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如果能帮到你最好了 ...
-
哎呦!
王爸爸一声闷哼,
惊动了全院的人。
吴阿姨受到惊吓,站住不动。
眼神呆滞,整个人都是僵的。
吴阿姨的样子,像极了善良僵尸。
她内心的恐惧,大过了扶起王爸爸的脑力。
她知道王爸爸有脑梗,还有心脏病、糖尿病等等十多种疾病,怎么能够经受得住这种碰撞?
该死,我该死!
吴阿姨除了在心里不住咒骂自己外,想不到其他。
万一把王爸爸撞出个好歹来,我怎么赔得起?
吴阿姨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心跳加速,差点晕厥。
不知所措的吴阿姨,被王卫玉的声音惊醒。
“吴阿姨,你怎么拿我的书?你不知道我急着用吗?你知道我找了多长时间?你……”
王卫玉气急了,反倒说不下去了。
王卫玉丝毫没有发现吴阿姨的异样,她读书多,情商不多,几乎不懂与人共情。
不得不说,王卫玉的声音有神力,一下子把快要晕厥的吴阿姨给拽了回来。
吴阿姨又惊又怕,面红耳赤,待要分辨,又不知该如何说。
嘴巴张了张,没出声,只是重重叹口气。
这一切都被隐藏在树上的章写作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吴阿姨真是的,干嘛不辩解?
王卫玉又不吃人,只是暴脾气而已,没什么可怕的。
再说了,她也不会揍你,怕什么?
章写作想起平日里吴阿姨的好……
偷偷地给自己带棉花糖、棒棒糖、软糖、橡皮糖、牛轧糖等等,吴阿姨就像糖类大全商人,糖类——应有尽有。
妈妈不让我吃糖,大姨也不让吃垃圾食品。
说什么,小孩子不能吃。
哼,骗鬼吧?
她们倒是什么都吃!
章写作正在腹诽,却听到姥爷的声音:
“书念到狗肚子里去了……”
声音极小,章写作却听到了,其他人乱哄哄的,七嘴八舌,场面混乱。
章写作听到姥爷这么说,就知道姥爷没摔坏,好着呢!
其他人纷纷数落吴阿姨,样子丑陋不堪。
章写作嫌弃聒噪,捂住耳朵。
吴阿姨兀自发呆,王卫玉一把抢过书,却不小心被书划破了手指,疼的她嘴角一抽。
“嘶”了小半声,赶忙紧闭嘴唇。
王卫玉双手插进兜里,咯吱窝夹住书本。
她不想被别人看见,省掉幸灾乐祸!
她狠狠瞪了吴阿姨一眼,疾步而去。
眼角余光瞥见爸爸坐在地上发愣,生气中的她装作不心疼,昂着头闪开。
春之韵瘪瘪嘴:“吴阿姨,大人不计小人过。别跟她一般见识,她这脾气,哎,书是白念了。”
王爸爸也在心里骂王卫玉:头,掘头,攫头!
真真一个掘头!
王爸爸嘀咕:“不知道先来把我扶起来,唠叨自己的书!眼里只有书?没有你爹吗?”
又低头寻思:从小就这样的。
王爸爸看到吴阿姨还在发愣,觉得有义务调动一下正能量。
他呵呵一笑,自嘲地拍拍地板说:
“坐在地上,凉快!”
又盯着王卫玉的背影小声自嘲:
“在她眼里,只有书。我都不如她的书重要……书比她老子的命都重要哦!是我的闺女,我就爱书如命……”
大家也说累了,都走上前,想要扶起王爸爸。
王卫玉停下脚步,头也不回,冷冷地说:“停!给我爸拿个棍子,不要扶!”
说完,转身走向自己的书房。
大家一起伸舌头,碰眼神。
“她后背长眼睛了?”
章写作听到大家悄悄嘀咕王卫玉,躲在树上就“吭哧”一下,想笑。
吓得他脖子一缩,自己赶紧双手捂住嘴巴,样子超级逗乐。
大家四处张望,脸色诡异。
胆小的宋老师:“妈呀!鬼啊!”
