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明日平均气温,零下51摄氏度。紫外线辐射强,不适宜外出作业……”
      天气预报播报还没说完,广播就没了声响。站在角落处于待机状态的机器人玲珑立刻目送微光,将狭小的房间照亮。
      “又停电啦!”女主人的声音从卧室内传出。
      “猜对啦!”男主人不甘心地拨动开关,“光说没用的……谁会傻了吧唧的出去送死。”
      “玲珑,别忘了明早去晒太阳。”男主人轻声打开小主人的房门进去道晚安。
      “好的,主人。”
      “趁着最近没雨,把电充足。”女主人拉开房门,“记住,要是淋了雨,自己先去辐射清洁中心洗干净了再回来。”
      “好的,主人。”
      “讲完睡前故事就休眠,现在已经是最省电模式了吗?”
      目视男主人拉着女主人进了卧室的门,玲珑立刻刷新序列任务列表,并重新计算各项任务所需的时长。
      小主人已经睡了,她不喜欢关于核战争的故事,但玲珑还不能休眠,因为小主人的绘画作业还没有完成。可惜机器人无权访问站前的影像资料库,否则可以将大地的景象画出来给小玲珑看。
      凭借新建立的色彩配方表,就算是没有灯光照明玲珑也能将所需的色彩调配颜料好。问题是要优化得更为接近小主人实际年龄的水平,模拟出运笔滞涩力道失控的笔触,最后再将小主人的签名与前次的差异度控制在20%的安全区内。
      夜晚的地下城充斥着机器运转的各种声响,玲珑能够从混杂的频率中识别出特异性超声波,以此和相邻的服务机器人交流经验。
      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再将植物奶从冰箱里取出,好在第二次闹钟响起之前回至室温。
      任务空闲时,玲珑会扬起头,这个行为习惯来自于同层的前住户。那位死亡的老人要求他的看护机器人在空闲时摆出仰望的姿态,以提醒他不要忘记那座因核战争不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面城市。
      小主人在邻居家见过一次后,就要求玲珑也有样学样。
      利用晚间地下城的残余温流,玲珑可以做很多事情,例如再度完成一幅对于地表城市未场景的绘画,或是与相邻机器人协商好次日的计划安排。
      每当核辐射云散去,机器人们就会去往地表充电。
      由于地下城能源极度紧缺,服务机器人只能在用电低峰时才能排进充能序列,而这样的机会往往需要等上好几天,还要与同一区域的数千机器人争抢。
      相对而言,日照充能就成了最佳策略。
      在相关的策略集群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晒太阳位置的选择。
      为躲避严寒,绝大多数居民已经搬迁到距离地表两百米深的城下新区。
      想要顺利抵达地表充能,就必须经过充满设备的上城区,并与众多机器人争夺充能时间最长的位置。经过多次迭代,机器人之间就充能站位优化出了完善的预约分配机制,确保有充能需求且空闲的机器人们不会浪费宝贵的能量白跑一趟。
      能耗与需时是选择最佳充能站位的策略优先项,但对于同层的机器人而言,初始路径却是唯一的。因此所有邻居都会事先协调好,以免在电梯间或车站空耗时间。
      授时校准完毕后,玲珑开始执行每日循环的任务列表,先将所需厨具和餐具准备妥当,摆放好。
      女主人喜欢亲自煎蛋,但电力尚未恢复,玲珑就挑选了三只大小适宜的蛋,用掌心的紫外线灯照射灭菌,然后放在盘中供女主人抉择该如何利用。
      【距离日出充能30分钟】
      任务序列切换到充电优先。
      开门,记录,锁门,预约空位,规划行动路线,然后切换至低耗能静音行动姿态,走向位于通道尽头的电梯间。
      左右邻居家的机器人们,要么已经在帮助雇主安排紧张的早间事项,要么就已经切换到行动线赶往空位等待烈日照身充电,要么正站在门口内等待走廊中的电磁体消失,并根据交互信息的时间戳调整行动线序列。
      机器人们大多如玲珑这样喜欢独自行动,自由自在之余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计划外的能量消耗。
      突然,一扇门打开了,狗叫声让玲珑立刻停下脚步,动物和孩子都是行动预测偏差度较大的生物,玲珑必须要谨慎对待,尤其是在门内没有机器人相应的情况下。
      叫声本体并没有出现,但有许多介于水果和蔬菜之间难以判断的番茄摇摇摆摆滚了出来。
      怕见人的小女孩紧跟着从门线内爬出,她的母亲肯定是又睡着了,那是人类摄取过多酒精的常见现象,但她家的机器人正在赶奔空位,玲珑弯下腰,一手遮住孩子的眼睛,一手将她拖起送回门线之内,阻止她和那只仿真电子狗的同时,将番茄一个个拾起放在门线之内。
