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永恒之问 ...

  •   成为宇宙继承者的第五年,蔺才离开始频繁梦见一个陌生的星系。梦中,一颗垂死的恒星向宇宙发出最后的悲鸣,周围行星上的生命在绝望中祈祷。
      “这不是普通的梦。”蔺才离在晨间冥想后告诉司编年,“是真实的求救信号,来自一个我们尚未接触的文明。”
      通过元祖继承的知识库,他们定位了信号的来源——牧夫座的一个偏远星系,那里的恒星即将超新星爆发,毁灭所有 orbiting 行星上的生命。
      “星际联邦的记录显示那里没有智慧文明。”礼余芊查阅资料后困惑地说。
      杨守诚对比了不同维度的数据:“除非...他们存在于平行现实,现在因为恒星死亡而维度壁垒变薄,我们才能接收到信号。”
      救援行动立即展开。但就在人类舰队准备出发时,收到了来自奥罗拉和克里希纳文明的紧急通讯——作为共同继承者,他们要求三方联合决定是否干预。
      “根据元祖律法,”奥罗拉代表通过思维传感解释,“对未接触文明的干预需要三方一致同意。”
      克里希纳代表则更加直接:“那个文明尚未达到星际旅行水平。按照自然选择法则,他们本应随恒星死亡而灭绝。”
      司编年难以接受:“所以我们坐视数十亿生命消亡?”
      蔺才离沉思后提出折中方案:“不直接干预,但给他们自救的机会。提供知识,不提供技术。”
      经过激烈辩论,三方继承者达成共识:向该文明发送恒星构造学基础知识,让他们自己决定命运。
      信号发送后的等待令人煎熬。每一天,蔺才离都能通过继承者的感知听到那个文明越来越绝望的祈祷。
      终于,在超新星爆发前七十二小时,他们收到了回复——不是感谢,而是愤怒的质问:
      “你们有能力直接拯救我们,却只送来无用的知识!这就是高等文明的慈悲吗?”
      这个问题击中了所有继承者内心的矛盾。司编年夜不能寐,反复思考:真正的智慧是严守不干预原则,还是在力所能及时伸出援手?
      超新星爆发前二十四小时,那个文明发送了最后信息:
      “我们理解了。宇宙中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的双手。感谢你们让我们在灭亡前明白这个真理。”
      信息结束后,信号永远消失。恒星变成了太空中的一朵昙花,美丽而致命。
      这次事件在继承者中引发了深刻自省。奥罗拉文明开始质疑元祖律法的绝对正确性,克里希纳文明内部出现了分裂,而人类...人类陷入了存在主义危机。
      “我们做得对吗?”这个问题萦绕在每个人心头。
      蔺才离的能力因此出现了奇怪的变化——他现在能同时看到无数可能的时间线。在有些时间线里,他们直接干预拯救了那个文明,结果该文明变得依赖外部帮助,最终自我毁灭。在另一些时间线里,他们做了完全相同的事情,那个文明却蓬勃发展,最终成为星际联邦的宝贵成员。
      “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蔺才离疲惫地总结,“只有不同可能性的分支。”
      这种认知带来的不是释然,而是更深的迷茫。如果每个选择都既正确又错误,道德还有什么意义?
      与此同时,地球上的觉醒者社群出现了新动向。一群年轻觉醒者开发出了“共情投射”能力——不仅能感受他人情绪,还能将自己的体验分享给他人。
      这种能力很快被用于艺术和教育,但也被滥用。一些觉醒者开始强行向他人灌输特定情感体验,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
      “能力本身无善恶,”礼余芊在分析报告时指出,“但使用方式决定了一切。”
      司编年提出了“能力伦理”框架,要求所有觉醒者在运用能力前考虑三个问题:是否征得同意?是否为了共同利益?是否保留对方选择权?
      框架获得广泛接受,但深层次的问题依然存在:当你能让他人感受世界时,你是否有权决定让他们感受什么?
      一天深夜,蔺才离在观测星空时突然获得了一个可怕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面临一个不可能的道德选择——拯救一个文明意味着毁灭另一个。
      “预见很模糊,”他告诉司编年,“但我能感受到那种撕裂的痛苦。”
      司编年握紧他的手:“就像那个垂死恒星边的文明?”
      “更糟。这次的选择更加...平等。没有明显对错,只有不同价值观的冲突。”
      预见中的危机很快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到来。巡逻舰队在猎户座臂发现了两颗相邻的行星,分别居住着两个智慧文明。一个是高度精神发展的灵性文明,另一个是技术发达的唯物文明。
      问题在于:两个文明所在的行星轨道正在衰减,一年内将会相撞。唯一解决方案是改变其中一颗行星的轨道——但这意味着选择拯救一个文明,牺牲另一个。
      更复杂的是,两个文明都达到了基本的太空旅行水平,理论上可以自救,但需要另一方的技术互补。然而,千年来的宗教分歧使它们拒绝任何合作。
      “这次我们不能回避选择。”奥罗拉代表沉重地说。
      克里希纳代表提出抽签决定,被人类断然拒绝。
      蔺才离闭目感应两个文明,表情痛苦:“灵性文明视物质为幻觉,宁愿集体冥想迎接毁灭。唯物文明坚信能通过技术自救,但成功概率不足百分之一。”
      司编年提出新方案:“如果我们提供足够强大的推进器,让他们各自改变轨道呢?”
