好好的……我老了,没用了,还犯过那么大的错,我没资格……”他说着,声音又哽咽起来,浑浊的泪水滴进手中的水杯里。
看着他这副模样,林舟心里也很不是滋味。这是一位接连失去女儿、老伴,又因自己的疏忽弄丢了唯一外孙的可怜老人。他的寻找和坚持,何尝不是一种深刻的忏悔和爱?
“苏伯伯,过去的事情……是意外,谁都不想的。”林舟放缓了语气,“小曦能平安,就是最大的幸运。”
这时,小林曦忽然松开林舟的裤子,走到苏老先生面前,仰着小脸,看着他脸上的泪水,然后从自己的小口袋里掏啊掏,又掏出一颗有些融化的奶糖——这是他习惯性随身携带的“安抚神器”,递了过去。
“爷爷,不哭。”他小声说,带着孩童最纯粹的善意,“糖,甜的。”
苏老先生看着外孙递过来的糖,看着那双酷似女儿的眼睛,情绪再次决堤。他接过糖,紧紧攥在手心,仿佛攥住了失而复得的整个世界,泣不成声。
这一幕,让林舟下定了决心。
她看着苏老先生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背脊和洗得发白的旧中山装,显然,这一年多的寻找和之前为女儿治病,早已掏空了他的积蓄和精神。让他一个人回到那个充满悲伤回忆的老家,她实在不忍心。
而且,小曦需要他。血浓于水,这份迟来的亲情,对小曦完整人格的成长至关重要。
“苏伯伯,”林舟开口,声音清晰而温暖,“如果您不嫌弃,以后就留下来吧。”
苏老先生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她。
林舟笑了笑,摸了摸小曦的头:“这里就是小曦的家,也是您的家。您是小曦的外公,也就是我的家人。我们‘拾光小馆’正好缺人手,您要是愿意,可以帮帮忙。最重要的是,您可以天天看到小曦,陪着他长大。”
这个提议,显然完全超出了苏老先生的预料。他张了张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看着林舟,又看看同样仰头望着他的小曦,老泪纵横的脸上,终于绽放出一个如同雨过天晴般的、带着巨大感激和希望的笑容。
“好……好……谢谢……谢谢……”他除了道谢,似乎再也说不出别的话。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林舟迅速行动,将二楼原本堆放杂物的一个小房间收拾出来,买来了新的床单被褥和简单的家具。虽然空间不大,但窗明几净,温暖舒适。
苏老先生几乎没有行李,只有一个破旧的旅行袋,里面装着几件旧衣服和那张泛黄的全家福。他将照片郑重地放在新房间的床头柜上,看着照片里笑靥如花的女儿,又看看门外正在好奇地探头探脑的小外孙,长长地、释然地舒了一口气。
漂泊的船,终于找到了可以停靠的港湾。破碎的家,以另一种形式,重新拼凑了起来。
当天晚上,“拾光小馆”提前打烊。林舟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庆祝第三个家人的加入。饭桌上,气氛有些微妙的生疏,却又流淌着淡淡的温情。苏老先生不停地给小曦夹菜,眼神几乎无法从他身上移开。小曦起初还有些害羞,但在林舟的鼓励下,也慢慢接受了这个突然出现的、对他格外好的爷爷。
灯光下,一老一少一青年,围坐在餐桌旁。窗外是城市的灯火,窗内是重新升腾起的、名为“家”的炊烟。
林舟看着正在努力用勺子给爷爷舀汤的小曦,又看看激动得手足无措的苏老先生,心里充满了一种奇异的圆满感。
她原本只是捡到了一个孩子,却没想到,由此牵出了一段骨血亲情,也为自己和这个家,带回来一位血脉相连的长辈。未来的日子或许会有磨合,但更多的,一定是相互扶持的温暖。
他们的“超棒战队”,终于迎来了经验丰富的“老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