      关门,刷新任务列表,回到行动线上,玲珑加快脚步,却再次被打开的门拦了下来。
      准备搬家的人,在没有机器人的帮助下,推着大包小包阻断了走廊。玲珑上去帮忙,但电梯容不下过多的重量。
      行动线在抖动,变化时刻都在发生,玲珑错过了搭乘电梯的最佳时间,只能转向走廊另一边的回旋阶梯,但那里并非是为机器人设计的,行程需时难以精确。
      奔跑是唯一的机会,但超出规范的噪声带来负面评价又玲珑难以加速到极致。拉开门,探头观察,确认行动线可行,只是预估需时较之前摆动的幅度更为剧烈了。
      无需担心噪音问题,让玲珑可以采取非常规行动策略,手脚并用在阶梯的空隙间攀爬向上。行动线逐渐稳固,以目前的速度仍可确保最低界限的充能量。可老旧栏杆断裂导致的坠落,让玲珑彻底失去了通往预订空位的行动线。
      离开居住区,玲珑重新预约空位,但常去的几处已经被占,只能选择较远且陌生的地方。
      新规划的行动线较为紧张,玲珑决定使用零花钱搭乘地下快车。
      访问快车时刻表,计算最低支付米程上限,玲珑立刻跑向下一站的位置。
      【距离日出充能15分钟】
      上车,投币,修改行动线。
      地震,缓行,交通管制。
      下车,失位,申请紧急空位。
      节能,计算,界限外策略。
      双策略合并,行动线就近关联,玲珑沿着成功概率最高的双行动线路径继续往上层城区移动。
      早早就出门工作的人们,纷纷抬手指向不按规矩行动的玲珑,而每次指责都会对玲珑的行动策略进行一次纠正,但其结果评估仍然低于目前行动线的优先级。
      无论是过低的能量水平,还是主人们时常的提醒,玲珑都要借助这次云散的机会完成充能。
      为避免过多指责导致的行动抑制,玲珑爬进了垃圾道,想要借助传送带绕过人流密集区,却发现传送带竟然因规避余震处于暂停运转状态。
      在计划列表中添加上除菌去味后再进家门的任务,以跨过垃圾袋的方式继续向上行走。
      每经过一处垃圾投送口,行动线就会发生一次变化,但玲珑已经顾不上那些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路径,地震导致的混乱,让所有通往空位的行动线都处于竞争状态,因此最优先决策仍然是快速接近地表。
      自从在小玲珑家服务以来,玲珑还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想要全家人的日程安排不被扰乱的,玲珑就必须要缩短充能的时长,避免排队充能的情况发生。
      奇怪的声音让玲珑停下脚步,类似小主人还是婴儿时肚子饿时常会发出的哭声。
      提升能耗限定水平,玲珑逐步扩大感知单元的启动范围,尝试在严重的回音环境中确定声音来源的准确位置。
      前后观察过后,没有类人生物体存在的形象特征,玲珑继续开启更多感官单元,最终在双腿之间发现了不正常的高温反应。
      热量是来自于垃圾袋的破口处,内部的蠕动让这里的空气交换呈现出有节奏的呼吸效应,这在寒冷垃圾道里显得很异常。
      声纹识别的倾向让玲珑无法忽略垃圾袋内的情况,继续赶路还是立刻处理是玲珑必须立刻进行的抉择。
      【距离日出充能10分钟】
      用手指探进垃圾袋的破口,玲珑那敏锐的指尖传感器立刻感受到了环绕压力反馈,就与贪睡的小玲珑捉住指尖时所形成的压感数值相近似。
      随着感知温度的下降,玲珑启动了女主人最爱的暖手模式,将手指的温度提升至人类感觉适宜温度区间。
      等待温暖的空气充斥整个垃圾袋内部后,玲珑才透过微小的缝隙侧眼观察,确认其内部情况。
      细嫩的小手同时握住温暖的手指,小手表皮的温度已经回升到安全区域,玲珑尝试抽离手指,但固执的小手紧握不放。
      行动线在变长,玲珑边试着在拉扯中摆脱意外对行动线的干扰,边对正在变得模糊的行动线进行重新计算。
      温暖让小手逐渐放松,玲珑立刻将手指从垃圾袋中抽出,跨过垃圾袋继续前行。
      余震传来,堆叠的垃圾袋向旁散开,冷空气随之渗透进来。尽管温度下降的趋势并不剧烈,但足以改变垃圾道内的环境温度,并让垃圾袋中婴儿的生命状态转向趋近死亡。
      或许是因为震动或声响,或许是因为感受到了致命的严寒,垃圾袋里再次传出哭声。
      在寻找到可行策略之前,必须纠正快速降温的趋势。玲珑一步跳回,在拎起垃圾袋的同时用手指堵住了破口,以降低袋内温度下降的速度。
      对于紧急求助的响应接连而至,但其中却没有能帮助玲珑解决目前困扰的有效策略。附近的机器人都在处理紧急情况,无法接手婴儿以分离双优先行动线。
      是选择拯救婴儿生命,还是选择在失去空位权限之前抵达目标并充至满能的优先决策?
