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第 55 章 ...
-
洪秀梅就在离家不远的菜地里摘豆角,听丽英急急忙忙过来喊“家里有事”,立刻就挎起菜篮子小跑回来。
进了门一看到青英,眼泪就出来了,她把篮子往地上一扔,拉着青英的手上上下下仔细打量过了,才说:“青呀,怎么回来不提前跟妈说一声。我这……还饿着吧,我给你煮饭去。”
青英回拉了她手,笑着说:“妈,我吃了饭的,不饿。我好好的呢,妈,这是我做事那家的师先生,是他捎我回来的。师先生,这是我妈。”
洪秀梅这才注意到家里坐了个客,哎哟,人家头发衣着体体面面的,忙抬手抿了下头上的碎发,笑着说:“师先生,谢谢啊,谢谢你照顾我家青英,丽英,快给客人倒茶。”
青英拉她也坐了,说:“不用,妈,带了水的。”
她们家的茶水是用大炊壶接一大壶烧,快烧开时丢点自家炒制的茶叶进去,水开几滚再提下来,放凉了喝一天。怕师戴森喝不惯这边的茶水,出发前她特意多买了几瓶矿泉水和汽水带着,师戴森的皮包里就有一瓶。
看丽英还失礼地盯着人家看,青英喊她:“丽英,那两个箱子里是电风扇,你现在拿一台到你房里去,别让爸看见。”
胡冬生看见了,难保不会拿去孝敬他妈,她奶奶待她们姐妹特别刻薄,这样好的风扇她就不配用。
青英看她妈不自在得很,手脚都不会摆了,一个劲对着师先生尬笑,师先生也别扭得很。
“妈,这台风扇搁你们房里去,要是炒菜做饭,就拎到灶房里用,凉快点。”
丽英插嘴:“姐,灶房没有电。”
青英一拍额头,还真是,说:“那就留卧室里用吧,你快把你那台收起来。”
丽英把风扇拿了进去,洪秀梅却没动,只说:“先留这个屋里用,别热到那个……师先生。”
她们家还是爷爷手里传下来的土砖房,这房子显脏破,但有个好处是散热吸热慢,对比红砖房,优点是冬暖夏凉,何况现在还只9点多,坐在屋里不算热。
不过青英想着妈说的也有道理,就把风扇拿出来,喊她过来看着插了电,告诉了她怎么开关。又把这是残次品,可能会断电的情况说了。
“妈,要是突然停了不要慌,关掉再重新打开就是了。”
“嗳,我知道了。”这么稀罕的东西,村里没几个人家有,有点小毛病怎么了,照样是个大宝贝。
她小声问女儿:“青儿呀,你还去那边吗?”
青英回答:“我就是顺路回来看看,还去的,妈,你放心,我在那边挺好的,你看,我还长高了呢。我吃得好睡得好,还能挣钱,比在家里强。”
考大学那事还远着,就先不说了。
洪秀梅刚才仔细瞧过了,青英出门这几个月,胖了,也确实长高了,原先和她一般高,现在却是高出了一点。这先生虽然不爱说话,人肯定特别好,洪秀梅感动极了。
“他吃了饭没有?我给煮个蛋去。”
“妈,不用,对了,桌子下那两袋东西是他给买的,你去收拾下。”
她妈在,师先生好像有些不自在,虽然脸上带笑,却一直没说什么话。
青英坐到他对面,“师先生,不好意思,我妈她,不会说普通话。”
“没关系,青英,她待你很好。”洪秀梅对女儿的关心不是作伪。
青英笑着说:“是的,我妈很疼我们。”
尽管她也想要儿子,但洪秀梅责怪的从来都是她自己,并不迁怒孩子,对两个女儿也是疼爱有加的。
师戴森朝青英小小地招了下手,等她坐过来才说:“你给她留些钱,让她藏好了。”
青英只有18岁,农村又习惯早婚早育,洪秀梅年纪应该不大,但面容愁苦,脸上皱纹比他妈妈的还深。
师戴森拉开手里皮包拉链,正好丽英在里面试了电风扇过了下新鲜瘾之后,又回这边了。
师戴森就停了拿钱的手,从包里拿出那瓶水,神态自然地喝了几口又放回去。
丽英开始看皮包鼓鼓的,不知道里面装的都是什么好东西,发现是一瓶水后立刻就熄了心思,转而盯着青英背上的包。
青英有心想教育一下她不要这么直勾勾盯着人,可师先生在,她只能把这事压后,取下背包,把里面东西掏出来,把背包递给丽英。