也不扶王爸爸了,转身跑到书房,关门、插门,动作神速。
王卫玉是家里读书最多的,说不要扶,大家也都站着不动。
王爸爸摔倒后,腹诽了很久,情绪也平复了下来,慢慢地拄着棍子站了起来。
这时,大家才敢上前。
王卫晶:“爸爸,你没事儿吧?有没有摔到哪里?”
爸爸心里总算找回到了一点安慰。
大声说:“没事,没事,是我不小心摔倒了,我走的太着急了。”
吴阿姨感激地一瞥,赶紧回到岗位上——厨房。
心里没有负担,干活愉悦,心情像飞过羽毛一样美好。
锅碗瓢盆没有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王卫玉的书房距离厨房最近,她没有听到响声,还
感觉稀奇,心想:奇迹了,吴阿姨干活也能悄无声息,温文尔雅了。
王卫绿今天给儿子买了一个篮球,一个飞镖盘,一个消防车玩具。
外加十几本少儿图书,家庭教师宋老师乐的合不拢嘴,抱着一摞书,走向章写作的教学房。
边走边想:“有这么多书,哈哈,能给章写作讲一阵子了。我得好好培养他的情商了,智商高,也要能与共情啊,可别将来像王卫玉——智商太高公共情能力低。”
王卫绿看着宋老师快乐的表情,像花朵一样绽放,也微微一笑。
她很庆幸,当初自己从车站将她捡了回来。
宋老师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好像失忆了,宋老师是王卫绿给她取的名字。
宋老师,寓意是送老师来了!
宋老师跟着她刚到家里的时候,安全感不足,不敢一个人睡一个房间,就安排她与老妈一起睡。
老妈爱看电视,影响她睡眠。
过了一年后,这才慢慢地可以独自睡一个房间。
自从给章写作开始讲课之后,胆子慢慢地大了起来,可以正常生活了。
对外宣称:宋老师是章写作的家庭教师,聘请工资月薪10万。
王卫绿分完东西,感觉缺点啥?
怎么没见章写作,来问这问那?
章写作没有来缠着自己问东问西,让她有点不习惯。
问多了,烦!
不问,更烦,因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意外,让人心里没底。
他最喜欢问:“妈妈,这多少钱?”
“那是什么?多少钱?”
“这棒棒糖什么味儿的?橙子味儿的?我喜欢。”
王卫绿想起来以往章写作的对话内容,就觉得有趣,很庆幸自己当初没有把他送人。
怀孕的时候,贫血严重,心脏有缺口,加上子宫血瘤子,医生担心大出血,因此,她庆幸自己福大命大。
她觉得是心善感动了上天:人心换人心,半斤换四两。
上天要我活着,必有深意,我可得好好活。
活出自己的样子来……
今天怎么了,人呢?
“宋老师,章写作在你房间里么?”
宋老师匆匆跑了出来:“没有啊!他说要去找姥爷讲故事了,可能在他姥爷房间里。”
姥爷听见她们的对话,这才渡着步子说:
“他没来找我讲故事。”
“没去找你讲故事,这是怎么回事?”
姥姥先着急了,她大声吼叫:“怎么回事?这么多人,看不住个孩子?
看来我一步不操心,这就没人操心啦。”
越是有急事发生,姥姥春之韵越是急躁脾气大,声音更大,胜过雷霆怒吼。
王卫玉的房间就在春之韵的对面,听到老妈的声音——她赶紧戴上耳塞。
大家四处乱找,乱成了一锅粥。
吴阿姨干完了所有的活,摘下围裙准备回家。
她发现大家都在找章写作,这会儿去告诉春之韵:
我该下班回家了,肯定会挨骂,不如先找到章写作再说。
可是,我家里也没人啊!
