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P.17 晚安 ...
-
韩洋回到家,习惯性反锁门。这道门就像一个屏障,圈住他不不对外人透露的畏怯和憎恨。
他没开客厅的灯,直接进了房间。俞晔晨跟他提过,让他搬去跟他家里一起住,至少三餐不用愁,不用面对冰冷的家心烦,但他拒绝了。小区的房子最大也不过百来平,住一家三口尚且凑合,加上一个外人,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手机里弹出一条新信息,是霍黎给他发的一条语音。
“我到家了,你到家了吗?”
又是一条。
“你应该早到了,我回家的路上出了一起车祸,堵了一小段路。”
霍黎带有少年气的声音,让房间显得没有那么冷清。
一个人在家,韩洋会打开收音机,随便调一个电台,让房间里有人气。
书桌上这台收音加CD一体的机器还是他上初中前霍翔嵩送给他的,韩洋像宝贝一样锁在柜子里,才没有惨遭卖掉换钱的命运。
韩洋在手机上敲下一行字:你没事吧?
点击发送。
霍黎几乎是秒回,又是一条语音:“没事,我就是全程看热闹了,放心吧,我们家司机都是几十年的老司机了。”
霍黎给他发了一张车祸现场的照片,两辆车追尾,现场情况十分惨烈。
两个人聊了一阵。韩洋没有和别人聊天的习惯,即使和俞晔晨也是十句之内结束话题。
霍黎说话时声音带着笑,这样的情绪从手机里传递过来,没有因为信号而减弱。
放下手机的时候,韩洋才感觉脖子有些酸,他抬头时扯到了背后的伤。今天俞晔晨帮他抹了红花油,稍微动一下还是会扯到受伤的地方。
一周前,韩委在学校门口堵到他,他正要去Atopos上班。
韩委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他在Atopos兼职,在校门外对他一顿骂,骂他不好好上学学会在外面打工,骂他不知道家里为了他过得多么艰苦。
他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从韩洋这里拿到钱。
韩洋只觉得可笑,人能无耻到什么地步,才会说出这番话。韩委没得逞,直接对他动了手,最后是学校的保安把韩委拉开,他才只伤了到后背。
这一闹,他当初为了不上晚自习的说辞也就不成立,只能辞去Atopos的兼职。他平时节省,这几月兼职的工资够他撑半年,等到寒假再找一份工作。
这次韩委不同以往要不到钱就算了。他找了人不断给韩洋发消息,威逼利诱,手段用尽。
韩洋不堪骚扰,用了点小伎俩,套出韩委聚众赌博的地方,直接报了警,现在韩委还在看守所里蹲着。
他用卑劣的手段,换来半个月的清净,整个人轻松许多。
霍黎发来的最后一条信息是“晚安”,说完这两个字,他还打了个哈欠。
韩洋按着聊天框里的语音键,说:“晚安。”
不再被梦魇所困,这一夜他睡得安稳。
窗外寒风渐起,整个城市一夜入了冬。
霍黎半梦半醒觉得身上冷,拉着被子把自己裹成一只蛹。手机孤零零地落在地毯上,闹铃声打破早上的宁静。霍黎闭着眼睛在床上摸索了一阵,没找到声音的源头。
掀开被子坐起来,弯腰从地毯上捡起手机,按掉闹钟。为了避免再次睡过头,他调了五个闹钟,隔五分钟一个。
然而后面四个都没用。
不知道是不是昨晚网不好,他早上才看到韩洋给他回了消息,是一条两秒的语音。
“晚安。”
他穿着单薄的丝质睡衣,打了一个寒战。
一瞬间困意全无。
下楼时,霍翔嵩和乔芸已经起来了。距他们上班时间还有两小时,为什么要比他一个学生起得还早,显得他成了家里最没有上进心的人。
早餐雯姨给他打包好放在餐桌上,经过餐桌时,霍黎和爸妈打了声招呼,没忍住说出心里的控诉,“你们起得也太早了吧。”
乔芸喝着牛奶,放下杯子,扯了张纸巾擦嘴,“等你到公司上班就知道了,不像读书的时候只用想着一件事,心里装的事多了,自然睡不着。”
“分担一点出去不行吗?你一个懂事还要事事亲力亲为吗?”霍黎提着雯姨给他准备的早餐,牛皮纸袋里装着培根火腿三明治和一瓶水牛奶。
霍黎:“我去学校了。”
乔芸嘱咐道:“你下周竞赛,我让唐游给你增加点强度。”
霍黎现在听到竞赛如芒在背,硬着头皮答应了。
之前他和唐游碰头的地点基本定在Atopos。他想起韩洋一直是请假的状态,所以他发信息问韩洋今天去不去兼职。
得到的回复是韩洋已经辞职了。
霍黎按着语音键,追问:“为什么?”
