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得遇良机绣 ...

  •   萧成瑾拿到牡丹屏兴冲冲的就回府了,等让人将屏风又仔细擦拭一番,到了下午便一路向皇宫方向走去。

      随从跟在萧成瑾身边,喜滋滋道:“这屏风可真是漂亮,若是皇后娘娘看见了,定会喜欢。”

      萧成瑾:“当然。”

      萧成瑾便是景朝二皇子,当今圣上明德帝后宫只有皇后一人,俩人共育有五位子女。

      皇长子萧成瑜早已立为太子,皇次子为萧成瑾也被封为贤王,三公主萧微芷为盛昭公主,四公主萧微芊和五皇子萧成璜为双生子,今年只有五岁。

      萧成瑾一路来到皇后的宫中,就看见母后正在侍弄花草,三妹正站在旁边帮忙,两个小的在旁边争辩母后夸奖了自己几句,周围的宫女正紧张是否要拉开。

      萧成瑾正要说话,便有人进来通传,说是陛下议事结束,和太子一起过来用饭。

      皇后轻轻放下手上的东西,转身便看见二儿子站在屋内,旁边还立着一面盖着布的屏风,笑道:“怎的来了也不吱声。”然后又指了指,“你这又是弄了什么新奇玩意。”

      萧微芷也转过身,她看见二哥嘴角上得意的笑,便好奇的走过去。

      “你是什么?”

      “好东西。”

      萧微芷:“看着就是一面屏风而已,你真是越来越没有见识了。”

      萧成瑾:“你懂什么,你就知道收集套图,你还没有审美呢。”

      萧微芷:“你,我的套图都是出自名家之手,你才是什么都不懂!”

      萧成瑾没有理她,对着皇后说道:“母后,我可是淘到宝贝了!”

      皇后乐奚看见俩人斗嘴有趣,又见萧成瑾笑的高兴,便递了一张湿帕子给他,声音柔和道:“一天天就知道出去玩。”

      正说着话,皇帝萧先同和太子就进来了。

      太子萧成瑜不悦:“你又跑出去玩了?”

      萧成瑾:“我也不算玩,我手头事都做好了,才去瞧瞧的。”

      太子:“前几日我让你将东源物价汇总交上来,你可现在都没交呢。”

      萧成瑾急忙道:“我出去就是为了这件事,不仅东源,我还去了其他三市。”

      太子看着他:“你最好是,可别说大话。”

      明德帝看着萧成瑾,一拍他的后背,“成瑜说的在理,你不可贪玩,好好做事。”

      萧成瑾一撇头,“父皇偏爱大哥,哪里能看见我做事。”

      明德帝坐在皇后身边,“你这小子,当心你大哥揍你。”

      太子:“对,父皇确实偏爱我,我从父皇那里学到的拳脚功夫,你要不要也学学看。”

      “那个就……不看了。”萧成瑾转而道,“大家别说我了,先看看我带了什么来。”

      皇后走过去,有些好奇:“到底是什么好东西啊,一进来就说。”

      萧成瑾一掀上面的软布,然后大家便看见了牡丹屏的真貌。

      如萧成瑾预料的一般,她母后尤为喜欢这幅牡丹屏,皇后素来喜欢伺弄花草,看见绣出来的牡丹竟也这样漂亮,她一双玉手抚着花瓣摸了上去,“真是精妙。”

      明德帝也赞赏有加,“绣品也能做到这般,实属难得,连我也是第一次见。”

      太子也不断点头:“确是珍品,紫红色艳而不俗,姿态富丽,上佳。”

      明德帝看向萧成瑾:“老二,这是哪里买的,可知绣娘是何人,她若是愿意,可以请到宫中做皇家绣师。”

      萧成瑾:“父皇也觉得好是不是,这是东源新开的店,叫锦绣阁,您若是有意让她入宫当差,我明日便去问她。”

      皇后乐奚则是十分高兴:“若是如此可是极好,可要好言不可以身份压人。”

      萧成瑾:“是,我会办好差事的。”

      明德帝见乐奚还看着牡丹屏,他也不禁感慨道:“我大景能有此人才,真是大景之幸!”

      -

      等晚饭结束,几位皇子公主便纷纷离开了,太子还要回去忙公务,萧成瑾一直紧随其后。

      萧成瑜看着二弟跟着自己后面,他想到牡丹屏确实不错,便寻思夸他几句,他话还没说出来,便听后面那人高声开口。

      “大哥,再给我拿些银钱!”

      太子咬牙切齿道:“前几天还说是借的。”

      萧成瑾的表情在黑夜也能瞅的清,一幅“你好计较”的样子,“何必在意这些细节。”

      “刚借你的一千两呢?”太子问他,将借字咬的格外重。

      萧成瑾脸上表情又换为“你这都不知道”,便大喇喇的跟太子解释,“没啦,刚买了牡丹屏花光了,再给我拿点。”

      太子:“我听子臻说,在民间欠钱的才是大爷,难道现在这世道变了,借钱的也能这么横了吗?”

