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定锚之港 ...

  •   海岛的最后一夜,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微妙的张力,混合着假期的慵懒与对明日即将揭晓的命运的隐忧。白天玩闹的疲惫尚在四肢百骸流连,但更深的躁动源于午夜零点——那个全国数百万考生与家庭共同屏息以待的时刻。
      林见阳盘腿坐在酒店房间的地毯上,膝盖上放着笔记本电脑,屏幕停留在查询系统的登录界面。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触控板,眼神有些放空。沈听澜刚结束一个短暂的视频会议,合上电脑,走到他身边坐下,递给他一罐刚打开的、沁着水珠的冰镇可乐。
      “还有四十分钟。”沈听澜的声音打破了房间里的寂静。
      林见阳接过可乐,冰凉的触感让他微微一颤。“哥,”他咽了口口水,声音有些发干,“我手有点抖。”
      沈听澜没说话,只是伸出手,将他微凉汗湿的手握进自己温热干燥的掌心里。他的拇指轻轻摩挲着林见阳的手背,一种无声的、坚定的力量缓缓传递过去。“怕吗?”
      “有点。”林见阳老实承认,靠向他这边,肩膀抵着沈听澜的胳膊,仿佛这样才能汲取足够的勇气,“不是怕分数本身……是怕……万一不够好,很多计划就都要变了。”他指的是他们之间那些心照不宣的、关于未来的模糊蓝图。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沈听澜的语气依旧平稳,像海平面下深沉的潜流,“重要的是执行计划的人,是否足够坚定。”他侧头看他,“林见阳,你坚定吗?”
      林见阳迎上他的目光,在那片深邃的平静里,看到了自己略显仓皇的倒影。他深吸一口气,用力点头:“坚定。”
      时间在沉默的等待中一分一秒流逝。窗外,远处城市的灯火与天际的星辰连成一片,近处,海浪不知疲倦地拍打着沙滩,节奏恒定,仿佛在安抚着人间的焦灼。林见阳开始没话找话,从白天的皮皮虾说到礁石缝里看到的小螃蟹,语速快而杂乱,暴露了内心的不平静。沈听澜大多数时候只是听着,偶尔应一声,握着他的手始终没有松开。
      当时钟的指针无限逼近那个临界点时,林见阳反而奇异地安静下来。他坐直了身体,眼睛死死盯着屏幕右下角的时间,呼吸都放轻了。沈听澜能感觉到他手心的汗更多了,甚至带着轻微的颤抖。
      23:59:50……
      林见阳的心脏几乎要跳出喉咙。
      00:00:00!
      他几乎是扑到电脑前,颤抖着手指猛戳刷新键。网页卡顿了,转动的加载圆圈像是一种酷刑。一次,两次……他急得额头冒汗,呼吸急促。
      “别急。”沈听澜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一只手稳稳地覆在他操控鼠标的手背上,带着镇定人心的力量,“慢慢来。”
      就在这时,页面猛地一跳,数据加载出来!各科分数和总分赫然出现在屏幕上。
      林见阳屏住呼吸,视线飞快地扫过那一串数字。时间仿佛静止了。几秒钟后,他猛地向后一仰,后背撞进沈听澜的怀里,发出一声不知是哭还是笑的呜咽,随即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骨头,软软地瘫靠着。
      “怎么了?”沈听澜心头一紧,手臂环住他,目光迅速扫向屏幕。看清那个比他预估的还要高出几分的总成绩和漂亮的单科分数时,他紧绷的下颌线终于松弛下来。
      “哥……我……我好像……考得……还行?”林见阳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他转过头,眼睛瞪得大大的,里面充满了狂喜、茫然和一种巨大的、如释重负的虚脱感。
      沈听澜低头看着他这副模样,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被狠狠触动了。他收紧了手臂,将怀里这个激动得微微发抖的人更紧地拥住,下巴轻轻抵着他的发顶,声音低沉而带着清晰的笑意:“不是还行,是很好。林见阳,你做得非常好。”
      得到他肯定的这一刻,林见阳一直强撑着的情绪终于决堤。他回身紧紧抱住沈听澜,把脸埋在他肩头,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不是悲伤,而是太过汹涌的喜悦和压力释放后的宣泄。过去一年所有的挑灯夜战、焦虑不安、自我怀疑,在这一刻都找到了意义和价值。
      沈听澜任由他抱着,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像安抚一个受尽委屈后终于得到糖果的孩子。他没有说更多安慰的话,只是用稳定的怀抱和存在告诉他:我在这里,你的努力,我都看到了。