隔了大概四十分钟,韩洋才回复:准备期末了,我得准备考试。
霍黎发现自己白天给韩洋发信息,总是隔很久才得到一条简短的回复。
霍黎给唐游发过去一个新的定位,是学校附近的咖啡店。他和唐游约好的,辅导时间压缩至一小时,唐游挑挑捡捡一些重点给他过了一遍。
所以一小时过后,咖啡都没喝完,霍黎已经着急把ipad和笔记都收拾好,一副随时要走人的样子。
唐游纳闷,“以前都没见你这么着急。”
霍黎泰然自若道:“两个竞赛都在同一个星期,我现在每天都在算怎么把时间利用到最大,你的任务完成了,赶紧走,别跟我废话。”
“唉……”唐游被怼得无话可说,最后只能提醒他,“记着,不进全国赛,我跟着你一起遭殃。”
霍黎脚下一顿,想了想,勾起嘴角,“挺好的,死了还能拉个垫背的,不亏。”
唐游拿起一本书就想往他身上拍,霍黎反应速度,往门口跑。只留唐游在原地骂道:“小兔崽子,迟早收拾你。”
两场竞赛现阶段都是线上答题,也给霍黎减轻了一些压力。他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三点一线,宿舍、教学楼、咖啡厅。
霍黎的宿舍现在成了他和杨兴文两个人的聚集地。杨兴文住在隔壁,开门关门声一响,就知道霍黎回来了。
没隔几分钟,敲门声响了。
“你怎么天天往我这跑?”霍黎没有表现出不悦。
杨兴文把书桌上堆满的书推到一边,把自己的电脑放书桌上,他今天多带了一本书过来。他回头看了一眼门,确认门是关上的,把手挡在嘴边,压低声音:“你不知道我们左边那屋在干什么?”
霍黎问:“在干什么?”
“看片呢。”杨兴文瞪大眼睛,“几个男生,开的公放,看的还是日本的,我现在满脑子都是欧尼酱,呀咩。”
最后一句他掐着嗓子,弄得霍黎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当即命令他闭嘴。
过了会儿,霍黎忽然说:“打不过你就加入。”
杨兴文红着脸,又羞又恼,拿起手边的书就往霍黎那边砸。
他完全没用力,霍黎轻而易举接住了,是一本绿色封皮的书——《The Art of Uncertainty》,不确定的艺术。印象中,韩洋放进储物格里的的就是这本。
他打开翻了几页,里面不乏一些生僻的专业英文单词。如果韩洋已经开始看这本书,他送过去的两本《经济学原理》简直像小学生教材。
霍黎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拿起手机拍了一张书的封面给韩洋发过去。因为杨兴文在,他没发语音,换成了打字。
霍黎:这本书你是不是看过?
韩洋:没看完,里面有些专业词汇比较难懂,得查字典,看得比较慢。
霍黎问:我给你的《经济学原理》是不是也看过了?
聊天框的顶端一直显示正在输入,过了几分钟韩洋才发过来一个憨厚的小猫笑脸。
等于是默认了。
霍黎抓了把头发,随手拿的时候也没想对方是不是看过,是不是需要。
那我……
霍黎还没输入完,又一条消息弹出来。
回复了他第一次给韩洋发的照片,韩洋说:这两本没看过。
霍黎:我下次带给你。
韩洋:你准备竞赛吧,现在给我不一定有时间看,期末还有很多门考试。
霍黎从床上下来,把手里的书扔回给杨兴文,在书桌翻找,在一堆英文教材里找两本书也不容易。
他明明记得自己放在书桌上了,怎么就不见了。
杨兴文见他在找东西,非常热心想帮忙,“你在找什么?”
“找两本……”霍黎转头,发现他要找的书此刻正在杨兴文手上。
霍黎勾了勾后手指,杨兴文眨了眨眼睛伸头过来。霍黎一把推开他的脸,夺走他手里的书。
“你是狗吗?”
杨兴文怒骂:“你才是狗!一晚上对着手机傻笑。”
霍黎表情一顿,往自己脸上摸了一把,他刚才在笑?
杨兴文目光狡黠:“你谈恋爱了?”
“谈恋爱”这个这三个字对霍黎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他的意思里没有做这件事的必要,是的,没有必要。不同于喝水吃饭这种人类本能的行为,也不同于他要考试升学这样的人生规划。
他见过身边的人一星期换了三个,也见过两三年身边还是那个,但从没想过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别人跟他开玩笑,说追他的人都能从学校排到解放碑,他也只当个玩笑。连收到情书,他都是一一返还。
清风过境不留痕。
现在没人能在他心里留下痕迹,也许以后都不会有了。
“我跟手机谈恋爱还是跟电脑谈恋爱?”霍黎没正面回答杨兴文的问题。
“哦,”杨兴文点了点头,“不是人就好,不然那些小姑娘多伤心。”
“……”霍黎皱起眉,“小姑娘?”
杨兴文提醒他,“圣诞舞会。”
圣诞舞会是学校每年的大活动,舞会前是晚会,学校每个社团都会出节目。霍黎参加了几个社团,但都是挂名,本人没出现几次。杨兴文提起来他才想起,他收到过表演节目的邀请,都被他当垃圾信息忽略了。
“跟我有什么关系?”霍黎表情冷酷。
杨兴文表情谄媚,“每年节目不是都有投票吗,我们文学社已经连续两年垫底了,要是今年再垫底我们脸面何在……”
霍黎无情地打断他,“说重点。”
“你能不能加入我们的节目,你什么都不用做……”
“不能。”
杨兴文发出一阵哀嚎,“无情。”
霍黎把手里的两本书放在床边的矮柜上,回头问:“你们今年什么节目?”
“诗朗诵!”
霍黎一脸不可思议,“你们不垫底,我都怀疑有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