      萧成瑾根本不在意他哥说什么,只是扬着头等他哥妥协。

      行吧。

      萧成瑜拿自己的弟弟无奈,最后只能带他去了东宫,取了银子以后,萧成瑾马上高兴的揣到怀里,他看见桌上大理寺的公文,“对了,霍大哥最近是不是不在京城,又忙什么案子呢?”

      太子翻开折子:“几天前,京城黄家布行黄员外被人状告到梁州府,说其杀害友人杜鹏一家,且有人证物证。此事案情重大梁州府便上交给了大理寺,在审案过程中发现证据不足,需要去杜鹏老家交州,子臻就带人去了。”

      萧成瑾马上坐在他哥前面的小凳上,“竟有此事,那黄员外我倒是见过,人还不错,怎么会害人?”

      太子抱臂,皱着眉,“梁州府上报,杜鹏遇害前日,曾邀他弟弟去到他庄子上宴饮,但是他弟弟当晚有事耽搁没去,因为怕他哥生气,他便第二天一早去了庄子赔罪,谁知竟发现杜鹏一家被烧死在庄子上,然后他在庄子上发现了黄员外的贴身玉佩。”

      萧成瑾:“贴身玉佩?”

      太子:“对,而且杜鹏弟弟言之凿凿,说黄员外曾与他哥之前在酒宴上起了冲突,黄员外放言“信不信我找人打死你”,酒宴上众人都可作证。”

      “酒醉之言也不可当真吧,但就是这个贴身玉佩不好说。”

      “嗯,子臻也是忙于此事。”

      萧成瑾想了想,“我听说黄家只有一个女儿,现在正到处为他父亲奔走呢,原来是为这件事。”

      太子:“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此案未结,案情还有待明晰,只能是苦了她了,要为父忧心。”

      “放心吧,是非真假肯定很快有定论。”

      -

      赵飞:“交州这面比较可疑的是,他亲眷说他之前回乡曾深夜出去过一次,凌晨方归又一脚泥泞,问他做什么去了,他便说莫要瞎打听,这会不会跟他被害一案有关啊。

      霍子臻:“但黄员外并没有去过交州,他身边的好友如何,有谁跟交州有联系。”

      赵飞:“属下回去便派人查一下。”

      霍子臻:“杜鹏深夜出行当日,他杜鹏弟弟在哪里?”

      赵飞:“说是没在交州,他留在梁州看店,那几日生意好,兄弟俩便留下一个看店。”

      霍子臻想了想,“若是如此,只要问一下店伙计便能知晓,但他弟弟在他哥被害当晚也没去他家赴宴,他又说不清自己去哪里,第二天一早又赶去庄子发现他哥出事了。”

      赵飞:“大人是觉得他弟有问题吗,他说不清自己去哪这件事确实有些奇怪,但大家都说他们兄弟感情好啊。”

      霍子臻:“杜鹏的弟弟和黄员外关系查到了吗?”

      赵飞:“他儿子求娶过黄员外女儿,但黄员外没同意,不过黄员外女儿确实天生丽质,很多人都求娶过。”

      然后赵飞又猛地一拍大腿,“我想起来,杜鹏他大儿子也去跟黄员外求亲,不过他儿子没求成以后俩家当时闹得挺不愉快的,酒宴当日也是因为这个起争执。”

      霍子臻:“杜鹏脾气暴躁,容易跟人口角,他的性格与人结仇最易。”

      赵飞:“大人,啥意思啊?”

      霍子臻:“我在想,凶手是因为这点,还是利用这点。”

      赵飞:“利用?那就是有人嫁祸黄员外,将自己杀害杜鹏的目的隐藏起来!”

      霍子臻:“只是有这个可能。”

      赵飞:“大人,咱们现在去哪?”

      霍子臻调转马头,往梁州方向去。

      “再查看一下杜鹏的庄子。”

      -

      “这嬉溪绣可真不错。”

      “这清清溪水似有般,又无般,石子鱼儿清晰可见啊。”

      “你看鱼儿的鱼鳍击着水呢,就那,那波纹。”

      “还真是,你看的可真仔细啊。”

      “那是,我这眼神,在我们书院我射箭排第一。”

      锦绣阁店外一侧空地上立着一个大屏风,一群人围在那里,有人坐着板凳,有人拿着小茶壶,还有人直接将对面饭馆的午饭拿过来,一边吃一边看。

      “这屏风真好看,是她家卖吗?”

      “你进里去问啊!不过你得快点,挺多人问的。”

      待那人匆匆跑进去,外面挨着锦绣阁窗户近的一位年轻公子,直接探头,“掌柜,给我拿一个松林绣的折扇呗。”

      祝美心递过去,然后“哗啦”八十文便放到了她手上。

      路过的两位小姐,看见锦绣阁外面屏风前围着好多人,“咱们进去店里歇会,正好将糕点吃了,一会再出来瞧。”

      他们旁边的一中年男子则站在人群外围,“我太喜欢这个了,这还有没有其他的样式啊,我想给我夫人买个藤花带叶的图案。”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她家绣花一绝,牡丹屏知道吗?”