      杨守诚计算后摇头:“行星质量太大,需要的能量会撕裂空间结构,危及整个星系。”
      时间一天天流逝,两个文明依然拒绝合作。灵性文明的领袖甚至表示:“如果这是宇宙的意志,我们欣然接受。”
      唯物文明则疯狂地尝试各种自救方案,每一次失败都让情况更加危急。
      在最后期限前一周,蔺才离独自进入深度冥想。三天后,他带着新领悟回归。
      “我们一直在问错误的问题,”他的眼睛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不是‘该救哪个文明’,而是‘如何让他们看到彼此的价值’。”
      在蔺才离的提议下,继承者联盟启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计划:不是直接干预,而是创造共享体验。通过精心设计的全息模拟,让两个文明的成员体验对方的生活、信仰和挣扎。
      最初,双方都抗拒这种“思想入侵”。但随着体验深入,变化悄然发生。灵性文明的成员开始欣赏技术的美妙,唯物文明的科学家开始理解意识的奥秘。
      在行星相撞前四十八小时,奇迹发生了——两个文明主动联系,提出了联合解决方案:结合灵性文明对能量的理解和唯物文明的技术能力,共同改变两颗行星的轨道。
      计划成功了。当两颗行星安全进入新轨道时,两个文明宣布成立联合政府,取名“灵物同盟”。
      这次事件改变了继承者联盟的根本理念。奥罗拉文明放弃了绝对不干预原则,克里希纳文明接受了灵活应变的重要性。
      而对人类来说,最大的领悟来自蔺才离在危机解决后的感言:
      “我们一直寻找宇宙的终极答案,但也许答案就在问题本身。真正的智慧不是知道该做什么,而是理解为什么这么做。”
      在初心村的小屋里,司编年为这段经历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永恒之问》。在序言中,他写道:
      “宇宙不给我们答案,只给我们选择。而每一次选择,都定义了我们是谁。”
      书出版后,引发了全宇宙的思考。无数文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道德体系和发展方向。
      一天傍晚,蔺才离和司编年坐在小屋门廊,看着两颗陌生的星星在天空中闪耀——那是灵物同盟的故乡。
      “还记得我们刚开始解决案件的时候吗?”司编年轻声说,“那时以为找到真相就是终点。”
      蔺才离微笑:“现在明白了,每个真相都引出新的问题。而这就是生命最美妙的地方——永无止境的探索。”
      星空下,他们相拥而坐,不再寻找终极答案,而是珍惜每一个当下的问题。
      因为在这个浩瀚宇宙中,有些问题值得永恒追问。而有些爱,本身就是最完满的答案。
      灵物同盟事件过去半年后,蔺才离开始注意到自己能力中的异常。每当他使用预见能力时,视野中总会闪过一片奇特的黑暗区域——不是虚无,而是一种有意识的、脉动的黑暗。
      “就像宇宙有自己的盲点。”他在星人署的会议上描述,“我能感知到它的存在,但无法看清里面的内容。”
      与此同时,地球上的觉醒者社群报告了类似现象。一些人在深度冥想中接触到相同的黑暗意识,称其为“虚空低语”。更令人不安的是,接触过这种意识的能力者开始出现能力变异——不是增强或减弱,而是质的变化。
      礼余芊展示了一组数据:“七名觉醒者发展出了前所未有的能力类型。这个能感知时间的纹理,那个能看见引力的流动...但他们都描述在获得能力前,经历了与‘虚空’的接触。”
      杨守诚对比了元祖知识库,找不到任何相关记载:“要么这是元祖也不知道的存在,要么...是被故意隐藏的知识。”
      司编年警惕地提出:“我们是否在接触某种...不应该接触的东西?”
      疑问很快得到了部分解答。在一次三方继承者会议上,奥罗拉代表透露了一个惊人信息:这不是第一次出现“虚空低语”。每隔数万年,宇宙中就会出现这种神秘现象,接触它的文明要么飞跃性进步,要么彻底消失。
      “元祖称之为‘心渊’,”克里希纳代表补充,“宇宙的潜意识,包含所有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的领域。”
      蔺才离闭目感应后得出结论:“心渊不是威胁,也不是恩赐。它是...选择。给予文明突破现有局限的机会,但要求付出相应代价。”
      代价很快显现。第一批接触心渊的七名觉醒者中,有一人开始出现人格解体症状。他声称自己能同时体验无数种人生,逐渐失去了“自我”的概念。
      “我不是在失去自己,”患者在治疗中解释,“而是在成为更多。”
      这种变化引发了伦理争议。如果能力发展以牺牲个体性为代价,是否值得追求?