      矛盾的双动线纠缠在一起,但无论如何玲珑都必须继续前行,等待只能得到双重失败的结果。垃圾道内的环境温度将会迅速降低,要确保婴儿生命安全,就必须将行动界限标记在十摄氏度以上的区域,并将目标锁定在距离危险温区边缘最近的隔离门。
      托起垃圾袋并启动红外线加热功能的同时,玲珑通过远程协议确认了隔离门为非锁定状态。另一扇可开启的门位于后方两百米区域,但选择那里就意味着将要失去目前预定的空位。
      目标锁定后,要面对的酒是目标区域随气流变化剧烈波动的温差。
      【距离日出充能7分钟】
      双臂活动受限,玲珑用脚跳起垃圾袋,采用陪男主人训练踢球时所学会的动作将垃圾袋踢飞出去。
      垃圾袋并未飞到预估的位置,它在半途时就破开落在了传送带上。
      看着散落的垃圾,玲珑调整发力模式,转用挑射模式将下一个垃圾袋甩飞出去。这次,垃圾袋准确落在了危险温区内。
      一袋袋垃圾接连飞起,填充垃圾道的横截面空间,延缓了从外界渗透进来的冷空气侵占更多空间的趋势。
      确认危险温区退远后,玲珑手脚并用扯开了两袋垃圾。
      将内容物倾倒在脚下后,玲珑启动掌心的紫外线灯进行局部消毒,然后利用垃圾袋的热熔粘合特性将两个垃圾袋拼在一起。
      连同包裹着婴儿的垃圾袋与自己的手一同裹进大袋子里后,玲珑开启红外辐射与气压按摩功能,在两层垃圾袋中间填充热空气并在密封后通过手臂内气动管进行内外空气的交换。
      准备完毕,再次确认婴儿生命安全的威胁程度已经降低到计划所需条件后,玲珑立刻向前跑去,在哭声中以最快速度拉开隔离门,进去,关门,撕扯开垃圾袋。
      过低的环境温度让玲珑难以保持低能耗的行动模式,可通道尽头的门却无法顺利打开。
      城市地图中并无这扇门存在,数据库内没有相关信息,信息网也没人或机器人回应对于该门的紧急求助。
      老式的电子锁仍然电力充足,玲珑蹲在密码盘前,切换视觉模式,然后启动紫外线灯并在识别出指纹后迅速将其关闭。
      三个数字简单密码组合,玲珑采用人类管用密码规则,从正叙循环数列开始尝试,倒叙循环与双数递增或递减都无法将门打开。
      启动储备应急电池包,玲珑再次输入新的序列,密码盘上显示出的绿色星号却变成了红色。
      【距离日出充能5分钟】
      将哭闹不休的婴儿包裹举过头顶,玲珑一脚踹去。与破门声同时感受到的回震余波,在一个接着一个被安置在关节位置上的缓震器所逐级抵消,最终通过指尖传导给婴儿的震动已经低于人类神经敏感阈值范围。
      破门而入的玲珑抱着鼓囊囊的垃圾袋在嘈杂的设备间狂奔,行动线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在飞速变换,婴儿的生命安全优先于空位的争夺,原本趋近的行动线正在散乱分离。
      作为人类曾经的避难所,为了避免地表严寒渗透到地下深处的居住区,这里被众多古老的设备填充,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环境温度,但对于婴儿来说明显有些过热,玲珑提高垃圾袋间的换气频率,将出风模式从加温改变为降温。
      凉感让婴儿的手抓得更为用力,甚至让玲珑怀疑此前对于婴儿出生天数的判断有误。
      停步在电梯门前,玲珑学习男主人那样一下下戳着电梯按钮,根据观察总结这样做能缩短等待电梯的需时。
      这部电梯不在民用数据库中,空位余量已经少于三位数,以及婴儿的哭声和晃动的小手让玲珑的思维能耗水平快速升高。
      【距离日出充能3分钟】
      遍历所有可能后,玲珑向主人们发出了回归可能延迟的提醒。
