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7、产品发布会 ...
-
烜智建筑科技集团的产品发布会,在本市的一家高档酒店,星宇酒店举行。由于之前进行了不少宣传和定向邀请,能够容纳500人的会议室,坐的满满的。
烜智建筑科技集团这次推出的产品,主要是建模机器人、抹灰机器人、室内喷涂以及外墙喷涂机器人。
活动策划还是比较到位的,从主题定位、现场布置、议程安排、实况转播和媒体渠道;行内专家、政府部门、建筑房地产领域负责人及相关人员邀请、现场接待及后勤保障、产品准备和道具准备等方面都考虑的非常周全,甚至中间还穿插了一个人形机器人表演来提升整体会场气氛。
将媒体统筹方面的工作交给黎双全后,张云星反倒轻松下来了,事实上大量准备工作都在前期,前期做好了,现场按部就班就好了,确实也没有太多工作。
至于交给谁来负责,张云星并不纠结,昨天跟方悦欣聊完后,感觉心态都轻松了很多。只要调整好心态,就没什么东西能消耗自己。
通过台上的专家介绍,张云星对建筑智能机器人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目前全球建筑智能机器人的总体投入及应用,与总产值相比都非常低,大概占比不到1%,大夏国的情况还要略逊一筹。建筑机器人公司在设计、施工、运维、拆除等建筑生命周期都有尝试,不过主要还是聚焦施工环节。
建筑机器人在施工危险度较高、机器人ROI(投资回报)较高、工艺复杂度较低的场景,优势比较明显。
张云星不禁想起了徐晨光项目的那次讨薪事件。现在国内的建筑人工成本也在逐渐上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建筑行业,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如果一些重复劳动由建筑机器人来承担,也许上次的讨薪事件根本就不会发生了。
专家的介绍还在继续。
从建筑机器人的发展来看,主要还是从工业机器人,到移动机器人,再到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过程。
目前发展相对较为成熟的是工业机器人,特点是场景结构化、标准化,机器人固定在特定的工位,高效、准确地完成工序,比如焊接、喷涂、打磨等。
移动机器人主要是伴随国内电商、跨境电商仓储需求的爆发而发展起来的,特点是机器人不固定,需要自动规划路径,做到精准移动、抓取、搬运。
移动机器人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诸多问题,包括:施工场景复杂性的挑战,在定位导航、环境感知、路径规划、运动控制等方面都存在技术难点;智能化程度不足,对人机协同的依赖性强,端到端能力还需要大幅提升等。
这个端到端能力,是类似于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吗?张云星心想,有一些地面平整机器人、抹光机器人,在地面与墙边交接处的部位,就是没法操作,还需要人工协同。
还有外墙喷涂机器人,从底漆喷涂到美纹纸分割,再到面漆喷涂,需要在适当时间快速撕掉美纹纸,但机器人没法完成贴纸、也没法判断撕去美纹纸的合适时间,这些复杂工序都需要人机协同。
不过今天烜智建筑科技集团的外墙喷涂机器人,居然声称不需要人机协同就可以完成外墙真石漆涂料的喷涂工作,让在场的嘉宾和参会人员都大感惊讶。
接下来烜智建筑科技集团的研发人员,上台大致介绍了一下他们产品的技术特点、研发历程等。
看到这里,张云星不禁有些陷入沉思。
自己去到那个2078年的南山雅园项目,见到的建筑智能机器人似乎与这些东西并不一样。
四脚趴在地上的小小机器人搬运钢筋,现在好像没有谁研发这种东西。为什么呢?钢筋总是需要装卸车和搬运的,这一块工作内容的替代性应该是很强的呀。
张云星想了想,很可能是因为这是纯粹体力活,工人成本低,对技术方面没什么要求,机器人ROI太低了,不值得去研发。可是根据自己看到的情况,应该在50年以后,还是会有相关产品研发出来的。
还有当时见到的开吊车的机器人。开吊车需要机器人吗?结合自己的常识,张云星觉得是不需要的。现在的自动驾驶,也没有放一个机器人在驾驶位上呀,所有的控制程序,只需要整合进车体主机中就好。
吊车也是同样的道理呀,而且目前大夏国已经有了可以自动操作的无人操作吊车,不过还有很多掣肘,需要人工协同确定站车位置、基础处理等等。
那这个开吊车的机器人又是什么?要么是一个投影?还是这个机器人既可以开吊车,也可以做完所有需要人工协同的事情,也可以修吊车,还可以做其他的事?如果是后者,智能化程度就很可怕了。
还有自己梦中所见看图纸的机器人老者,其实想来更是诸多不合理。难道不是将电子版图纸输入进去就可以了吗,还需要看什么图呀?难道那个机器人还能自主识别手工图稿,具备现实世界设计审美的自我学习和进化,根据工程现场情况编制各种复杂的危大工程方案?
这也是有可能的,与人工智能相比,目前的建筑设计软件还很落后,50年后会发展成什么样,确实说不好。当然这只是一个梦境,做不得数。
至于具身机器人的形象,从人类审美习惯来看,将来更为偏好老者模样、美女模样的机器人,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看了看今天烜智建筑科技集团的产品发布会,感觉主流科技公司在移动机器人方面还是下了大功夫的。虽然离真正的、可以主动学习和进化的人工智能建筑机器人还显得很遥远,不过好高骛远是没必要的。
专家介绍的施工危险度、机器人ROI、工艺复杂度三个方面的衡量指标,确实比较重要。毕竟企业是逐利的,生产出来应用场景窄,或根本不赚钱,图什么?
而且烜智建筑科技集团的外墙喷涂机器人,能够解决人机协同的问题,已经很厉害了。他们的研发人员介绍了相关人形机器人的部件研发和功能植入,如高自由度灵巧手、平行滚珠丝杠等,壁垒很高,确实是投入了很大精力的。
后续的各个环节,包括大夏国政府官员上台介绍了建筑智能机器人方面的政策扶持,各个建筑施工企业和相关单位对产品细节的询问和洽谈等,总体都较为成功。
唯一估计不足的是,大家都表现出了高度热情,同时咨询的人太多,而烜智建筑科技集团的现场技术和商务人员不够,场面一度有些混乱。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张云星事先没有想到的,就是这次新闻报道居然导致了委托单位的诸多不满和投诉。