儿子媳妇常年在国外,
留下三胞胎不管不问。
孩子爷爷有病,需要人伺候。
三胞胎也不到十岁。
暂时托付给邻居看管。
在王家干活还可以,在当地工资是最高的,足以支付衣食住行。
重要的是家里的老头病很重,需要更多的钱。
等儿子媳妇打款,着急着回去查看一下账户:家里有提款机、也有数字货币机。
手机也能看到提示,一直没有消息。
大家都去远处寻找,却忽略了最近的地方。
吴阿姨有信仰。
她先在心里祈祷:孩子啊,孩子,你快出现吧,我得赶紧回家。
听话啊,章写作,保佑我找到你。
吴阿姨认为,祈祷出现了奇迹。
她顺着意念,走到草房子所在的小路上,就听到了声音。
很像老鼠吃东西,嚓嚓嚓。
吴阿姨悄悄摸到门边:吃西瓜!
绝对是人!
吴阿姨想到这里,猛然一喝:
“谁?谁在里面?”
吴阿姨不过是虚张声势,她认为里面的人一定会应答。
“嘘,吴阿姨不要出声。”
声音稚嫩,甜甜的。
“你是章写作?”
吴阿姨听着这细小的声音,很像章写作。
最近下雨,田地里也没有农民干活的身影。
绝对不是小鬼。
吴阿姨有信仰,但不信有鬼。
突然,门开了一条缝隙,一个小脑袋探了出来。
吴阿姨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
“嘘,吴阿姨你不要出声。”
章写作紧张地四处察看,发现没有别人,这才拉住吴阿姨的手,邀请她进屋。
“我姥爷有没有找我?”
章写作提到“姥爷”声音都打颤,额头冒汗。
吴阿姨心疼地掏出手绢给他擦汗。
“找了!说要揭皮……”
章写作一屁股坐在地上。
“糟糕,一定是要揭我的皮!”
“章写作,不怕!你姥姥会为你说好话的。”
“啊?你有没有告诉我姥爷,我在这儿?”
“我没告诉你姥爷你在哪里。你怎么啦?”
“我……”
章写作将事情大致说了一遍。
吴阿姨叹口气:“孩子啊!你姥爷爱那些个东西,他不让你动。你莫动!既然动了,肯定免不了要闹。闹过去了,就好了……”
吴阿姨细心地、温柔地安慰了一番章写作。
章写作喜欢听吴阿姨的声音,软绵绵的,听着就舒服。
章写作从内衣兜里掏出一张卡说:
“这个给你,你替我暂时保管。
估计不到十八岁,我是用不上的。你如果有急用,可以用。用了后,有钱了就补上。没钱,也不用着急,就用你的工资慢慢还。
如果能帮到你最好了,这是我奶奶给我的。我奶奶,你知道的,超级有钱!”
“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可不可以?不要告诉我姥爷,我在这儿。
我姥爷会揍我的,我很害怕……”
说着眼泪滚落下来,吴阿姨十分心疼,拥抱着章写作哼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吴阿姨的歌声很灵,安慰到章写作的心坎里。
“吴阿姨,您该下班了!”
被歌声治愈,章写作也想要替吴阿姨着想一回。
之前,他不懂替人着想是个什么鬼。
现在他懂了!
他要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作作,谢谢你,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着急回家的吴阿姨听到章写作这么说,感动的眼泪哗哗。
却又不好意思流泪,赶紧扭过头说:“嘿嘿,我眼睛疼,流水了就不疼!”
章写作狠命点头。
“我本来就很好的,没人懂我的好!”
他高兴地肩膀一耸一耸的,假装没看见吴阿姨掉泪。
他其实,也高兴的流泪了。
太害羞了,就转过脸去说:“吴阿姨,您赶紧回家,我要回去了——找我姥姥。”
“等等,我给你擦擦脸。你妈有洁癖,回去不得训斥你啊。”
“我妈妈?估计她这会儿,正与麻友玩哪!哪里顾上我……”
吴阿姨叹口气,低头不语。
王卫绿好打麻将,的确是个不好的习惯。
陪伴孩子少,孩子自然会有不满和误解,这是隔阂——彼此缺乏沟通和互动。
吴阿姨不忍心让章写作回去冒险——万一家里人都出去寻找章写作了,而偏偏只有他姥爷在家里留守,那么,章写作难免挨揍。
吴阿姨悄悄地对着章写作耳朵边上,说了几句话。
章写作点点头,戴上他随身携带的小墨镜,跟着吴阿姨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