      就在争论不休时,心渊的影响开始扩散。不是通过主动接触,而是像传染病一样自发传播。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普通人开始觉醒前所未有的能力,但都伴随着同样的副作用——自我界限模糊。
      司编年发现连自己都受到了影响。一天早晨醒来,他短暂地无法区分自己与蔺才离的记忆,仿佛两个人的意识正在融合。
      “心渊在消除分离的幻觉。”蔺才离在体验了相同现象后分析,“它向我们展示:个体性只是更宏大整体的一部分。”
      这种认知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革。犯罪率急剧下降,因为人们能直接感受他人的痛苦。合作变得自然而然,因为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界限消失。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艺术失去独特性,创新速度放缓,因为每个人都思维同步。
      礼余芊提出了关键观察:“心渊不是要消灭个体性,而是要我们理解个体与整体的平衡。就像海洋与波浪——波浪有自己独特的形态,但本质仍是海水。”
      基于这一理解,蔺才离带领团队开发了“界限训练”——教导人们如何在保持与整体连接的同时,维护健康的自我意识。
      训练取得了显著效果。学习者能够自由选择连接程度,在需要时融入集体意识,在必要时保持个体思考。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一天,整个太阳系突然被拉入了一个异空间。不是通过技术手段,而是现实本身被重写。恒星变成紫色,行星轨道变成几何图案,物理定律开始随机变化。
      “这是心渊的深层领域。”蔺才离感知后确认,“它邀请我们参与...某种游戏。”
      游戏规则很快明晰:每个文明必须创造一种全新的存在形式,不是生命或机器,而是完全超出当前认知的某种东西。评判标准是“原创性”和“和谐性”。
      奥罗拉文明创造了一种“情感晶体”,能将抽象情感具象化为固体形态。克里希纳文明设计了一种“时间植物”,能同时存在于过去现在未来。
      人类团队陷入困境。任何创造都似乎落入了已知范畴。
      在绝望中,司编年提出了一个疯狂想法:“我们不创造新东西,我们创造一种...创造本身的新方式。”
      基于这个理念,人类团队开发了“可能性引擎”——不是创造具体事物,而是创造无限的可能性场域,让事物从中自发涌现。
      结果超出所有人预期。可能性引擎中涌现的存在形式让所有观察者震惊——它们既熟悉又陌生,既合理又不可能,仿佛来自所有平行宇宙的交集。
      心渊的评判来了:“人类获胜。奖励是:一个问题的答案。”
      蔺才离代表人类提问:“宇宙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静默笼罩所有文明。然后,答案直接烙印在每个意识的最深处:
      “体验本身即是目的。”
      简单的七个字,却包含了最深刻的真理。宇宙不是为了某个终点而存在,存在本身就是意义。
      随着领悟的传播,异空间消散,太阳系恢复正常。但所有参与者都永远改变了。
      回到地球后,蔺才离和司编年发现自己的能力再次进化。他们现在能在一定范围内重写现实——不是通过力量,而是通过理解现实的可塑性。
      “这是危险的权力。”司编年警惕地说。
      蔺才离点头:“就像心渊展示的,能力越大,选择越重要。”
      他们决定设立“现实伦理委员会”,自律这种新能力的使用。委员会的第一条准则就是:任何现实修改必须获得受影响者的知情同意。
      准则很快受到考验。一个偏远殖民地遭遇陨石雨袭击,数千人面临死亡。殖民者集体请求干预改变陨石轨道,但这会影响邻近星系的引力平衡。
      在仔细权衡后,委员会批准了有限干预——只改变足以避免灾难的轨道,同时补偿对邻近星系的影响。
      这次事件成为了范例,展示了负责任地使用能力的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心渊的影响逐渐融入新常态。人类社会找到了个体与集体的新平衡,能力发展与社会伦理和谐共存。
      在初心村翻修后的小屋里,蔺才离和司编年接待了来自灵物同盟的使者。使者对他们的小屋表示惊讶:“宇宙的继承者住在这么简单的地方?”
      司编年微笑:“也许正因为我们是继承者,才明白简单的价值。”
      蔺才离补充:“真正的力量不在于掌控多少,而于理解多深。”
      那天晚上,两人像往常一样坐在门廊看星星。星空依然璀璨,但现在他们能看见更多——不仅仅是恒星和星系,还有连接万物的能量流动,以及可能性之网中的无数未来。
      “还记得我们最初只是要解决案件吗?”司编年轻声说。
      蔺才离握住他的手:“现在我们在解决现实的本质。但有些东西从未改变——”
      “——我们在一起。”司编年完成这句话。
      星空下,两个灵魂紧密相连,既是个体又是整体,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在无尽的宇宙中,他们找到了最珍贵的平衡点:
      在探索一切的同时,从未忘记彼此。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