      过了好一会儿,林见阳才慢慢平静下来,不好意思地抹了把脸,眼睛和鼻子都红红的,嘴角却咧到了耳根。手机开始疯狂震动,班级群、家庭群、朋友私信……恭喜和询问的信息瞬间刷屏。他手忙脚乱地回复着,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灿烂笑容。
      沈听澜起身给他倒了杯温水,看着他兴奋得坐立不安的样子,眼底蕴着纵容的温柔。等林见阳稍微从最初的狂喜中冷静下来,他才开口:“现在,可以好好想想志愿了。”
      这句话像一道分水岭,将情绪从庆祝拉回了现实。成绩是入场券,而志愿填报,才是真正决定未来走向的关键一步。
      两人重新坐回地毯上,电脑屏幕上是各大高校的历年录取分数线汇总。兴奋感逐渐沉淀,一种更为审慎和郑重的气氛弥漫开来。林见阳看着那些熟悉的校名和专业,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速度慢了下来。
      “哥,”他盯着屏幕上沈听澜所在大学的录取线,又看了看自己的分数,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我这个分数,报你的学校,够是够了,但是想选那个最热门的专业,可能有点悬……如果选稍微冷门一点的专业,把握就大很多。”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直接地、具体地面对可能存在的“分离”风险。同校不同专业,意味着他们可能会有不同的课程安排、不同的社交圈子,甚至未来不同的发展路径。
      沈听澜没有立刻给出建议。他侧过身,认真地看着林见阳:“告诉我,抛开我,抛开任何其他因素,你最想学的是什么?对哪个领域最有兴趣?”
      林见阳愣住了。他之前的目标简单而直接——考高分,和沈听澜在一起。至于具体学什么,似乎被这个宏大的目标模糊了。他皱起眉头,陷入沉思,手指无意识地蜷缩起来。
      沈听澜耐心地等待着,没有催促。他知道,这是林见阳必须自己跨出的一步。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空调运转的微弱声音和海浪永恒的吟唱。林见阳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那些他擅长的科目,那些让他感到好奇和兴奋的知识点,那些曾经一闪而过的、关于未来的模糊想象。
      许久,他才抬起头,眼神里的迷茫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晰的、带着光的光彩。“我想学计算机。”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不是因为它热门,是因为……我喜欢那种用逻辑和代码构建出东西的感觉。就像……就像你搭乐高,或者设计建筑一样,有一种创造的快乐。”
      他说完,有些忐忑地看着沈听澜,像是等待最终的评判。
      沈听澜的唇角缓缓扬起一个真切的笑容。那笑容里带着欣慰,带着赞赏,也带着一种“吾家有子初长成”的骄傲。“很好。”他赞许道,“那就朝着这个方向选。我的学校计算机很强,但其他几所顶尖高校同样不弱。我们可以把符合条件的学校和专业都列出来,分析地理位置、学科排名、未来发展。”
      他没有说“你必须来我的学校”,也没有说“哪个学校最好”,而是将选择权和分析方法,交还到了林见阳自己手中。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尊重和信任。
      那一晚,房间的灯亮到很晚。他们头碰着头,对着电脑屏幕,仔细研究着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和专业介绍,沈听澜以其理性的思维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为林见阳梳理着错综复杂的选择,分析利弊,但最终每一个选项的权重,都由林见阳自己掂量。
      窗外,夜色深沉,海浪声依旧。但房间内,一种新的力量正在滋生。那个曾经依赖着他、仰望他的少年,正在亲手为自己的未来绘制航图。而沈听澜,从那个拉着他的手前行的人,变成了他身边最稳固的灯塔,在他需要时提供光亮和参照,却将航行的舵,稳稳地交到了他的手中。
      成绩单是青春的答卷,而志愿表,则是成年的第一份契约。他们共同面对,共同抉择,在星辰与大海的见证下,为爱找到了更坚实、更独立的基石——那不是捆绑,而是两个独立的灵魂,选择在各自的航道上,并肩驶向同一片星辰大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