“答应给你买的新书包,回来东西不好放,就先用了一下。”
丽英最爱这种色彩浓郁的东西,接过包立刻就爱不释手地翻来翻去。
想到她也不容易,青英把刚才拿出来的保温杯拿起一个递给她,说:“这个你留着冬天带热水去学校喝,藏好了,别让爸看见。”
她爸平常只顾自己,爹娘妻女都是个屁,但顾好自己了,第一顺位就是他老娘,虽然他娘只把他当个废物。
丽英看看她,看看师戴森,接过来放书包里,拉上拉链,把包背上,说:“姐,我去地里摘两条黄瓜回来给你们吃。”
青英知道她这是要去显摆,头疼地摆手,“去吧去吧。”
这孩子的虚荣性子,怎么教都掰不过来。
师戴森好笑地看着她这愁样,指指里屋,说:“你妈找你。”
洪秀梅大概是觉得把女儿喊走没有礼数,在里屋门口晃了两次都没开口。
“师先生,你自己坐一下,我马上回来。”
“嗯。”师戴森从皮包里拿出一张纸看了起来。
青英起身进了里屋。她家的房子是2+1+2结构,中间堂屋,左边两间房,一间她和丽英住,一间是杂房,放着犁、箩筐那些工具,还有她奶奶的寿器(棺材),这是老人过了60就要早早备起来的。右边两间房,一间吃饭待客用的正屋,里屋是她爸妈住。
洪秀梅一见她进来,急忙说:“青呀,这可怎么还礼?那师先生……这礼……太重了。”
青英蹲下来,把袋子里的东西一样一样往外拿。两条烟,两瓶酒,烟酒都是这边常见的,烟2块一条,酒是2块多一瓶的,这个不算贵。但是里面还装着两盒人参蜂王浆,两瓶麦乳精,四瓶罐头,四个铁盒饼干。
她妈识字不多,家里又没有电视,青英指指蜂王浆,跟她说:“妈,这个你藏起来,自己泡了喝,这是适合你这年纪喝的。罐头和饼干你收起来,别让爸看见,这两样你给外婆送一点,剩下你和丽英自己吃。烟酒留给他,麦乳精当着他面说要留一瓶给外婆,另一瓶他铁定要送那边去的。”
一点东西都不让他看见,那他肯定不信,当着他面说要留东西,反倒不容易起疑。
洪秀梅点头,拿一个红色塑料袋把青英让她留的东西装了,从里屋侧门直接去堂屋,然后进杂屋里藏好。最好藏东西的地方不是别处,就是她婆婆的棺材,只有这里,胡冬生永远不会来翻。
青英从里屋出来,师戴森把之前那张纸收了起来,看着青英。青英就说:“师先生,我领你出去走走吧。”
算了算了,反正车在那,想不打眼是不可能的了,他在家里菩萨一样坐着,多难受,不如出去走走。
师戴森起身,青英朝屋里喊:“妈,我带师先生去茶山走一走,等下回来。”
洪秀梅赶紧把棺材板推好,拿了墙角两个斗笠,快步走出来,说:“等下子太阳猛,戴着斗笠,莫(别)晒伤了。”
青英接过来,递了一个给他,两人都把斗笠戴上,走小路去了茶山。
过了采茶时节,这时候的茶山没人,过了这片茶山,是条小溪,沿着小溪往上走,山腰处还有一汪地下泉水。
青英掬起一捧水喝了一口,对他说:“这是地下水,冬天是暖的,现在冰冰的,我们小时候就喜欢来这玩。”
他把包递给她,学着她那样喝了一口“冰水”,确实很爽,水也甜。
青英领着他继续往上走,山顶朝这个方向凸出,所以这里晒不到什么阳光,加上有水流,特别凉快。
两人摘了斗笠,沿着小溪继续往上,青英指指路边的火棘,说:“我们这叫它救兵粮,现在还没熟,等红了就摘了当零食吃。我爷爷说没有茶山前,大家会摘这个叶子做茶。”
“我小时候好像吃过。”
青英想起焦伯母那幅画,问他:“师先生,你在老家待到几岁才出去?”
“四岁多,快五岁,那时候淘气。”
男孩子,少有不吵闹的,他童年快乐的时光都是在老家。跟着父亲一起生活后,很快有了阿铭,妈妈身体变差,他不得不提早结束自己的童年,开始充当半个家长,管着阿烨,还要照顾小阿铭。
“你们去过很多地方吗?”
“是的,东南西北都住过,16岁才在蓝津定居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