      家中的用水量与用电量同步升高,男主人和女主人已经开始早间活动,玩偶身上的压力水平显示小玲珑还没完全醒来。
      对于人类以及所有动物的模糊状态,玲珑仍旧感到困惑,必须利用多种算法模型才能得出较高的预测行动线,且经常需要变更模型。
      转用机器人专用网络,减少网间数据交互项目数量,能够最大幅度降低静态能耗。
      连续戳动按键的声响让婴儿安静了下来。
      电梯运转的声响让玲珑捕捉到了确定的行动线,乘坐电梯往返会导致充能延迟,女主人的情绪指标将会波动,男主人的情绪指标仍旧会保持平稳,小主人的情绪指标难以确定。
      电梯门打开,清凉的空气涌出,玲珑立刻停止换气降温,走进电梯的同时升高指尖温度,并在压力减轻的瞬间抽手出来。
      按下居住区的按键后,玲珑退出电梯,却又在电梯门关严的最后的瞬间按下了开门键。
      电梯门再次打开,玲珑低头观察蠕动的垃圾袋,然后弯腰下去将垃圾袋扯开,以避免被人类误认为其中是垃圾而抛弃处理。
      两层垃圾袋被彻底剥离后,玲珑才发现那竟然是个仿生娃娃。
      剩余空位数量只有个位数,玲珑按下最上方的按键,抱着仍旧紧握着手指的虎头娃娃一动不动。
      【距离日出充能1分钟】
      电梯门打开,空位余量为零。
      暂停一切通信将能耗调整到最低水平后,缺乏有效行动线指引的玲珑看着电梯门外的杂物,手脚并用一番清理后才能腾出足够容身的地方。
      电梯门关闭,环境温度立刻下降。
      借助重力与惯性,玲珑折叠弯曲着身体,从杂物堆中脱出。
      手上的仿生婴儿再次开始哭闹,声音在黑暗中回荡。
      遮着仿生婴儿那空洞的眼窝,玲珑闯过震落的冰屑与尘埃,寻找能见到阳光的地方。
      因战争而倒塌的楼群里,找不出任何参照物,玲珑站在本该是窗前的位置,看着前方倾斜的残破墙面,完全无法计算出有效的行动线。
      【距离日出充能0分钟】
      通过冷气流带来的细微温差与微弱光亮,玲珑找到楼顶的破口,跳起抓住断掉的钢梁,摇摆,却缺乏足够的动力完成上翻的动作。
      等待有足量光线透过破口照到身上充能,还是放弃充能,原路返回并在电梯里因能量不足而关机?
      【日出充能开始2分钟】
      仿生婴儿的哭声让玲珑联想到新的可能性。
      从背部剥开仿生表皮,翻开乳胶,查找到有线充电接口。
      插线,共享电量,慢慢充能等待。
      【日出充能开始5分钟】
      充能够量,翻身上梁,在狂风中走进倾倒的楼内。
      站在一缕光前,充能量却微弱到还不如放生婴儿。
      面对超过十小时的充能时间,且光柱照射的位置在时刻变化的现实情况,玲珑再次观察充满尘埃和冰挂混乱空间,计算出唯一可行的路径与米程,然后身体前倾,跳向计算好的落足点。
      黑暗中,光亮闪烁,那是玲珑身上的光斑。
      身体拦阻光线带来微弱的能量流,如此接二连三,让玲珑在无能量损失的情况下,压着晨光线抵达了路径的终点。
      站在半米直径的阳光中,玲珑将放生婴儿高高抛起,然后从破洞中窜出,转过身,接助落婴,沿着照射在倾倒大厦表面的光路,向着顶端奔去。
      仿生娃娃电量接近枯竭,玲珑启动反向充电。
      这个时间,小玲珑应该已经睡醒。
      站在曾经的摩天大楼顶上,玲珑背向站满充电位的机器人,记录着残破的城市天际线,等待电量超出预设临界值。
      通过机器人间的数据网络,玲珑边计算最佳的返程行动线,边关注着家中的动静。
      玩偶的压力值减轻,玲珑立刻向离家最近的电梯井跑去。
      “配好眼睛,小玲珑会喜欢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