      那中年人一脸茫然:“不知道。”

      “真花一样一样的,鸟语花香园的掌柜都说好。”

      旁边又凑上来一圈不知道的人,纷纷惊讶,“居然能跟鸟语花香园的一样好?”

      “你们自己进去看看呗!”

      锦绣阁内,祝美心在拥挤的人群中介绍店内的绣品,富来贺忙的直冒汗,一直在补货。

      唐宣诚经过站满人的大堂,路过吧台吃饭的客人,耳边传来“掌柜帮我买个手帕”,一路走到后院,唐淇正在绣新的绣品,一看见他过来,“坐。”

      “姐,这是开店这十日的流水。”

      唐淇看一眼单子,竟有六百两,这还没算上之前的牡丹屏。

      唐淇简直不敢想,要是锦绣阁的知名度再打开些,这收入得有多少。

      最近来店里的人大多是东源附近的人,放眼全梁州,知道锦绣阁的人还是非常少,但就是这么少的人也能给锦绣阁带来这么大的收入。

      唐淇开始思考如何能再扩大知名度,让全梁州都能看见锦绣阁。

      唐宣诚:“那得是京中大店,经营多少年了,才能全梁州都知晓。”

      唐宣诚挠挠头,“姐,咱们只开张了十天。”

      那你是不知道何为营销。

      唐宣诚:“我其实觉得,之前那皇城里的人想让姐姐去当绣师挺好的,还安稳。”

      唐淇:“你当进宫是件舒坦事吗,你看父亲天天焦头烂额的,哪个都要谨慎,倒不如自己这般自由。”

      唐宣诚:“我就是担心你会辛苦,不光要做刺绣,还要忙着店铺的事情。”

      “可是做好了会有成就感啊。”

      唐淇让唐宣诚听大堂内传来的争相购买的声音,她又拿出一个精致的小钱匣,里面就只一个小金元宝,尚显空旷。

      唐淇:“每个月的收入抽出十两,把这个慢慢填满,这个呢,就是这个月的收入。”

      唐宣诚看唐淇没有一点疲倦,说到开店也是神采奕奕,看她开心的收起小匣子,唐宣诚好像明白了。

      若是真的乐在其中,哪里又会觉得的辛苦。

      -

      外面又响起噼啪鞭炮声,唐宣诚离开后,唐淇还在思考如何提高锦绣阁知名度呢,就被这鞭炮声吓一跳。

      东源总是很热闹,只要报告市督司,就能随时放鞭炮,唐淇向外面看去,不知又是哪里有新鲜事了。

      祝美心:“不是新店开张,在街角那里有个搭帐篷的地方,是飞妙仙女报名的地方。”

      “飞妙仙女?”

      祝美心:“就是每三年一选的飞妙仙女啊,评出来最具才艺的女子能在飞妙仙女游的时候,站在高高的花车上表演才艺,全京城的人都会围观,能给百姓祝福呢。”

      就是古代选秀呗!

      唐淇忽然灵光乍现,机会这不就来了吗?

      飞妙仙女是景朝初建时的传说,据闻飞妙仙女是下凡历劫的仙女,投生的人家并不富裕,但她自学才艺又聪明能干,家中便日渐兴旺,而且她还经常帮助乡人,人人交口称赞,据说每个认识她的人都能交好运,后来她终于又飞升成仙,她在的村子也变成了富裕之乡。

      景朝百姓受这个故事启发,便开始选飞妙仙女,历经许久,然后便渐渐演变成全城瞩目的形式。

      “报名的人这么多啊。”

      唐淇带着遇善走到报名的摊位,看见人挤人队伍长的不见头。

      一旁看热闹的百姓:“当然了,获选了能进得意轩,还能得五百两呢。”

      五百两!

      说的唐淇都想去选了。

      怪不得这么多人来选,如果光是虚名的话也许未必有这么多人来,但如果有奖金,这波不亏啊。

      遇善盯着五百两双眼冒光:“小姐,咱们也选吧,我给你报名。”

      遇善:“而且如果小姐出名了,咱们店铺也许就能龙腾虎跃呢!”

      居然会说成语了,但下次别用了。

      唐淇:“你确定我是出名而不是出丑,我不会唱歌跳舞,琴棋书画样样稀松,怎么参选。”

      遇善很自然的点头,“嗯,那倒是。”

      唐淇:?

      你也稍稍委婉点呢。

      唐淇还没等再说些什么,就被报名告示上的内容吸引了。

      唐淇:“是石子坊和梧桐楼出钱赞助的啊。”

      两家店是北汇的老店了,很有名气,出钱赞助这种大型活动也能再吸引一大批顾客,带来的收益完全能弥补赞助的钱。

      羡慕。

      唐淇有些泄气,想赞助这个是要有门路的,而且她现在还没有这个钱。

      好急,怎么才能使劲蹭上这个热度呢!

      唐淇回到店内,趴在窗边往外看,不一会有几位小姐从窗前窈窕而过,向着报名点走去。

      唐淇突然眼睛一亮。

      我有办法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